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式独龙钻:重庆——两江之上的蛋疼山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4:39:32
长江与嘉陵江交接之处,挺着一座依山而建的山城。这里有美的令人蛋痛的夜景,高的令人想开飞机撞过去的高楼,还有那座曾经的最高最有标志意义,现在却被四周商圈淹没的解放碑。很多人说这座城市缺少文化底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没有缺少文化底蕴的城市,只有不愿意去挖掘的懒人。走在这座脏乱差的农村直辖市,倾听每寸土地的讲述,你会发现这里沉淀的记忆足以让你沉醉,醉到和这里的烂酒鬼一起指天骂娘。虽然这里有有很多虚假文化景点山寨而来的野史,也有很多以传说作为开头的讲述,但丝毫不影响它存续千年的不老回忆,还有那种永不变味的江湖气息。
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谁能说它是如梦如幻的经济泡沫;那华灯结彩的夜晚,谁能说那是权贵们才能独享的视觉盛宴;那纵横交错的轻轨桥架,谁能说那是沿海城市的独有景色。重庆总在不断的刷新着惊喜,今天的出租车涨价,明天的封路严打,后天还有凤姐大闹网络。这座城市的精神头永远那么饱满,永远都在遭遇新鲜的冲击,把这座本来就不平整的城市变得更加的凹凸有致。
蛋痛的重庆人文
无论是大嗓门的袍哥们操出来的码头文化,还是土家人手舞足蹈流传下来的巫术文化,重庆的文化终究还是以人为本。生活在大山大水之间的巴人,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变得凶悍无比,蛮横的性格造就了蛮横的民风,几句话不对就捋起袖子比划拳脚,如果身手不行就较量冷兵器,不割二两鲜肉放几碗鲜血绝不收手。重庆地区历来土匪不断,无论是曾经的名震华夏的双枪老太婆,还是天地会分流出来的哥老会,他们的传奇故事都在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散落着。细心收集起来,你会发现什么叫做:哥已不在江湖,江湖却流传着哥的传说。
上个世纪初,在那个战火纷飞神州大地一片混沌的时代,一群吼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粗糙爷们,集结在朝天门的码头之上,他们不为朝廷奉公,也从不欺压弱小,他们做事从不拉稀摆带,顶着忠字大旗,立于道义之上,在巴蜀大地演绎了最璀璨的匪民文化。
无论历史有没有重播功能,我们总能倾听到那些留在这片土地上的遥远之声,宛如天籁般荡气回肠。回看当年武王伐纣的巴军先锋,吼着川普打得商朝军队望风而逃;纵横欧亚的蒙古铁骑,却在小小的钓鱼城穷磨了三个生肖轮回,守将王坚一声炮令夹着脏段子,炸得大汗蒙哥四脚朝天;夏王明玉珍手下大将张昆,一边高喊“日你仙人”一边挥舞金刀在蒙古军阵中砍瓜切菜之时,未曾想过自己竟成了传说,还带动了家乡旅游事业,把金刀峡弄成了国家4A级景区;英勇无比的川军团唱着棒棒军之歌,举着无头刑天的破烂大旗,在滇缅线上和日军用子弹互相问候亲娘;卢作孚的民生船队顶着日军飞机运送宝贵物资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臭骂日机,骂飞机是危险的,一不小心没骂准,那可就骂了天,但是重庆人怕球,指着天空一阵乱骂,总他妈的能骂中一两句,这份豪情怎一个帅字了得。这些穿越历史的美妙旋律,怎能不让生在这片蛋痛土地上的人为之自豪,怎能不让我们挽着胳膊操遍全世界。
震惊全国的七五事件,KB分子准备在重庆搞活动,想动员本地维族群众破坏重庆市容,结果针管毒药还没到货,朝天门就有人被群殴致死,这买卖谁还敢做。你想借着民族情绪闹事,也得选个温和一点的城市。再凶悍的民族也扛不住凶悍的民风,你想落草为寇,这里就是转型中的土匪集团,人家用过不用的损招,你还在写企划书报审批,差距实在太大了。
