董大师是炉石哪张卡:大众讲坛之大哉孔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8:27
一、孔子生平和他的“三个第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孔子3岁丧父,十六七岁时丧母。孔子儿童时期受母亲教养,学习礼仪。母亲死后,孔子已能独立生活,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大概在孔子20岁以后曾做过管理牛羊的小吏(乘田)和管理仓库的小官(委吏)。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不逾矩。”(为政)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治学、修养和人生历练的概述。孔子是一位刻苦好学,积极进取的人。他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当时贵族学习的内容一般是“六艺”。六艺分两个层次。初级的是:礼、乐、射、御、书、数。高一层次的是:诗、书、易、礼、乐、春秋。大概孔子在30岁左右,已对两个层次的六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孔子授徒讲学,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孔子30岁至51岁在鲁国的活动情况,历史记载不详,大概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其间,重要的事情有:向郯子请教历史问题(少昊氏时的职官制度)、去雒邑(周天子首都,今洛阳)学习周礼和古代文献、35岁时因鲁国内乱至齐国,在齐与乐官讨论音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及与齐景公讨论政治问题。
    孔子51岁在鲁国任中都宰(相当县长。中都,今汶上),不到一年,继任小司寇、大司寇(大司寇相当于公安司法部长),摄相事。孔子担任此职至55岁离开鲁国,约四年时间。据史书记载,孔子在任职期间,政绩突出,鲁国大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齐鲁夹谷(今莱芜境内)之会中,孔子以其智慧和学识,取得了外交谈判的重大胜利。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会盟。会盟的本意是两国修好,但也是势力的显示。在会盟之前,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建议定公要“两司马”(军事将领)随行。定公接受了建议。这次谈判孔子文武两手都用上了。会盟时,既有军事后盾,又指斥齐景公用“夷狄之乐”失礼,齐国自觉理亏,归还了被其侵占的鲁国的土地。孔子那句“文武兼备”的话,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任职期间,由于政治主张(强公室,弱私家)受到以季桓子为代表的贵族的阻挠,又因齐国对鲁国君臣的腐蚀(齐国怕鲁国强大赠送鲁国美女80名,骏马120匹),鲁国君臣沉迷于声色犬马,不理政事。孔子看到治国无望,便离开鲁国,走上了周游列国之路。
    孔子55岁时(公元前497年)离开鲁国,至68岁(公元前484年)回到鲁国,共14年。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等六国,范围在今河南境内。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虽然在卫国和陈国任过职,但并未受到重用。14年中孔子历尽艰辛,处处碰壁,在匡“被拘五日”,过宋险被追杀,在陈蔡之间绝粮,在郑被人形容为“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他的理想终未得到实现,于68岁时回到鲁国。孔子在他生命的最后5年,集中精力整理文献和教授学生,于73岁时(公元前479年)去世。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在我国历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匡亚明先生在他的《孔子评传》中提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我认为还有第三个“第一”。这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留待后面再谈,这里先介绍前两个“第一”。
    匡亚明先生在《孔子评传》中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作了全面介绍,我这里只讲最为突出的两点。第一,殷周以来,直到孔子时代,文化教育被贵族垄断,“学在官府”,教育的对象是贵族子弟。据《礼记.学记》郑玄注,春秋时已经有了私塾,即退休贵族,用以教育少量的贵族子弟,人数少,影响不大。而孔子所开创的私学,则是“学在官府”到“学移民间”的历史性标志,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化时代的意义。第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平民教育先河。根据史书记载,孔子一生,除了他从政的几年以外,一直没有间断教育工作。他教的学生,号称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学生的来源,在地域上,除齐、鲁两国外,还有楚、晋、秦、陈、吴等国。学生的成分,绝大部分是处于下层的平民子弟,如颜回(家住陋巷,是一箪食一瓢饮的穷人)、子路(卞之野人)、仲弓(父为贱人)、曾参(穷居卫国)、闵子骞(平民)等。这就是说,孔子所收的学生,是不分地域,不分贵贱,不分老少(学生中年龄最大的颜孙繇小孔子字六岁,最小的学生公孙龙小孔子五十三岁),兼容并蓄,“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条件只是交一块表示敬意的干肉(束修)就行了。孔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第一个伟大的平民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兼容并蓄”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非常值得今天办教育的人学习和借鉴。
    作为“第一个伟大的文献整理家”的孔子,是否整理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学术界曾有不同看法。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和六经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比较复杂,我同意匡亚明先生《孔子评传》的看法:“六经虽然不全由孔子所作,但都经过孔子的整理,只不过整理的程度不同。其中或作,或述,或删,或定,情况各异,应加考核。今天所见到的《诗》、《书》、《礼》、《易》、《春秋》,尽管不是当时的原貌,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孔子修订、编纂、增减的痕迹,其内容都应是研究孔子的重要史料。”在这里我顺便介绍一下儒家经典的编辑演变情况。前面说到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六经是指上面说的《易》、《书》、《诗》、《礼》、《乐》、《春秋》,至西汉,《乐》经佚失,只有五经之说,立五经博士。历经变化,至宋代确立了我们经常说的“十三经”之名。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孝经》。另外还有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朱熹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编为“四书”,与前面说的五经联在一起,称“四书五经”。上面这些书是儒家的主要经典,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经典,都与孔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其中大部分是研究孔子和儒家不可不读的书。《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的孔子的语录。
