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病由什么而起:【百年中国 国画.山水】(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28:23

xjjk雅儒
【百年中国 国画.山水】(12)
【百年中国】 2011-02-19 17:02:06 阅读316 评论7   字号:大中小
 
【百年中国 国画.山水】(12)

20世纪的丰碑以此前任何一个世纪不可替代的艺术特色屹立在无声诗史的群峰之中。它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在20世纪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独异的光彩。20世纪中国画的历史,是与整个中华民族艰辛奋进的里程同步的历史。百年之间,沧桑之变给中国画事业带来过挫折,但中国人依然在内心深处喜爱山水,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画艺术并不曾因一时的迂回改变它驶向真、善、美的航程,因此,我们可以从20世纪山水画的发展中看到一部无数画家寻找理想家园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
能看到这些精美的画卷,你很幸运!《百年中国》是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家研究院联合主办“百年中国典藏画展”的系列珍品,以高度的历史性、前瞻性、客观、公正地回顾和审视百年中国画,全方位,多视角,系统展示 各历史阶段的名家名作。精心遴选的1901-2000年间的542位国画名家的551件作品。充分考虑地域风格流派,兼顾已故画家及当代老、中、青作者。兼容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各种题材!是100年来迄今为止反映中国最为全面完整的美术历史,让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直观可触摸的历史,东方既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雨过巫峡秋色
梁树年 1981
纸本设色
137×68cm
自藏
梁树年,笔名豆村。画室名安朽堂,斋号警退斋。1911年生于北京。幼好书画。1927年从祁井西学习山水画。1947年拜师张大干,受益良多。1962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6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执教山水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作有《山水画技法》。
雨后的巫峡秋高气爽,危岩奇峰气象雄伟,在清劲简洁之中有萧瑟的情调。那吞吐于胸中的神奇画面,云烟变幻,层峦陡壑,老树虬松,真实表现了山川伟峻沉厚的意境。梁松年用墨酣畅淋漓,一派苍润雄浑之风,用笔枯劲简老,力排纵横,以奔放胜。山峦之间云雾缥缈,山光水色各有新意,波浪涛涛的江面有船只航行,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尽收眼底。近处山顶的房屋,水中的船影又为画面添了生活气息,使画面中的巫峡景色又多了一层诗情画意。

岩居客话
梁树年 1983
纸本设色
67.5×47.5cm
自藏
《岩居客话》是一幅经过反复酝酿,精心布置,一气呵成的作品。画面中,墨彩互融,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水墨流溢,墨彩幻化形成远处的山峦,中间的土坡、树木,近处的汀岸、茂林,水晕墨彰,郁郁苍苍。图中以人物为中心点出画题,而笼罩其上的云雾山川实是画中人胸中块垒的外泄和画家思想境界的表达。

松石听泉图
梁树年 1989
纸本设色
68×68cm
自藏
梁树年功力深厚,学养渊博,笔墨炉火纯青。在《松石听泉图》中即可看出。他以凝炼遒劲的笔法,貌拙气酣,笔势奔放,随兴所至,不拘成法。他用墨干湿浓淡,各得其所,表现出物体内在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画中描绘的一支古松在峭壁上伸出,形成近景,下面深涧急湍扑面而来。远处巨岩上有主仆两人在欣赏风景,又有临泉高歌之古味,遂使画面形式内容完美地统一在画家所要表达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境界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井冈山颂
朱梅邨 1960
纸本设色
33×66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朱梅邨(1911~1993),名兆昌,自署独眼半聋居士,号花野渔父。江苏省吴县人。幼年从师樊少云,13岁随舅父吴湖帆习画。19岁即卖画为生。曾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千、冯超然等组织正社画会。1949年后任上海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那里崇山峻岭,山势崎岖,云雾缭绕,景色秀丽。此图根据表现的需要作了大幅度的裁剪,视野广阔,场面恢宏。视角是从上向下望去,满山葱绿,层林尽染。背景的山峦此起彼伏,云霞缥缈,一片云蒸霞蔚之势。近处阔笔平扫,色墨交融,产生了鬼斧神工的效果。在谷内平原之上,建有幢幢新楼,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油然而生。井冈山旧貌换新颜,其秀美壮丽的景色被画家用神来之笔作了最好的诠释。

雪景
张炎夫 1980
纸本设色
70×4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张炎夫(1911~1988),斋名荆萼堂。浙江省杭州市人。早年从王潜楼学画,曾主办东南书画社、天风书画社。擅长山水画,取法石涛。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雪景》画的是典型的北方山峦雪后景色,颇有宋人遗意。构图具有北派山水的程式,远处高山巨峰,白茫茫一片,山顶点缀枯树于枝,山下有房屋人家,旁边一拱桥横卧两岸,使画面不至于过分松散。图中万物寂籁,一片宁静。山峦、坡岸在留白基础上,再点虱土石、丛林;天空的苍灰,湖水的灰蓝映衬了山峦,更使群山像披上了银装;两岸垂柳枯干的枝条在寒风中飘荡,与对面屋中人安祥的生活,互相衬托。这幅画尺幅不大,但视野广阔,可见画家造境的深厚功力。

