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哒 萌萌哒天团: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47:32
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
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约在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以“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约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从文化形成根据的角度来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出现决非偶然。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都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可以说都是生命哲学学说。二是三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三家文化体系的基点、架构、内涵、思维方式等均不相同,这又不仅适应于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彼此互补融会。尤其是从印度传入的佛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艺术、天文学,乃至医学和民俗学等内容,弥补了儒、道文化的局限。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说,中华文化体现了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化的主体性格与最高成就。
儒家的人本主义传统
儒家重视人的生命,称“死生有命”(《论语·颜渊》),“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认为人应当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拥有生命,并得以展开人生,演绎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人应当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维护人格尊严。这就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的严酷时刻,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价值。与重“德”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也认为精神高于物质,高度赞扬精神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说强调,成就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都必将长远地影响于后世,也即其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是永不消失的,这也就是说三立者的精神远远超越于死亡而臻于不朽。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而达臻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录》中)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儒家以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臻理想境界,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
道家反对天命论、天意论和目的论,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排除任何加诸于一切现象的刻意有为,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原理来观照、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构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则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
在道家看来,万物无一例外地都同样根源于“道”的流转与“气”的聚散,由此它们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异,没有价值的优劣。《庄子·秋水》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认为一个人站在“道”的高度观照万物,认识到万物并无贵贱高下之别,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这里讲的“以道观之”,也就是以“自然”的角度来审视一切。
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肯定生命的价值,反对人为地延续或损害自己的生命,宣扬自然主义生命观。道家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直觉体认自我的自然本性,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庄子》又有《养生主》篇,宣扬养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损害。这种养生理论称为“全生”说,以后经黄老道家的养生论,进而影响道教,形成了长生论和神仙论。
道家还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和我们同生于“道”,天地万物的气和我们的气相通,人的生命要与天地万物的生命合一,相应,协调,并与天地同长终。《庄子·在宥》论天人关系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提倡无为,崇拜自然;贬斥有为,鄙视人为。道家所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构成了自然主义传统的重要内容。

佛家的解脱主义传统
佛家从“解脱”坐标观照人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解脱主义传统——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四谛”即四种真理。“四谛”以论定人生的价值是苦和分析苦的成因为出发点,以指示解脱诸苦的途径为中心,以解脱境界“涅槃”为归宿,构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早期佛教强调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脱。“八正道”是八项修行实践的德目,包括正确的见解、思维、言说、行为等。后来又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实践总纲“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学是如理思维,彻悟实相。随着小乘佛教发展为大乘佛教,佛教的解脱之道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在理论上力图超越小乘佛教对人生过于负面和悲观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强调智慧的关键作用,重在以观照真理和证取真理为解脱。为此,大乘佛教还要求在修行上不脱离世间,积极参与世间的各种善举,以利于众生的普度、解脱。
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脱主义学说,特别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脱。如禅宗宣扬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这实质上是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

儒、道、佛三家的差异与融会
由上可知,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社会问题意识是不同的,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概括地说,三家的融会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切,构成三家融会的基础。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并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给无数英雄豪杰带来精神鼓舞和巨大满足。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最终复归自然,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持。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给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温暖和情感的慰藉。在历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弥补着彼此的局限。
二、对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是三家相通的理想目标。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无私无欲,超脱自在,这都是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三家追求超越是同,具体境界不同是异,三家相通,和而不同。
