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蛹虫草速溶晶说明:社会管理的国家部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7:30

  社会管理制度建设的视野日益全方位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宏大框架正逐渐形成

  今年以来,“社会管理”频繁进入中央的议事日程,其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受到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年初,一年一度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主题便锁定“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在开班式上,中央九常委悉数出席,胡锦涛连用多个“必然要求”阐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社会管理内容首次单独成篇,显示其已成为决策者心目中事关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阐述社会管理创新,并要求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聚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之后,相关工作部署下达到位。

  “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的稳定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是密切相关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教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很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风险不断加大。按照中央的判断,其深层次原因来自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更会对党的执政地位提出挑战。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紧迫又不可一蹴而就,能否做好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改革,已成为关系着进一步推动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

  受访专家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执政者的视野中,既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角度审视社会管理,又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系统谋划改善治理。而如何操作?则是一个庞杂的工程。当前,高层对于社会管理的思路已经明晰,综合施策、依法治理方略正日臻完善。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社会管理工作的总要求”,权威受访人士分析,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按照中央部署,社会管理正在从事后应急转向源头治理,关口的前移也需要一系列基础性的工作配套跟进”,龚维斌认为,社会管理的内涵已由过去的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延伸到要更加注重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新阶段的社会管理是活力和秩序并重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社会管理格局的加强和完善。

  “社会管理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事情,还需要由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社会组织来共同参与、共享共治。”他认为,其中的重点在于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管理,当前其参与的渠道、条件、法律保障等方面尚存空白点和不适应之处,有待改革完善。”

  权威人士表示,按照中央部署,在加强党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之外,需要注重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协同作用。

  这其中,需注重发挥党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独特作用。强化企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责任。引导和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居(村)民委员会在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

  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基础作用也备受关注。从中央要求看,通过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极、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和推动居(村)民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要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协同社会管理,就要建立一个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良性互动的公共关系新格局。”汪玉凯指出,当前在这个管理格局中,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这两个方面是社会关系中最弱的两项,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马庆钰教授说,随着社会管理内涵的延展,社会管理已不能靠政府和党委来唱独角戏,必须强调社会管理的主角是社会组织,应通过完善法律、制度,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好的渠道。他认为,当前尤需增强改革意识,以循序渐进、适度和全面系统的原则促动改革,从而在制度上保障社会管理格局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一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