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到张家界三日游:简单明了的脏腑圆圈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1:47
简单明了的脏腑圆圈理论 
        中医给人看病,就像炒一个菜。在学校学习中药,就好比告诉你盐是咸的,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花椒是麻的……前面几章讲中药,就好比告诉你,炒麻辣豆腐需要放盐、辣椒、花椒等,但这些之间是什么比例,如何配合运用,炒出来才好吃,就是中医的“方”了。理法方药,最重要的是理,其次是法,再次是方,最后是药,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按照药----方----法----理得顺序来讲,因为理的层次可以上升到很高,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在先讲前面的药、方、法的时候,我会穿插讲一些浅层次的理,这样理解方、药容易一些。现在开始谈方,方是药的组合,用药如用兵,一个方就是一个布阵,有前锋、有后守、有侧攻,一个病证如果你明白透彻了,用药就同排兵布阵一样,古人的君臣佐使就是布阵的方式,可以参考,但也不必局限于什么一君三臣之类的规定,任何东西凡是规定死了,就不灵活了。战场上还有“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呢,用药的关键是识病机、识药性!举个例子:二至丸:补益肝肾。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由女贞子、旱莲草组成,处方简单,两药等量使用。方解为:女贞甘平,补益少阴之精,其隆冬不凋,色青黑,益肝补肾。旱莲甘寒,汁黑入肾补精,故能益下而荣上,强阴而黑发。谁是君谁是臣?我看都是君,就是两味补养肝肾之阴的药物组合而成,这就是相同功效的药物组合,既是药方,也是药对。二妙散:由苍术、黄柏等量组成,但有主次之分,黄柏为君,取其苦为燥湿,寒以清热,其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臣以苍术,辛散苦燥,长于健湿燥脾。二药相伍,清热燥湿,标本兼顾。用于湿热下注证。患者可见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等。这些搭配是比较简单的,患者的病机也比较单一,如果病机复杂,用药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就好比吃泡菜,菜泡好后,放点麻油就很好吃,但炒小青菜就相对复杂些。我们再来看个例子,小柴胡汤:处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舌苔薄白,脉弦者。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这些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结合指南针再看这段话,可能意义就不一样了:    
你就会明白,小柴胡汤治疗的其实是肝、胆、脾、胃这四个点。寒邪入体,卡在胆这个部位,导致胆胃之气不降,反而上升,出现:默默不欲饮食,喜呕;胆气郁结化火,胆火随胃气上逆,出现口苦,咽干;胆火上升扰乱心神,出现心烦;左侧轮子是逆时针旋转的,胃气上逆,导致肝气上升受阻,肝气郁结,清气不升,出现:咽干,目眩,脉弦;肝气上升则病情好转,胃气上逆则病情加重,两者互不相让,左轮一会正转,一会反转,患者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如果此时正逢妇女经气,胆火随胃气上升,心火复炙,随肝气下陷入肾、入子宫,形成热入血室证,也就是左轮反转的结果……如果病人平时肝气上升条畅,胆气下降顺畅,根本不可能出现小柴胡证。你仔细观察,临床上患小柴胡证的患者多有胆囊炎或脂肪肝等肝胆气机不畅的基础病,这就是正气不足,气血循环不畅,寒邪深入后,正好卡在薄弱的肝胆环节,出现小柴胡证。