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歌曲爱情试听:社评—《看天下》—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5:35

社评

  让陷入迷途的“善行”回到正轨

  我们试图通过报警让孩子从乞讨中解脱出来,可实际上却让他们的人格受到侮辱,境况更加艰难——善意和关怀带来的不是拯救而是伤害,最让人痛心的事莫过于此

  不消说,这是一场真正声势浩大的行动,短短十多天时间,无数人参与:学者、警察、官员、媒体人、普通民众、代表委员……尤为可贵的是,它关注的是我们这个社会司空见惯、却让大众无从着手的儿童乞讨与被拐现象。但这是不是一场成功的行动?到目前为止难说成功,如果大胆一点,甚至可以说它已经陷入迷途。

  关于“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迄今仍然是关注度最高的新闻,无需赘述。恐怕连发起人于建嵘教授也意想不到它会如此立竿见影应者云集。我们已见过太多的号召和呼吁,就像一片树叶飘入水中,无声无息。但这一次,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大家纷纷把看到的乞讨儿童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媒体和警方也密切配合,不吝版面和人力;相关的NGO组织和政府部门均介入其中……它在向我们展示,这不是一个冷漠的社会,我们愿意也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无疑是让人振奋的。

  然而愿望和现实却有悖离:在长沙,一群乞讨的孩子被追得四处躲藏,他们说自己只是想趁着寒假出来讨点钱回去作为上学费用;在西安,见到记者拍照,一位带着两个孩子乞讨的母亲愤怒地把铁碗重重地摔到地上;在深圳,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开始害怕让孩子单独上街,孩子们看到拿相机的人就感到恐慌……我们试图拍下照片让家长找回被拐卖的孩子,但至今仍未有一起成功的案例;我们试图通过报警让孩子从乞讨中解脱出来,可实际上却让他们的人格受到侮辱,境况更加艰难——善意和关怀带来的不是拯救而是伤害,最让人痛心的事莫过于此。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耐心地去回溯事件的发展过程,找出其中的错漏所在。这必须提到作家孔二狗在微博上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孩子被拐卖,等父母找到时在街头乞讨,已是浑身残疾。这个故事在微博上转发多达6万多次,人们开始纷纷讲述类似故事,对孩子和家长的同情与对人贩子的愤怒被极大激发起来,成为推动事件的心理原动力——于是,拍照上网给丢失孩子的家长对照,报警惩治幕后操纵的人贩子,也就顺理成章。但这些故事是否真实缺乏求证,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真,是否具有代表性也欠缺调查。整个活动在缺乏扎实的事实基础上就这样开展起来。

  然而实际情况是,拐卖儿童和儿童乞讨也许并无太多关联:绝大多数被拐卖儿童都被卖入家庭,没有在大街上乞讨,更没有致残。道理很简单,正如学者何镇飚所分析的:“人贩子必须保证儿童健康才有好价格,健康儿是供不应求的市场,所以高价。乞讨者要用残疾儿童博同情,但病残儿童供大于求,不必高价买健康儿致残。”而根据 “宝贝回家寻子网”(国内知名“打拐”网站)的统计,在他们找到的180个失踪孩子中,只有5个是真正走上了乞讨的道路,并且没有一个孩子被致残。因此,试图通过给城市乞讨儿童拍照来寻找被拐儿童,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另外从目前报道的情况看,大多数乞讨儿童背后并无组织者操纵,而是和亲人在一起。以大连为例,警方给182名乞讨儿童进行DNA鉴定,未发现一个被拐儿童。警方表示:“对于那些由家长带着出来乞讨的儿童,目前法律上还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处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他们实施劝离。”“离开大连之后,这些家长还会带着孩子到别的城市去乞讨。”而且即使每个城市都驱赶他们,最终把他们赶回老家,这也绝非善策——要知道很多乞讨儿童来自贫困山区,赶回家很可能只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悲惨。

  有论者举发达国家为例,认为即使是父母带着孩子乞讨也应完全禁止,建议立法剥夺其监护权,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但这里有个关键的次序问题,无救济不惩罚。在中国儿童福利远不如发达国家的现实下,妄谈剥夺父母监护权,就是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归结为家长的人品问题。可堪比照的一个例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免费之前,追究家长责任既不公平也无济于事。

  最终,一场本来有着善良初衷的活动,因为一个错误的假设、大众和媒体的盲目跟风以及片面参照国外的做法,而有陷入迷途之势。这不能不让人为之忧虑。善良与热情应该肯定,但民气却不可滥用,更加审慎负责才是对这场活动最大的珍惜。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众行动不该就此偃旗息鼓,随手拍照行为可以停止,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可放弃。

  有人说知易行难,有人说知难行易,其实二者不可偏废,对于这场陷入迷途的行动来说,我们必须回过头去,仔仔细细地搞清楚事实,并结合中国的现实提出合理的方案,才能重新走回正轨——如此,方不负大众的热情,不负我们想要拯救的孩子。

社评—《看天下》—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吴淑珍:与扁宿命三十年—《看天下》—2011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央视名嘴自曝口误表—《博客天下》—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艳照门 以德服人—《滇池天下》—2011年第16期—龙源期刊网 台湾娱乐圈:黑色江湖的另一面—《看世界》—2011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春风的柔肠—《旅游》—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于正心计:坐拥美人,觊觎天下—《当代青年·我赢》—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雪后探寺—《河北画报》—2011年第2期—龙源期刊网 愈合的股骨—《意林》—2011年第8期—龙源期刊网 开创辉煌—《现代兵器》—2011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一把幽默—《上海故事》—2011年第8期—龙源期刊网 一把幽默—《上海故事》—2011年第7期—龙源期刊网 开国大案—《走近科学》—2011年第8期—龙源期刊网 春天,所有的树都开花—《旅游》—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春醉陶然亭—《旅游》—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竞聘条件等—《故事家》—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粥汤调理阴虚体质—《家庭医学》—2011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冬日暖阳—《新潮电子》—2010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李莲英小德张斗法—《民间故事选刊》—2000年第8期—龙源期刊网 论孙中山的国学理念—《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教学目标引起的思考—《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08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蜗牛人生—《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有效性—《考试周刊》—2011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喂药意外,见招拆招—《父母必读》—2011年第1期—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