三、重视心性修养是三家思想的主要契合点。儒、道、佛三家的互动,历时约二千年,越到后来越倾向于融合。“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实也。实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三家一道归结为三家同心,心性修养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
儒、道、佛三家的不同传统,各有所见,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何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加以创造性地阐发与运用,这当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和赋予我们的任务。

音乐:殇
',1)">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 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 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 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 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 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 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 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儒家·道家·佛家:源流之考
春秋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佛家和道家。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也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久的受到后人的景仰和崇拜。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大约生于公元前570年前后)大约处于同一时代。公元前五百六十六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又过了十五年,即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出生在山东曲阜。

【儒家】
一、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進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种思想贯穿了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五种品德,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学生要在这四个方面学习:学问、言行、忠恕和信义。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其所谓“德”,就是“仁”的精神体现。
二、“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另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礼” 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礼”,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违礼。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能“自法侯出”更不允“陪臣执国命”。在家庭方面“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三、孔子还提出了“中庸”思想。其要点有二:第一是“中”,第二是“和”。孔子所谓“中”,不是折衷与调和,而是指在认识和处理客观事物时,要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
孔子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礼”本来是用来显示不同等级之间人们身分差别的,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
四、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学无常师,一生虚心好学。 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也向他的学生学习,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他的上述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讲气节,重道义,关心别人,提倡宽忍平和、豁达乐观;关注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讲求修齐治平,这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保持和谐的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许多朝代的有道国君都遵循孔子的思想治国平天下。

【道家】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期楚国人。“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相传老子气质禀赋与众不同,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他历经文王、武王时期,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和柱下史(相当秦汉的御史。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老子受牵连而被罢免官职。老子深感人世的险恶,便“自隐无名”,流落四方。
公元前478年9月的一天,老子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通过占卜预知会有神人从这里经过,就命人清扫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来了。尹喜说:“先生您就要隐居了,以后就听不到先生的教诲了,就请先生勉为其难,著书传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带都没有传授过什么,他知道尹喜命中注定该得道,就在那里作了短暂停留,写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经》。之后,老子西出函谷关,过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
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前37章为卷上,后44章为卷下,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其基本思想范畴是“道”,故称道家。“道家”之称最早见于汉代司马迁的《论六家之要指》。
为了让有缘人得道,让上士最终返本归真,老子在短短的5000字中告诉了人们这个“道”的含义以及与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的关系,如何做人并最终如何达到返本归真等一系列问题,而对其它问题的阐述恰恰是为了那个最终的目地做铺垫。老子为了让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还多次谈到了有“道”的圣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是如何做的,以此作为人们的榜样。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国家,一切顺乎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和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地。其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据说当年孔子曾到周都,拜见了老子。从老子那儿回来,孔子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象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可见,度人的觉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老子之道,微妙难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过是人的学问,是规范人类行为道德之法。
同孔子的儒家思想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同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在于他在中华文明经历了神人共处时期后,第一次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他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比如老子认为天地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物生死都要顺其自然,因而人们在世间的生活也要顺其自然。简言之,儒家是“入世”的思想,道家则是“出世”的思想,他给人留下的是修炼的方法。后来的那些修道者,凡是遵从老子的道的,都是抛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养身修性,而没有在险恶的乱世遭到颠沛坎坷。老子的学道渊博深邃,源远流长,这是乾坤所定,为万世师表,所以后来修道的,也都把老子奉为他们的宗师了。
