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妍堂授权查询网址:生活中的这些定律能使迷茫的人幡然醒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13:44
不过这不是一个结束,《生活中的定律》系列第二弹将会挖掘更多定律和其中的道理。敬请期待!

墨菲定律 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羊群效应 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水桶定律 若个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那就要尽快把它补起来。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块最短的木板”,那就应该迎头赶上,不要拉集体的后腿。
不值得定律 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手表定理 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自己才能成功。
80/20法则 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华盛顿合作规律 团队一定要有合适的团队协助方式。而作为一名团队成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团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
酒与污水定律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减法哲学 减出轻松,减出自在;减出健康,减出年轻;减出快乐,减出幸福!
奥卡姆剃刀定律 万事万物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
破窗理论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行动起来!
贝勃定律 理性的分析事实,不要随意凭感觉论事
蝴蝶效应 防微杜渐,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马太效应 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生活中的定律——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而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盲从则往往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羊群(集体)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事实上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风行为,它表现了人类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我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然后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一连七天七夜,都未曾有一只松毛虫吃到松叶。相反,它们一直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直到饥饿劳累而死。也许动物世界的故事看起来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人类何尝又不是如此。就以前阵子的热火的股市来说,有多少人跟风入股现在却被牢牢套住的?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产生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有多少人坚持某一条意见,而非这个意见本身。人数多无疑表达了一种说服力,相信很少有人还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2001年,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传媒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纸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能变成民意。游行示威、大选造势、镇压异己等政治权术无不是在借助羊群 效应。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过,这种做法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对于保护弱势群体还是有点帮助的。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不定因素,就是那只领头羊的“羊品”问题。如果他除了有雄才大略还有真心帮助群体每一员的美德的话,那羊群效应也不失为一种益举。像这种大好人在实际生活中只占少数,而且也花无百日红,谁也说不准这种好心不会在种种利益驱使下变质。与其争先恐后的挤入羊群,不如做自己的领头羊,这样不仅有足够多的理由让自己去学习,去竞争,还能避免那种一受挫就怨天尤人的悲哀心理。比起为不认识的人而烦恼,自我反省算是明智之举了。

俗话说“群龙无首”,这为首的要若能带领群众做好事,并且真心帮助群体的话,羊群效应的确对于保护弱势群体是有用的。但无论如何,人应该学会自强,要有所臣服,也要有所自立。而一味屈居于别人,无所见地是不行的。

领头羊是最有风险的一组人,风险与利益成正比,他们风险大,开拓未知领域,所以利益也大,而羊群中的人都是在刻意规避风险,当然利益也就小很多。况且跟着哪头“头羊”也是要经过分析的,盲从的其实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贪婪在作怪,都是经过自己简单分析而觉得有利可图而投身羊群的,想从中分一杯羹,而万事皆有饱和的时候,再大的蛋糕也有分完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泡沫了,换句话说,钱是流动的不再生的,有人赚必然要同时有人赔,所以对于羊群,要谨慎分析风险与预期收益的比例是否合适,细化到理财上,还是应多元化投资,一部分放在头羊上,一部分放在羊群中,剩下的放在自己口袋里吧…

羊群里必然有两种羊:一种从众的,一种非常少见的出众的。前者是常态,后者是偶态。后者的发生可能是羊的主动努力,也有可能只是偶然脱离了羊群。whatever,关键是讨论出两者的利弊。前者处于多数人之中,必然获得的价值是“相对的安全”。举个例子:a羊遇上了狼,如果它是在有x只羊的羊群中,那么被吃的可能性就是1/x;若果是自己,那么就是1。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羊群和一只羊的风险比较,即“绝对的安全”。羊群容易引得狼的注意,增大了绝对的风险;而且,羊群遇到并不能够团结起来,而是四处逃散。相反,一只羊就不容易发现,绝对风险相对较小。另外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羊群所在地点的食物是否充足,狼的个数和突击频率,a羊的自身素质等等。
后者的优点在哪里呢?得到非常丰富食物的可能性,即“食物”。但是食物和安全又要进行权衡。
是不是很混乱而没有头绪?不。结论就是,对于成功的道路有两条:一、掌握充分信息,仔细准确计算,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后做出抉择。二、听天命,看性格:做到科学的结论对于深处纷繁世界的人很难,所以在自己的认知之外的事情只能看运气。有的羊就是爱闯,胆大,不安于现状。对于这样的羊,出走闯江湖可能是它必然的选择。