或许明末反贼张献忠杀尽巴蜀大地,或许清廷发动湖广填四川搞混了巴人血脉。但是巴人的精神却永远流淌在两江之中,回荡在山地之间。来了此地,都会感受到巴人流淌在空气中的风味,那种粗俗野蛮不拘小节的豪迈。最后他们也成了地道的巴人,成了一群不拘小节,说话大声喝气,走路飞叉叉的底层小市民。在那炎热的夏天,光着半身走在街上乱打望,饿了就当街啃肉串,渴了就对着瓶子吹老山城。这种情怀,是不能复制的,也没人愿意复制。
十万棒棒大军,他们从不会在生活的压力面前低头,即使肩上的沉重压垮了他们的骨头,他们也能挺直了腰板,昂着头过来抢你手上的重物,然后把你一起绑了,把你安逸的送到目的地。
百万山峡移民,他们从不对着沉没江底的故土矫情,因为无论搬到哪里,都他妈的活在江边,高一点矮一点又有何妨。
三千万重庆人,即使GDP爆了小日本的菊花也没感觉,朝鲜美国乱放炮也无所谓。老子只要麻将打起,地主斗起,龙凤抽起,老山城吹起,酒吧泡起,美女看起就能满足一生一世。生活总是淡定中得到快乐,我们的不快总有江水能帮我们冲洗,大山能帮我们埋葬,还有什么放不下。热急了跳下长江洗个澡,淹死了也无妨,反正古语说的好:滚滚长江东逝水,浮尸入海不复还。
下辈子投胎,还做一个蛋痛的重庆人。
蛋痛的解放碑
解放碑是纪念抗日胜利建造的,因为中国人抗日胜利了,所以用了一个生殖器一样的图腾来纪念中华民族没有被日翻。
十年前的解放碑,那个壮观的德行,真是比拉登光顾之前的世贸大厦还要牛逼。小时候看过一篇解放碑的文章,用了十几遍“高耸入云”来形容,一方面那时候它真的很高,另一方面那时候市区的云层也很低很低。
在我童真的记忆里面,大老远就能看见解放碑一柱擎天的气势,走进了更是倍感崇拜,都说传说就是流传太多,就懒得说了。那时候的解放碑就是这样,不用说名字就有很多关键词可以传递它的信息,比如“重庆的生殖器”等等。那时候,即使住在江对岸,也能透过清晨的浓雾,隐隐的看到那象征着重庆市形象的晨勃。
后来它却不再那么高耸入云,不再让人远远的膜拜。周围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次次的羞辱它作为市区象征的荣耀,它也一次次的接受着改革春风的冲击。现在它依然是解放碑,却已经成了一个地名,它也不再是重庆的标志,因为崛起的重庆不需要一个缺少凸显的标志。现在的解放碑就像阳痿的老人一样,小便都必须站进便池里面才行,否则它的泪水会尿到地上,成为一种悲情。
不过每年的圣诞节,解放碑还会成为全重庆最热闹的场所,那些不懂西方宗教却要装逼过西方节日的小年轻们,把解放碑当成集会坐标一圈圈围绕着。但他们对解放碑却没有那种敬意,因为他们手上的充气锤子更加的给力。而解放碑只能作为一根不会倒下的短小阳具,逐渐成为历史的图腾,慢慢的淡出人们视野。
蛋痛的重庆美女
那时候重庆急于需要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娱乐标签,出租车太烂,公交车太丑,轻轨还没修好,火锅和四川还存在一些版权争议,最后只能选了美女,于是从那以后重庆女人表示鸭梨很大。
但重庆女人的漂亮其实很大一部分是炒作的功劳,部分是化妆品,很小一部分是自身条件优越。就像培根说的:美女就是99%的浓妆加上1%的五官配置。或者一首台湾老歌里面演绎的:三分舔猪腚,七分靠打扮。
女人其实美不美不在外表,有时候还要看身材;女人其实会不会打扮都无所谓,这些交给美容院就可以了。重庆女人顶着热辣的天气,吃着热辣的火锅,穿着热辣的服装,演绎着热辣的美丽人生。重庆女人的热辣是一种内在的元素,医学上称为内火,内火需要外泄,所以重庆女人脾气火爆,碰到一下就要把你祖上的先人问候干净。还有就是冬天的时候,你都冻得不想出门,出门都想裹着电热毯的时候,但在大街上却看见那些穿着**秀**的女人。那时候由衷的感到鸭梨巨大,同样是腿,为什么她们就能凌立于寒风之中,而我却只能裹在秋裤之内。这种时候就会觉得男人长那么多腿毛有毛用,还不如女人的**保暖。
有人说过:来了重庆,就觉得自己结婚太早。这句话怎么解读也是,重庆美女只能成为已婚男人的情妇。因为男人的糟糠之妻必须扮演黄脸婆的角色,而外边必须有一只妖狐可以让自己成就悲剧的角色。重庆女人回应了这个市场的呼唤,她们的外在美成了交换短暂幸福的筹码,成为了有钱男人变坏的一种代价。这些违反道德的行为不断地上演着,也成为了重庆台制作节目取材的无限资源,《冷暖人生》就是重庆地区才能出台的特定节目,它演绎的是一种区域风情,也是一种人文的悲哀。