有了肝胆气机不畅的基础病,患者就会有脾虚,所谓“肝郁乘脾”、“见肝之病之肝传脾”就说的是这些……明白了这些,你再来分析小柴胡汤,就很简单了。柴胡升发肝气,从左侧肝这个点,提升左轮的运行力量。半夏降胃气,从胃这个点向下降,胃气下降,胆气也随之下降,一升一降,这样就能恢复左轮的运行力量。黄芩清胆火或清已经进入子宫的热邪。人参补脾,恢复长期以来脾脏受到抑制后出现的虚损,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其实就是调节左右两轮的协调性,这样右轮的力量可以带动左轮。炙甘草调和药性,说白了,就是让上述这些药协同起来,同时发力,就好比推车时喊号子,“一、二、三推”,甘草就是个喊口号的,好让大家一起用力……看完了小柴胡汤的分析,大家可能会想,是啊!这就是用药,顺应脏腑的特性,该升就升,该降就降,各个脏腑都正常了,病就好了。也难怪有人说“小柴胡汤是百病良方”,因为他不是治病,是调理脏腑的功能,推动人体气血的运行!如果你说,不用柴胡,用生麦芽代替柴胡来升肝气行不行?照样可以!如果用竹茹来代替半夏,行不行?照样可以!用党参代替人参呢?也可以,只要脾虚得不厉害就行!这样处方成了:生麦芽、竹茹、党参、黄芩、生姜、大枣、甘草,还是小柴胡汤,照样有效!不信你试试!为什么?因为药物虽然变了,但机理没变,这就是灵活用药,灵活看经方……今天就讲这些吧,改天再继续!看完这上面的论述,大家对药物在人体的作用有个感觉了。
哦!药物就是这样起效的!为了加深印象,我会继续举一些例子,和大家一同分享古人在遣方用药的奥妙,让我们站在一个简单明了的视角看待疾病,分析经典药方。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汤的八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风为阳邪,首先犯肺,肺主皮毛……
麻黄汤证讲的是寒邪借风邪通过皮毛而入,侵犯肌表,卫气与之抵抗,正邪相抗,人体阳气郁滞,所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1、疼痛:寒性收引,不通则痛。2、发热:正邪交战的反应。3、恶风:卫气抵抗已经入表的风寒,正邪相争,卫气不能发于外,无暇顾及外风再次来袭,所以恶风。是卫气不足的一种反应。4、无汗:风寒郁表,毛孔闭塞不通,人体阴分不能外布滋养皮肤。5、喘:为肺气受寒邪侵犯,气机郁闭,宣发肃降失常。
 我们再结合指南针来看看药方: 麻黄汤证就是肺这个点受风寒的影响给卡壳了,右轮不能行走了。 右轮的动力来源于肺,麻黄配杏仁,一宣一降,肺气宣发与肃降得以恢复,肺的开合功能恢复,卡在肺的这个点问题得到解决,整个问题都解决了!麻黄和杏仁就是麻黄汤的核心!或问:还有桂枝呢?甘草呢?桂枝入心,温心阳,通血脉,是从左轮入手。就好比汽车陷在泥潭中一样,麻黄和杏仁是修复前轮,从前边拉车;桂枝是提升后轮的力量,从后边推前轮,这样“一修”“一推”,车子就起来了。至于甘草,这里同小柴胡汤中一样,也是调和药性,可以理解为“喊号子”的。或问:从后轮入手,可以从肝、可以从胃,为什么一定要从心?
如果这样想,说明对疾病已经开始深入思考了。因为寒邪的侵犯,犯肺的同时,寒邪在体内也会消弱人体的火力,从心入手,用桂枝也是补火,也是扶正,温通血脉。火力补足,血脉通利,卫气可以输布到体表,自然就不会恶风了、畏寒了。风寒之邪就会随汗一起,赶出体外了,人体阴分也可以外布滋养皮肤了。或问:为什么会随汗而解?汗出是卫气战胜风寒,皮肤毛孔打开的标志。就好比赶贼出门,贼离开时,大门也是打开的一样,如果门都没有打开,贼肯定还在家里了!或问:麻黄汤是寒邪借助风邪侵犯人体肌表所致,如果没有风邪或者没有寒邪,只是单纯的风邪与单纯的寒邪,他们是如何侵犯人体的?又该如何治疗呢?第十一章:旅行第二站之药方(中)