这个现象,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但是无益于解决问题。羊群效应的矛盾在于这个结论,如果我们“知道”这是“盲”从,知道和盲是对立的,知道了也就不盲从了,而盲从的人是不会知道的,否则盲由何出?我们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但是无法避免盲从,这在信息缺失但不得不做决定的时候尤其如此,比如煤矿坍塌,一片漆黑。面前有两条岔道可以选择,你可能会跟大部分人走,因为缺乏做决策的信息,你则会考虑人多可能还能相互帮助,即便冥冥中的神看到这已经是条死路.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能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弥缝的地理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study the earth as a whole”,其意指世间万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其实,蝴蝶效应说明的同样是这个道理: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周围事物的相应变化。

自1979年,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时,说道“可预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吗?”。蝴蝶效应的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便一直发人深省。

在生活中,蝴蝶效应告诉我们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整件事情的分崩离析。就像我们下棋,做生意一般,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读读这个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会让你更形象的了解到蝴蝶效应在生活中无形的影响力: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不要觉得这篇民谣显得有些夸张,就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微小的事情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后果。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可见: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一些微小的动作,可能改变我们的一生。你相信吗?如果弥缝把这个大家都应该看过多遍的范例给大家看,你一定会有所领悟:

亨利·福特,福特(ford)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从大学毕业,去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但是唯独他被录用了。因为他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把地上的一张废纸扔进了垃圾篓。

福特的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使他迅速开始了自己的辉煌之路,也使得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其实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实则必然。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总而言之,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混沌理论地“蝴蝶效应”,的确存在于我们人生历程中各个角落:一次大胆地尝试,一个灿烂地微笑,一个习惯性地动作,一种积极地态度和真诚地服务,都可以出发生命中意想不到地起点,它能带来地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地报酬。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防微杜渐,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些经典中国哲学反而更能证明蝴蝶效应的存在。

不过,蝴蝶效应,是个比较悲观的观点。我更加相信,“播下一个种子,收获整个森林”,“千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样的蝴蝶效应.

生活中的定律——刺猬理念
强力打造,经久不衰的《生活中的定律》系列第二弹,绝对值得阅读!
刺猬理念: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

弥缝在阅读吉姆·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书中了解到“刺猬理念”,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刺猬理念源自古希腊的寓言《刺猬与狐狸》,它讲述的是: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它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但每一次刺猬都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行动迅速,皮毛光滑,脚步飞快,阴险狡猾,看上去准是赢家。而刺猬则毫不起眼,遗传基因上就像豪猪和犰狳的杂交品种,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整天到处走动,寻觅食物和照料它的家。尽管狐狸比刺猬聪明,但是在实际中屡战屡胜的却是刺猬。

这则寓言说明,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而这足以使它能从狡猾的狐狸中逃生。其实,人也可以划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狐狸和刺猬。衣赛亚·伯林便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启发,他认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成简单的 “刺猬理念”。


通过研究调查那些成功从优秀跨越到卓越的公司,吉姆·柯林斯根据刺猬理念提出了三环理念——他发现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的努力寻找的核心竞争能力并不是由随意的简单观念堆砌,而是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其实,将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三环理念应用于个人自我的追求,如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同样具有意义。以三环理念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举例。当你选择一个职业时,你是否考虑过这三环:

我要从事的职业是否是我最具天赋的?我可以在这个职业上取得卓越的成绩,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现在从事的。所以你要注意你对自己的洞察力。
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不仅要有穿透性的洞察力,还要能通过自己的卓越职业中获取利润来支持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和职业的未来提升。
你是否充满热情?这份职业是否能引发你的热情,全力以赴。这里的问题不是刺激热情,而是发现什么使你热情洋溢。

西方有句谚语:“制鞋匠,干好你自己的活儿就行了。”沃尔格林公司,就是一家凭借简单的刺猬理念:“最好、最便利的药店,可观的单位顾客光顾利润”,并且通过坚持不懈的执行,最终实现成功跨越的卓越的公司。如果你学会找出自己的人生中、职业中的刺猬理念,专注于此,坚持不懈。你注定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过自己期望的人生,拥有自己热爱的职业,这难道不是你的梦想吗?