此外,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对后世的统治者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年间,老子与民间的神仙方术结合,形成了道教。老子被尊为道教鼻祖。不过,道教与道家是两个并不相同的概念。道家思想的传播也为后来佛家思想的传入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佛家】
当中国的大道在神州大地上流传的时候,与此同时,在同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印度,释迦牟尼的佛法已经开始弘传。
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劫比罗城。其母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于蓝毗尼园(今尼泊尔南部)生下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从小就具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喜欢思考人生的真理。十九岁的时候,释迦牟尼抛弃了王位,离开了王宫,出家修行。当时的印度,有各种宗派的修练方法。这些修法,在释迦牟尼以前就已经存在。释迦牟尼先修 “无想定”三年,最后终于修成。但他认为那不是道,不是根本,就舍弃了。释迦牟尼又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最后达到了这个境界。但他发现那也不是道,所以又丢掉不要了。释迦牟尼两次“知非即舍”,当时再也找不到明师,只好自己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个干果,饿得不成人形。他这样苦修,是要找出一个真理来。但是六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也不是道,就下山去了。
释迦牟尼来到恒河,瘦弱的他饿得实在撑不住了,昏倒在河边。恰好有一个牧羊女经过,给他吃很好的乳酪,释迦牟尼得到了营养,恢复了体力。但他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能够指导他的明师,便渡过恒河来到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凌晨,他抬头望天,看到了天上的明星。这一望,神通与功能瞬间炸开,他的思维在刹那间被打开,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以前修炼的东西,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及种种开悟后应该知道的事情。由于开悟时释放出的能量冲击波,很大的一个地理范围在释迦牟尼开悟的那一瞬间震动起来。当时的人认为发生了轻微的地震、山崩和海啸,其实是释迦牟尼佛开悟所致。当然,佛的能量是慈悲的,不会伤害到人。释迦牟尼知道自己得道了,因为他已经具备了开悟后的智慧与能力。经过十二年艰苦卓绝的修行,释迦牟尼佛终于睹明星而悟道。之后,释迦牟尼佛便开始了四十九年的传法生涯。
释迦牟尼佛的法门的特点叫作“戒、定、慧”。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欲望和执著,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开悟开慧。大藏经多少万卷,都不离这三个字。当然,它具体的表述铺展开来相当庞杂,但其实质就是这三个字。
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其它宗教又开始兴盛起来。印度的佛教最后与婆罗门教相结合,演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再信释迦牟尼,也不供奉什么佛了。所以,佛教在印度产生,最后却在印度消失了。
佛法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他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据说在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中国的边疆传入内地。佛教一开始進入中国,就和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来文化,还出现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大规模灭佛事件。但经过东汉魏晋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从对抗走向适应,并相互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传播开来。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很深的影响。中国佛教发展到隋唐,進入鼎盛时期。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加上历代皇帝重视佛教,大量佛经传入中国,译成汉文,广为流传,开始出现了不同风格的佛教流派。如天台宗、慈恩宗、华严宗、律宗、禅宗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禅宗。这时的佛教,已经渗透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中。
到了宋代,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已全面渗透到哲学、文学、伦理学,以及法学领域,对诗歌的影响更为突出。许多有文化的僧人也大量写诗说禅,大量的诗篇从追求宁静空寂的禅境到开始追求机智活泼的禅机禅趣,追求佛教语言的选择,追求禅宗中的理性。
可以说,从隋唐之后,佛家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主要表现在:其一、中国传统艺术,如建筑、塑铸、雕刻、绘画、音乐、戏剧等出现了大量与“佛”有关的作品。其二、中国文学作品出现了切音、文法观念、名词新增、文体之开新、诗歌、语录体、小说传奇杂剧等新概念及题材。其三、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影响。
此外,佛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科学,比如医药、天文、数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而佛教对于中国习俗风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信三世。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因缘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轮回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生灭相成。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从来,死知有所往。第二、信六道。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虽然现世作恶而得福得寿,但其业果若不报于现世而将报于来世。第三、信善恶报。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体,或报之子孙,或报之来世。同时还引進了悔罪植福、延寿荐亡、修德禳灾、设供祈愿等观念。
中华文化的优点
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一个毛病,就是我们在讲中国文化的时候,老是把全世界都有的东西硬说成是中国的文化。
比如说老讲我们勤劳勇敢,美国人听多了都快笑死了,哪一个民族不是勤劳勇敢,就你们勤劳勇敢了?我们打仗比你们打得多,我们比你们勇敢还差不多!还有地大物博,你们地是很大,但是也有人比你们大,也有物博,你们的资源好像也是有一点问题的吧?还有,我们经常自诩说我们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哪个民族不讲自己刚健有为?古人曾经说过的话难道就能证明是你们的真实状态吗?
当然我们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话比之前的好一点,但是也很有问题,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你看看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都在宣扬类似的意思,就是自己不高兴的东西不要强迫别人去做。所以我们老是做这样无谓的宣传,外国人都觉得很烦,他们说中国人总是把普通的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说成他们独有的优秀品质,这个太可笑了。
所以要讲中华民族的优点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只有我们有外国人基本没有,或者说有的很少;另一个特征是这个东西是充分普及的,实行年代已经很久了。一定要符合这两个特征才能说中华文化在精神上的优点在哪里。如果不符合这两个特征的话,那叫乱讲。我们现在好多人还在乱讲,找到古代有一个人讲过一句什么话,就以为我们一直就这样的。这是错误的,我们不要以为古书里讲过的话就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不是!有的时候古人往往是看到大家做不到才这么讲的,所以不能说谁讲过就是证明我们做到了,恰恰相反。我们在街上随处可见的标语是不要随地吐痰,难道就证明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随地吐痰的民族吗?不对!明知做不到,所以要口号。我国中国还有一句话叫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个口号很好,为什么出现这个口号?因为中国人老打中国人,所以才有这样的话出来吧?所以请大家思考一点:不是说古代有这样的话就能证明我们好吧?
