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电子地图:运用创新思维采写精品稿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46:01
郝传更
基层通讯员如何采写出新闻的精品力作?回顾自己30多年的新闻报道实践,我的体会就是要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不断地超越自我。
理论的超越是创新的前提。理论是一个台阶,实践就是这个台阶上演出的活剧。如果我们的新闻眼光不能跃上一个理论新台阶,那就只能重复那些陈旧的故事,永远无法采写出引起反响的好新闻。1979年春天,我在某坦克团采访时发现,部队官兵正在进行坦克安全门训练,感到颇为新鲜。为啥要搞这项训练?原来,坦克底部离地面40厘米高处有一个小门,叫“安全门”。在战斗中,坦克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乘员就可以从此门转入车外,“安全门”由此而得名。过去,坦克乘员进出坦克都是通过炮塔门和驾驶窗,没有搞过安全门训练。因此,不少战士不知道安全门的作用,甚至连门也打不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训练大纲和教材上没有这个训练内容,上级也没有要求;二是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谁要提出练一练进出安全门,就怕人家说“还没打仗就想着溜”。久而久之,安全门也就成了无用门。边疆自卫还击作战中,有的乘员由于不会使用安全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他们接受血的教训,主动安排了安全门训练,这件事让我茅塞顿开。
坦克上的安全门,本来就是在战时紧急情况下,让乘员安全转入车外战斗而设的。这样一个极普通又平常的问题,却用血的代价才唤醒人们,足见极左思潮影响之重、解放思想之难。类似安全门的问题还有很多,军事训练中尚有许多需要改革之门有待我们去打开。比如:如何对待教材和训练大纲,如何对待传统的练兵方法,如何对待外军的经验,等等。这些问题,部队虽然已经感觉到了,但当时尚未去认真加以解决。要打开改革之门,惟一的钥匙就是实践。
一切从实际出发,战场上用得着的就保留,战场上不管用的就抛弃,而不管它是不是上了本本,或者出自何人之口。于是,我就依据这个事实,以《为啥不开“安全门”?》为题,写了一篇新闻,同时还配了一篇评论《解放思想“门”自开》,后来刊登在《解放军报》上,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实践证明,新观念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没有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稿子是无法出新、出彩的。
改变从本本中找现成答案的思维轨迹。长期以来,许多新闻工作者习惯于印证书本和伟人的观点,不假思索地以其是非为是非,一旦发现与之相异的观点或理论,便想当然地认为其必错无疑。固然,书本上的知识是以往经验的积淀,重要人物的观点具有广泛的认同效应,新闻采写中引用一些精辟语句也未尝不可,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泥坑。其实,从事新闻报道的过程,是破除本本主义的过程,是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也是用新思想、新观念照亮新闻素材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过程。
1992年8月,《解放军报》一版头条发表了我采写的消息《“有这喜报,债免了!”》这篇报道记述了某团装甲步兵连孤儿战士蒋金成,入伍前因给父亲治病欠债2130元,当他成为训练标兵的喜报寄回家乡后,过去老是写信要债的蒋家坡村乡亲们,却慷慨地给他免除了全部债务。我一听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线索,但是如果沿用本本的套路,那就可能写成一般的好人好事。它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呢?当时我脑子里装着一个问题:不少战士认为,地方搞市场经济都看重金钱了,对荣誉看淡了,有的甚至不思进取,说什么“给一个处分我背着,给两个处分我挑着,再多的处分也不耽误我回去种责任田”。而蒋家坡村村民从写信向战士要债到为训练标兵免债,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树立的全新的价值观念:既看重物质财富,也看重精神财富。它不仅能够通过一件冒着热气的新鲜事提供新信息,而且能够给人们提供启迪心灵的全新价值观念:你只要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人民群众就会承认你的劳动、奖赏你的成果。因此,喜报所产生的效应,并不是偶然的。它既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产物,也是对我头脑中问号的最好诠释。于是,我便以《特殊的奖赏》为题写了一篇短评附在消息后面,《解放军报》发表时一并刊登了。后来,这篇报道获得了全国省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解放军报社长奖、山东省好新闻一等奖、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二等奖。事实说明,冲破本本的束缚,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去采写新闻,才是一条走向成功之路。