刺猬理念告诉我们: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不去轻易分散自己的精力和资源。

这则寓言说明,狐狸知道很多事,但是刺猬知道最重要的事,而这足以使它能从狡猾的狐狸中逃生。其实,人也可以划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狐狸和刺猬。衣赛亚·伯林便是从这则寓言中得到启发,他认狐狸的思维是“凌乱或是扩散的,在很多层次上发展”,从来没有使它们的思想集中成为一个总体理论或统一观点。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性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成简单的 “刺猬理念”。


关门的另外一个比喻:剃刀

  前面已经写过《zen of palm》和《让我们关掉一些门吧》,继续介绍另外一个一直想简单介绍一下的理论,叫做“奥卡姆剃刀理论”。

  这个所谓的“剃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大白话就是“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不要往系统里添加新的东西”,你看其实没有牵涉的“剃刀”。不过这个观点反过来用就能够用到剃刀了,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系统,就如看到一棵树,我们会问,这个部分是必要的吗?如果不必要的话,我们就狠狠的切掉它!当我们讨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让我们拿起剃刀,看看有什么地方能够削去?”关于这个理论,弥缝写过一篇不错的介绍(其实他的系列文章都很精彩,比如《刺猬理念》)。网上还有一些比较详细的介绍文章,比如这篇。

  好了,我觉得我已经从足够多的角度来看“简化”这个问题了,剩下来的就是实践了。

生活中的定律——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添加更多的重量才能感觉到与已有重量的差别


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普遍引述的一个验证实验就是: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才会察觉。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其实,你若有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充满了“贝勃定律”。比方说,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再看看这个故事: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事实上,对于陌生人的帮助,我们应当报以适当的感动。可是对于亲友的帮助,我们更应该报以更大的感恩。所以,珍惜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吧!

除开亲情,生活的其他事件上也可以说明“贝勃定律”无形地作用: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俗话说,好人难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劳全部葬送;而坏人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从而,大家对事物的感觉也都产生错觉,似乎后者的“真小人”比前者“伪君子”更值得信任。其实这些都是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觉而已。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理性的分析事实,不要随意凭感觉论事


常常这样觉得“一个人只要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他便可以做的很出色”。就像文中的小姑娘一样,是赌气使他失去了理智,如果她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全面的考量事情,也许就不会出现离家出走这样的情形了。想想自己何尝不是经常做情绪的奴隶,做出不合时宜的判断呢?最近一直在看褪墨的文章,觉得真好,但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不是只要学会了这么多的方法,就能够完善、提高自己呢?还是有其它更加重要的东西在驱使着我们?
生活中的定律——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你对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你对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断。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先让被测试者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人形色、着装各不相同。然后让这些被测试者从特定的方面来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测试者赋予了那些有魅力的人更多的、理想的人格特征,比方说:和蔼、沉着、好交际等等。

事实上,晕轮效应不仅仅表现在通常的以貌取人上,我们还常常以服装来判断别人的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断定他人的才能与品德等等。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晕轮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我们内心深处总是认为人的品质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比方说,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其实这种从外表知觉内心,又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正是产生晕轮效应的主要原因。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晕轮效应的错误就在于: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以点代面;
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它说好就全都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总之,这种带着有色镜去判断对方正是陷入了晕轮效应的迷宫,所以我们应该克服和避免这种错误的心理效应:

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这种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往往是不自觉的。一旦你自己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产生各种偏见。 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总是会影响你对于以后信息的判断。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后的信息常常只扮演补充和解释的角色。
不要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这是一种类化作用,我们常常会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进行归类,比方说:教师便是“文质彬彬”,商人则是“唯利是图”等等。
不要以貌取人:我们要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应该不满足于表象,而是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

最后,晕轮效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错觉,你在自身尽量避免时,也应该恰当利用来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比方说,你对人诚恳多一些,即便能力差一些,别人也会对你产生信任。在应聘时,你就更应该巧妙地运用晕轮效率,把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给招聘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对方的赏识。

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晕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如果你还记得褪墨上《生活中定律》系列中的《晕轮效应》,你应该知道良好的着装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档次,更是提升自己在别人眼里的第一印象的好机会。商界男士主要穿着西装,而穿着西装也是有规范的。根据西装礼仪的基本要求,商界男士在穿西装时,务必要特别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西装的具体穿法问题: 第一,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在西装上衣左边袖子上 的袖口处,通常会缝有一块商标。有时,那里还同时缝有一块纯羊毛标志。在正式穿西装之前,切勿忘记将它们先行拆除。这种作法,等于是对外宣告该套西装已被 启用。假如西装穿过许久之后,袖子上的商标依旧停留于原处,好似有意以此招摇过市一样,难免会见笑于人。