那么,有哪几点是中华民族确实独有而且充分普及延续千年的东西呢?我们概括了一下是三个道:人格模式的君子之道、行为模式的礼仪之道和思维模式的中庸之道。
优点1:在人格模式上,我们普及了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是什么意思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格理想:有的民族的理想是成为巨人,有的民族的理想成为先知(先知先觉的先知),有的民族的理想是成为绅士,有的民族的理想是成为骑士,有的民族的人格理想是成为武士。中华民族的人格理想是成为君子,这个和世界各大民族都不一样。英文也能翻译君子,但这个君子和我们中国民族所说的君子区别很大,那是个一般词汇我们是个专用词汇。孔子很优秀,他没有对君子做个简单定义,孔子专门寻找到了君子的对立面,对立面是什么?小人,他就把君子和小人做反复的对比,我们都能够讲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的是君子,唧唧喳喳的总在背后说人家坏话的一定是小人。还有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则反之,不管你认识不认识,成人之美的事情,在做成人之美的事情你是君子。小人正好相反。比如看到酒店门口看到有一对新人要结婚,我们虽然不认识我们投去祝贺的目光,这叫成人之美,君子的目光,小人的目光就不太一样了,就要使坏了,看看新娘子身材好不好——甚至于暗自琢磨一下晚上将要发生点什么事情之类,乱七八糟的阴暗心理可多了!君子还有孔子规定,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对自己要求高,小人对别人要求高。君子怀德,意奉献;小人怀土,欲占有。君子和而不同,很和谐,但是观点可以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我们是一个团体,拍着肩膀,但是内心里面是不和的。孔子规定了一整套的东西,使得我们几千年中国人有一个好的传统,你宁可说我是坏人也不要说小人,小人太丢脸了。哪怕是在监狱里面,重案犯我们外面看都是坏人了,不!他们里面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三个犯人关在一起有一个犯人专门打小报告,专门挑拨离间那就是小人了。就是中国人非常明白的一个文化遗传,就是我们的祖先希望我们成为君子。我们现在好多家长老希望我们的孩子成功,不错。但是,中华文化告诉我们宁肯做一个失败的君子也不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小人,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的。比如说我们看了某人许多年,然后说我们觉得你是一个君子,他就会非常自豪。这是用中国人很高的评价去评价他,这一点就说明君子学说已经普及了。对他评价高吗?不太高,但是也不低。君子不是非常高的一个评价,不是伟大的人物,不是一个杰出的什么人,都不是,就是一个君子。君子和小人没有绝对的界限,因为小人里面也有君子的情怀,我们应该把它挖掘出来。君子有的时候也有小人情怀。什么叫小人情怀?比如我的邻居出现问题以后我有点暗暗高兴,这成了一个大问题了,如果我的邻居他们家发生问题了,我认真的检查我家里有没有同样的问题,这个不算小人情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怎么就高兴了,这我知道是坏思维,是小人情怀。生活当中君子和小人很难分得清楚。什么叫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小人哪个时代都有,但是你如果把他放在时代中心了,那就坏了。我们都知道80年代很辉煌,那时还来不及创造今天这样的物质成果,它的辉煌之处在于文革灾难刚刚结束,大家对小人特别敏感,所以80年代很少有小人,这个就令人感到非常痛快。很喜欢孟子讲的话,一看到井边小孩要掉下去了,你是不由自主的把他拉住还是先要看看这是谁家的孩子?他认为看看是谁家孩子的就是小人,不由自主的把他拉住这就是君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优点当中的第一个财富,君子之道,这是中华民族人格模式上的一个遗产。
优点2:在行为模式上,我们普及了礼仪之道。
孔子想到了,我们要让大家做君子,但是当时很长的时间,人民并不识字,我们的文盲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不识字的人在中国是最多、最多的。所以我们很难传播,很难让人看书,不识字看什么书呢?而且我们也很难听得到演讲,孔子到处去讲、他的学生到处去讲,听到的人又有多少?而且当时又没有麦克风。所以孔子清楚认识到文化的传播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依靠在行为模式上规定一些行为规范,半强迫地让大家遵照执行,把君子之道变成礼仪之道来实行。我们必须讲礼仪,比如孝顺爸爸:不管我们内心怎么想,我们每天必须请安,爸爸,昨天晚上您睡好没有?必须请安的。古代甚至还要鞠躬,这个是不能违抗的。