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摩凡陀售后:落日强人卡扎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15:00
核心提示:卡扎菲以一个生于羊皮帐篷,祖上两代牺牲在反殖民战争的遗腹子身份,在1969年9月1日的革命中登台。像他信奉的前辈纳赛尔一样,集合年轻军官,一路组织武装,向王国统治者施压,伊德里斯王朝很快缴枪。斯时,他仅有27岁。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

一位中国大使20年前见到卡扎菲(Mouammer al Gaddafi)时倍感意外:房间里只有一张办公桌,连接一张小会议桌,一张普通靠椅,几张供客人坐的小靠背椅,办公桌上一部电话机,一枝笔,几张纸,其他什么都没有,更无摆设。

离帐篷不远处停有3辆加长型房车,窗户均拉上窗帘,估计是卡扎菲睡觉和生活起居室,一有动静就可立即开走,海湾不远处还停有小军舰。在他自己缔造的民众国里,卡扎菲一直过着小心翼翼的日子,却从未消失于利比亚的公共空间中。

上个不寻常的周日后,68岁的卡扎菲行踪成谜。北京时间2月21日,新华社在内的诸多媒体转引半岛电视台消息称,这位掌权41年的领导人已在20日日落前遁往委内瑞拉。但卡扎菲的二儿子、国内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赛义夫(Seif-islam)在晚间的电视讲话中否认了这一消息。

北京时间21晚22时,美联社报道称示威者已宣布控制了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Benghazi)。利比亚民众则在社交网站中散播,赛义夫掌控的军队已经用重型武器枪杀超过500人。班加西是骚乱发生后伤亡最严重的地区。赛义夫已在电视讲话中警告,示威活动有引发内战的危险。

新华社报道称,赛义夫说他的父亲仍有数十万的支持者,并且另有数万人正在赶往黎波里保卫卡扎菲的途中。

强力镇压能否消弭动乱尚待观察,人们似乎看出一个长期禁忌的破绽:强人卡扎菲的权力也有有效期。

“王中之王”

卡扎菲的政治生命似乎还在高峰。两年前一场政府间宴席上,他一如既往地穿着民族化的长衫,两颊自由生长着灰白又粗硬的胡须,吐字发音依旧洪亮,并伴随着夸张的身体语言。来自其他阿拉伯“部族”的首脑赞美他,简直是“王中之王”(king of kings)。

阿拉伯地区的国际性报纸《中东时报》(Asharq Alawsat)刊发接近卡扎菲家族信源说法称,卡扎菲21日一直在首都与部落领袖商谈对策,该信源称卡扎菲仍受到政治人士的广泛支持。

以一个生于羊皮帐篷,祖上两代牺牲在反殖民战争的遗腹子身份,卡扎菲在1969年9月1日的革命中登台。像他信奉的前辈纳赛尔一样,集合年轻军官,一路组织武装,向王国统治者施压,伊德里斯王朝很快缴枪。斯时,他仅有27岁。

此时利比亚刚刚成为石油重镇。社科院研究报告显示,因为加大开发力度,全国石油收入从1962年的1370万英镑增加到1968年的3.03亿英镑。人均收入在到1969年已经迅速增加到2000美元。卡扎菲运动的民意基础,源于石油经济中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这亦是民众对其最大期待。

利比亚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社会主义国有化,80年代则又逐步放宽私营资本。卡扎菲更乐于做思想导师。也许是从东方获得的灵感,也许是对当地七年“文化革命”的总结,1980年代从宫廷到市井,利比亚人手多了一本绿皮书(the green book)。除了搅拌许多穆斯林教义外,卡扎菲在其中勾勒国家制度,并留下著名的语录,声言要塑造有别于“社会主义”,更迥异于“资本主义”的政权形态。

卡扎菲宣扬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无需通过他们的代表实施,前中国驻利比亚大使的观察结果是,“在实践中,这种‘民众国’的统治者只有一个人,就是卡扎菲。”

1979年开始,卡扎菲不再担任行政职务,一直只是“革命领袖”。尽管人们曾一度背诵卡氏语录,卡扎菲的强人政治仍未企及一种安稳的姿态。卡扎菲的一种解释是,阿拉伯世界统一的使命将落在利比亚人的肩上,而美国等的干扰使之需要倍加小心。

当年,美国政府将其列入恐怖主义国家序列。里根总统直说卡扎菲是“疯狗”,这至今是美国大众对他的基本印象。卡扎菲的形象足以与切格瓦拉、卡斯特罗等并列。

1982年当他访问北京,的黎波里同时起飞两架专机,且“并未通知中方卡扎菲在哪架飞机上”。据担任中方翻译的外交部官员时研春记录,卡扎菲在与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后突然问他,“业余生活怎么安排?”时研春据实称常去公园,和家人散步。卡扎菲那张在报章语言里有着“反美”意味的脸,显出羡慕的神情。