保持整洁清新的仪容总会很有益处。我的旅行包里总是装着一些个人卫生用品:香体液、牙膏、牙刷、漱口水、洁面纸、梳子以及科隆香水。我做到每天至少清洁一次,但只要有空,常常是一天两次。这样,我在下午三点半开会的时候,也能保持自己看起来整洁清新——刚刚好好洗了一把脸,我会感到更加清醒。

保持整洁清新的仪容总会很有益处。我的旅行包里总是装着一些个人卫生用品:香体液、牙膏、牙刷、漱口水、洁面纸、梳子以及科隆香水。我做到每天至少清洁一次,但只要有空,常常是一天两次。这样,我在下午三点半开会的时候,也能保持自己看起来整洁清新——刚刚好好洗了一把脸,我会感到更加清醒。

这和《怪诞行为学》里面的“自我羊群效应”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前面作的决定和行为会影响后面的决定和行为,而这个最初的决定或者行为可以将其称之为“锚”。比方说,你第一次开始随地扔东西过后,后面你就更有可能随地扔东西,因为你已经有了第一次。

生活中的定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表达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在上面这个故事中,三个仆人原先的财富是一样的,到最后却相差悬殊。最终差距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前,他们各自去做生意,这时的差距是他们自身因素(如努力)造成的;第二个阶段是国王回来后,国王对他们进行奖惩,这时的差距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第二阶段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结果的基础上的,而第一阶段的结果又取决于自身的因素,所以开始时自身因素的一点小差异导致了后来的差异,再后来,差异进一步放大,连锁传导使得马太效应产生了。

这就是马太效应,它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用这句哈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在经济上,马太效应也反应了一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对于莫顿说的这句话,这个例子将更好的解释其中的意义:在同一个项目上,一个声誉和奖项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也可以说明马太效应,比如说:地价越拍越高,房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前一阵的股票热现象,在股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领域的被打败的话,你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当你成为领头羊后,即便你的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马太效应除了解释现象外,同样还有消极和积极影响。名人更出名,就会导致某些名人丧失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头,这是消极影响。而积极影响是,马太效应也不断鞭策无名者奋发,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刘翔奥运夺冠,一举成名,打破了原本亚洲田径弱者的地位;可随着成名影响,更多的期待就压在刘翔身上,又导致了刘翔在田径场上时好时坏的发挥。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再者,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



机会全掌握在权贵人手里,穷人怎么会有钱的起来呢?你问小孩子长大想做什么,他们回答科学家、工程师。
长大了问他们想做什么,他们回答有钱的老板。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富人而改变什么,一点也不会。弥缝在那边可以看到百家讲堂么,于丹的论语真的蛮不错。
希望你能稍微关心点国学,当然你的内容已经很不错。

认识你自己就够了,当然还包括你所在的不环境,人,不是永远的富贵,也不可能十世贫穷的,要知道,史上有多少个家族能经过时间的冲刷而不倒呢?多看点历史吧!生活中的定律——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此实验是假的~)。


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一个人就像一个公司,如果他陶醉现在已有的“卓越”中,那么他就只会走下坡路。可口可乐,作为世界软饮料行业的最卓越的公司。当roberto goizueta接任可口可乐的ceo时,他向高层主管们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的液体饮料平均是多少?”“64盎司。”(1盎司约为31克)

“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又是多少呢?”“不足2盎司。”

“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市场份额是多少?”


roberto goizueta这一系列问题正是说明一个公司和个人都应该时刻充满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你只有不断地保持自己的饥饿意识,设定远大的目标,才不会在生活中各方各面的竞争中被打败;你只有时刻保持有面临着危机的心态,你才能在真正危机到来时,临危不乱。

青蛙效应告诉我们:居安思危,给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青蛙试验是一个经典的骗局。实际上,不管你水温增加速度有多慢(只要别慢到青蛙老死在里面),只要水温增加到某一个临界温度,青蛙都会跳出来的。温水煮不死青蛙。

生活中的定律——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


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读读下面这个例子: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要想引导一个好的环境,除了要维护外,还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在环境暗示和诱导下行事的结果。在优雅洁净的场所,我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相反的,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四处可见的都是打闹、咒骂等等不文明的举止。

因此可见,环境好,不文明的举止也就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则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会被环境影响,但是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我们常常提到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它确实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行动起来!