然后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我们有什么规矩,老人生日的时候,小孩生日的时候有什么规矩,舅舅来了应该行什么礼,叔叔来了应该行什么礼,遇到老人应该怎么办?遇到中年人应该怎么办?男性遇到女性应该怎么办?女性遇到男性应该怎么办?我们规定了一整套的规范,这个规范凭心而论,里面有一些可能是过分了点儿,特别对于我们女性同胞,好多可能是过分了。但是总的说来文化如果没有礼仪的话,它就不可能成为大家的集体行为。所以我们中国为什么老百姓家过去讲礼仪之邦呢?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看到最早的一批传教士来的时候一些记录,觉得中国人非常讲礼仪。当时欧洲还比较野蛮,因为海盗的传统还在流传,中国特别讲礼仪。这个我们现在听起来心里有点心痛,因为我们现在特别不讲礼仪。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文化人在现代能够寻找一个全民能够普及的行为规范,可以简单一点,但必须有。每个人的礼仪可以不一样,但是集体可以有一个礼仪。一个部落可以有一个部落的礼仪,一个群体可以有一个群体的礼仪。
我曾听说叶圣陶老先生,他住在北京的东四八条,老人家不管自己多么年迈,只要有人去访,他一定送到门口,送到门口以后他穿的是长衫,总是深深的作揖,这是他个人的礼仪。他永远遵照这个礼仪,要么不来,如果见到了客人,不管这个客人年纪多大,年轻人也没有问题,他一定送到门口深深作揖,然后眼睛看着人家消失在胡同转弯角上,这就叫礼仪,非常的讲究。蔡元培先生做北大校长的时候,给名教授发薪水校长亲自去发,这表示我邀请你来教课,我的礼仪。所以以在发薪水的时候,马车的声音响了,校长的马车来到了胡同门口,校长到了,这是第一个礼仪。第二个礼仪我不能把钱直接交给你,只是问身体好吧?就在你问的时候,校长带来的工作人员和你们家里的人暗暗的已经完成了工资的支付。但是两个学者讲话的时候没有讲到钱,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不是虚伪?不是虚伪,是礼仪,礼仪表面上好像有一点虚伪,其实绝不虚伪,所以这要讲究。比如夫妻之间一旦选定以后要一辈子彼此欣赏,而这个欣赏要表现到礼仪上来。请不要小看,如果另一半如果要出门的话,应该到机场去送,回来应该出去迎接等等。这个礼仪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是延续情感延续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大大咧咧无所谓,其实是不对的。
优点3:在思维模式上,我们普及了中庸之道。
我们不要看到“庸”字和平庸的“庸”,庸俗的“庸”是一个字,以为它就是庸俗的庸,不对。中庸之道并不是到处点头哈腰做老好人,中庸之道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本质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这是中华文化的优点,反对一切极端主义。极端是很吸引人,极端可以逞一时之快,但是极端是坏事。因为,两个极端之间一定有一条合适的路,有一条恰当的路,有时我们没有找到是时间不够。中庸之道就是一定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路、恰当的路,而不是走极端。中国历史上也有过极端的事件,比如义和团、比如文革,但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中国的本质是中庸之道,理由呢?因为中国是农耕文明,农民看天吃饭,我们知道四季循环,知道冷到极端的时候,春风就来了,热到极端的时候秋风就起了。所以,不可能出现真正的极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奇迹发生凡事都非偶然,这个是农民逻辑的思维,这个然后变成《易经》,又变成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以后,成为了中国人的习惯思维。在古代,综合实力上曾经一度我们老大,阿拉伯老二,伊朗老三。在这个时候,老二阿拉伯去打老三了,老三就是波斯,送信给唐朝的皇帝:说伟大的皇帝,现在阿拉伯来打我们,只有你们出兵来帮我们,否则我们就灭亡了,我们是好邻居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交往那么深,希望你帮帮忙。唐朝的皇帝看到这个以后会做什么反映?他可不会像有些江湖义气的年轻人一样,说老朋友挨打了我们要去两肋插刀。唐朝的皇帝说:是,我们是老朋友,但是他们和阿拉伯的矛盾我们不太清楚,我们如果出兵的话,我们就遭来了阿拉伯的一大堆敌人,阿拉伯不仅在波斯给我们打仗,还可以在北方跟我们打仗,我们增加那么大的敌人,而且他是老二。那我们怎么能去承受这个消耗呢?而且,承受的理由也没有,因为老二和老三产生什么矛盾我们不知道。所以唐朝的皇帝怎么回答的呢?说:对,我们是好邻居、好朋友,你们受到人家的侵略我们非常、非常难过,但是由于山高路远,我们要出那么多的兵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建议在波斯和唐朝的边境上(靠唐朝一边),你们的整个皇室都搬过来,我们唐朝给你大量的补助,使你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不低于原来的生活质量,而且你们可以代代世袭,我们唐朝不干涉你们任何的内政。