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蓝天宾馆 餐饮:【摄影用光】(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8:15:53
●掌握散射光照明的特点
    外景散射是自然光的一种形态,以天空反射光的形式进行照明。阴天、薄云遮日及曙、暮期均属散射光照明。

  阴天、曙暮期光线的特点
    阴云遮日的阴天,天空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这一发光体的亮度或照明地球上景物的亮度。它受到大气层中云层厚度的影响。云层厚,天空亮度就低,云层薄,天空亮度就高,散射光照明景物的明暗反差消失,景物的明暗层次只能依靠景物的明暗关系来表现,色彩的特征及表现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照明比较均匀,照明比较稳定。天空亮度比较均匀。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间距比较大。
    曙暮期,由于天空的亮度受到太阳位置的影响,在距太阳较近的天空就很明亮,距太阳较远的天空就较暗,亮度很不均匀。另外,此时刻落日后或日出前有余辉,天空有局部的暖色调,而距日落日出较远的天空,已不受余辉的影响,天空呈一定的蓝色调。同时,此刻的照明效果的变化非常快,延续的时间非常暂短。地面上景物受到天空反光照明,但非常微弱,似乎呈半剪影状态,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间距较大。
    阴天时,一般地讲光的色温偏高,所以画面上呈现蓝色。曙暮期则有不同情况,在靠近太阳附近的天空的光,色温就偏低,而距太阳远的天空的光,色温就偏高些。而且还会由于太阳的升起和太阳下落,色温将急剧地发生变化。
    阴天时,天空光进行垂直照明景物
的水平面亮度高于垂直面的亮度,而曙暮期的景物水平面亮度低于垂直面的亮度。

  阴天的光线处理
   
阴天本身也是十分丰富多样的,既有黑云压城的阴天,也有薄云遮日的“假阴天”等。但它们共同特点是散射光照明形态。面对这种光线,摄影师对它的处理大致有以下的内容:
    薄云遮日的“假阴天”情况下。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光效,即光效比较柔和,照明效果比较均匀,不形成明显的明暗反差并具有较丰富的影调、色调层次。天空呈白色而且亮度非常高。这样的光线条件下,摄影师的光线处理大致有这些内容:
    利用天空亮度非常高又呈白色状,选择浅色景物,并按某一景物为基准亮度把握曝光,可以获得高亮调的画面。因为天空处在曝光过度的情况,呈现成“白”。而景物又无明显的阴影,影调柔美、淡雅。利用这一原理,也同样可以创作高调的人像作品(背景避免深色调的景物)。
    避开天空,以减小画面内景物的亮度间距,使景物的亮度都能容纳到胶片的宽容度之内,从而获得画面上理想的影调层次。
    利用前景遮挡部分天空,以减少大面积天空的明亮度所造成鲜明的亮度间距,从而使景物的影调、色调能得到较好的表达。
    注意选择被摄体亮度。因为天空反射光对所有景物进行均匀照明。景物的轮廓形态、外形特征等造型形态主要依靠被摄体的明暗差异来表现。这也是造成画面造型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原因。

  厚云遮日的阴天情况下
   
阴天中主要矛盾为二个方面:(一)是天空亮度和地面景物之间的亮度间距很大。所以阴天情况拍摄要解决好天空亮度的问题。解决天空的亮度最常用的办法第一是构图时画面不带天空或心理少带天空面积,以减少画面过多的白色调,以减少画面的亮度间距;第二是在构图时充分利用较暗影调、色调的前景遮挡住一部分天空,使天空的面积减少,使画面中最主要的景物亮度间距比较接近,在胶片的有效宽容纳的范围之内,使景物的影调能较好地表达(二)是景物缺乏受光面和背光面这样的明暗差异,因此,阴天的光线处理要选择景物自身的亮度差异以区别这一景与那一景物在轮廓形态、空间关系上的特色和关系,所以选择景物的亮度以及安排它们之间的亮度形成阴天光线处理的重要手段。在彩色摄影中,还有利用色别的对比和差异来进行造型处理。
    综上所述,在阴天的情况下,往往利用暗的前景、利用远外景物的浅色调形成明暗关系对比,来互相突出景物的外形特点;以减少天空亮度的方法,减少画面内的景物亮度间距,形成影调的丰富性;选择景物的自身明暗关系,是阴天光线处理的重要内容;利用天空的高亮度,以剪影或半剪影处理,突出被摄体的外形特征;彩色摄影中利用色调的对比,是阴天中光线处理重要手法。

