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米的做法大全集:张瑞田:一个叫汪伦的人 - 名人佳作 - 语文星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3:20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弱冠时读李白《赠汪伦》这首七言绝句,就把汪伦当成了孟浩然、王昌龄一样的人。试想,李白这样的诗人能给谁赠上几行情真意切的文字呢,他流传的几近流俗的作品《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李白赠诗,是讲究“门当户对”的。这也怪不得李白,农业社会,诗书礼乐被士子垄断,文化的话语权,是不会旁落民间的。何况李白在朝野奔走,总觉得自己有经世致用的本事,稍不留神,就说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大话。

那么,把汪伦当成了大人物,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稍大一点,读了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据说,这本书是郭沫若为了迎合毛泽东写的,为此,郭沫若还受到嘲弄。其实,迎合作家生命的外部环境、包括人和事去写作,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你写得如何。想想,一度被人们视若佳构美文的欧洲工业化初期的抒情诗,有多少是写给公爵、伯爵、子爵或侯爵夫人的,这并没有影响诗人的文学影响和地位。《李白与杜甫》让我看到唐朝更远的地方,这是一个狂傲的四川人对另一个狂傲的四川人的理解与判断。郭沫若把自己看成了歌德,李白能让高力士脱靴子,尽管他也写了“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这样的颂诗。毕竟他们有耀眼的才华,毕竟他们与众不同,写过这首诗的李白还是李白,把坐在飞机里的毛泽东比成太阳的郭沫若照样认识甲骨文,与政治搭界,拿李杜说事,也不乏真知灼见。

《李白与杜甫》让我知道汪伦的身份与孟浩然、王昌龄的身份有天壤之别。汪伦是农民,这样的生存定位,恐怕他不会有机会“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也不会有谁为他的远行写一首诗。农民远行,大多是为了垦荒,是生存的需要,无诗意可言。王昌龄不同,他是“中直”管的“干部”,左迁龙标(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对某某有性骚扰之举,遭到举报后,从长安“下派”到龙标,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黔阳县。王昌龄的这般浪漫,这般境遇,农民都不会有。汪伦是农民,在家乡种田耕地,养儿育女,是他生活的全部,惟一给他呆板的人生增添一步亮色的应该是自己的歌喉。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引起李白的注意,那醇美、清脆、悠婉的歌声,让诗人感动了,他的笔轻轻一触,就让汪伦鲜活起来,一千多年了,还不见衰老。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季节应该是春天。云游四方的李白来到安徽泾县一个叫桃花潭的地方,那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李白的身影在良辰美景中更显飘逸,一举一动,也都惊世骇俗。汪伦看出了李白的不凡,不俗气质,单凭那身行头,也足以让人眼花潦乱。农民喜欢以貌取人,但这不是农民的专利,时间之水濯洗过的苍生,以貌取人者越发多了起来。汪伦向李白献殷勤,一个朴素农民的皱纹是藏不住单纯的,他拿出自酿的米酒,欢迎李白这个远道客人。宝剑赠给英雄,红粉送给佳人,对李白来讲,一杯浊酒抵得上千言万语,此时此刻,惟有饮者留其名。两个人互相报出了名字,李白也免不了向汪伦讲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许吹嘘自己一旦在长安得志,断断不忘汪伦的滴酒之恩。

汪伦是不是村长,宴请李白用的是不是公款,已无从考证了。汪伦经常请李白喝酒,喝没喝花酒,也无从考证了。从李白的诗中不难看出,两个人很投缘,彼此视为知己,酒酣胸胆,李白免不了大声朗诵自己的诗篇。李白的诗歌好懂,一字一句,汪伦都听了进去。诗歌令人生情,在大诗人的面前,汪伦有了情绪,这种情绪前所未有。于是,他也站起来,高声唱歌,一边唱,一边有节奏地用脚踏地。汪伦唱歌的样子,李白记在了心底,并与长安城的艺人做了比较,他甚至想,汪伦的水平决不比那些在宫中演出的艺人们差,只是藏在深山人不知。当时,还没有城乡差别、文化差别一说,也从未听说弱势群体一词。汪伦唱罢,两人干杯庆祝,李白喋喋不休地夸奖汪伦的歌声,
 

本文章更多内容1 - 2 -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