波斯就搬过来了,并且建立了一个叫波斯都护府,就搬到了唐朝的领地里面。后来他们感到不踏实,就又搬了一个地方。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中庸之道解决问题的实例,这里面产生了好几个益处,一个是波斯文明被保护住了没有灭亡。第二是唐朝由于波斯的加盟、融入文明丰富了。第三是阿拉伯以为唐朝会出兵,唐朝却没有出兵,阿拉伯也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波斯还是我们的朋友,最后他们两家也成为了朋友。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三家打起来的话那就是一次古代的世界大战,大战的结果人类的文明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唐朝的中庸之道,他没有出兵但采取一个中间的方法,效果很好,还保护了人类的文明,这就是中庸之道的伟大的地方之一。1994年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写了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他说21世纪世界上会有八大文明,八大文明当中的核心是三大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他讲了没几年911事件爆发,这三大文明当中那两大打起来了,打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中华文明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你们两方面的极端主义我们都不赞成,你的极端壮大我们不赞成,你的单边主义我们也不赞成,但虽然我不赞成,反对你的极端主义,你们还是我的朋友,朋友关系可没断。我们可以谈判可以交流,你们要到我这谈判也可以,但是再谈判再握手你们的极端主义我还是不赞成。就这么一个格局,被世界上其他民族认为,一种非常好的叫弹性哲学,或者说是非常好的灰色哲学。一种灰色地带,不是不白即黑,它是一种灰色哲学。这个平心而论是中华文明活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今天处于一个极端主义遍布世界的时代,所以用我们祖先的中庸之道作为我们的思维模式的话,很有益处。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的三大优势、三个特别、三个道:君子之道,礼仪之道和中庸之道。第一个是人格模式,第二个是行为模式,第三个是思维模式。三个模式实际按照现在哲学的说话,它系统严密、逻辑清晰构成了一个体系,共同成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优势。
中华文化的缺点
中华文化的缺点主要是也有三个缺少,第一个缺少公共意识,第二个缺少法制意识,第三个缺少创造意识。
缺点1: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缺少公共意识。
中华文明千好万好,就是有个坏毛病,正如前面讲到的君子,真正做起来是对两个“廷”负责,上对朝廷下对家庭,两个庭的写法不一样,一个有广一个没有广,但是读音是一样的,对上对朝廷是忠,对下对家庭是孝,忠孝在古代讲追求两全。但是咱们的老祖宗万万没有想到在朝廷和家庭中间还有辽阔的公共空间啊!中华文明对此几乎没有投入过任何研究,对此几乎没有任何人投入过深入思考,这是个大问题。中华文化对公共空间缺少研究和思考。古代的县官出门的时候,进入公共空间了吧?不,他前面一定有两块牌子,一块叫回避、一块叫肃静,公共空间没有了,又变成他的私人空间了。公共空间官员管不了的话,应该交给知识分子理应管吧?但中国的知识分子信奉一句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窗外事,窗外事就是公共空间的事他们不管的。所以,公共空间没人管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个最大的毛病。现在要知道世界各国对中国大陆的游客既爱又恨,爱的是我们的高消费,恨的是我们的高声喧哗,我们在他们的宾馆大堂里不但打牌而且还随地吐痰等等。有一次我在费城,美国的朋友说你看你们中国的人,Look!那么的没有教养,影响别人还理直气壮。我就说,我说我不是为他们辩护,我想告诉你这个高声喧哗的妇女(听口音似乎是河南人,我们都知道河南人很善良)很可能就收养了好几个孤儿或者一直在给希望工程捐款。我说你不能由此来判定他们的全部道德,我说我们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在公共空间活动的训练,责任在文化,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资源,缺少提供这方面的资源,就公共意识太差。当然最后也归到一个整体道德叫公德,这也是违反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这个责任如果到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身上,就如何在公共空间里面建立起我们的文化素养。