打破“老是自家孩子好”的习惯性做法。有的同志采写新闻往往习惯于想大事、抓大事,习惯于按照过去的套路写稿子,不大容易越位思考,经常忽视了一些有新闻价值的小事,结果是空对空,净搞出一些大而化之的东西。其实,有价值的事并非一定是大事,有些小事也有大价值。
1981年8月,我写过一篇短消息,讲的是在公共汽车上,有3个战士主动让座,又规劝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军人让了座,旅客向他们投来钦佩的目光。劝人让座的事情虽然很小,但却反映了勇于开展批评的大问题:当时全国思想战线强调清除精神污染,而和稀泥的好人主义则是一大思想障碍,这3个战士拿起批评武器的事例无疑是投向这种思想障碍的一块石头。因此,这篇报道投到解放军报后,从编辑到社领导都很重视,又是精心制作标题,又是加框,又是配发评论,并刊在一版头条位置,还被新华社转发,全国有上百家报纸电台采用。年终,这篇报道被解放军报社评为好新闻。作为部队新闻通讯员,与中央新闻媒体记者相比,在上《解放军报》一版头条的竞争中自然没有优势,但是,我们离部队基层官兵近,只要坚持更新观念,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就会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表象中找到深刻,从小事中抓出大价值,射出带响的利箭。
克服“过去怎么写现在就怎么写”的思维定势。如果运用思维定势采写新闻,往往在头脑中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拒绝接受新观念,影响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导致思维的局限性、表象性和凝固性,成为采写新闻中的拖累和包袱。
1996年初,济南军区在某“双大功团”抓新兵人生观教育试点,教育成效非常明显。尽管四个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部队是一个流动的集体,老去新来,四个教育对新兵来说,还是个新课题。因此,教育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当初,在确定怎样报道好教育试点经验时,发生了一次争议:有的同志按照以往的报道经验,主张写篇万余字的长篇工作通讯,理由是这是全军区的一个大动作,如果不把试点的全套经验都报道出去,那怎能让军区领导满意?又怎能算完成报道任务?对此,我提出了不同意见:咱们不妨抛弃过去的老经验走出一条新路,写一个短消息解决问题。理由是,能不能报道好这次教育经验,不在于报道得全不全,而在于报道得准不准,在于能不能报道好教育成果。就好比报道一项重要发明,你只要讲清这项发明的价值就行了,至于这项发明的程序、办法以及费用等,那就是以后的报道任务了。时任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的张宝明一听有道理,当即拍板,并鼓励我们争取一炮打响。
于是,我们就选用了这样一个事例:这个团有3个名叫张静的新兵,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抱着不同的入伍动机来到军营。二连三班的张静入伍前在深圳一家合资企业当领班,收入可观,精神上却空虚,便想换换环境;六连三班的张静入伍前开中巴客车,由于技术差,隔三岔五出点事,原想到部队学好技术回去再挣钱;四连二班的张静,是带着出人头地、为家里争口气的念头来到部队的。通过人生观教育,他们思想上都发生了可喜变化。这三个人的经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所以更具有典型性,也就更能启发教育人。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就以这些事例为主,写了一篇反映该团抓好新兵人生观教育成果的消息《兵之初,抓什么?济南军区某“双大功团”及时下大力抓好新兵人生观教育———端正入伍动机,校正人生航向》,几天后就在《解放军报》一版头条发表,并配发了一篇评论《首先解决好“为谁当兵”问题》,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并被《解放军报》评为第一季度优质稿。军区领导在机关大会上表扬这篇稿子写得好,对全区四个教育有推动作用。《解放军报》还专门发表评论说:“这篇消息之所以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主题立意高,而且在选取事例上,具有立异标新的创新精神,让人读来耳目一新。政治教育的报道容易写空,难出新意,而此文通过3个张静不同的思想转变过程,反映教育的经验,给读者一种又新又实的感觉。”
(作者系前卫报社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