  曙、暮期的光线处理
    这一时期太阳处在地平线以下,但接近太阳的天空比较明亮,景物往往处理剪影或半剪影的状态。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间距比较大。

  曙暮期光线处理的主要内容是:
    利用这一时期光色的特殊效果,如天空会出现霞光、彩云、日出、日落方向天空呈暖色调。由于这一时刻十分暂短,应在拍摄之前选择好角度,不失时机地拍摄这一时刻特有的光线造型效果。
    由于此时刻已没有太阳的直射光照明,地面景物较暗,天空和地面景物亮度间距比较大,往往在这时刻拍摄剪影或半剪影的造型效果。
    在远离太阳方向的天空(如顺着光)天空呈淡淡的浅蓝色,景物被天空光照明,呈现发暗的浅蓝色。这时,也是拍摄剪影及半剪影的好时刻。

③外景特殊光的处理
   
     ●早晨气氛的光线处理
    早晨气氛的特征:要拍摄好早晨气氛的照片,必须了解并掌握好早晨气氛的特征,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早晨现象一般地说来早晨往往有雾,特别在秋、冬、春三季更为多。早晨时刻,地面上的水分子较多,还没有被蒸发掉,所以便形成了雾。雾的现象是早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日出。地球的自转运动,每天都有日出。日出,一轮红日冉冉地升起,红霞满天,往往使地面景物的垂直面被染上一层金黄色,显得色调柔和温暖。
    投景比较长。早晨太阳光处在平射时期,所以被太阳光照明的景物投影很长。
光线柔和。早晨的太阳光照度比较低,景物的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反差比较小,所以早晨的太阳光线比较柔和。
人类在早晨的活动。早晨使很多人有活动,例如人喜欢在早晨锻炼身体:练拳、练剑、跑步、上班等,这些也是早晨的一些特色,如果和光的照明效果结合起来,也构成了早晨的气氛。
    早晨气氛的处理。早晨气氛的处理,就要抓住上述的早晨气氛的特征。这是人类长期认识的结果并属有视觉形象。因此,在处理早晨气氛时,离不开这些特征。
   
选择拍摄时间。选择的时间过早,那么在早晨最富有特色的现象还没有出现。选择的时间过晚,早晨的特征又消失了。所以要选择好有利的时间抓住一二个最有早晨特征的视觉形象进行拍摄,往往就能拍摄到理想的照片。早晨气氛中有的现象形成的时间是非常短,它很快就会消失。因此,拍摄前,应先选好拍摄位置,确定好画面构图,甚至拟定了曝光方案等准备工作,一量最佳时刻出现,毫不犹豫地将这一景象拍摄下来。
    拍摄日出。早晨日出时的景象很富有特色,这是表现早晨很有效的一种方式。日出时的太阳,它既是光源又是被摄对象,但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被摄体:一是它在运动,即它不断地升起来;二是不断地亮起来,即它的照度在不断地提高嘬后亮到它不能成为被摄体;三是太阳光的光谱成分在不断变化,随着太阳的升高,光谱中的长波光减少,而短波光增加,以至逐渐成为白光。太阳及太阳光具有这些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会在几分钟内形成和消失,瞬间即逝。因此,摄影师要熟知太阳及太阳光的这种变化,及时抓拍到它的最精彩的景象。
    选择好光的投射方向,有效地利用投影。
    侧光、侧逆光是表现投影特点理想的光线投射方向,因为,这种光线投射方向使投影处理在画面比较醒目的位置。另外,投影又能构成画面构图的视觉元素。
    充分地利用晨雾的自然景象。
逆光、侧逆光的处理,即把太阳作为被摄体,这时,由于天空与地面景物(人物)的亮度间距很大,为了确保早晨时特别是日出时的特有的色调和气氛,往往采用剪影和半剪影的光效来处理。
    如果,太阳已升得很高了,已失去了它在日出时的一些特征,那么选择逆光或侧逆光拍摄,也十分利于早晨气氛的表现,它既可以使被摄体产生长长的投影,又有利晨雾的表达。
   
