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 1080:拔罐可疗疾 特定穴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0:31
     

拔罐可疗疾 选择有宜忌

  冬季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加大,很多人会感觉身体不适。偶感风寒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也让人浑身不舒服,于是拔火罐这一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寒冷的冬季火起来。对此,专家提醒,如今许多家庭都备有火罐,如玻璃罐、竹罐、真空抽气罐等,但是居家拔火罐不可大意,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拔火罐前最好学习穴位常识

  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城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很多人在家拔火罐往往凭感觉,所以效果欠佳。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有的患者腰部受凉了,就只在腰部最疼痛的地方拔一个罐儿,而实际上附近穴位也要辨证地再拔一到两个,甚至更多。但是,并不是说拔得越多效果越好,关键是拔的地方要正确,不能乱拔。

 
 拔罐时间越长并非效果越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科主任戴奇斌介绍说,在门诊给患者拔火罐时,很多患者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被拔罐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10~15分钟。如果患者身体虚弱,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之内。戴奇斌提醒,冬季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


  拔完火罐后记得看看“印记”

  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主治医师王亮提醒大家,拔火罐留下的罐印以及颜色都很有意义,很多人常常忽视了这一点。比如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证为主,兼有血瘀。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印记,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有风邪和湿证。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内热湿毒的反映。


  皮肤过敏者最好不要拔火罐

  拔火罐虽然是一种简单便捷的保健方法,但在使用时同样有禁忌人群,特别是以下五类人就不宜拔火罐:体质弱者、皮肤易过敏或体表有溃疡的人、全身剧烈抽搐或情绪烦躁不安者、重度失血后、妇女月经期以及妊娠妇女、肺部疾病患者。

  

火罐不可乱“拔” 拔罐后勿忘看“印记”

  文章来源:未知..... 发贴时间:2010-11-23 ..... www.rentixuewei.com

另类养生悠着点

你拔火罐了吗?自己在网上买火罐,依照网络图片或介绍胡乱在身上“拔”,这可不是一个两个人在做,笔者在公交车上就听到一群年轻女孩子在谈论拔火罐,回到家跟家人一说,不说不知道,原来家人的同事、朋友很大部分都在自己拔火罐。可既不懂中医原理,也不懂穴位,只知道拔火罐对身体不错就盲目跟风,这实在让人担忧。

对此,专家提醒,如今许多家庭都备有火罐,如玻璃罐、竹罐、真空抽气罐等,但是居家拔火罐不可大意,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拔罐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城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很多人自己在家拔火罐的时候往往喜欢想当然,凭感觉拔火罐往往效果欠佳。因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比如有的患者腰部受凉了,就只在腰部最疼的地方拔一个罐儿,而实际上附近穴位也要辩证地再拔一到两个,甚至更多。但是,并不是说拔得越多效果越好,关键是要拔的是地方,不能乱拔。

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戴奇斌介绍说,在门诊给患者拔火罐时,很多患者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被拔罐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在10-15分钟;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患者,时间最好控制在5-10分钟。戴主任提醒,冬季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在外太久。


拔完火罐后记得看看“印记”

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主治医师王亮提醒广大读者,拔火罐留下的罐印以及颜色都是有意义的,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比如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通过看罐后印记可知自身身体状况及疗效,从而能更好地对症辨治。


皮肤过敏等五类人最好不拔火罐

拔火罐虽然是一种简单便捷的保健方法,但在使用时同样有相对应的禁忌人群,特别是以下五类人,就不宜拔火罐:体质弱者、皮肤容易过敏或有溃疡的人、全身剧烈抽搐或情绪烦躁不安者、刚重度失血后,妇女月经期以及妊娠妇女、肺部基础病患者。

    

特定穴位(一)

文章来源:未知..... 发贴时间:2010-12-26 ..... www.rentixuewei.com

 特定穴位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等。

(1)五腧穴
    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称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穴”。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灵枢·本输》则详细叙述了各经脉井、荥、输、经、合的穴名和具体位置,唯独缺手少阴心经,后经《甲乙经》补充完备。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比喻为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山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比喻为水流尚微,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荣”:“输”穴多位于掌指关竹或跖趾关节之后,比喻为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比喻为水流变大,畅行无阻,是径气正盛时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比喻为江河水流江人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人为合”。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症。如《难经·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表1—11—12)


(2)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表1—13)


    原穴的名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谷,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经》补齐。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腧穴中的输穴,即所说的“阴经之输并于原”,“以输为原”,这与阳经六腑输穴之外另有原穴有所区别。《难经·六十二难》指出:“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意思是说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

