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道羽绒服:摄影用光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7 05:05:24
①色温
    ●什么是色温
    人们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要求光源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及准确的色温,以求得物质世界真实的还原。
    色温对光源而言。“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既不反射也不透射,能全部吸收它上面的辐射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表示实际淘汰的光谱成分。”
    所谓“完全辐射体”是科学家理想中的物体,这种特殊的炽热物体的辐射率几乎达到
100%。这种完全辐射体在连续加热的情况下, 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体的辐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光色变化,随着温度的变化辐射光的光谱成分也发生变化。
    色温用绝对温标标示,单位为
K(开尔文)。
    色温与光谱成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色温是计算完全辐射体的“温度”。

  ●自然光、人工光的色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例如到商店去买布料,有时对布料的颜色看不准,要拿到靠近窗户处去观察,这是因为光线暗或光源色温不对而影响了人的视觉对色的判断。无论在高色温或低色温的情况下,都会使布料的“本色”发生变化。还有,在晚上我们发居民楼里有的窗户透出黄橙色的光,有的窗户透出浅蓝色的光。这是有的家用了普通白炽灯照明,有的家用的是“日光灯”照明,由于这两种光源的色温不同,所以它们的光谱成分也不同,于是产生了色光的差异。再有,在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刻,天空和大地都会被染上一层金黄色,美丽无比。这是由于此时太阳光的色温比较低,光谱中含的长波光比较多的缘故……
    由此可见,光源的色温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同样也极明显地影响着彩色摄影。为了获得物质世界色彩的真实还原,现代彩色感光材料分成高色温的日光型和低色温的灯光型两大类。它们对色温的要求分别是5400K和3200K。

  自然光的色温
    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淘汰。日光和天空光是自然光最主要的淘汰。由于宇宙运动的规律发生着地球自转运动,这样使自然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它要受到时间、季节、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这些变化都会影响着自然光的色温,见下表

   各种不同变化状态下自然光色温

光源      色温(K) 日光 5500K 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 5400K 日出、日落时刻   2000——3000K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  3000——4500K 薄云遮日

7000——9000K

阴天 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  10000K以上

  以上表中,我们基本上看出一天之中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带来的太阳光变化形成的色温变化,同时也看出气候变化对光源色温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日光和阳光之间的区别。日光是指在晴天下阳光和天空反射光之和。阳光是指太阳的直射光。天空光是大气层散射阳光并透射大气层的光,所以天空光是一种散射形态的光。

  人工光的色温
    人工光是指各类由人工制造的照明灯具发射的光。按性能可分聚光灯、散光灯,按色温可分成高色温和低色温,按用途可分成日常照明和影视照明专用等等。由于用途、功能的不同,各类人工光的色温也千变万化。见下表

  常见人工光色温

光源    色温 火柴光  1700K 蜡烛光 1850K 家用白炽灯(100W——250W) 2600——1900K 家用白炽灯(500W) 2900K 卤钨灯  3200K左右 镝灯 5500K

  目前我国用于电影、电视和照相用的人工光源相当一部分是卤钨灯系列。这类型光源在使用过程中色温比较稳定,当然还有体积小、耐用等等优点。彩色感光胶片由感红、感绿、感蓝三层乳剂组成(当然是根据日光型和灯光型胶片对色温要求设计)。由于各种光源色温的不同而使光的光谱成分也不同,即光源的光谱中含有的红、绿、蓝三种光波成分也不一样。正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彩色感光胶片对光源的红、绿、蓝光的感光比例不一样而造成正像色彩效果的不同。见下表

光源 色温 红光 绿光 蓝光 日光 5500K 33% 34% 33% 卤钨灯 3200K 47% 34% 19% 白炽灯 2800K  50% 34% 16%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以下情况:
   
第一,光源不同,光源中红光和蓝光含量比例发生变化。随着色温的下降,长波光的成分增加,短波光的成分下降,因此,画面就会偏暖色。
    第二,光源色温的变化,但绿光的含量比例基本不变。光的三原色含量相近,就含有白光的性质。

  ●影响色温的因素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它们的色温并不是绝对不变化的,相反,它们受到自然规律和人工的因素或技术因素影响,使光源的色温有时发生变化。
    1.大自然天体运动规律影响自然光的色温。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使自然光在一天的时间内色温不断地在变化中。早、午、晚、日出和日落时它们的色温是不同的。一般地说来是这样的一种有节奏的变化:日出时色温<早晨<中午,中午时色温>傍晚>日落时分。
    2.大自然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包括为晴、阴、昙、晦等。一般来说阴天的色温比晴天要高些,多云的蓝天时色温也比日光高,但是到夜里时,由于自然光已很弱,有时甚至暗到伸手不见五指,此时也就没有色温了。
    3.在人工光的照明情况下,由于电压的变化,使光源的色温变化,电压偏高,光源的色温也偏高,电压偏低,光源的色温也偏低。
    4.在人工光源前加上透明的色纸后使光源原有的光谱成分改变了,使透射的光色温发生变化,如果加上暖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的色温偏低,光源偏暖色;如果加上冷色的透明灯光纸,则光源色温就偏高,光源偏浅蓝色。

