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天气预报15天:清华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博导光环的黯淡意味着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20:07
2011年02月27日 19:03:43  来源: 新华网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调查)博导光环的黯淡意味着什么?——清华大学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

清华大学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图片来源:新京报 赵斌)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李江涛)“博导”,这个曾经被社会十分尊崇的称呼,在清华将仅仅意味着一个高校的普通工作岗位。清华大学近日决定全面取消博士生导师评聘制度,全校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这意味着,只要是副教授以上的教师都有资格成为博导。博导光环的黯淡意味着什么?这一举措是否会影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导不再是一个特殊的资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
对普通公众来说,“博导”不仅是学术荣誉的象征,更是一个显赫社会地位的标志。很多教授都会在名片后郑重印着“博士生导师”的头衔。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表示,在改革后的清华,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再是一个特殊的资格,更不是教授之上的更高的职称。能不能当博导,关键看教师有没有能力指导学生。
高策理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新举措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创新导师选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此外,清华还将改变过去一般副教授以上才能带硕士生的惯例,允许特别优秀的讲师带硕士生。
事实上,博导的改革并非刚刚开始。高策理介绍,从2004年前后开始,清华在部分院系中试行评聘优秀的副教授做博导,通过几年的试点探索,截至目前,清华已有招收博士生资格的副教授100多人。
今年下半年新举措开始实施后,全校1000多名副教授都有机会招收博士生,加上教授,清华拥有招博士生资格的教师,数量将达2500人,比原来增加近一倍。而目前的博士生规模是每年1400人左右,这意味着,取消博导评聘后将出现“生少师多”的局面,导师只有靠自身的科研优势、教学水平等才能招到学生。
搜索更多博导 博士生 的新闻
清华大学将取消博导评聘制度 副教授均可当博导
42岁院长、博导英年早逝 华中大学子洒泪网上追思
川大博导微博招生:愿倒贴10万元
麻辣博导写"雷"小说被批丢人现眼
四川大学“麻辣博导”悬赏10万元招人就读博士
川大“麻辣博导”微博悬赏10万招人读博 图
能否让博导头衔成为历史
2011年02月27日 08:50:28  来源: 西安晚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在25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表示清华大学决定从2012年招生季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2月26日《西安晚报》)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来,博士生导师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头衔”,其“含金量”、地位比普通教授要高,拥有这一头衔者,不但可以招博士,而且可以享有更高的福利待遇。这造成的一个景象是,一个教授,如果没有评为博士生导师,就不得招收博士,更不用说副教授了。
在国外大学中,根本就没有博士生导师这一说法,或者说,它最多只表明处于一种工作状态,即在带领博士生做博士论文,这个活儿教授能干、副教授能干,讲师也能干,只要他能指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做好的科研。把博导作为一级职务、一种头衔、一种待遇,是对导师制的严重异化。这使一些很有才华和能力的年轻教师,由于不具资格,而无法独立招收、培养博士;也使一些已经没有多少创造活力,难以指导学生的教授,却由于拥有这一资格而继续招生。
客观上说,对于博导管理中的这些问题,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早有一定的认识,并已采取一些办法加以改变。2003年,北大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独立指导博士生。后来北大又在部分院系试行讲师独立指导博士生。2004年,在复旦大学博导遴选中,有4名副教授破格“上岗”。2005年,在吉林大学,有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些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分析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依然把博导作为一个头衔,不过是允许部分优秀副教授、讲师可以获得这个头衔;并对这个头衔实行“退出”机制,对整个制度触动并不大。
完全取消博导头衔,才是对导师制的回归。就是让有能力的老师,能独立招收、培养、指导学生,而不是由有“身份”的老师,来担任导师。清华大学这次取消博士头衔,虽还限定在副教授职称才能招博士,但已经走出取消博导头衔的关键一步。期望这一改革,能在其他高校推进,让博导头衔成为历史。