用美女作标签的代价就是,重庆失去了很多宣传城市形象的机会,无论在电影中还是公共传媒上。《疯狂的石头》演绎了一个脏乱差的城市,它毁掉了一个国际大盗帅气作案的手段,却能让路人甲乙丙都用美女来充镜。无论是《好奇害死猫》还是《生活秀》,美女总是重庆题材的第一元素,这也不怪导演对重庆认识不足,而是重庆缺少更有公众吸引力的元素。就算是炒作,也是成功的炒作,有那种本钱才能做那种买卖,别不拿美女当荣耀,因为这是一块最有传播力度的招牌。这种成功,别的城市无法复制,也没有勇气去复制。
其实重庆女人真正的美,在于豪放的性格和阳光的气质。她们可以在大街上抽烟,可以一边走路一边骂脏段子。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次在解放碑步行街,听到一个美女突然大叫我操他妈的蛋痛。一句话带着三个脏段子,不得不说重庆女孩对粗话的膜拜。女孩子说粗话虽然容易让人反感,但粗话也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比起含沙射影的用高档用语装逼骂人,我觉得这样更有味道一些。而且蛋痛也不是专属于男人,就像有句名言说的:你可以没有蛋,但我誓死捍卫你蛋痛的权利。
重庆女人的美在于一种展示的勇气,女人可以资质差一点,可以气质指数低一点,但必须阳光,就像重庆的日照指数一样,这里的女人也是每天艳丽耀眼,把这座城市照的更加的美丽。
蛋痛的重庆人素质
重庆人没素质这事情地球人都知道,看那满大街的流淌的浓痰,还有随处乱扔的垃圾,上街随便拉一个路人,嘴里不是在啃包子就是在问候别人的爹妈,轻轨公交上,拿着山寨手机高音操蛋的人一个接一个,随便走进一个地下通道,到处都是小便的痕迹和味道,最高纪录还能尿到天花板上去,估计那位爷JJ都是长头上的……
重庆是一座盛产垃圾的城市,而且盛产随地乱丢的垃圾,也盛产和垃圾一样的人,所以重庆人能和垃圾和睦相处,因为到底谁是人谁是垃圾我们也不知道。垃圾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却很难出现在垃圾桶里面。那些空荡荡的垃圾桶每天都在悲催的呼唤着垃圾的回归,可惜万物皆有所属之地,重庆的垃圾不属于垃圾桶,它们属于这座脏乱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之上,楼道之间,厕所之内。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垃圾每日都在向路人讲述着他们成为垃圾以前的故事,它们比美女更有资格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或者将两者一起作为重庆的标签来炒作也可以。
广告词可以这样设计:重庆,一座盛产美女垃圾的城市。
其实素质一词本身定义就很复杂,每个人有不同的认识。你觉得大声说话是低级,他觉得小声说话不尊重人;你觉得随地吐痰是低级,他觉得把痰包嘴里才是恶心;你觉得当街吃饭不雅观,他觉得当众咀嚼才是爷们;你觉得公交车上应该让座给老人,他又觉得那才是不尊重老年人。素质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都是百人百样的东西,怎么拿来评判一座城市呢。你今天改成这样,又会触怒另一批人,明天在调整一下,还会有人不爽。所以做自己就好,不要去为了取得别人话语上的认同而随意调整。迎合与尊重是两种境界,一种是犯贱,一种是智慧。
外地人的素质很高,这点无容置疑。某日我在公司楼下看见一个操华北普通话的妈妈在教训自己的儿子:你怎么可以乱丢垃圾!!那是一件很没有素质的事情!!只有乡下人才会干这种事情!!!外地人的高素质在于对行政区域进行区分鄙视,比如外地人评价的重庆是农村直辖市,因为在他们眼中农村就是低素质的代言,所以低素质的重庆城也就成了一座大型农家乐。不过那个妈妈的档次似乎高出一般的外地人,她不止看不起农村人,连乡镇一级的行政单位都放不进眼里,实在是素质高到让人蛋痛。
我一直觉得把没素质当成口头禅的人,骨子里面也缺少对人的尊重,这种人怎么能算一个有素质的人呢?