  ②外景自然光的处理
   
什么是光线处理?或者说什么是光的造型处理?光的处理主要包括些什么内容?
    所谓光线处理,就是摄影师根据作品主题思想(或内容)的要求,运用光线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景物形象,使之达到作品内容所要求的艺术效果,即要完成造型的任务和表现戏剧气氛等表象和表意的任务。
    摄影师对外景自然光的处理饮食着以下的内容,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掌握光的照度和色温变化
   
在上一节中我们分析了太阳光运动的基本规律,从中我们看到了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大气层中云、雾等等的天气变化,使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投射到地球表面时,发生了许多的景象,在一般的情况下,太阳光的照度约为10万勒克斯,色温为5400K。
    太阳光在经过大气层时,其中一部分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光线被散射,一部分光线投射到地球表面。所以,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受到大气层的成分的影响,即太阳光的照度、色温受到大气层的密度、厚度和混浊度的影响。
    所谓大气层密度,指大气层中氮、氧等气体层,密度随着空间高度增加而减弱。在摄影艺术的观念中,我们把“云”、“雾”的现象纳入大气层“密度”范围。
    所谓大气层厚度,是指太阳光透过大气层的厚度。
    所谓大气层的混浊度,是指大气层中所包含的水分子尘埃及微小介质的状况。
    大气层的浑浊度对太阳光的照度及色温的影响
    人的眼睛对大气浑浊度的感觉和光的投射方向有关系。太阳光投射方向不一样,大气浑浊度的表现也会有差异,这就会影响景物的造型效果,在逆光、侧逆光下,大气的浑浊度的表现要比顺光下明显强些,这是由于在侧逆光、逆光的条件下,空气中的微小介质、尘埃都将有受光面、背光面、阴影等明暗关系,颗粒性反映得较强。视觉效果感到浑浊度强些。
    傍晚时分,大气层的浑浊度要强些,这是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工厂排出的废气、车辆行驶的尘埃飞扬等等使空气中的微小介质增加,从而增加了大气层的浑浊度。
    早晨时刻,由于地面上的水分子还没有来得及被太阳光所蒸发,往往有雾状的效果,这时空气中的浑浊度也大,随着水分子的蒸发,浑浊度也减少。

  结论:
   
大气浑浊度大,太阳光的照度就小,光的色温有所偏高如浑浊度过大,较大地影响太阳光的投射性质,则光的色温会偏高些,但在黄昏、晨光下,由于此时光中含有长波光成分很多,色温又偏低,故此时刻大气的混浊度对光的色温影响就很小。
    大气浑浊度小,太阳光的照度就大,色温正常。
    掌握这些特征后,在光线处理时可根据造型的需要,进行有效的选择,或利用其长处或避免其不利的因素。
    大气层的厚度对太阳光的照度及色温的影响
    我们把太阳光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情况分有三个方面:平射时期、斜射时期和顶射时间。

  (1)太阳光在平射时期:在这一时期太阳光通过的大气层比较厚, 阳光被散射和遮挡的也比较多,所以照度就小些。另外,这一时期,阳光中的短光波被吸收、散射的也比较多,而长波光被吸收或散射的少,所以此时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含有长波光的多,而色温偏低。
    (2) 太阳光在斜射及顶射时期:太阳光透射空气层的距离要比斜射时期要小得多,所以照度就高。另外,此时太阳光中各种波长的光比较均衡,所以它呈白光性质,色温正常,为5400K。