    孔子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是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第一次对“仁”作了系统的论述,使之成为“仁学”。还首创“中庸”说,并以仁、中庸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其中许多思想(包括道德规范)是超越时空的,具有普世性,至今还发出熠熠光辉,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这是下面要讲的内容。

                二、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仁者爱人”“和而不同”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我同意把“仁和”视为孔子思想核心的看法。“仁”是孔子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是孔子的理想境界。以仁济和,以和成仁,二者相辅相成。
    先讲“仁”。“仁”在甲骨文、金文中没有发现,,始见于《尚书》、《诗经》,至春秋时才被较广泛使用。不过在孔子之前,对仁的解释并不系统,是孔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仁作了系统阐发,成为“仁学”。什么是“仁”,孔子在弟子提问时作过不同的回答。但最核心的内容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这里所说的爱人,是爱一切人,它没有阶级和等级乃至家族的限制。郭沫若说是“人的发现”(《十批判书》第88页),匡亚明认为“这样就不仅发展了春秋以来的重民思想,并且使之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人道主义内容。”(《孔子评砖》第182页)毛泽东也曾说过“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实现爱人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呢,就是孔子说的“忠恕”之道。如曾子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这是对孔子思想的高度概括。“忠恕之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前者是“忠道”,后者是“恕道”。忠是尽心于人;恕是将心比心。和起来讲就是忠诚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也就是说,自己想在社会上立足,建功立业,也要帮助别人在社会上立足,建功立业;自己想通达、发展,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发展。自己不愿做或不愿接受的东西,也不要强加于人。孔子的“忠恕之道”,被世界上看作道德金律。孔子在《论语》中一再强调要爱人利人,不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互相拆台,损人利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爱人,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公共同生存的根本保证。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社会群体对你的帮助。如果只以自己为圆心,处处事事只考虑个人利益,不为他人着想,甚至损人利己,最后只能成为孤家寡人。孔子和儒家提出的道德规范,并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互惠的。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人也就是爱自己。这就是人生智慧。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推恩”是由己推人,把自己爱父母和爱子女之心,推及别人父母、子女。这是对孔子“己立立人”思想的具体运用和发挥。上面两句话是孟子对君主讲的,是说你不“推恩”,不仅国家保不住,就连你的妻子儿女也保不住。一般人也是一样,心里只有自己,不关心他人,甚至损人利己做坏事,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人们常说,“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也要坚持与邻为善的原则,《尚书.尧典》就提出过“协和万邦”的思想:“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左传》也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因此处理族群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有“四海之内皆兄弟”(雍也)的胸怀。当然古代圣贤还不具备全球视野,但是他们提出的原则却是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的。综观中外历史,凡是反其道而行之,恃强凌弱,欺负和侵略别国的霸权主义国家,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屡试不爽的历史的铁则。
    有一篇文章:《做好事,不要看对象是谁》(《参考消息》2007年1月3日第9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一岁半的幼儿会主动帮人捡起掉在地上的夹子,德国科学家进行的这个实验说明,人类方便他人的态度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大部分动物都具有不同方式的利他行为。生物学家认为,利他主义可以成为一种群体进化优势。一个愿意为了大家的利益而放弃个体利用的群体,将比一个完全自私自利的群体拥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无私的帮助有助于改善个体在小群体或社会中的利益,因为它增加了他人回报恩惠的机会。这种现象为互惠利他行为。”又说“一个更好的集体有利于所有人,这是唯一可以让人接受的自私想法。”
    我之所以引这段话是想证明,西方科学家通过实验手段证明了两千年前孔子的“爱人”说和孟子的“性善”说,以及爱人与爱自己的关系。儒道相通,《老子》七章也把这问题说得十分透彻“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关于“和”的思想,在儒家经典中有不同的表述。如“中和”“和谐”。在《论语》中讲“中庸”、“和而不同”“和为贵”等等。这些表述有的就事物的状态而言,有的就方法和原则而言,有的就其价值和地位而言。其总的思想是说中和、和谐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只有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下,才能生存和发展。孔子讲中庸,就是讲的平衡和协调。《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解释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反对“过犹不及”,过了、不及,都是失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和处理之所以出现失误和偏差的原因,就在于思想方法上的片面化、简单化、极端化,不是过,就是不及,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发展规律。因此,中庸、中和、和谐,不是主观臆造出来的,而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自然生态破坏是失中,贫富差距扩大是失中,身体有病是失中,等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研究、发现以及掌握事物的“中”,使其得以协调发展。我们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就是协调发展观,平衡发展观。