公共空间它是跨家庭跨政府还跨地域的公共空间,中国就需要有这种空间来改变人们的无公共空间的意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糟糕的东西就是我们中国少数的知识分子,对公共空间缺少责任感。康德,德国的哲学家康德讲过一句话,什么叫优秀的知识分子?就是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坚持理性,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坚持理性。这一点是我们的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非常缺少的。他们一直在做一些和公共空间毫无关系的事情,常年研究几个非常古老的词汇拿出来卖弄,这其实和公共空间没有关系,公共空间也听不懂。比如说某位知识分子研究某本小说里面一个丫鬟的性爱史,并且在权威媒体上公开骄傲的宣称:“为此课题,我已经研究了近30年!”当然这种坚持的精神很可嘉,但是对于公共空间来说这个话题的意义和价值实在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公共空间那么多问题你们都不管不问拒绝研究,专门研究这些琐碎的无聊问题,有意思吗?而且,据说她还因此获得了各种职称、各种荣誉!无效慢慢变成了无聊,我看慢慢还会由无聊最后变成无耻……还有,不学无术的烟草商雇员,凭借研究如何能让人们吸食更多烟草的“成果”居然成为了中国工程院的“烟草院士”,这就是在帮助烟草公司变相推销香烟、客观上鼓励人们吸更多的烟,最终会使中国人公共空间不断受到毒害的侵袭!这样的人和事现在天天都在发生着,比比皆是。
缺点2: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缺少法制意识。
中国文化大家最流行的文化是武侠文化,什么叫江湖,江湖就是远离法律的地方。什么叫豪杰,豪杰就是远离法律的人群,冲撞了法律在我们心目当中还是英雄。欧洲的海盗,冰岛的海盗曾经在我们的宋代,经过多少年的奋斗才由海盗而变成了法制的公民。他们一开始是为了分赃建立了方法和形式,然后慢慢的发展演变成熟,最后就在北欧建立了法律系统。这个时候中国正好是水泊梁山,我们没有经过这个转型。所以我们的法制意识至今还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民间聚合,我们的民族主义都造成了法制意识的极端的败坏,这个我们都知道,近期因中日钓鱼岛问题非法打砸日产车辆等恶性事件在报纸上、媒体上、网站上大量都是这样,再大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也应当遵循法律和制度。几个月前,北京一位下岗工人廖丹成为新闻人物,为了给患尿毒症的妻子治病,他不惜伪造收费单据,四年为妻子免费透析500多次,涉嫌骗取医院17万元。媒体报道以后,公众为救妻子以身试法的廖丹所感动,纷纷解囊相助,短时间内他就收到了40余万援助善款。但是,触犯法律决定了他无法成为真正的道德模范,等待他的是刑事惩罚。
缺点3: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缺少创造意识。
大概由于我们辉煌的历史太久,我们永远是国学、国学、国学,古代、古代、古代,往前走的力量一直很少。我们中国一直在不自觉的普及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思维,不管是官员提拔还是科学院提拔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没有争议,他没有争议。没有争议他一定是没有太多的创造,没有争议一定是一个没有太多的创造,是一个长袖善舞的平庸的人才可能没有争议。大创造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对前人的挑战,任何创造都是对原有规范的突破,他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这是个大问题,中国的缺少创造。
“中国人很聪明”,这是大家都很喜欢听的话。在国外的很多学科领域,到处都可以见到中国学者的身影,而且也被国外同仁人夸奖得最多,有些基础专业研究甚至因为其中有华人很多外国人就放弃竞争学科带头人的努力。但是,中国人在学术上表现得浮躁,有时甚至捏造实验数据,伪造科研成果。在应用上表现得喜欢用别人成熟的东西甚至不惜去窃取,而自己却不愿辛苦努力去创造。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三,但是转化率不足10%,而真正专利能够保持10年的不到45%。许多企业虽有研发机构,但从来不去检索国内最新相关专业专利文献,一心就盯着国外成熟技术或者到国内同行那里去“弄点”现成的东西;就是偶然发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专利发明,也轻蔑地用一句:“不易实现”来搪塞,根本不去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