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读读下面这个例子: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中的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奥卡姆剃刀定律是由英国奥卡姆的威廉所提出来的。在他主张的唯名论中,奥卡姆的威廉说到:“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这个定律在14世纪的欧洲,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而其深刻意义,也在时间的沉淀中变得更加广泛和丰富。

用简单的话语来说明奥卡姆剃刀定律就是,保持事情的简单性,抓住根本,解决实质,我们不需要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将事情处理好。而且多出来的东西未必是有益的,相反更容易使我们为自己制造的麻烦而烦恼。

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另外一种阐释就是: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


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收到客户抱怨,买来的肥皂盒里面是空的。于是他们为了预防生产线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工程师想尽办法发明了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一台出货的肥皂盒。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台强力工业用电扇去吹每个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肥皂的空盒。同样的事情,采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法,你认为哪个更好呢?


对于现象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的解释更正确;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这些所提到其实就是驭繁于简。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所以奥卡姆剃刀定律对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深刻记忆的。只要我们能勇敢地拿起”奥卡姆剃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奥卡姆剃刀定律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应该尽量简单,而不是更简单。(爱因斯坦)

简单的生活都是每个人所渴望的,但是外部环境和处理事项的特性不同,导致我们总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用简单的话语来说明奥卡姆剃刀定律就是,保持事情的简单性,抓住根本,解决实质,我们不需要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率的将事情处理好。而且多出来的东西未必是有益的,相反更容易使我们为自己制造的麻烦而烦恼。生活中的定律——减法哲学


减法哲学:化复杂为简单


现在的时代里,我们总是奉行着加法和乘法,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利益和权力,不断地索取。其实,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踌躇满志的老板,在事业上发达了,建了别墅也买了车。他的公司年纯赢利上百万,可是他对员工却非常小气,连自己也是非常节俭。为了省钱,他不坐飞机,坐火车、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馆。一次办事回来,路上翻了车,他负重伤进了医院,也幸运的保住了自己的两条腿。经历这次劫难后,老板前后判若两人,人变得温和谦恭,对员工态度也有了改变,一改往日的凶横。有人便问他其中的原因,他直言不讳的说:以前,我都是用加法来衡量人生,人活着要日积月累地发展,要像滚雪球一般地攒钱。自出事以后,我发觉人生适宜于减法,假如我上次被压死,那一切也就都不复存在;如果上帝要去我的两条腿,人生也就会少去很多意义。所以我明白不要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太高,比起健康地活着,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人生的减法哲学,就是减去疲惫、减轻烦恼、减弱沉重、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应该宁愿不要车子、票子、房子,也要一份平平安安;宁愿不要灯红酒绿、轻歌曼舞,仅要一份恩恩爱爱。减少了一次奢靡淫逸,就增加了一份灵魂的纯净与人生的宁静;减少了一次诽谤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际的空间与道德的高度;减少了一次应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亲情与生活的从容;减少了一次谄媚邀宠,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严与心灵的轻松。

著名的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自己,做为一位盲人对人生中仅有的三天光明的万分珍惜。三天光明,收入眼帘的也只是葱郁的山林、碧绿的草地和可亲的身影……这样,对我们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来说,不过是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又有谁能在闲暇之时,能去融入这些葱绿中,对这些产生情感和惊喜,或去静静地听听鸟鸣,放松放送自己呢?我们还不是熟视无睹,处置漠然。若我们的人生也只是短暂的三天的光阴,那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得好好地珍惜呀!

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自在;减出健康,减出年轻;减出快乐,减出幸福

生活中的定律——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说的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中国有谚语“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也指的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组织其实就是一群人的集合,这个组织的整体效率就是取决于其内部组员的行为。若其中一个组员总是把事件弄糟,或者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整个组织内部和谐,这样的组员就是一个组织内的污水。他们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使集体分化,组员相互猜忌,一个组织便因此而不再团结、不再高效。


那些破坏集体的人就像箱子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酒与污水定律和水桶定律的区别在于,水桶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限制整个组织的成果,但这个成员是组织里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提高他的水平才能使组织整体进步;而酒与污水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破坏整个组织团结及结果,这个成员不但不贡献,反而像污水一样影响他人,所以要立即剔除“破坏者”才能保证其他人不受到影响且仍然发挥其效能。

