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镖客游戏:大学生和农民工,岂能只是简单的比收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3:03

近日,网站上一个名为《回家后,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的帖子,引发了众多网友激烈讨论。据“重庆晚报”消息,发帖人“泡椒牛肉面”,是重庆某重点大学中文专业大四学生小丽,身高1.6米左右。她在帖子中讲述了自己找工作的经历,特别提到了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走亲访友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月薪都拿到3000元以上,且包吃包住,一年能存下好几万块钱,有的甚至还在城里买了房。技校毕业的表妹,还没毕业就进了国企,只上了半年班,回家打飞的,带的是400多元保暖衣,她却坐火车,还是硬座,走亲戚只拎了两袋陈麻花。

 

  但在笔者看来,简单纠结于起薪点低,拿大学生与农民工比较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是幼稚的表现。众所周知,农民工即农民工人,虽是农业户口,却从事着非农业工作;他们生活工作在城镇,为城镇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在某些人心中“农民工”仨字,依然是贬义的。他们具备最起码的两个特点,其一是“临时工”,干一天有一天工资,没有“铁饭碗”可端;其二是,那些端着“铁饭碗”的人不干的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往往就由农民工去做。

 

  而大学生虽然拥有较完备的知识体系,综合素质高,但在没有端上“铁饭碗”之前,即使有着一份工作,但在本质上来说,依然是一个“农民工”。并且再推查一下,大学生的父母们大多数也是“农民工”,充其量只不过是为了上学吸干了父母血汗钱后的“新生代农民工”而已。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挤破头地去考“碗”呢?!

 

  再说,对于一个土里生土里长的农民来说,只要有一份能比比种地收入合算的工作,就会珍惜,并卖力去干。而大学生们会吗?他们直到现在仍然抱着只要没端上“铁饭碗”,就不算就业的想法,宁肯一年跳几次槽,甚至在家“啃老”,也要等待那“跳龙门”的一刻。

 

  还有,大学生们时下在学校里学的跟社会需要的差距太大,企业是为了挣钱的,最看重的是工人的能力,很多企业认为找一个大学生还不如找一个技校的中专。怎么能给你高工资呢?

 

  时下许多农民工干的活中,的确也有高工资的,比如一些太苦太累太脏的活,一些技术性强的活,一些具有垄断性的活,但让你小丽去做,你愿意吗?你干得了吗?

 

  事实上,近年来农民工的收入水涨船高极其正常。在基层,农民工的收入不仅高于某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比一些基层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都还要高。以笔者所在的小县城为例,工作了20年的公务员工资也就是2500元左右,而本地的建筑小工,一天的纯收入就近百元,如果有点技术,收入已高达200—300元。

 

  但应注意的是,农民工的这点工资是靠超长的劳动时间所得。统计显示,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要工作26天,基本上没有双休日,且每周工作时间为58.4小时。其中,每周工作时间多于《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占89.8%。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是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他们每周的工作时间要超过60小时。所以说,农民工挣得是“血汗钱”,确实不是一句虚妄之词。

 

  既想要工作轻松、舒心,又想要高工资收入,实在是异想天开,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梦。当然,你要是有了如“24岁就能当上副院长”的女孩的背境或“能力”的话,那要实现这样的美梦就另当别论了。

 

  由此想来,对于那些和小丽一般感到憋屈于心的大学生们,实在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不只要认清自身优势,更要认清自己的劣弱,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工夫。打铁先要自身硬,如果得过且过、患得患失,恐怕不仅是起薪比不上农民工,再过几年,是否还能拥有一份工作也将成为未知数。知识本身没有错,但要想有一个好的结果,还要有机遇,就是老人们所说的“命。由此心怀不平产生的心理落差应该及时调整,否则,郁积于心,最终受伤的还是你自己。

 

  不过,听说美国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墙上有这么一句话:“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或许文凭可能并不决定每个人开始赚多少,但却能决定最终赚多少。希望能给小丽们一个美好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