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逃杀杨宁:警惕奥数再折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18:55
警惕奥数再折腾(2011-02-17 09:38:39)转载 标签:

奥数

教育咨询委员会

人大附中

折腾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其却衍生和泛滥出小学奥数和初中奥数,其中原因何在?刘彭芝女士将其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曰“家长望子成龙”,二曰“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似乎中学没有什么责任。教育部曾允许奥数获奖者保送,应当承担责任。但仔细思考,没有某些著名中学在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选拔中对奥数成绩的畸形重视,奥数如何会泛滥到小学阶段呢?人大附中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接近200人,在北京几乎是第一名校,将奥数泛滥的责任全部推卸似乎并不妥当。 作为人大附中校长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彭芝女士“奥数不是反革命”的哽咽哭诉,很容易误导听者和读者产生这样的结论:教育部已经出台的取消奥赛获奖者保送的政策有可能是错误的,未来这样的政策有可能折腾,继续选择奥数训练仍然很有前途,人大附中即将举办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其生源选拔仍可能看重奥数成绩。 不折腾是微小进步得以累计并导致真正进步的基本态度,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折腾同样重要。“奥数不是反革命”是奥赛政策将继续折腾的危险信号,因而非常值得大家警惕!

杨东平按:2月15日《科学时报》刊载了北京大学教务部副主任、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的文章《警惕奥数再折腾》,在此转载。借用一句雷人的话“奥数不是反革命”;“全民奥数”才是“反革命”,“小学奥数”则是大“反革命”。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全民奥数”还远未被打倒,只要“小学奥数”仍在折腾,少年儿童就无出头之日,这个道理和现实其实是佷清楚的。教育部已经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事态不会逆转。 警惕奥数再折腾 卢晓东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教育部的几项举措已经开始回答“钱学森之问”,其中两个政策与“钱学森之问”直接相关。 第一个政策是去年11月末,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这一份重要文件,允许高等学校和研究生教育单位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研究生专业(即所谓二级学科),因而交叉学科专业和高校创设的崭新研究生专业将在未来不断涌现,研究生专业目录本质上将由规范性目录转变为统计性目录。这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作用非常直接,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对本科专业设置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第二个政策是去年11月19日,教育部发文取消了奥赛获奖者保送资格,并且允许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获奖者在其高考成绩上增加不超过20分投档的优惠。这对目前国内过热的奥赛训练釜底抽薪。考虑现有三届在校高中生利益,方案在2014年才全面执行。这项改革是高考系列改革的肇始,直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以奥数为代表的奥赛为何会妨碍创造力的养成?总体而言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从创造的思维模式角度看,奥赛是解难题活动,其中的难题又是人为设置的假问题,包含人为的思维迷路,这些难题有人已经知道答案,解难题者潜意识中知道答案存在并已有了方向。与解难题不同,科研探索首先需要提出真正的问题,人类整体都不知道答案,也许没有答案,因而探索存在方向性的杨东平按:2月15日《科学时报》刊载了北京大学教务部副主任、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的文章《警惕奥数再折腾》,在此转载。借用一句雷人的话“奥数不是反革命”;“全民奥数”才是“反革命”,“小学奥数”则是大“反革命”。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全民奥数”还远未被打倒,只要“小学奥数”仍在折腾,少年儿童就无出头之日,这个道理和现实其实是佷清楚的。教育部已经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事态不会逆转。

 

根本问题,迷茫是必经阶段。这两种不同使得参与奥赛持续训练者在思维模式方面难以习惯迷茫的探索,对其成为真正的科学探索者是很大的制约。 第二,从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态度而言,奥赛的反复训练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范式陷阱,在潜意识中认可现有的知识体系。创造在根本上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突破,对现有知识的怀疑而非认可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第三,从知识背景和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而言,奥赛的集中训练使得学生难以兼顾发展非智力品质,甚至会导致偏科,忽略语文、历史等正常科目的学习。非智力品质以及学生较为广博的知识背景,无疑也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奥赛的反复训练无疑会损害创造力,因而教育部取消奥赛获奖者保送资格的政策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有效回应。 各项奥赛之中,奥数无疑具有代表性。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曾发表《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檄文对奥数予以批判。“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从小学就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睹,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同样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女士1月却在该校教育实践报告会上哽咽哭诉,“奥数不是反革命”。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至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但是数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 按照刘彭芝女士的意见,杨东平先生的言论无疑就是对奥数的“严重妖魔化”。将以上两位委员的言论对照来读,有助于我们辨明是非还是模糊是非呢? 奥数本来是高中的一种学科活动,但                   警惕奥数再折腾

 

                                        卢晓东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教育部的几项举措已经开始回答“钱学森之问”,其中两个政策与“钱学森之问”直接相关。

