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qq强制发起对话:机关和二三线城市都是美丽的围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2:36
机关和二三线城市都是美丽的围城

童大焕—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

    消息说,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这些眼下倍显金贵的收益,正在指引一代中国年轻人向体制内大量回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的人生希望寄托在挤进“公家的单位”。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逾140万,继2009年以来连续三次超过百万,竞争最激烈的前6个职位考录比例超过3000∶1。
    与公务员职位同样受到热捧的还有央企及大型国企工作岗位。2008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一份调研数据就显示,想进国企的毕业生由2007年的14.6%增至19.2%,想进外企的则由50.2%降为42.4%。
    2011年,5名南开大学学生在经济学家周立群指导下对天津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向进行了调查,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名列前三。南方周末记者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2008、2009届毕业生中各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样本,发现近九成的学生都报考了国考。
    相对于每年百余万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每年一百多万人参加“国考”,也许不必太惊讶;另外,虽然想进国企的比例增长了4.6%,但想进外企的则下降了7.8%,这两个数字之间不能互相抵消,说明选择了更为市场化的民营空间的人数也增加了3.2%。中国的市场空间、国人的市场就业理念终归还是有所提升。
    我的老乡、夫妻双方都从国家公职人员队伍中辞职下海的连岳,曾经写文章这样说:“再没有哪种体制比公务员体制更能戗害人的精神,再没有职业比公务员更让人感到乏味沉闷了,那一点点固定薪水换你的无限可能,对于短短的人生来说,是多么不划算的交易。”对于有较强的独立、自由意识和市场精神的人来说,安逸稳定同时又磨灭创造精神的公职人员从来就不是一个好选项。爱唱《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民间一直有一个激励孩子的口头禅:你不好好读书,将来让你当干部!我想,浙商们是否也会用类似的办法激将孩子们呢?
    国企也好,公职人员队伍也好,能够拿高薪享受“三公”消费特权的总是其中的一小小部分人,并不是人人可以均得的福利。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曾在接受财经杂志访谈时提到,多年前他在央行工作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我们的工资性支出占行政经费的10%左右,另外90%用于会议、交通、差旅、通信等等方面,而外国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正好相反。这种内部极其不公的现象其实普遍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
    国企现在看来是很赚钱,但大家不要忘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减员增效”的经验教训。在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不到位、监管永远无法到位的天然缺陷下,国有企业的赢——亏——赢——亏的循环反复是必然逻辑,不信去看看央企4万亿海外投资频巨亏的现实。
    与机关和国字号单位相类似的是所谓二三线城市,它们都是美丽的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因为房价高等因素,社会上一直有“逃离北上广深”的传说,但也只是个传说而已,此去经年,大学毕业生有90%以上都选择这些大都市,工作几年以后比例还上升,说明一些原来到了二三线城市的,再次选择时还是选择了一线城市。大城市才是自由和机会的所在。据说随着各大城市房屋限购政策的执行,还真有人开始逃离一线。
    如果到二三线城市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应该鼓励。但如果只是为了逃避,那么仅凭这种“逃避精神”,可以基本肯定此人在二三线城市也不定能混得好。
    有人问我,一二线城市房价那么高,将来会不会只成为富人的天下?我很肯定地回答说不会。小溪流只能养小鱼,大江大海则各种生态的大鱼小虾品类齐全。小虾米们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却依然可以在大城市赚钱后衣锦还乡盖房置业。许多小城市的房价泡沫比大城市还高,大城市还有产业支撑,小城市多数靠衣锦还乡者支撑,产业匮乏而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