  结论:
   大气层厚度大,太阳光的照度小,色温偏低。
    大气层厚度小,太阳光的照度就大,色温趋向正常。
    所以:照度  日出<正午

       日落<正午

   色温  日出<正午

       日落<正午

  大气层的密度对太阳光的照度和色温的影响
   
大气层中云、雾层越厚,密度就大,太阳光的照度就偏低,而色温偏高。大气层中云、雾层越薄,照度偏大,色温趋向正常。大气层中晴空万里,照度最高,色温正常。

  ●掌握太阳光的投射角度
   
太阳光的投射角度在一天之内是由低(日出)到最高(正午)又到低(日落)不断地变化着。随着阳光投射角度的变化,一方面决定了光的性质,更为重要的是改变着被照明的景物的亮度范围、明暗反差和气氛,而这些变化和摄影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变着天空与地面亮度的关系
    如果将地面作水平线,随着太阳光的投射角度由平射、斜射和顶射再到斜射又到平射的变化,就不断地改变着天空与地面景物的亮度关系。
    平射时期(日出、日落):由于太阳光的投射方向与地平线几乎平行,所以地平面受光量较少,显得较暗,而天空则显得亮,所以天空和地面的亮度间距很大,在逆光、侧逆光的情况下,亮度间距更大。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亮度关系,它有着丰富的造型特色。摄影师面对这种情况,要选择国面造型特色,集中强调最主要的东西,而简化不须强调的东西,从而构成这一时间的独有造型效果。由于亮度间距大,给曝光控制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曝光控制除了使画面获得正常的曝光量之外,还要根据画面气氛及创作意图的要求,灵活控制曝光,以获理想的画面效果。
    斜射时期:太阳光几乎处在垂直照明的情况之下,地面亮度和天空亮度之间的亮度间距就比较小。
    改变着景物的明暗反差
    平射时期太阳光比较弱,照度偏小,所以景物的明暗反差就显得柔软。
    斜射时期太阳光的照度大,景物被阳光照明后,就会形成明确的明暗反差关系。
    顶射时期太阳光照度更大些,景物在阳光下显示的明暗反差就更强烈,即反差大。
    改变景物水平和垂直面的亮度
    平射时期,景物垂直面的亮度比水平面的亮度要高。随着太阳光投射角度的变化,到斜射时期,景物垂直面和水平面的亮度就比较接近。而到顶射时期,景物的水平面的亮度往往会高于垂直面的亮度,如在顶射时期,人物头部的头发、额头的亮度就大,而大致垂直面的面部亮度就小。顶光造成的照明效果使人物面部光线显得不正常。
    改变着景物的色调和影调
    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不同的太阳光的投射方向,有着不同的造型效果,自然也有着不同的色调和影调。
    平射时期,太阳光的色温偏低,被照明的景物都会在偏暖色的阳光下显得浅浅的橙黄色。另外,阳光的照度也显得比较低,景物的反差小,影调、色调显得柔和。
    斜射时期:这时太阳光是白光,它的色温也正常。所以在白光照明下的景物,能正好地表现景物表面的固有色。另外,斜射时期景物的明暗
反差适中。所以在这一时期能较好地表现景物的色调和影调。
    顶射时期:这时期太阳光的照度最大,景物反差强、影调显得硬。阳光的光谱成分基本上是白光,但色温略偏高。这一时期景物的影调和色调的重要特点是明暗反差大、调子硬。
    曙暮期:景物在天空的散射光照明之下,在太阳升或降的方向上,天空呈现暖色,但其它地方的天空呈各种不同的蓝紫色。景物的色调偏暗,景物表面色的特征受到较大的影响,尤其在背光中,影响更大。景物亮度与天空亮度的间距比较大,而景物自身的明暗亮度间距却比较小。这是一个明暗亮度关系比较复杂的光线照射时间,而且维持这一形态的光线效果时间又比较暂短。随着时间的推延,暮期天越来越暗,景物的一部分外形特征逐渐消失。曙期天越来越亮,景物的外形特征逐渐显示。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太阳光的投射角度变化,在自然光中形成多种多样的光线效果,随之也给摄影光线处理带来丰富多彩的造型效果。
    太阳直射光直接照明景物,形成明暗的造型效果。太阳光构成主光,起到了塑型的作用。因此,它是外景光线处理的最主要光线。
    晴天天空光是散射光,它照明着景物的阴景部分,成为辅助光,这对形成景物的立体感、纵深感、质感以及强调层次都有重大的作用。
    太阳光投射到景物表面,景物表面反向太阳光,成为反射光。反向光的强弱将影响景物的亮度及色泽。

  我们把上述的论述归纳以下的简表:

造型
关系
投射角度 平射时期   斜射时期  顶射时期  效果 天空与地面的亮度间距 接近,天空亮度稍高于地面亮度 地面亮度提高 景物水平面亮度和垂直面亮度间距 景物垂直面的亮度高于水平面亮度 比较接近 景物垂直面的亮度低于水平面的亮度 景物明暗反差  反差弱,调子柔和 反差适中 反差强烈 景物的色调和影调 色调偏暖,影调柔和 色调、影调正常 反差强,调子硬

  ●充分选择、应用自然光效
   
由于外景自然光具有极为丰富多彩的光线效果,是摄影师光线处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摄影师选择、利用外景自然光效要掌握三个方面:
    选择可以供烘托戏剧气氛的光线效果。这是利用光线的特殊效果,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对观众心理产生特殊情感的感染。例如日出和日落时期的特殊光效,它不但可以形成独特的造型——剪影、半剪影、满天霞光、暖色调的影调结构等等,使人感到一种色彩美、光效美、造型美的直观感受,这些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作品艺术美的感受,从而形成一种美的审美情感。又如,乌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气氛:天空阴沉而乌云横压,影调沉重、凝固,这又是一种气氛,使人产生一种不稳定和压抑的气氛和情调。自然光效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特殊光效供我们进行创作。
这是摄影创作不可放弃的重要方面。
   
选择真实的自然光的造型效果。光线造型处理的真实性是摄影用光的生命力和它的美的原则。外景自然光中,许多光线效果都是摄影的表现对象之一,如朝霞、晚霞、日出、日落、阴、雨、雾、顺光、侧光、侧逆光等等。每和种光线都有它的造型效果和审美价值。摄影师要根据创作要求,要在纷杂多样的自然光中进行选择,使画面上的光线造型富有较完美的、有意义的造型效果和审美情趣。
    根据人物造型的需要,对造型光源进行选择。如有时可以用剪影和半剪影对人物进行造型,有时用正面光或侧光进行造型等等,总之,要利用光线来刻画人物的外形美。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利用光线所创造的气氛、基调来烘托、渲染人物在一定情境中的情绪和情感,使光线成为创造人物艺术形象的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