酒与污水定律告诉我们: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酒与污水定律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生活中的定律——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初中物理中学过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其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相加;若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几个力方向不同,其合力就会总比这几个里的和少。事实上,人与人的合作便有着这相同的性质,但却又比普通的力的简单相加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人就像那些方向不同的力,相互推动时自然能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上面这么一个道理。它又同“三个和尚”的故事有些类似:


当庙里有一个和尚时,他一切自己做主,做得很自在;当庙里有两个和尚时,他们通过协商可以自觉地进行分工合作,同样做的不错;可当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时,问题就出现了,谁也不服谁,谁也不愿意干,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没水喝。


华盛顿合作规律强调的便是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缺乏团队协作只会使得团队进度缓慢、甚至整个项目失败。团队只有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个人的职责和分工,并且团队之间增强沟通与协调,这样才能使得效率提升、事半功倍。

华盛顿合作规律告诉我们:团队一定要有合适的团队协助方式。而作为一名团队成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团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取得成果。确实,看了第一眼就让人想到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生活中的定律——80/20法则

80/20法则:世界80%的财富来至于20%的人

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指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产生80%的结果。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如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维基人贡献了80%的维基条目等等。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80/20法则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它强调“一分耕耘多分收获”,只需要抓住重点,便可以获取多数的成果。举个例子:


一位石油界的老板请来一位效率专家,让专家教自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专家请石油老板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10件事情,石油老板为此花了5分钟,效率专家又让他花5分钟时间写下明天最重要的10件事情,并且按照重要程度编号。效率专家告诉石油老板,每天写计划,并且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依顺序完成。效率专家同时希望将这个做法在公司内推广,并要求石油老板在一个月以后按收效付款。一个月后,石油老板给效率专家寄来1.5万美元酬金。若干年后,这家石油公司发展为大型连锁企业。10分钟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如果你用来考虑一天的大事时,它产生地作用却很大,这就是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所以将80/20法则应用到生活中来,只需20%的时间就能创造出80%的效益,那么,就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80/20法则告诉我们:一些关键的小的投入和努力,通常可以产生大多数的结果、产出或酬劳——提高效率就要抓住那20%的重点。

20条独特的方法运用80/20法则


我想大部分人都已经非常熟悉帕累托法则——由意大利经济家帕累托提出的,又常常称作80/20法则。虽然帕累托最初的法则来自于定义——“80%的财富来至于20%的人”,但是这条法则也常常在生活被人中使用。

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80/20法则,这里我将列举20条独特的方法运用它:

1.工作任务——把你在所以工作任务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将它们列成条目。你可以做一个小表格来显示你在每个类别中华会的时间(比方说:1小 时-查看email、1小时-联系客户,等等)。然后再对每个类别进行价值评估(捐献了多少%到你的生产中)。最后,消除或者委派他人那些低价值%的,集 中于高价值%的工作任务。

2.饮食习惯——在一周内记录你的饮食习惯,然后计算每种食物的卡路里。我就有记录过,没想到其中有一些食物提供了大量的卡路里,却没有几个是有营养的。而剩下的那些食物虽然只提供了小部分的卡路里,但是都是高营养的。

3.时间日志——在一天内记录你参与了的事情,包括事情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把这些事件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列成条目。从条目中找出那些没有对你的效率、生活目标、个人幸福产生任何贡献的类别,然后删除它们。

4.阅读习惯——找到你最近读完的十二本书,根据它们对你的帮助大小(有用的知识,快乐等等)进行评估。从中找出自己的阅读趋势,从而把那些类似的没必要阅读的书从未来的阅读清单中删除。

5.社会关系——审视你的社会圈和朋友关系。大概地估算一下你与每个朋友的交流所花费的时间和精神。并与他们对自己对自己产生的压力或者快乐。你很可能会发现一些朋友关系事实上都是在给你添加麻烦或者恶意的影响,而有一些可贵的朋友关系却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去加强交流。

6.rss订阅——查看你的订阅清单。记录下每一个订阅最近的十篇文章中让你觉得满意的数量。去掉那些满意值很差的订阅。或许你还可以加入文章长度和更新速度的判断标准,但是文章质量一定是最重要的。