单纯风邪侵犯人体,伤寒论上描述为“中风”,这里的中风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是“中了风邪”!看看桂枝汤条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阳浮而阴弱:说的是脉象浮取为阳,沉取为阴,此句讲,桂枝的病人,脉象轻取有力,沉取无力。2、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风为阳邪,首先犯肺,肺气宣为阳,降为阴。现在肺气受风邪的侵犯,宣发太过,若逢上人体阴份亏虚,阴不制阳,人体阳气外展太过,故而发热、脉浮。亏虚的阴分被阳气外散,故出现汗出。3、恶寒、恶风:阴为阳之基础,阴分不足,阳气化生也会不足,卫气护表之力不足,故而恶寒、恶风。4、鼻鸣者,肺开窍于鼻,阴液走表则为汗,发于鼻则鼻塞而鸣;干呕者,胃气随肺气上逆也。概括桂枝汤证的病机,就是人体阴分不足,营卫失调,风邪表入,肺气向上向外宣发太过!我们借用指南针再来看桂枝汤证:阴分不足,营卫失调就好似前轮大,后轮小,两轮运动不协调。治疗上养阴分为主,调节气血两轮的协调运动就可以了。白芍为君药,养阴分。阴分足了,两轮就平衡协调了。桂枝为臣药,目的一,调节白芍的凉性;其二,温通心阳,促进阴分化为卫气,增强护表之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也就是调节两轮的协调性。服药后喝稀粥一碗,就是促进营阴向卫气转换,薄薄汗出,就是卫气充足,风邪驱散的过程。这样阴分的到补充,卫气来源充足,风邪得解。或问:桂枝汤是阴分不足,风邪外袭所致,如果患者阴分不亏虚,阳分亏虚,风邪外袭又是何证?答曰:这将是玉屏风证候。你不妨再分析玉屏风散看看。或问:如果阴分过盛太多,形成体内湿邪停聚,风邪再来外袭,又是何证?答曰:内有湿邪停聚,外有风邪袭表,风与湿相合,则为风湿也!湿邪何治?祛湿不在于发汗,在于利小便!风邪何治?桂枝汤法,微微汗出则可! 寒邪为阴邪,人体足太阳膀胱为寒水之脏,同气相感,寒邪则自太阳膀胱经而入。膀胱经者,循背夹脊过项,寒性收引,出现项背僵痛!再看伤寒论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这不就明白了!说是谈方的,谈着谈着谈到伤寒论了,有点跑题,我们还是谈一些经典的配方:桔梗枳壳汤:桔梗 枳壳(麸炒,去瓤)各等份宣肺行气,主治伤寒痞气,胸满欲绝。桔梗归肺、胃经,性升;枳壳归胃经,性降,两者一升一降,胸中郁塞之气得顺,胸满自愈。再看看地图,升者肺气得宣,右轮运行有力;降者胃气得降,浊气得降,左轮运行有力,两轮运行通畅,气滞得运,胸满得消。此方看似简单,但升降相随,组方精妙。我们再来看一个:枳术汤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枳术汤方:枳实7枚、白术二两结合地图看看这个配方,你会发现也很奇妙。白术归脾经,组脾升清,运化水气。枳实归胃经,降胃气,行胃之气滞。一升一降,则中焦水气停留,“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立即可散。“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这种病人有没有?临床上比较常见,脾肾阳虚之人,如果贪凉饮冷,再加上思虑过度,脾气郁结,则水饮与气结停滞中焦,形成中焦痞满,大如旋盘,患者中部崛起,饱胀无饥饿感,体重增加,赘肉横生……运用枳术汤方升降中焦,行气运湿,两轮运行条畅,水气郁结消散,旋盘何复存在?此方对于中部肥胖者效果较佳!下一个: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这个方很有代表性,我们再看看地图。
  
 
   
你会发现,逍遥散就是一个调理肝脾两脏的药物。患者长期肝气郁结,肝这个点卡壳了,人体气机上升不了了,原本依靠肝脾来升阳气的,肝气升不上去,担子全落在了脾身上,脾脏消耗自身精微物质过多,脾慢慢也虚了……就好比两个人一起抬东西,结果一个人不出力了,担子大部分靠另一个人出力,没多久,另一个人也扛不动了……肝气郁结,用柴胡、薄荷来梳理肝气,恢复肝脏升发条达的特性。郁结之气得到舒展,两胁作痛,寒热往来自然消除。肝气郁结时间久了,就会化火,损伤肝阴,所以用白芍养肝阴,用当归养肝血;脾虚了,用白术健脾益气、用茯苓健脾祛湿,这样脾脏功能恢复,升清功能也就加强,也就能分担肝脏的担子,人体阳气就可以升腾了,头也就不痛了。