一份核心学术刊物中的记载是,卡扎菲的专机甫一停在人民大会堂前,他的一群贴身女保镖就拼命往前冲,四面散开,抢占最佳位置。卡扎菲对中方官员说,他出访时带这些女保镖并不是为了警卫,真实意图是为了对外宣传,利比亚全民皆兵。

“卡扎菲不是疯子,也不是无定向导弹,他是一个有丰富思想和想象力的、狂热的革命理想主义者。”前中国驻利大使王厚立认为。他从1980年代末开始常驻利比亚。他也摸不清卡扎菲的驻扎地。

“利比亚模式”

民族主义夹杂着危机暗示,流淌在“民众国”的每一根血管中。作为政权的中枢,卡扎菲住在各种帐篷群里,帐篷外往往还有老人在煮茶,甚至有几匹骆驼或羊群吃草。

鲜有人知道他到底住在哪一间。即便熟识的外国使节,也只能接受事前不说明的秘密接见。政权对外一直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意欲除去领袖,利比亚在1980年代多次遭受英、美军事打击,这种危机感深刻注入国民内心。

王厚立记得,有时召见是在的黎波里市内的“阿齐齐亚门”卡扎菲的帐篷或办公室里。有时要飞往距的黎波里以东约600公里的锡尔特海湾边,有时飞往1100公里远的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班加的西郊。

1980年代后,利比亚经济增长在低位徘徊,卡扎菲以对外战斗姿态抚慰国内愈加增多的反对派系。卡扎菲不得不反击。1988年,一架泛美航空的波音747飞机在苏格兰洛克比小镇上空爆炸。这次空难致死270人。两名嫌疑犯都是利比亚人。

两年之后,美英法三国对利比亚提出指控,一致以恐怖主义谴责利比亚。后因联合国介入,国家陷入长时间的经济、政治制裁。据统计,到1998年底,联合国的制裁使利比亚损失达265亿美元。1999年,中东国家开始遭遇一系列政权继承问题,卡扎菲政权也倍受压力。

直至2003年,在美国接连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施以重击后,卡扎菲同意以27亿美元赔偿洛克比空难死亡家属,尔后联合国解除制裁。同年,卡扎菲表示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发计划。2006年,美国将利比亚从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去除。

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3年,利比亚与美国贸易额为零,2007年达到33亿美元,贸易顺差近27亿,主要是4000多万桶石油交易。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利比亚GDP从2003年至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持续上涨近三倍。但石油收入的大部分为政府和利益族群所得。

美国学者敏锐地将这一过程称作“利比亚模式”。利比亚开始申请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仍会有高校在课堂上讲授卡扎菲之于阿拉伯世界的政治设想。但国际观察家认为,国内的政治改革才是利比亚发展的关键。

由于未设立正常更迭的代议制机构,40年民众国形成的权力结构,已难以顺畅运行。北京大学副教授吴冰冰在解析这一模式时,转引利比亚政治势力的话说,“改变体制是不可能的,惟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像赛义夫这样的人提出的倡议,希望他将把事情引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

中东“多米诺”

等待卡扎菲,似乎没有尽头。卡扎菲的部族意识异常强烈,他信任部族的军官遍布利比亚的军事部门,担任重要的职务。通过对部族力量的确认,他才能从内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力量。

尽管2010年利比亚实现GDP10.6%的本世纪最快增长,民众与其他派别的政治期望在近两年仍然鲜有实现。相比本·阿里在突尼斯长达1月的僵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8天的坚守,利比亚自2月17日开始的全国性骚动更快地弥漫。

西方媒体分析称,这是自二战民族独立运动以来,该地区最密集的政治运动浪潮。新华社近日连续报道,在整个中东地区,指向政治变革的街头抗议活动不断。

在利比亚邻国巴林,王储萨勒曼下令军警撤出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与反对派对话。也门的示威者前日互相拔枪攻击,至少1死8伤,日前再有3000学生在首都萨那示威。阿尔及利亚示威者也接连和防暴警察冲突。摩洛哥周日上万人在首都拉巴特示威,要求国王放权,打击贪污。伊朗的局势也愈加复杂,上千示威者在首都德黑兰上街悼念上周一两名被杀示威者。

受其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1日应声涨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利比亚的反对派也称,如果当政者不迅速解决问题,将尝试切断通往西方国家的石油运输管道。

政治变革几乎是共同诉求。中国社科院中东事务研究员殷罡日前向本报记者分析,民主改革在该区域一直难以实现,美国的介入也更多地展现在能源需求上。他认为:“传统的强人政治会在泛民主化后逐一褪色。”

在突尼斯事发后,卡扎菲依然希望聚拢身边人。他提出给公职人员加薪一倍的计划。但在计划尚未执行前,抗议的人潮便涌向了首都。

在逃往委内瑞拉的消息传出后,他亲自遴选的驻阿联酋、印度等国的大使也立即宣称要辞去公职,以支持民众的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