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根的种植方法:应抓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系统培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10:38
时间:2010年09月02日 14时06分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钟晓燕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提高是系统工程,必须立足领导干部基本能力素质、社会管理现实需求,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严格把握培训的规范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避免“走过场”,更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当前有必要明确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系统培训的几个重点。
做好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提高的系统培训规划。提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素质不仅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其广泛性、规范性、现实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制定培训规划的必要性。培训规划,不仅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基本依据。因此,要从社会管理现实需求和领导干部自身能力需求调研入手,把现实需求与社会管理理论的规范性要求、目标要求结合起来,确立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对象,规范培训内容,规划培训阶段,创新培训机制,系统地、逐步地提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
重点培训地方、部门领导干部和农村、社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组织和个人(主要是领导干部)。地方与部门领导干部作为决策主体,对社会管理的导向、社会管理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管理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村和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其领导干部则是决策执行的基本而重要的力量。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管理的决策质量乃至成败。因此,二者缺一不可。而从当前领导干部培训的情况来看,农村和社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培训力度远远不及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其实,从广大农村和社区等基层领导干部的文化素质的结构、水平和直面社会工作的特殊需求来看,他们更需要抓紧进行系统培训。
注重基本理论灌输与个案剖析有机结合。由于我国封建专制时间很长,加上意识形态的原因,原来以为“社会学”是资本主义的文明,不能享用,造成社会管理严重缺失。虽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客观上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同时暴露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需要领导干部系统地学习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管理的性质、功能和目的,以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同时,通过典型个案剖析,不仅帮助领导干部快速从理论思维转换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来,而且深化他们对科学发展背景下的社会管理特殊性的认识,有利于规范和创新他们社会管理行为。让领导干部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这种“面—点”结合的培训模块,不仅使领导干部能够夯实社会管理理论的基本功,而且能够尽快地解决现存社会问题和把握社会问题走向。
课堂与实践结合是最佳路径选择。课堂对干部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解决基本的和系统的理论是课堂形式之外难以代替的,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价值作用。但社会管理既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更是通过不断实践创新来发展的应用性理论。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培训领导干部了解和掌握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是引导他们规范地、创新地进行社会管理。实践,既是没有“围墙”的课堂,更是时时刻刻接受党和人民检验的考场。改革开放越深入,其社会问题的复杂性、隐蔽性和变异性对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更具考验和挑战。因此,以课堂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就成为培训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最佳路径选择。
建立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培训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确保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培训质量的必要条件。我们历来重视干部培训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应用,但是由于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培训体系尚未确立,其评价机制也因此空白。笔者认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要遵循“效用”原则。要以“有效”“好用”为评价标准,处理好“学”与“用”的辩证关系,避免把“用人”和“培训”割裂开来或者以“用人”代替“培训”。其次,要坚持“民众评判”原则。“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众”作为社会管理对象是最直接、最客观也是最公正的评价主体,其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再次,要把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是领导干部管理事务的复合性和领导岗位流动性的现实要求,也是整合领导干部能力培训体系资源和降低培训成本的价值体现。
只有构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评价机制的基本框架并着力分阶段、分重点循序渐进地实施,各级领导干部诸如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化解社会矛盾、同媒体打交道和应对、处理危机等社会管理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才能早日实现。
(作者系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