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仓库:不执行严格的货币纪律中国将自废武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12:42

 

  

    全球通胀形势严峻,这次通胀与2008年通胀不同,并非强弩之末,而是方兴未艾。中国要做的是暂时放慢资本项目市场化的步伐,在国内实行严格的货币纪律、推进利率市场化,为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国际资金过于充裕,且没有二次危机的预期。2008年的国债与企业债收益率节节高企,显示市场流动性收缩,最终导致资产泡沫崩溃。

    

    目前在通胀预期持续恶化的过程中,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总市值达到600万亿美元,虽然全球资金在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间来回腾挪——截止2月16日,全球资金连续四周净流出新兴市场——但全球的资金总量并未因此减少、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并未因此下降。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去年9月开始上行似乎资金回归正常,并于2月8日的交易中触及3.729%,为去年4月30日以来的新高水平。但由于全球通胀、地缘恐慌上升,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连续七个交易日上扬,美国国债受到追捧,收益率再次下降,两年期国债收益率22日收于0.698%,10年期国债上升1 1/32,收益率跌至2月初以来最低水平3.459%。

    

    答案很简单,全球风险上升给美国带来了国债信用扩张的空间,原本于去年下半年美联储不得不因为国债收益率上升而进入较为紧缩的信用通胀,而现在,美国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大发特发美国国债了。23日,美国政府拍卖350亿美元5年期国债,24日拍卖290亿美元7年期国债。

    

    我们面对的是较为长期的通胀周期,与上世纪70年代疯狂的通胀周期相同,我们将见证油价与黄金价格将节节上升,最终迫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大转变,以节能式经济发展模式取代高耗能模式,以产业在全球的大转移提升生产效率,以中国内需与美国的外贸平衡全球财富。

    

    笔者一再强调,面对严重的通胀压力,中国只能自己拯救自己,不能指望发达国家加息回收流动性。

    

    美国不可能主动紧缩,而英国央行原本通胀目标位在2%,但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公布的数据,英国消费物价指数(CPI)上升4%,零售物价指数(RPI)上升5.1%。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不得不立即写信给财政大臣奥斯本,声称CPI上升不是英国央行的错,而是国际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错。有趣的是,英格兰央行行长的理由实际上就是中国常用的“输入性通胀”。

    

    如此严峻的通胀局面对于中国经济是严峻挑战,汇率升值与CPI上升不可扼制。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动用一系列行政、财税与货币手段控制通胀预期。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行房地产限购令、试点征收房产税,从2009年开始银监会不断检查银行信贷情况、一再上调银行资本金等风险上限,从2010年开始,央行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22日披露,2011年以来,央行已开始在货币信贷调控中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已对40多家资本充足率较低、信贷增长过快、顺周期风险隐患增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准备金要求。

    

    但是,我国的通胀压力并未明显下降,也许可以邀请英国央行行长一并为中国的政策代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输入性通胀不可扼制是风行全球的理由。与此同时,虽然银行信贷在1月份受到抑制,低于去年同期3500亿元人民币,但如果加上民间融资总量,则我们货币水准依然维持在高位。央行有必要尽快推出社会融资总量等具体数据,以对我国货币流动性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通过证券市场等转换器,资金从民间转向了企业手中,资金的总量与投资能力并未因此变化。我国的投资增速与基建的速度不会出现下行,债务风险在继续增加。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加息与利率市场化是抑制通胀预期的根本手段,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能够筛选出高效而优质的企业。最快今年下半年欧洲央行很有可能进入加息周期,中国的加息步伐有必要进一步加快。

    

    全球资金量居高不下,人民币不可能在目前实行实质性的国际化,否则就是引狼入室。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撰文提出,“十二五”期间坚持把防范跨境资金流动冲击作为做好外汇管理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把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作为做好外汇管理工作的关键点。

    

    目前是国内利率市场化的好时机,汇率市场化未到其时。此时学习印度的汇率机制,上浮10%左右即按兵不动以封堵热钱的投资动机;学习德国的经验,一切以我为主,严格执行严格的通胀标准,以国内经济情况决定汇率上升或者下降。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德国依然能够保持一方净土。

 

注:央行继续有人认为通胀压力不大,他们不看社会融资总量,只看信贷下降,不看全球资金流向,刻舟求剑、自娱自乐。

    2008年,就是同一批人,不看全球投资资金流向,认为通胀将一直上升。他们在重复同样的错误。老实说,这些人已经不太符合现代金融世界的生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