顺光的处理。日出时刻的顺光,它不但具有顺光照明的特色,而且由于太阳光中含有的长波光很多,所以被照明的景都被涂上一层浅橙色的光彩,富有特殊的美感。另,顺光情况下,天空往往呈浅蓝色调,这种色调的对比又有特殊的美。

  ●黄昏气氛的特征
   
太阳接近地平线呈日落状态。这时太阳呈橙红色或红色等十分美红色,太阳附近的天空中出现晚韦的景象,这是黄昏最重要的特征。
    投影较长。黄昏时刻的太阳光处在平射时期,所以被照明的景物投影很长。另外,被照明的景物表面好像也涂上了一层暖色调,这是由于这时的太阳中含有的长波光比较多的原因。
    黄昏时刻往往空气污浊。这是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所导致的,如工厂排出的废气、废烟、车辆行驶时扬起的尘埃等等。在侧光、侧逆光的情况,也会形成空气透视的现象。
    太阳光的照度小,光线较柔,景物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明暗反差较弱。

  黄昏气氛的处理
   
拍摄日落景象。日落前太阳及太阳光的变化类似日出后太阳和太阳光的各种变化的情况。故也要及时抓住日落时分最精彩的场景。大自然向人们提供的日出和日落景象是千变万化,没有一天是重复的,有时是非常精彩的,有时也无特色。正因为这一时刻光的丰富性,很多精病态之作就产生在这一时刻。
    选择好拍摄时间。和拍摄日出一样,过早和过晚,都不是黄昏时刻最美的特征。由于太阳光和太阳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最美的景象只能维持极短的时刻,所以要不失时机地把最美时刻的景象拍摄下来。
    有效地利用投影。选择侧光、侧逆光是表现投影的理想光线。黄昏时刻太阳光也处在平射时期,所以被照明的景物投影也很长。另在逆光、侧逆光下,会加强空气透视效果,形成黄昏时刻的一种朦胧感。
    剪影、半剪影的处理。这是逆光和侧逆光处理的光线效果,这种处理不但关于表达被摄体的外形特征,而且又可以保持黄昏时刻特有的色调、气氛及日落情境。
    顺光处理。顺光照明下的景物,在太阳的暖色调光照明下,景色呈暖色调。而且由于这一时刻的太阳光的照度比较低,光线比较柔和,又保持顺光照明的迁型特色,会在画面形成丰富的、和谐的、柔和的影调和色调。


   ●雾天的光线处理
    雾天的特征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它是由大量悬浮的水分子或冰晶组成。水平距离能见度在1000米以上称为轻雾,否则成为浓雾。它的主要特征是:
      它是一种视觉对象,呈白色,浮现在大气层中,既有纵深度,又是平面度。
    雾是构成大气透视的重要因素,所以雾中景物的清晰度、明暗反差、色彩特征和立体形态感基本上符合大气透视规律的视觉特征。我们在前面已详细地讨论过,这里不再复述。
    远处的景色呈淡淡的浅蓝色,除了日出时刻外,在有雾的善下,太阳光通过雾层后它的色温略偏高,在彩色摄影中就出现远处景物呈浅蓝色。
    ●雾天气氛的处理
    选择光线投射方向。不同的光线投射方向就会产生不同的雾状效果。侧光、侧逆光或逆光,对雾的表现比较有利,其中有一点,被摄景物在这样光线照明下,会形成一定面积的暗部,它是突出白色雾的有效手段。顺光的条件,被摄体都很明亮,缺乏明暗变化,影调平淡,不利于突出白色的雾。
   