生姜既能升肝气,又能降胃气,促进右轮之恢复运行。或问:为何有柴胡,还用薄荷?答曰:薄荷用意有二:其一,梳理肝气;其二,性凉,散肝经之郁火。或问:炙甘草仅仅只是调和药性?答曰:甘草与白芍,酸甘化阴,缓急、养阴也!或问:如果肝气郁结化火较重,用薄荷行不?答曰:如果肝气郁结化火较重,薄荷药力就不够了,可以用栀子来清火,用丹皮来凉血,这样就成了名方:丹栀逍遥散。或问:既然两轮不协调,为何不用上大枣,生姜、大枣不是协调两轮的?答曰:患者已经有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病机存在,大枣偏于滋腻,不利于气机的舒展,所以不适合加大枣了。或问:从逍遥散还能看出啥呢?答曰: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患者有肝气郁结已经导致了脾虚,非一日之功。这类病人常常伴有肾阴虚的病机,为啥?肝火除了伤及自身肝脏的阴分,也伤及了肾阴,因为如果肾阴不伤,肾水上济,肝脏就不会化火!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继续深思下去,我们再想想,肝气郁结化火伤阴之后,心脏会怎样?心脏的阴血要靠肝脏提供,为啥?肝藏血,肝为母脏,心为子脏,木生子,五行之规律啊!肝脏自身的阴血都不足了,还能给心脏提供阴血吗?当然提供的也少了!这样又会出现什么状况?心火没有阴血的救济,火就会亢盛,就会心烦,就会急躁,就会失眠……谈着谈着又谈远了,不过从一个逍遥散,我们能想到这些就不错了,明白了这些,就知道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为什么吃逍遥丸有效,但不能彻底治好,为啥呢?肾水没养起来啊!或问:如果肝气郁结没有这么长时间,只是突然的,或者近几天导致的,肾水还没有受到损伤,如何治疗?答曰:看看四逆散的处方吧! 
 
 
 
第十二章:旅行第二站之药方(下)
 下一个:四逆散柴胡、 枳实、芍药、炙甘草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结合地图,结合逍遥散,你会发现,四逆散也是调和肝脾的经典配伍。少阴病,少阴指的是脾,寒邪层层深入,由三阳转入三阴,寒邪进入脾经,影响脾脏的升清。(说明:少阴本为肾,四逆散所设的为寒邪由太阴转入少阴之初,尚未完全深入少阴之地,所以此处少阴实际上指的为脾)经云: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主四肢,现在脾被寒邪所困,清阳无法实四肢,所以出现四逆之证。四逆者,四肢发凉也。脾属土,脾土郁滞,反侮肝木,木喜条达,被侮则升发受阻……咳者,土不生金,肺气不足也。悸者,木不生火,心血不足也。小便不利者,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足,三焦水道来源不足也。腹中痛,寒邪停留肠间,寒性收引,气机不顺畅也。泄利下重者,脾不升清,水谷精微无以运化,夹杂而下也。柴胡升发肝气,疏畅气机,恢复左轮。枳实降胃气,降浊气,浊气得降,清气自升。白芍养阴柔肝,防肝气之郁结,化火伤阴。甘草者,健脾胃,调和药性。或问,通观全方,并无调脾之药,何来健脾?答曰:脾之升清,赖肝之疏泄,肝属木,木能疏土,四逆散借调肝之药调脾,也属治病求于本也。或问:病邪已经深入三阴之地,四逆散借调肝之药来调脾,能化解此病乎?答曰:四逆散只是针对四逆而设,四逆者,清阳无以实四肢,手足四肢厥逆也。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均有加减之法。此虽寒邪已深入脾经,但病程不长,尚未变生它证,故用四逆散调理肝脾,缓四逆之证。再回头看看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用柴胡配黄芩,升发肝气的同时清胆火之力较强;四逆散则柴胡配枳实,升清降浊,疏肝理脾作用较著。故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四逆散则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 
