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吃米洛优酷空间:绿基会给力云南绿色发展 13个州市近万人受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15:35
绿基会给力云南绿色发展 13个州市近万人受益 2011年03月01日 17时12分00秒  来源:云南网.    .h1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 } .h2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h3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3%; MARGIN: 13pt 0cm; FONT-SIZE: 16pt; FONT-WEIGHT: bold } DIV.union {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 DIV.union TD { LINE-HEIGHT: 18px; FONT-SIZE: 14px }

  绿色是未来的方向,奔向绿色的未来人类有不同的方式,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基会)让我们在感受绿色力量的同时,更了解到科学发展的绿色意义。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是在云南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地方性公募基金会,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基金会积极争取国内外人士和组织的支持,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实践了社区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以及多重效益造林的共赢机制。自成立以来,围绕森林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3大业务范围,基金会开展项目31个,截至2010年底,项目涉及我省13个州市24个县,直接受益人数近万。

  森林与气候变化 消除碳足迹

  阳春三月的昆明气温持续在23度左右,世界越来越烫,冰川像冰激淋一样融化,我们不得不思量“2012”还有多远?

  美国人苏珊·凯帝在著作中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几百万年来,平均每个世纪都有一种生物走向绝种的命运。但自从史前时代之后,大部分的物种灭绝都集中在最近300年当中;最近这300年中的物种灭绝都集中在最近的50年里;而过去50年中的物种灭绝都集中在最近10年间。这样惊人的速度比什么都可怕,我们现在每年都正在将1000个品种的动植物从地球上灭除。”

  被称为“母亲”的地球用泥石流、沙尘暴、石漠化和极端酷暑严寒向我们呐喊——她那受伤的身体和愤怒的心灵早已不堪重负。见诸于报端、网络的生态危机不胜枚举,亚马逊千疮百孔的热带雨林、犹如脱缰野马肆意狂奔的墨西哥湾漏油似乎离我们很远,闹哄哄的媒体报道后,它们只是躺在搜索引擎上的苍白案例,供人随手引用。

  打开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的官方网站(www.ygf.yn.cn),清新的基调让人不禁想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把真实的绿色装进胸膛。“保护生态环境 共创美好家园”或许是最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却令人相信——如果蝴蝶的一双翅膀可以令气候改变,或许我们今天所做的选择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

  “只要行动起来,你就可以为云南森林添一棵树苗,为家乡添一份绿色,同时还能消除自己的碳足迹。”基金会多次组织“消除碳足迹”植树活动,向群众宣传低碳理念。云南野生动物园、绕城公路双龙乡面山面、西双版纳曼稿保护区等公民示范林留下的不仅是一片绿色,收获的更是大众认识地球、尊重地球、保护地球的社会责任。基金会项目经理姚守平告诉记者,植树活动的后续维护将由野生动物园、云南森林自然中心、保护区管委会和当地群众共同承担,提高存活率,发挥每一棵树的净化作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存还是发展

  2010年5月26日,我省召开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发布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云南行动腾冲纲领》,这是对2008年2月发表的《云南省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丽江宣言》的升级和深化。随着《丽江宣言》升级为《腾冲纲领》,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由西北部扩大到整个西部地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政府行为,更是每一个环保人士和组织的努力目标。针对云南极小珍稀濒危物种亟需保护的情况,2009年1月9日,基金会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确定了先期资助5个极小珍稀濒危物种,包括豚鹿、滇金丝猴、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及华盖木的保护工作,并重点调查了物种的资源状况,积极探索缓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的方案。

  2010年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在一期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基金会启动了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Ⅱ期项目。项目资助了黑冠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戴帽叶猴、巧家五针松、毛果木莲、漾濞槭、景东翅子树、萼翅藤共8个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基金会开展的物种保护项目共涉及我省10个州市,项目资金共200多万元。正如基金会秘书长邹恒芳所说,上面的动物、植物对于我们来说或许很陌生,但是地球物种和环境及其所提供的物质和服务,是人类财富、人类健康与人类福祉的基础。

  为探索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让更多主体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基金会特别设立了“社区巡护基金”。“守护森林家园”——社区村民巡护行动重点支持云南省范围内社区村民直接参与周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反盗猎、盗伐的巡护活动和针对生物多样性及威胁变化的监测活动。

  社区可持续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

  沼气灶上蓝色的火苗一蹿一蹿地舔着锅底,没有烟熏火燎也没有满屋灰尘,仅仅约20分钟,锅里的饭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是梅里雪山社区居民现在的生活。为调整优化梅里雪山社区的能源消耗模式,降低当地居民对周边森林资源的需求,基金会与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开展节柴炉具示范项目,在滇西北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内的59户农户家进行节柴炉具试点示范。

  在大部分山村,薪柴是炊事和采暖的主要燃料,薪柴的采集和粗放使用不仅会造成森林资源的退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基金会在生物多样性丰富而且薪柴消耗影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社区,开发和推广替代能源技术,向村民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微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推广节能技术改造,有效减少薪柴资源的消耗,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经过效果监测和评估,示范点农户使用薪柴量比过去减少了43%,项目充分考虑了技术的适用性和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得到了广泛接受和好评。同时,受益社区在替代能源项目上投入人力、物力,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进一步强化了当地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除了开展替代能源项目,基金会还积极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共赢机制,促成保护区与当地社区构建协议共管形式,鼓励社区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同时结合改善社区生计,在社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教育,形成以保护为基础,以合理开发利用带动社区发展的管理模式。

  基金会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第3种形式是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运作模式。2009年,基金会与ECO基金共同开展了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小额信贷项目。项目通过以小额信贷的形式资助协会,给会员发放小额贷款,鼓励和帮助少数民族社区妇女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社区妇女走多元化、多渠道的致富道路。

  邹恒芳向我们展示了受益社区小朋友的画,稚嫩的笔下描绘的是滇金丝猴在山林间快乐嬉戏,没有透视、不讲比例,夸张着放大的是地球上的美丽生灵以及对自然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