    孔子讲的“和而不同”,也是指事物的协调与平衡,和而不同,是多种成分的融和与统一;同而不和,则是单一成分的“同一”。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的著名观点:“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生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国语郑语)晏子也对“和同”有过精彩论述。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可贵的是,他以调羹之和与音乐之和,引入政治领域,认为君主不能只听颂扬之声,而要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做到政通人和。他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左传昭公二十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来是多姿多彩的。自然界的山河湖海、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人类社会的不同肤色、民族、社会制度和不同文化,只有和谐共处,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既要承认差别,又要有宽容之心,和谐相处。孔子最反对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拿一把尺子量世界,用一种眼光看人,只能窒息事物的发展。现在世界上有一极和多极之争,多极是和而不同,一极就是同而不和。那种唯我独尊,唯我独霸,唯我独好,把自己的制度和文化强加于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世界的行径,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总之,和谐、中和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个领域。概括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平衡问题。不论从哪个方面讲,离开了中和、和谐、中庸,失去了平衡、协调,都会出问题。所以有人讲,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最高的生存智慧。这个说法,并不为过。
    通过对孔子“仁和”思想的分析,我们看到,他确有一个和谐(仁和)社会的理想和憧憬,他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作为他的志向,认为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不止达到了仁的水平,而且进入了圣的境界。在《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还设计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不可能提出科学的社会发展目标,他只能根据他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治世,来编织自己的理想。他的这一理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自然也找不到实现之路。但是他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却一直是历代志士仁人,心向往之,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三、人之为人的道德和品格
    围绕“仁和”理想,孔子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和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有以下几点。
    (一)孝悌(弟):多年来人们讳言孝悌,认为孝悌,特别是孝,是封建的愚忠愚孝,应予抛弃。应该承认,自汉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后,统治者便于其封建统治,把忠孝推向极端,提出了一些极端的口号,也出现了一些不近人情的愚孝行为,产生过消极的影响。但这不是孔子的责任,也不是孝悌思想对社会影响的主流。孝悌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对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社会,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从现实社会来看,仍有重提孝道的必要。我们先来看孔子对孝悌的界定。孝就是孝敬父母,悌是友爱兄弟。他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为人之本。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何谓孝,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但最要的就是两条,敬和养,尊敬父母,赡养父母。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当然孔子也讲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又说对父母“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以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之类的话。这些话我看也无大错。而最有争议的是下面的话。一次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且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孔子并不主张子女对父母不分是非地一味盲从,他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对“父子相隐”怎么看,前几年学术界有一次热烈的讨论,有赞成的,亦有反对的,没有得出一致的看法,这里不作详细介绍。我是赞成孔子的主张的。孔子的主张是为伦亲情留下了最后的道德底线。从古到今有“大义灭亲”的说法,正面而又值得称赞的例子不能说没有,但是打着“大义灭亲”的旗号而售其奸的非义的例子并不少见。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所谓“走资派”“牛鬼蛇神”就是因为妻子儿女“大义灭亲”,失去了最后的伦理防线而自尽。
    总之孔子关于孝的理论从总体上看没有什么错误,尤其他关于孝的核心内容,对父母敬和养,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老人应当履行对老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是对我国传统孝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这个比例还在逐年增加。在社会养老还远不能普及的情况下,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形式。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使人乐观,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赡养老人的事例随处可见。因此弘扬传统的孝亲观念,对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