7.电子邮件——把你已经回复的emails进行分组,将它们归纳到几个最基本的类别中。然后对那些缺少实际价值的邮件,尝试制定一份通用的邮件回复模板,以此节约时间。

8.杂志订阅——同rss订阅一样。审阅你订阅的杂志,给最近几期的杂志的文章质量打分。然后取消那些质量不高的杂志订阅。

9.电视节目——在一至二个星期内记录自己看电视的习惯。对那些电视节目、连续剧进行一个主观上的评估。评估后,统计一下在不 同节目上花的时间。如果你有花钱接收特别的电视频道,而它们又不值得一看,那就取消它。要不然的话,可以考虑录下那些有价值的节目,放到空闲的时间去看。 当我尝试这一条时,确实节约了很多时间,而且还可以跳过一些广告。

10.网络冲浪——记录你的网络冲浪习惯,你经常浏览的网站、使用的浏览工具等等。计算出那些花费时间最多却没什么价值的网站。不要惊讶的发现这些无价值的网站总是在重复一些相同的内容。11.大扫除——检查你所有的文件,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使用的文件(不包括重要的文件)清理了。不要因为你有一个专门的储存库就可以不用大扫除。清除那些已废弃的文件除了节约空间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以后更快的找到需要的文件。

12.客户/买主——这一条是我从tim ferris的《4小时工作日》中学到的。找出有哪一些买主总是在抱怨却投资最少,通知他们服务会改进,并且和他们约法三章,若有不同意的就生意免谈。不要总是奉承“顾客是上帝”,有些客户并不值得被当作“上帝”。

13.硬盘资料——检查你电脑里面的文件夹,比较它们的最后修改时间。把一些不常用的文件分到其他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就像大扫除一样,让文件更有序,更容易的被搜索到。

14.桌面文件——同清理硬盘资料一样,我每周/每两周就会清理一次电脑桌面。把没必要的快捷方式和近两周都未使用的文件从上面清除了。你不需要把整个桌面清理得干干净净,但是要让桌面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环境。

15.软件——检查你所有的电脑软件,把不需要的,基本上不用的,没什么用的都卸载了。觉得太麻烦了?直接格式化,重装系统和软件,还你一片自由的天空。

16.家庭工具——找出那几个让你最头疼、最难使用、经常不听使唤的工具。你可以有三个方法对付它们:1.看看说明书以便的更好使用它;2.买一个简单易用的好的新替代品;3.扔了它。

17.经济预算——记录你所有的任意经济支出(除开税收、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外)。比较你花费的支出与支出带来的好处。如果你想比较经济预算中不同的项目,你可以通过它们分别带来的好处来区分。而比较不同的投资就需要看它们带来的利润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

18.博客——把你发表的文章分到不同的类别中。我就已经通过文章长度、主题、格式、风格、图片等等类别来归纳我发表的文章,然后计算每一个种类中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写一篇文章。评估不同种类带来的流量与自己对它花费的精力的值,以这个为参考,为自己博客未来的写作方向做决定。

19.习惯——回忆一下那些行为习惯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锻炼?早起?家庭晚餐?以这个为基础培养新习惯。

20.目标——你是否有将自己的目标写下来或者还留大脑里面都没有关系。回顾你的目标,估计你需要的资源去完成每一个目标(时 间、金钱、精力等等)并与你能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较。利益可以是物理上的奖励,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或者感情上的提高。集中于那些有价值的目标,去掉没作用的 目标。

生活中的定律——手表定理

手表定理:带两只手表也未必能告诉你更准确的时间只带一只手表可以很容易的知道现在的时间,那是不是带两只手表就可以精准的确定你刚才看到的时间是正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拥有两只或者两只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你更准备的时间,它只会让你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息。当然前提是这两只表时间并不一样。

手表定理常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对一个企业,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的意义在于你只需要一只值得信赖的手表,以它为标准行事。一味地添加更多的手表,你只会无所适从,这也说明你并没有为自己建立一个基准。你要干什么,你就跟自己设定的手表走,贪婪地添加附加的手表只会让你增加压力、失去方向。

举个例子,你想写一个博客,也确定了主题,并且希望自己的流量能够在3个月后达到多少,那你的手表就是为此设定好了。可是不久,你发现写这个博客主题不够吸引人,就换了一个。又过了一旦时间,你又发现一个流量巨大的博客,你就再次更换主题。最后,你的流量会达到你想要的水平吗?你的博客内容杂乱,会吸引很多读者吗?

