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广场跳楼2016视频:“社会管理”一次新的管理革命--朱华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0:22:06

“社会管理”一次新的管理革命

朱华祥 发表于 2011-2-20 15:32:00 新华社在昨天傍晚播发了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心内容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我看到“社会管理”四个字时,眼睛一亮,这是个信号,是政党和政府管理中国的新思维。

       自始皇帝以来,中央集权便是统治中国的唯一模式。对人民的管理通常使用两种方式: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无法绕过的管理门槛,姑且叫它传统的管理模式。
       毫无疑问,这种“传统”是符合中国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的,它凝聚了从李斯到毛泽东等世代政治家们的智慧。按照“小国寡民”的形态,中国人一直过着“家族式”的社区生活,即:在熟人社会中的生活。正因为相互了解彼此守望,才会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谚语,才会有赵本山把铁岭当着大城市的笑话……
       我生长在南昌的一个著名企业:江西棉纺织印染厂,这是个占地62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大院里有3万多人,这里应有尽有。一个人从生到死应该有的生活这里都提供(只缺一个火葬场)。甚至水电气都是独立的。在社区生活几乎可以不需要社区以外的刚性需求,因此它更讲究伦理而蔑视契约。
       这样的社区在中国比比皆是(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小个子邓小平对此做了一次革命——改革开放,中国人旧的生活模式轰然倒塌。人口开始了快速的流动。同时还多了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社会——虚拟社会。共产党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寻找新的管理模式,遗憾的是,社会越来越不和谐。
       我个人认为,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还是管理模式的问题。当年轻人走出了家园、当农民工放弃了土地、当各级组织都无法包办个人生活、当更多的陌生人必须聚在一起时,中国实际已经走入了市民社会(即生人社会、契约社会)。办事不靠“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伦理制约,而是靠各种契约来控制。这个时候,还不断地挖掘“政治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潜力,显然与实际情况南辕北辙了。

       胡锦涛就社会管理工作提出8点意见,规定了社会管理的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前两条似曾相识,后两条让人兴奋。所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就是西方运用了很多年的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的原始理念。而西方社会,从来就是市民社会。西方的政治家正是根据所处社会的特点,制定出公共管理模式。
       有人说,公共管理即阳光下的管理。由此推论,阳光出来的时候,黑暗显然就将退宿。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一次新的管理革命。而这样的革命由执政党自己提出,则更加难能可贵。

       所有的管理都饱含服务。既然社会管理具有“自己管理自己”的特征。那么,社会服务(公共服务)也就具有“自己服务自己”的特征。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量的NGO组织便是如此。微博打拐、陈光标式的慈善等,都是具体的表现。

       如何使胡8点落到实处,宣传部门是关键。控制媒体的宣传官员必须有革命的精神,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才可能打破旧的传统方法,让社会管理体系破茧而出。

       (因为在学校主讲《社区文化艺术管理与服务》等有关公共管理的课程,见到胡8点后,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