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参与海参的区别:文明,由谁来推进?读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10:19
    文明,由谁来推进?
  汪凌
 在楼上嘈杂震耳的装修声中,我合上《带一本书去巴黎》最后一页。很少有一本书给我这样酣畅又沉郁的感受了,翻开第一页后,我便随着作者的足迹往下走,直到因为一些不得不做的事而放下它。但是回过头,一有时间,首先想的还是它。就这样,我以很久没有的热情和速度,读完这本书,并且回味良久。
  
    为什么会发生大革命的恐怖?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平民的暴力?为什么最初的美好在过程中转变了方向?为什么一个个革命者在革命中相继成了“绊脚石”?就像为着解释发生在20世纪中期中国大地上的那场“大革命”,作者游历巴黎,寻觅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有关联的古迹旧痕,追索大事件发生的前后因缘,探析那些初始主动渐至身不由己的人们心中所思所想……
    在作者叙述法国历史的字里行间,印象最深的是,我常常能看到中国过往年代的影子。虽然最初只有一丝不易觉察的痕迹,但是愈往后,不由循着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思索那似曾相识的岁月,记忆中和“文革”有关的一切,时时浮现于脑际。追随作者足迹的同时,寻觅潜藏于文字和叙述中的理性之径,体会思想的愉悦。在我看来,借助对法国大革命的解剖,作者对中国的过往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原来是可以这样写和读的。
  
    给我深深触动的是,书中对底层大众与上层精英的分析、认知。理性、智慧、思想……这些标志文明和进步的东西,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是贵族,还是大众?社会文明的推进,是由哪一个阶层完成?历史是由人民推动?抑或,历史的退步源自平民的无知与暴戾?其中的曲折是非难以一言蔽之。然而不容置疑的是,答案的倾向性,能够引导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发展。
  
    书中有一个数据曾被作者反复提及,那就是当年群情激昂的巴黎民众攻陷象征旧制度的巴士底狱时,若大监狱被拯救出来的仅有7名囚犯;而当革命势如破竹行进时,在雅各宾党、罗伯斯庇尔的“革命恐怖”下,连学校和教堂都挤不下随时获罪的叛徒和异己。哪一种社会状态更符合人类发展进程?接下来不容回避的问题便是:谁是文明的推进者?当社会改革正以渐进的步伐走向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时,突如其来的革命风暴摧毁了一切理想的初衷。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基于自己出身的困惑。当我有可能回过头去,看一个家族在革命中零落的遭际,有时不免会想,这是必然的结局,还是有太多的偶然在里面?思绪扭结在一起,混乱而沉重。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如果孙中山的宪政理想实现了,如果知识阶层一直居于社会中坚地位,如果财产私有被尊重,如果……不止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要重写,中国历史也许就是另一种面貌?但是谁又能确定,一个社会的进程,会按某种事先设定的理想去走呢?   《带一本书去巴黎》,标题和游历相关,有淡雅的装帧,有漂亮的图片和插图,优美的文笔流泻出作者的个人特征和思想,它跳出一般意义的游历与历史传记的巢穴,却在拉近读者的同时,尽可能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历史的深处,去探寻我们这个民族所缺乏的形而上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