    (二)诚信。孔子讲忠信,《大学》讲诚,以后诚信连用。其实忠信、诚信、信用,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诚实无欺。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护和连结社会关系的纽带。否则便一事无成。孔子认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主忠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学而)。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必须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阳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孔子非常鄙夷不讲诚信的人,他把这种人视为小人,不会有人和他交往。他认为,不论是为政、为学、为商、为工、为农,都不能失去诚信。他对政治诚信看得尤为重要,视政治诚信高于生命。子贡问政,孔子说要做到三条:“足食、足兵、使民信之。”子贡说必不得已要去掉一条呢?孔子说“去兵”,再不得已,食和信该去哪一条呢?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政治诚信是社会诚的信风向标和导向仪,政治失信,社会诚信就难以保证了。一次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这里说的“君子”是指执政者(不管他的道德行为是否能称得上君子),再扩大一点说,也包括社会精英。如果执政者和社会精英缺乏诚信,“上梁不正,下梁歪”,社会诚信就难以保证了。孔子以后,儒家学者对诚信做了大量论述,《中庸》把诚信提到了“天道”的高度,“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当今社会,我们提倡诚信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毫不夸张地说,社会上出现了诚信危机。坑蒙拐骗、伪冒假劣商品处处可见,防不胜防。有的政府官员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台上讲廉政,台下受贿赂,既败坏了官风,也带坏了民风。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与人交往没有诚信,交不到朋友;从政无信,得不到群众拥护;经商欺诈失去顾客,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左传》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定公十五年〉。虞,是欺骗。就是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这叫双赢互惠。如果“尔虞我诈”,就双败双毁,谁也得不到便宜。
    (三)义利。义利观是孔子和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对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作了大量论述。孔子不是禁欲主义者,他承认人有求利的欲望。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这就是孔子对待欲望和财富的态度。致富和脱贫,都必须遵守道义原则。他关于义利关系的言论,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见得思义”(子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面对社会上见利忘义、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抢劫盗窃等等不法行为,用孔子的教诲,来教育和警示人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崇俭斥奢。崇尚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人们就把节俭看做美德,视奢侈浪费、骄奢淫逸为丑恶行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孔子说“温、良、恭、俭、让”(学而)把“俭”看做重要的德目之一。林放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借为“侈”)也,宁戚。”(八.佾)孔子把理想和事业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不贪图物质享受。他说:“饭蔬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他赞赏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后人把孔子和颜回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称为“孔颜之乐”。孔子还把对待人生的态度归纳为“三益”“三损”:“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现在社会上一些人以奢华为时尚,视俭朴为寒酸,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竞比奢华。物必自腐而虫生之。这种风气一旦形成潮流,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古人尚且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之叹,我们对此能漠然视之吗!因此继承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提倡并切实贯彻胡锦涛同志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号召,是十分必要的。
    (五)知耻尚志。知耻,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古人把知耻做为维护国家的“四维“之一。“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孔子强调做人要“行己有耻”(子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学而)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孟子还把羞耻之心作为人的“四心”之一。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应该说荣和辱、有耻和无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孔孟讲的荣辱观的基本原则和合理内容,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就是结合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荣辱观。
    再说尚志。这也是做人的道德品格。何谓尚志?就是立志实现人生价值。孟子的话对我们会有所启示:“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努力追求人生价值目标,一直是我国古圣先贤极力倡导的。古人就提出以“三不朽”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我们前面提到,孔子为实现“仁和”的理想社会和人生价值,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他把实现自己的志向看得高于一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卫灵公)。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历遭磨难,还在陈国、蔡国之间断粮,随行弟子病饿而不能行走。有的弟子对孔子的理想产生了怀疑,劝孔子降志以求。孔子坚持“不辱其身,不降其志”(微子),“吾道一以贯之”。子贡甚至质问孔子,你讲的那套仁呀、道呀,人家不信,你有什么办法。孔子回答说:“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史记.孔子世家》)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都是商朝人,被后人称之古代贤人,他们都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主张而献出了生命。孔子在当时的情况下引述他们的事迹,以表明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惜牺牲生命。