选择景物的影调结构。在雾天中,景物尤其是远处的景物影调变浅,在构图时,一定要在画面中有些暗色调的景物,无论从画面影调结构还是影调对比中都是需要的,这个需要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表现好雾这一特殊的视觉元素以及特殊的画面效果。
    选择好雾的浓度。就摄影艺术范围来讲,轻雾的状态,是理想的状态,能充分地形成大气透视效果。沈雾,就过分地影响对被摄体基本面貌的表达,是对造型不利的。因此,摄影师要选择好雾的浓淡状态,寻找、等待最理想的雾景出现进行拍摄。
    摄影艺术中,雾是视觉对象,又是造型对象,是画面构图的视觉元素,它的造型美,不但表现它的大气透透规律美之中,也还呈现出“白”之之尤其在黑白摄影中,雾形成的画面中的“白”,既藏拙,又藏境,是艺术上含蓄的处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有效表现手段,它具有独特的美感。

  ●雨的气氛处理
    雨天的特征
    寸天是阴天,所以具有阴天的特征,如天空亮度和地面景物亮度的间距很大;天空光是唯一的光源,由于下雨,地面景物会显得更暗;景物显得灰暗,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等等。
    天空光的色温较高,所以景色被浅浅的灰蓝色的天空光所照明。
    地面的积水以及地面有反光或出现景物的倒影,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景象。夜景中的雨景,这种景象会显得更加多姿多彩。
    雨景气氛的处理
    注意天空。雨天中天空亮度和地面景物亮度将成为最主要的矛盾。过大的亮度间距已超出了胶片的有效宽容度范围,过多面积的天空出现,会影响视觉对地面景物细腻的层次的注意;从技术上讲,过大的亮度差距也会给曝光带来困难。怎样来处理天空呢?一是利用前景,特别是暗的前景来遮挡天空,减少天空在画面中的面积。二是构图尽量减少天空的面积或被摄体挡住一部分天空。这样以减少天空的面积。
    选择好景物。雨天中只能依靠被摄体的色调的明暗差异来表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层次感。因此,选择好景物的色调以及在画面中的结构,成为拍摄极重要的因素。
    表现雨景中的特殊形态。在雨中,人们要打伞,伞是一种特殊的雨具,它的色彩也是多种多样的;骑车人身披雨衣。雨衣、雨伞都是雨景中特殊的形态,对表现雨景有独特的作用,同时,它们的色彩,也丰富了雨景中的色彩构成。表现好雨。图片摄影表现好雨,只能以暗的背景来衬托雨水,当然在前景中来表现更为醒目、突出。
    选择好地面上积水中的倒影。水面一般反映了天空光,比较亮,对丰富雨景的影调非常重要。水面中的倒景,它又不全,构成了很有意思的影像。这些细节都在画面中极有意义。
    雨,虽然给摄影带来许多不便的因素和困难,但有时会出现非常有意思的光效,构成独特造型效果。

    ●夜景的光处理
    夜景是一种特殊的光效,夜景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时空,故也是摄影艺术的表现对象。
    外景夜景的基本特征天空是暗的。这是夜景最主要的特征,但黑景中天空又不是漆黑一片。由于人的眼睛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和适应能力,所以能分辨出微弱的光线。因此,人眼就感受到夜景中天空亮度的丰富性。但是,感光胶片的局限性,它还不可能完全记录人的视觉反映。所以要寻找适当的拍摄方法,使天空暗下来,但还有层次。
    有人工光源出现。这里指的人工光源是以照明为目的生活光源,例如路灯、室内白炽灯、日光灯、商店橱窗的灯等等。出现光源是夜景的又一重要特色。这种光源往往构成画面上的最高亮度。这是人对夜景的基本认识。
    夜景中景物的细微层次、质感,甚至于色彩都受到损失,只有在光源照明的区域内,物体的形、色、质以及立体感才得到一些反映。夜景中暗的比较暗的色调占据主要的成分,这也是夜景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工光照明的景色就要亮些,而背光面则是黑的。
    选择夜景(王禹)被摄体的特征和拍摄角度
      选择特殊气氛的夜景。我们在这里主要以城市夜景为对象进行研究。城市夜景中往往在重大的节日里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人们为欢度节日,在有特色的建筑物四周挂上了“串灯”,将建筑物的外形轮廓勾画出来,这就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夜景气氛。节日里施放的烟火(礼花),更增添了节日欢腾的气氛和绚丽的色彩,这又是一种极为美丽、极为壮观、极为多彩的夜景盛装,也是夜景摄影中最激动人心的拍摄机会。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光源。没有光源或光源稀少,就难以构成夜景的美,也难以表现出夜景的特征。有了足够的光源,不仅可以表现出夜景的景象来,同时还能适当地表现好景物层次。所以,室内的光源、马路上汽车行走时的车灯、商店的霓虹灯、橱窗灯、路灯等等,是被利用拍摄夜景的理想的光源。
    利用水或是路面上的水,或是湖、河的水面。在夜里,光源会在水中形成倒影或亮斑。这种光源的倒影和亮斑,不仅大大地丰富了画面中的影调,这是非常宝贵的影调,而且还渲染了夜景的气氛,产生生动的造型效果。
    选择角度
夜景摄影中,除了掌握好景物的主要特征之外,还要选择好拍摄角度。对角度的选择要体现这样的一些要求:能展示“讹诈”的特色、讹诈景中景物层次、美的光、美的景物形态,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到美的夜的形象;能比较好的展示主要被摄体在夜景中的特点,使其简洁并富有特点;抓住重点,从而能比较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思想。