手表定理告诉我们:坚定一个目标,建立一个标准,自己才能成功。

手表的目的是给你指定时间,手表本身有不准与准的问题,所以在选定手表的时候,要选一个有着比较准确时间的手表。而且选定手表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不断地精进。选了垃圾股还在坚持,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成为一堆废纸!

生活中的定律——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你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不值得定律,它看起来非常简单直白。但往往简单的定律,其重要性却常常被人们疏忘。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不值得定律反映了人性的一种心浮气躁的心理——倘若一个人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则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这种态度使人缺乏激情去对待事物,降低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导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哪怕最终成功了,自己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值得去做的,愿意去做的事情,并把它当自己的奋斗目标。

那什么样的事值得去做呢?一般而言,可以参考这三个因素:

个人价值观。只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激情的去做;
自我个性。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却去从事社交方面的工作,想必很难内心开心吧;
现实处境。如果你的工作与你的价值观或者个性冲突,但是你又不能抛弃这份工作。那就学会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于现实中的处境。

不值得定律告诉我们: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不值得定律 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从深一点的角度来说,不值得做的事,就不要去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而为人民服务就是你一生都值得去做的事。

生活中的定律——水桶定律

水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 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就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 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所以这一规 律就被总结为“水桶定律”,也常称为“短板理论”。水桶定律说明了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与水平并非由最好的部分决定,反而由劣势的部分决定。简单的说,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中数学和物理两门拿了满分,而历史和政治很差,那么你的总成绩就会被差的科目拉下来。

你可能想既然这些劣势部分决定了你的总体水平,那去掉这些劣势部分不就可以了。你有这个想法就说明你还没有意识到“最短的木板”也是水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不能因为自己历史、政治很差就不去考试了吧,所以这些劣势部分并不是想拆就能拆的。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若个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那就要尽快把它补起来。若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块最短的木板”,那就应该迎头赶上,不要拉集体的后腿。

 我们知道的木桶定律——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传统的木桶定律是把木桶放在平面上来衡量的。但是,如果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的长度。 所以引申一下,前者基于稳定的,成熟的外部平台;后者可在非常时期选择.

  平面上的木桶,处于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有成熟的游戏规则来管理整个市场,但是在一个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和规则下,就要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利用现有规则的有利条件,当别人在计较平面的时候,我们利用斜面来增加我们装水的能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比别人短的板子,可能不会很快的在平面上弥补,在现在的市场速度下,已经不容许你有充足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了,以后也不会再有象海尔、长虹那样,市场给你十几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所以,我们就要利用我们的长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斜面,先比别人多蓄水,蓄水之后,在过程中改善我们的短板,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酒与污水定律和水桶定律的 区别在于,水桶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限制整个组织的成果,但这个成员是组织里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提高他的水平才能使组织整体进步;而酒与污 水定律中一个组织里差的组员将破坏整个组织团结及结果,这个成员不但不贡献,反而像污水一样影响他人,所以要立即剔除“破坏者” 才能保证其他人不受到影响且仍然发挥其效能

改变一个短板的成本和继续维护或增强长板的成本是要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考虑。当你花了大量的时间把历史和政治从30分补到了60分,而数学和物理从100分降到了70分,其实总分是不变的。而数学和物理是别人是很难从70分增加到100分的,社会的衡量价值会更加认同数字和物理有100分的人,而不会认同数字、物理、历史、政治都是70分的人。所以对自我短板修正的时候,别忘了对自己长板的维护和增强,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生活中的定律——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因为他认为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便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后来这句话也就被延伸拓展,出现了一些其他的表达形式,比方说“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等等。

基本上而言,根据“墨菲定律”可以推出四条理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我们总是说“上的山多终遇虎”,“祸不单行”,其实“墨菲定律”便是讲的这么一个道理。赶着去参加重要会议时,却发现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不搭理你; 而平常不需要出粗车时,大街上又到处都跑着空车;一个月前不小心打碎了浴室的镜子,仔细检查和冲刷后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 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 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避免墨菲定律还是有办法的。关键要勤快。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墨菲定律是可以避免的。

1.至少要用3种方法或者找3个人去检查,测试你的工作,确定没有问题。
2.至少3个方案来考虑失败后的的扑救方法
3.至少想出3个意外的事情,然后对这3个意外的事情后的处理方案。

反正就是在做对你非常重要的事情后,要多多想一些方法,来保证自己的工作没有严重失误。就是失误也可以尽快补救。用多方案策略来对抗墨菲定律,也是我实践发现的结果。
 <><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