或有人说,高校让副教授(甚至讲师)也当博导,是为了解决博士扩招之后的指导教师紧缺问题(有调查显示,一个博导同时指导的博士生达47名之多),降低了导师的资格门槛,如此下去,博士培养的水平会更低。需要注意的是,正是不合理的博导制度,造成1名博导带47名学生的问题,而也由于真正的导师制没有建立,导致我国博士培养质量下降。
在目前的导师制中,学生并不能充分选择导师,有的学校的导师选择面有限;与此同时,导师在学生的招生、培养中,自主权也很有限,招生先由学校统一笔试,培养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另外,包括学校规定在读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论文答辩要实行导师回避等措施,貌似对培养质量严格把关,却最终让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学业质量并不负责。这样的博士教育、管理,结果是导师制异化,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取消博导头衔,副教授以及讲师都可独立招收博士、培养博士,谁能招到博士,就在履行导师指导责任,这无疑让大家把对“头衔”、“身份”的关注,转向对教育培养质量本身的关注,导师会以自己的培养质量、声誉来吸引博士报考。当然,这只是导师制改革的一步,推进导师制的完善,还需要学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入推进学术自治和教授治校。(熊丙奇)
搜索更多头衔 博导 的新闻
取消博导评聘释放学术活力
“博导”头衔下岗,让导师制上岗
理性看待高校自主招生
高校教改出路何在
高校食堂,拿补贴后请公开成本
“博导”头衔下岗,让导师制上岗
2011年02月27日 08:34:56  来源: 新京报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近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高策理表示清华大学决定从2012年招生季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这意味着博导在清华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再是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博士生导师,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头衔”,拥有这一头衔者,不但可以招博士,而且,可以享有更高的福利待遇,甚至包括延长退休时间。这造成的一个景象是,一个教授,如果没有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就不得招收博士,更不用说副教授了。而一些博导,却由于时间有限,报考人数多,应付不过来,就把学生的培养任务交给一些副教授、没有博导资格的教授,即所谓的“副导师”,这被舆论称为“挂羊头,卖狗肉”。
在国外大学中,根本就没有博导这一说法,或者说,它最多只表明处于一种工作状态,即在带领博士生做博士论文,这个活儿教授能干、副教授能干,讲师也能干,只要他能指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做好的科研。把博导作为一级职务、一种头衔、一种待遇,是对导师制的严重异化。这使一些很有才华和能力的年轻教师,由于不具资格,而无法独立招收、培养博士;也使一些已经没有多少创造活力,难以指导学生的教授,却由于拥有这一资格,而继续招生。
对于博导的改革,之前已有些探索。2003年,北大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独立指导博士生。后来北大又在部分院系试行讲师独立指导博士生。2004年,在复旦大学博导遴选中,有4名副教授破格“上岗”。2005年,在吉林大学,有45名“博导”在新一轮选聘中“下岗”,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些改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分析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依然把博导作为一个头衔,不过是允许部分优秀副教授、讲师可以获得这个头衔,并对这个头衔实行“退出”机制。这对整个导师制的触动并不大。
完全取消“博导”头衔,才是对导师制的回归。就是让有能力的老师,能独立招收、培养、指导学生,而不是由有“身份”的老师,来担任导师。清华大学这次取消博士头衔,虽还限定在副教授职称才能招博士,但已经走出取消博导头衔的关键一步。
真正的导师制,应该是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导师自主招生、负责学生的培养、学习管理以及毕业答辩。在目前的导师制中,学生并不能充分选择导师,有的学校的导师选择面有限;与此同时,导师在学生的招生、培养中,自主权也很有限,招生先由学校统一笔试,培养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另外,包括学校规定在读博士要发表几篇论文、论文答辩要实行导师回避等措施,貌似对培养质量严格把关,却最终让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学业质量并不负责。这样的博士教育、管理,结果是导师制异化,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取消博导头衔,副教授以及讲师都可独立招收博士、培养博士,谁能招到博士,就可履行导师指导责任,这无疑让大家把对“头衔”、“身份”的关注,转向对教育培养质量本身的关注,导师会以自己的培养质量、声誉来吸引博士报考,而再难以用博导的身份进行忽悠。当然,这只是导师制改革的一步,推进导师制的完善,还需深入推进学术自治和教授治校。(新京报社论)
搜索更多博导 头衔 的新闻
创世界一流大学,别订时间表
大学师生,“没关系”?“有关系”?
查查“著名野鸡大学”背后的腐败问题
中国大学为何难获捐赠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