●景的处理
   
生活中,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自然夜景,有的是能反映到胶片中去,有的就难以反映到胶片中去。人的眼睛的生理特征,使眼睛具有适应很大亮度间距的能力,而感光度又有限,何况还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之夜呢!我们要根据夜景的特征,采取多种手段来拍摄夜景。

  自然夜景下的夜景处理
    自然夜景的环境是很丰富多样的,城市中车水马龙的街道,万家灯火的居民楼、五彩缤纷的节日之夜等等。在自然夜景中,光源往往是极重要的表现对象。夜景中光源的这度最高,它在四周都比较暗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夺目,如路灯、汽车的路灯和尾灯、霓虹灯等。这些光源构成了夜景的基本特征和气氛。
    在自然夜景中,部分景物被人工光源所照明,但这种照明往往是不均匀的,而且还受到光源的光谱成分的影响。这种光照的不均匀,往往会带来一种新的视觉景象:有重点、有视觉注意集中之处,而光照较弱,或光照不到之处,就朦胧不清或景物就“消失”。这就和白天太阳光下景物全部显示就大不一样了。这样的情况下,光源和主体就构成了一种关系,而用品又需表现出光源和主体。因此,在选择角度、构图的范围时,要特别注意这两者在画面中的结构。
    根据以上所述,自然夜景的造型,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好夜景中光源的特色。光源的多少、光源的远近、光源对主体景物照明的面积及亮度,都将影响到夜景的造型和气氛,表现的质量及感染力。

   
第二,构成画面中明暗的面积。夜景要求在画面中暗的和比较暗的调子占主导地位,要把握住夜景的总体效果,什么是夜景的总体效果呢?这就是夜景的基本色调构成、环境光源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光。
    第三,控制天空的亮度或控制天空“黑”的面积。
    第四,要表现好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这又是依靠主体来表达的。夜景中对主体的表达是通过(一)光源对主体的照明,构成视觉形象;(二)表现出主体形的特征;(三)构图形式的强调,使主体构成视觉中心。
    月夜。有几种方法可以得到月夜造型的作品:
    一次曝光。在月亮比较明亮、别的景物也有一定的亮度的情况下,或利用感光度比较高的胶片或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来完成对月夜的造型。

   
两次曝光,即在同一底片上进行两次曝光。先在曙暮期将所要拍的景物拍下来。这时天空有一定的亮度,地面的景物也有一定的亮度,这对表现夜景的层次是很有利的。第二次曝光是在月亮到了画面中应有的位置上,再进行曝光。这次主要对月亮进行曝光,而对景物的影响甚微。完成这样的拍摄任务,这样在拍摄当天,月亮的位置稍有变化,但不影响构图。
    遮挡法。即在同一底片上两次曝光。取好景后,先用一合适的物体,将画面中的月亮遮挡们,使别的景先曝光,曝光到你认识底片已得到足够的曝光量时,把遮挡拿掉,对月亮和景物进行再曝光,使月光在底片上得到一定的曝光量后即可。
    双底叠放。这是通过暗房制作技巧,获得焰火夜景的造型。一底是拍摄焰火,一底是拍摄夜色中的景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按需要和构图,来控制焰火在画面中的位置、多少及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对烟火形态的表现,掌握快门速度是很重要的环节。快门的速度过快,烟花的“花”状特征不很强,快门的速度慢些,则会形成一种很有美感的“花”状,即“花”被“拉长”了。但快门速度过慢,又不好了。
    街道夜景。夜景的拍摄方法有类似上述方法。例如,慢速度曝光,可以使行驶中的汽车的车灯变成一条亮线,汽车则已面貌全非了。霓虹灯会增加画的色调。长时间曝光可以使暗部层次得到一定的表现。长焦距镜头使远处的景物(焦点以外)中的光源构成有趣圆型的光斑等等。