(3)络穴
    络脉在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穴位,称为络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的络穴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穴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穴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有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表1—14)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症,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疗本经病,也能治其表里之经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痛等疾患。络穴在临床中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
    另外,《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故又有“十六络”之说。     (4)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表1—15)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
    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又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可作协助诊断之用。   (5)背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称为背俞穴。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表1—16)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其中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要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素问·长刺节论》说:“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说:“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病治阳”等,均说明背俞穴可以治疗五藏病症。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脉挛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萎及骨病等。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二)

文章来源:未知..... 发贴时间:2010-12-26 ..... www.rentixuewei.com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踽脉、阳踽脉、阳维脉、阴维脉。奇是奇异、零奇的意思,是指这八条经脉的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是十二经之余;又因其无络属脏腑的表里配偶关系,故有人认为“奇”字应读作“奇偶”之“奇”(音箕)。
    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其中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各有本经所属穴位;其余冲脉、带脉、蹒脉、维脉的穴位均见于以上各经。冲脉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交会足少阴经穴;带脉横行于腰部,交会足少阳经穴;阳蹒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交会足太阳等经穴;阴蹒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交会足少阴经穴;阳维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顶,交会足太阳等经及督脉穴;阴维行于下肢内侧、腹第三侧线和颈部,交会足少阴等经及任脉穴。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及其交会于他经关系如下表(表1—6):


(3)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别行部分,分布于胸腹和头部,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的联系,其间有“离、合、出、人”的关系。从十二经脉分出称“离”(别),进入胸腔和腹腔称“人”,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会合称“合”。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
    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其所行路经,都从肘、膝以上的正经别出,经过躯干,深入内脏,上至头、项;并于头项之处,其阴经合于阳经,阳经合于本经而上抵头面。例如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下合于胭,人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本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下合毛际,人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本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下合于髀,人走脾胃,上出鼻额,合于足阳明本经。手太阴、手太阳经别,下合于腋,人走心与小肠,下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本经。手厥阴、手少阳经别,先合于胸,人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本经。手太阳、手阳明经别,沟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本经。所以,手足三阴经俞穴能治头面范围的疾病,就是因为经别与经脉有其内在的联系。十二经别分布概况如下表(表1—7)


(4)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上躯干部的任脉络(身前)、督脉络(身后)及脾之大络(身侧),总称为十五络脉。四肢部的十二络,主要沟通表里两经,又有循行路线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驱干部的三络,分布于身前,身后、身侧,起渗灌气血的作用。络脉与经别都是加强表里两经间的关系,所不同的是:经别主内,没有所属穴位,也没有所主病症;络脉则主外,各有一络穴,并有所主病症;十五络脉的穴名和分布部位如下表(表1—8):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联结筋肉、骨骼,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筋”,《说文解字》解释作“肉之力也”,意指能产生力量的肌肉;而“腱”是“筋之本”,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由此可见经筋与肌肉系统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所以说经筋也是按摩的主要部位,但又不是简单的肌肉放松。
    全身的筋肉按部位分为三阴三阳,即十二经筋。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象经脉那样属络脏腑。筋有大小,或散布成片。杨上善说:“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其有起维筋、缓筋等皆是大筋别名”。
    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是:经筋联属于十二经脉,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循行走向,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如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行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腰外上行于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指,循牖内上行结于胸部。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除如上述手足三阳三阴经筋在头、面、胸、腹部分结合以外,各经循行于踝、胭、膝、股、髀、臀、腕、肘、臂、肩、颈等关节或筋肉丰满处,并与邻近的他经相联结。十二经筋的分部部位,按四肢、躯干、头部列表如下(表1—9):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如《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都也”。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如《素问·皮部论》说:“额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皮部居于人体的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中所说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这是外邪由表人里的一个方面。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应于皮部,如所说的:“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由此可见,皮部与内脏也是密切相关的。
    从外部的诊察和施治,则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膏药等法,保健按摩中的推法、擦法、拍法等直接作用于皮肤的手法,都结合了皮部理论的运用。十二皮部在诊断、治疗时手足相通,所谓“上下同法”。杨上善说:“阳明之脉有手有足,手则为上,足则为下。又手阳明在手为下,在头为上,足阳明在头为上,在足为下,诊色、行针皆同法也,余皆仿此”。十二皮部合为六经皮部,各有传名,这在六经辨证上有重要意义。其名称见下表(表1—10)

    发扬光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国民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大明整理20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