这座城就是这么样子,走在大街上随时防止头顶落下一些空降物,花盆都是没是小菜,这里流行煤气罐和钢叉,不过最KB的还要算是用过的卫生棉和装满民族基因的套套。如果你逛街不巧走在一个重庆人身后,那你千万不要贸然超车,因为可能你刚走到他侧身面,他就转身流畅的吐出一口浓痰,而且命中你的几率比刮刮乐再来一次的几率还要高。当你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不要介意旁边重庆人的大声言语,即使你提建议也会被驳回,遇到他不爽的话还会用一些你听不懂的段子问候令堂。当你坐在轻轨上面的时候,不要因为看见老人站着年轻人坐着感到愤然,因为那一定是老年人不愿意坐而已,而且你过去打抱不平的话,骂你的多半是老年人,她会用标准的重庆话告诉你:管你卵事,老子屁股上有疮囊个坐嘛!!如果你坐在清晨的公交车上,不要因为堵车而心急,因为司机比你更急,而且用心观察车窗之外,你还能看到很多出比好莱坞大片还要精彩的追逐戏,7路车被取缔以前,这座城市的道路上每天都在演绎F1赛事,公交车、出租车、摩托车三大飙车巨头火线上阵,一边把油门踩到冒烟一边往空气中喷射脏段子,共同演绎着一座城市的壮烈。
重庆人从来不怕高空坠物,我们可以一边走路聊天一边躲避花盆和煤气罐的攻击,还能轻松的一掌挡开飞来的卫生棉,把它贴在路边的玻璃门上。重庆人也不怕侧身的浓痰攻击,我们可以看都不看就转身避开,因为我们都会凌波微步。重庆人也不会介意餐厅里面的高音量谈话,因为我们可以比他飙的更高,就连海豚音也轻松秒杀。重庆人总是淡然回应外地人的炮轰,因为素质在这里和装逼划上了等号,我们喜欢扯着嗓门骂天,喜欢捋着袖子拍胸脯,喜欢吐得满地口水,喜欢扔的满大街都是垃圾,喜欢活在这个脏乱差的城市里,品位属于重庆人的豪迈。
蛋痛的十八梯
在重庆这个地方,再也找不到比十八梯更有重庆特色,更具有重庆风味的地方了。不过这个地方即将面临拆迁,也表示重庆即将失去它最后的一块标志性地带,即将走向国际形象的大一统时代。
重庆是一座山城,山上有座城,城里有街道,街道自下而上,顺着坡道设立。十八梯是一条最重庆的街道,它有高低不平的态势,还有最浓老重庆风味的娱乐布局。最怀旧的家庭小卖店,最有韵味的老茶馆,最污染环境的老录像厅,最便宜的老洗衣店,最朴实的老裁缝店,还有无法理出非主流发型的老理发店。
走在这条街道上,细细数数那时间留下的记忆,倾听一下三个朝代为它带来的变革,感受那份残留在石梯上的蛋痛人文。你会发现,这里其实是重庆的一个缩影,而整个重庆就是一座巨大的十八梯,每个重庆人都在数着阶梯过日子,而那些华灯结彩之后,隐藏的还是那些永远向上的质朴。
走在这里,可以听到最有重庆味道的声音,最有重庆特色的段子,还有最具重庆气息的人物造型,最具重庆风味的重庆食物。十八梯尽头的木质平台较场口,每晚都是中老年坝坝舞的表演现场,还是很多高科技算命者的流动营业场所。穿过平台下方,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大型茶馆,里面三三四四的人群正在喧闹的地主麻将消遣人生。有时候放下忙碌的脚步,和这些喊天骂地的文化糙人一起侃侃大山,听听他们对人生的蛋痛见解,神吹一下这里过去的故事,再品一下那杯与白水无异的淡茶,你会发现人生虽然蛋痛但却也快乐着。
这里也有最美的民生印象,底层人民最朴实的笑容,最简单的幸福感填满每一个角落,最脏最乱最难清洁的街道,最抹不去的二战回忆大隧道。走到某个拐角,或许你还能看到逝去已久的吊脚楼的影子。那口早已不在的水井,却依然滋润着这条暮年的街道。光着膀子操着粗话的大叔大婶们和阿猫阿狗们摆成一列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半眯着眼睛品位不需思考的幸福时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美到好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应该只属于久远的回忆,却不想在现实中也能邂逅。
当十八梯告别重庆的时候,这座城市也将失去他最纯粹的民生标志。改造之后的十八梯,或许变得干净,变得高雅,但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回忆,却永远抹之不去。而每个重庆人心里的十八梯,也会一直这么粗糙的延伸着,直到时间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