孟子把“居仁由义”作为“大人之事”,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为“大丈夫”。孔孟提倡并力行的这种精神和人生境界,激励和教育了一代代志仁人,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价值追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岳飞的“精忠报国”和气贯长虹的《满江红》;文天祥矢志不屈的《正气歌》和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情壮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六)言行一致。言行是否一致,是孔子区别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重要的德目。他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他最讨厌花言巧语,不做实事的人:“巧言乱德”(卫灵公)、“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孔子曾经有听其言而信其行的教训。他说:“昔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他主张观察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所以”是看向他向哪个方向努力;“所由”是看其行为路径;“所安”是看他的兴趣在哪里。这样一个人要想隐藏自己就不容易了。又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那种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的人,要他做到言行一致,是十分困难的,“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宪问)子路向孔子问政,孔子谆谆教诲“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中国哲学有知行问题的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知和行孰先孰后,以及知易行难,还是行难知易。但其中也有知行一致的问题。古往今来,知行脱节,言而不行,言而无信者有之;在漂亮的言词掩盖下而售其奸者亦有之。因此倡导诚信,强调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要重保证。                         四、“有饮水处即有儒家”——孔子的历史影响
    孔子的思想,以及他所代表的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杨向奎先生所说“孔子发展了儒家,使相礼的小人儒变成了君子儒,遂使经学注我,而经学变成了儒家私学。于是经学与儒家合,儒家与教师合,师儒不仅经师,且为人师矣。华夏族之民间教育遂为师儒垄断,有此垄断,儒家遂无孔不入,有饮水处即有儒家。儒家思想陶冶了民族性格,于是,我们的民族性格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不高明不会有四千年的灿烂文明;不中庸不会长期稳定而守恒。”(《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也有学者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儒家的精神实质已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信仰方式,成为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在当今世界上,一个中国人要想真正理解自己的民族特征便不得不首先理解儒家文化;一个外国人要想真正理解中华民族,便不得不首先理解儒家文化。”(陈炎:《多维视野中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的确如此,孔子和儒家的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孔子提出道德规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就是《论语》中语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和格言,活在现实生活中。《论语》中的许多德目,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以及讷、敏等等,都成了中国人取名的经典依据。在下面我想概括地谈三点看法。
    (一)孔子以及他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提出的“仁爱”“中庸”学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理念。孔子提出的道德规范,奠定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基础,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共识和道德导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道德的主要载体是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对封建统治者也起到了震慑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儒家道德。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不能、也不应该割断历史。因此应该对孔子、儒家以及整个中华文化怀有崇敬之心,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复兴,理所当然的应包括中华文化的复兴。
    (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是凝结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维护民团结有两条纽带。一条是血缘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同一个祖宗,同根同源。一条是思想文化纽带。只有这两条纽带结合起来,国家认同、民族团结才有保证。在一定意义上,文化认同更为重要。如果只有黑头发黄皮肤,而不认同中华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前人讲过,欲亡其国者,必先亡其文化。近代以来,侵略我国的“列强”都干过这种勾当。陈水扁搞台独,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不承认中国历史,说孙中山是外国人,孔子就更不要说了。这就是亡文化的具体表现。有人说,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天下”指的就是文化,是非常有道理的。
    (三)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只有具备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就是我们软势力的重要内容。孔子和儒家思想早已远播海外,公元前三世纪,孔子思想和汉字传入朝鲜,之后又传入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十七世纪儒家思想传入欧洲,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重又受到世人的重视,联合国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前些年欧洲一位诺贝尔奖获者曾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近几年我国在50多个国家建立了130多所孔子学院,以促进汉字教学和文化交流。总之,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也指日可待,孔子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