绿色长城
关山月 1974
纸本设色
143.2×252cm
中国美术馆藏
关山月,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广东省阳江县人。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在广州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画。1949年起先后任职于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为广州美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
《绿色长城》是山水画创新的代表作品,不仅表现的内容新,是前所未有的题材,而且笔墨更新,在70年代初颇具影响。画中一排排的防护林正经历狂风的袭击,如一道绿色长城,保护着农田,防止沙、土流失。画中树林的重复列置容易单调乏味,画家平中求奇,力避雷同,加强了背景的表现,把枝干、树叶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使得画面宽阔深远。这是一幅主题性山水画,它标志着山水画不仅有审美欣赏的功能,也完全可以为政治服务,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

晨曦
桂行创 2001
纸本设色
220×156cm
自藏
桂行创,1965年生,河南省罗山县人。现为河南省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跨世纪暨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金奖,“中国画三百家展览”铜奖,“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奖。

太行晴雪
李明  1999
纸本设色
204×136cm
自藏
李明,1966年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为河南日报社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太行浩气》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九华山
丘挺 1999
纸本水墨
58×42cm
自藏
丘挺,1971年生于广东。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张仃。

寒潭树影
朱梅邨 1979
纸本设色
65×35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寒潭树影》是一幅趣味盎然、以小见大之作,颇有南宋马夏造境剪裁的功夫,通过山涧一角小景刻画了山河的壮美,景色的秀丽。画中正面立一巨壁,危岩突兀,神清气爽,崖缝之中杂草丛生,葱葱笼笼,秀美可掬,右侧流水潺潺,叮咚作响,汇入辽阔的大江。左下角一巨石苍茫朴秀,与巨壁相呼应,石侧一虬曲老松傲然而生,任凭风吹雪打岿然不动。画中以墨为主,色墨交融,通过水的流渗,自然皴出山石纹理。江水留白,微点波澜产生了动人景象。

宋元遗风
黄叶村 1979
纸本设色
52×324cm
私人藏
黄叶村一生困顿,在毕生辛苦努力之后,未能享受成功所应得的快慰。但他的作品风格与生活不同,却是丰厚腴润,生机勃勃。画家虽然未有名家师承,却能转益多师,在继承新安派优良传统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宋元遗风》笔墨松活,不板不滞,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干脆利落。取宋元诸家之长,但又不拘于某家门派,从而达到气至法备、法为我用的地步。此图叠嶂崇峦,林木葱郁,瀑布飞泻,水波涟漪,笔法平中见奇,湿润柔和,苍茫简远,气势秀逸,而画面右下角逶迤的山间小道和几问茅屋更使观者感受到恬静自然、平淡天真的情趣。

宋元遗风(局部1)
黄叶村

宋元遗风(局部2)
黄叶村

旌德聚秀湖畔
黄叶村 1987
纸本设色
136×67cm
私人藏
黄叶村(1911~1987),原名厚甫,号竹痴老人,生于安徽芜湖鲁港。工诗文、精金石,善山水、花鸟、书法。25岁后为小学、中学美术教师。生前为芜湖市政协委员、常委,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家物质生活的简陋,际遇上的种种不平,并不曾影响他的包容大度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他为使自己的绘画达到畅神的目的,游历于山水之间,呼吸山川灵气,心印自然诸象,努力达到物我两忘、净化灵魂的境界。《旌德聚秀湖畔》是黄叶村的纪游之作,在作品的青山绿水中充满了生活气息,蕴含着人文精神。画面中的山峦林木大胆放置在中线的左侧,画面右下角隐约露出的小村庄使构图得到了平衡,远处的两只小帆船使画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作品在浅淡中,愈见浓厚,笔墨讲究复归自然。

三峡归兴
黄叶村 1985
纸本设色
142×66cm
私人藏
画家以深厚有力的线条和丰富多变的笔法描绘了山川激流、云绕峡谷的景色。此幅用干笔皴擦和大笔泼墨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笔性、水性、墨性的艺术效果,使画面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层次与气势。画中山峦起伏,白色的云气环绕其间,起到了调节画面疏密变化的作用,在大块的泼墨上点上红色的秋叶,使画面平添了几分秋艳。此作用笔苍劲,浓淡荣枯,相得益彰,笔法潇洒,神韵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