  利用曙暮期拍摄夜景
    利用曙暮期拍摄是夜景造型的有效手段。它的有利条件是:(一)天空有一定的亮度,但和人工光相比,它又暗些,将来在画面中天空是暗的,但有层次。(二)地面景物受到天空光的照明,还有一定的亮度,这对亮景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三)华灯初上。这些条件给夜景造型会带来非常有利的条件。
    利用曙暮期拍摄夜景,画面中有天空的情况,重要的是控制位天空的亮度,使天空亮度符合夜景造型的要求。这里有选择曝光点的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曝光,形成三种不同的造型效果。(一)按天空亮度曝光,则天空亮度适中,但还较亮。(二)按低于天空亮度曝光,如按人脸亮度或某一景物亮度曝光,则天空形成明亮调子,则夜景造型就失败。(三)用高于天空亮度的亮度作为曝光依据,则天空曝光不足就暗下来了,但仍有一定的亮度,夜景造型较理想理想。所以要准确选择曝光量,同时还得注意天空亮度和光源亮度之间关系,天空亮度不能超过光源的亮度。
    种用白天进行夜景造型
    利用阳光拍摄夜景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天空必须是暗。白天的天空是非常明亮的,要通过技术掌握使天空亮度大幅度地降下来,达到夜景中天空亮度的要求。这些措施是:
    用中性灰渐变滤光器,将画面中的天空部分遮挡住,使天空亮度大幅度下降,达到夜景造型的要求亮度。
    利用偏振镜将天空亮度降低。
    构图的办法,就是画面中不带天空。
    采光,即选择光线的投射方向。采光尽量用逆光或侧逆光。逆光和侧逆光的照明会形成光影和阴影,这是使画面影调变暗的重要环节。同时光影又可以在画面中摹拟月光的影子或光斑(自然要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才能获得)。在逆光、侧逆光照明下,明暗反差比较大。这一系列的照明效果,夜景的造型都非常重要。

   
选景。为了达到夜景中暗色调占有较多面积的要求,要求所拍摄的景物色调要偏暗些,再在逆光、侧逆光下,暗的调就会形成。
    另外,景要有起伏,这样在逆光、侧逆光的照明下,使明暗有丰富的变化。
    高光光斑的选择。
    从影调结构上看,画面中有小面积的光斑,可以使画面富有变化,有生气,否则将是一片灰调。
    画面中的高光光斑,如水面的耀斑,可以作为月光的月效,这对形成月夜气氛非常有利。但这一点要注意,即必须掌握好拍摄时间,要避免在水面形成大面积的光斑,否则就会破坏夜景的造型气氛。只有画龙点睛似的恰到好处的光斑,既能创造夜景的效果,又可使夜景具有气氛美的特色。
    有一定程度的光斑,通过曝光控制,使画面中大部分景物的亮度下降,可形成夜景的基本气氛的要求。
    光斑又可以作夜景月光的照明效果光,但这一点必须控制好,无论是面积还是亮度,否则就成为太阳光了。
    曝光控制。这是造成夜景造型不可缺少的技术因素和技巧因素。这也是夜景造型成与败、优与劣的关键之一。要形成夜景造型,需要想方设法使画面中影调暗下来,控制曝光本质就是使画面造成夜景的影调。白天条件拍摄夜景,不能按常规的曝光控制,而是通过恰当的曝光不足的办法来达到,这样使原来较暗的景物更暗了,原来较亮的景物暗了下来,原来小面积的光斑亮度正适当。总体上造成了小面积的亮斑,大部分景物处于暗和较暗的调子中,这就构成夜景的基本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