下面来分析一个针对心脏的经典方:炙甘草汤。炙甘草、生姜、 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要明白此方的意义,首先得了解心脏,心脏在人体的状态,别用西医及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来分析,用中医的观点来分析。心脏属火,火的产生需要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就是心血,没有心血这个物质基础,心火就无法正常燃烧。心在天好似“太阳”,我们不好理解太阳,我们这样来做个心的模型,点燃一个沾满油的棉花团,我们看看棉花团的燃烧,就可以想象到中医的心脏,如果没有油,棉花团就不可能有熊熊大火,如果油烧干了,火自然会灭亡。缺血的心脏,就好比缺油的发动机,时动时至。心血不足,自然出现心律失常,脉结代……人体的心血来源于何方?肝也!肝藏血,为心脏提供阴血;肝所藏之血来源于何方?肾也!肾阴是肝血补充的关键;肾阴来源于何方?胃也,食物精微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运……看看地图左轮,就明白心血的来源问题了。再看看炙甘草汤配方:重用生地,既能养肾阴,又能养心阴,故而重用此物。人参、麦门冬养心阴、阿胶养心血。重用炙甘草,甘草味甘,能培脾胃之土,从根本上解决心血的来源问题。反佐桂枝,是因为运用大量的滋阴养血的药物,为防止阴分补充太过反而灭了不旺的心火,此物不可缺也。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协调两轮。麻仁一物的功效,历代一家颇有争议,众说纷纭,其实麻仁就是润滑小肠,促进小肠通利,为何用此?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经络心,此经通畅,心脏经气也会更加顺畅。一个炙甘草汤,其实从六个方面来解决心脏阴血不足、经气不畅的问题:1、直接补养心阴(生地、麦冬、阿胶、人参)2、补养肾阴,增加心阴之来源(生地)。3、补养脾胃,增加心阴之来源(炙甘草)。4、通利小肠经脉,促进心经气血运行(火麻仁)。5、反佐温养心阳的药物,协同补养心阴的药物来提供心血(桂枝)。6、调和营卫(生姜、大枣)。或问:炙甘草汤中麻仁之通利小肠,前人尚未提出,此有根据乎?答曰:观察小肠不通利之病人,其人或便秘或便溏,历时日久,则肠道或生小瘤。凡此类病人常伴有心力不足的表现,脉象示左手寸脉虚细若绝,西医往往查遍心脏无任何异常。临证观察,时常碰到。小肠治愈,则心气自足,也是可以验证的……此发前人之所未发,细心揣摩,能明此理,则近三分之一心脏病可以彻底治愈。何也?心脏无过,小肠有罪也。讲了这么多对方的辨析,是不是这么回事?临床上可以操作吗?我举个案例:患者华某,女,65岁胸骨后针刺样疼痛3年,稍稍活动就加重,曾在多家三甲医院就诊,均怀疑冠心病,但针对心脏的各种检查均正常,医院只能按照冠心病治疗,服药时好时坏,三年来病情逐渐加重,就诊时患者步行50米即感到刺痛难忍,伴口干,口中粘痰较多。舌苔正常,切脉时右寸、关郁滑,左关郁塞如豆,心脉正常。
切完脉,我指指病人的胸骨告诉患者,你心脏没问题,是痰气郁阻在这,吃吃顺气化痰的药就好了。
随后开了一个处方,自拟为双升双降开郁化痰汤。枳实20克 白术20克 桔梗15克 枳壳15克 莱菔子30克 郁金20克 归尾15克 鳖甲30克 甘草10克患者服用三剂,步行几站路也无任何不适,对疗效大感惊奇,随后续用六剂,巩固疗效。分析一下这个处方,枳实、枳壳降胃气,桔梗、白术升脾肺之气,两升两降,郁塞在胸骨后的气自然就顺畅了,配上莱菔子化痰,效果就更加明显了。左关郁塞为肝气郁结所致,当归归肝经,配上郁金解郁,肝气自然顺畅了。重用鳖甲,化痰散结。通方升清降浊,条畅气机,配伍解郁及化痰之品,有何痰气郁结不能开之乎,故而起效迅捷也……
看懂此方,则众多痰气郁阻之病可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