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的品种:老明信片述南京风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0:25



有关老南京历史风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虽不少,但通过老明信片来展示的却寥寥可数。南京藏家俞康骏20年来搜集了几十万张明信片,其中,晚清到民国这段时间与南京相关的就有1000多张,生动再现了那个时期南京城的风景名胜和人物风俗。眼下他最想办一次专题展览,让更多人通过这些老明信片欣赏到老南京之美。昨天,记者见到了这批珍贵的明信片。
100年前,一位居住在南京的美国人向家乡朋友介绍午朝门
“这里既有南京人熟悉的驻马坡、六朝松等名胜,也有薛庐、御书亭、古烈公祠等如今已无从寻觅的历史景观,还有当年老南京用驴骡运石灰的情景,是100年前南京历史风物的真实写照。”1000多张明信片中,俞康骏重点推荐一批1910年由日本横滨某印社印制的彩色明信片,“这一时期明信片多为黑白印刷,这种彩印的存世量相当少,全套60张,我还没集齐呢!”他遗憾地说道。
一张1910年5月从南京寄往马萨诸塞州的明信片引起记者的好奇,背面密密麻麻的英文表达了一位居住在南京的美国人Mallie对朋友的问候及思乡之情:“Alice送给我一张画着山谷百合的明信片,让我想起父亲花园里的百合。祝你身体早日康复。这是南京城门,有趣吧!这里的‘Men’是‘gate’的意思。”有意思的是,明信片正面注释“南京内城之五朝门”中,“五”是个错别字,“当时明信片主要由外国机构印制,写错字也不足为奇。”俞康骏说。
记者发现,这些老明信片大多记载了南京城名胜古迹,也有孙中山奉安大典等重大事件及南京挑夫等生活百态,其中上世纪30年代由南京共和书局印制的“金陵48景”,除历史上人们较熟悉的景观外,还生动记录了南洋劝业会、国立暨南学校等当时的南京新景点。
收藏明信片之余,向更多外国人“推销”南京
作为土生土长南京人,俞康骏十来岁起就痴迷明信片。他已经不记得最早什么时候在明信片中看到熟悉的老南京街巷了,20多年来,只要是与南京相关的老明信片,他都想方设法“据为己有”。
谈起明信片历史,俞康骏如数家珍,“1865年有位德国画家突发奇想,在硬纸上画一幅画,写几句问候,寄给朋友。受此启发,1869年奥地利发行了首枚明信片,当时政府为打消民众对于公开通信内容的质疑,还在明信片上加印‘对所写内容保密性不负责’。”他介绍,1874年上海就有外国机构印制明信片,而中国首枚明信片则是晚清政府于1897年发行的“大清国一版蟠龙直式片”。
俞康骏告诉记者,晚清到民国期间,在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印制明信片的外国机构很多,使用者也多为外国人,正因如此,明信片收藏更多得面向外国人,他主要通过美国易贝网来搜集,因此结识了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藏友,“一位曾在南大留学的美国人每次都聊起在南京的时光,还自告奋勇帮我征集明信片。”遇到不了解南京的,俞康骏会借机向对方“推销”家乡。
南京市作协副主席、民俗学家薛冰也很关注这批老明信片,在他看来,这对研究南京城变迁很有借鉴意义,“比如现在所说的48景,是乾隆年间演绎而成的,1910年刊行过南京人徐上添所绘《金陵四十八景》。而这套‘金陵48景’明信片,是上世纪30年代根据照片印制的,和老48景大不相同,在现有资料中尚未发现这方面的详细记载。”
如今,在朋友“鼓动”下,俞康骏正考虑出画册或办个展,让更多南京人,通过小小明信片了解南京城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