    第一个政策是去年11月末,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这一份重要文件,允许高等学校和研究生教育单位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研究生专业(即所谓二级学科),因而交叉学科专业和高校创设的崭新研究生专业将在未来不断涌现,研究生专业目录本质上将由规范性目录转变为统计性目录。这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作用非常直接,可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对本科专业设置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第二个政策是去年11月19日,教育部发文取消了奥赛获奖者保送资格,并且允许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获奖者在其高考成绩上增加不超过20分投档的优惠。这对目前国内过热的奥赛训练釜底抽薪。考虑现有三届在校高中生利益,方案在2014年才全面执行。这项改革是高考系列改革的肇始,直接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以奥数为代表的奥赛为何会妨碍创造力的养成?总体而言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从创造的思维模式角度看,奥赛是解难题活动,其中的难题又是人为设置的假问题,包含人为的思维迷路,这些难题有人已经知道答案,解难题者潜意识中知道答案存在并已有了方向。与解难题不同,科研探索首先需要提出真正的问题,人类整体都不知道答案,也许没有答案,因而探索存在方向性的根本问题,迷茫是必经阶段。这两种不同使得参与奥赛持续训练者在思维模式方面难以习惯迷茫的探索,对其成为真正的科学探索者是很大的制约。 

    第二,从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态度而言,奥赛的反复训练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范式陷阱,在潜意识中认可现有的知识体系。创造在根本上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突破,对现有知识的怀疑而非认可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第三,从知识背景和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而言,奥赛的集中训练使得学生难以兼顾发展非智力品质,甚至会导致偏科,忽略语文、历史等正常科目的学习。非智力品质以及学生较为广博的知识背景,无疑也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奥赛的反复训练无疑会损害创造力,因而教育部取消奥赛获奖者保送资格的政策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有效回应。 

    各项奥赛之中,奥数无疑具有代表性。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曾发表《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檄文对奥数予以批判。“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从小学就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睹,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同样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女士1月却在该校教育实践报告会上哽咽哭诉,“奥数不是反革命”。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至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但是数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

     按照刘彭芝女士的意见,杨东平先生的言论无疑就是对奥数的“严重妖魔化”。将以上两位委员的言论对照来读,有助于我们辨明是非还是模糊是非呢?

     奥数本来是高中的一种学科活动,但其却衍生和泛滥出小学奥数和初中奥数,其中原因何在?刘彭芝女士将其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曰“家长望子成龙”,二曰“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似乎中学没有什么责任。教育部曾允许奥数获奖者保送,应当承担责任。但仔细思考,没有某些著名中学在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选拔中对奥数成绩的畸形重视,奥数如何会泛滥到小学阶段呢?人大附中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接近200人,在北京几乎是第一名校,将奥数泛滥的责任全部推卸似乎并不妥当。

    作为人大附中校长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彭芝女士“奥数不是反革命”的哽咽哭诉,很容易误导听者和读者产生这样的结论:教育部已经出台的取消奥赛获奖者保送的政策有可能是错误的,未来这样的政策有可能折腾,继续选择奥数训练仍然很有前途,人大附中即将举办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其生源选拔仍可能看重奥数成绩。 

根本问题,迷茫是必经阶段。这两种不同使得参与奥赛持续训练者在思维模式方面难以习惯迷茫的探索,对其成为真正的科学探索者是很大的制约。 第二,从对现有知识体系的态度而言,奥赛的反复训练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范式陷阱,在潜意识中认可现有的知识体系。创造在根本上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突破,对现有知识的怀疑而非认可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第三,从知识背景和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而言,奥赛的集中训练使得学生难以兼顾发展非智力品质,甚至会导致偏科,忽略语文、历史等正常科目的学习。非智力品质以及学生较为广博的知识背景,无疑也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奥赛的反复训练无疑会损害创造力,因而教育部取消奥赛获奖者保送资格的政策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有效回应。 各项奥赛之中,奥数无疑具有代表性。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先生曾发表《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檄文对奥数予以批判。“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从小学就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睹,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 同样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女士1月却在该校教育实践报告会上哽咽哭诉,“奥数不是反革命”。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至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但是数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 按照刘彭芝女士的意见,杨东平先生的言论无疑就是对奥数的“严重妖魔化”。将以上两位委员的言论对照来读,有助于我们辨明是非还是模糊是非呢? 奥数本来是高中的一种学科活动,但

    不折腾是微小进步得以累计并导致真正进步的基本态度,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折腾同样重要。“奥数不是反革命”是奥赛政策将继续折腾的危险信号,因而非常值得大家警惕!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17dnw.html) - 警惕奥数再折腾_杨东平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