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哲香水晶钻怎么样:地方经济增长不能搞“路径依赖”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7:28:20
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地发展条件差异甚大,我称之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因此,用GDP增长率或人均GDP水平来评价不同地方政府的政绩和排序,既不公平,也不科学。在中国,不仅需要有市场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还需要有在中央政府指导下的地方竞赛,但是要根本改变竞赛的指标和指挥棒。取消GDP考核指标,不是以GDP论英雄,而是以科学发展观论英雄,这就需要把GDP竞赛转变成公共服务竞赛,改善民生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社会管理竞赛,这样做既公平也合理,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一些地方的“十二五”规划还是要大干快上,追求12%以上的增长率

  目前,各地方党委“十二五”规划《建议》已经陆续出台。从目前已经公开的23个省(市、区)党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来看,只有3个省(市、区)调门和中央一致,是弱化经济增长指标;有10个省(市、区)继续锁定在快速增长的目标上,仍追求10%以上的高增长;还有10个省(市、区),还是要大干快上,追求12%以上的增长率,其中有7个省(市、区)提出了翻一番的目标(即增长率要达到14%)。估计全国已经有25个地区在10%以上,我曾问一个省:“10%以上是多少?”得到的回答是:“在13.5%左右”。有的地级市和县还提出五年“GDP翻一番半”的目标(即增长率要达到20%)。

  可以说,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上,仍然锁定在“加快发展”的轨道上,我们称之为“路径依赖”,并“自我锁定”。这是典型的“打左灯,往右跑”,还是“快字当头”,还是“大干快上”。如果不及时遏制这一倾向,“十二五”经济增长的层层放大效应只会比“十一五”有过之而无不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也可能落空。

  从世界大国看,各国都不统计地区生产总值,更谈不上比较或考核地区生产总值,这容易产生重复计算,并不科学,也不真实。因为中国太大,目前统计省级生产总值还说得过去,没有必要统计省以下地区生产总值。从今后看,还要与国际接轨,逐步取消对省级GDP的统计,只有全国的GDP,不能搞出两个不同的GDP数据。

  地方政府最大的政绩就是改善民生

  对地方政府,取消了地区生产总值考核目标之后,他们的政绩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地方政府最大的政绩就是改善民生,提供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和重要公共产品,加强社会管理,进行市场监督,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行绿色发展,强化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从不同的政府层次看,越是较低一级的政府,越是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越是要淡化经济职能。这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有关部门应共同制定实施细则,制定充分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考核体系,使广大地方从GDP中解放出来,从加快发展真正转向科学发展。这才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最大的政治经济亮点、最大的创新之处。

  科学发展要体现在“两个同步增长”上

  从GDP增长率指标来看,要给地方政府泼冷水,不要口头科学发展,实际非科学发展。对地方政府来说,特别是省以下,实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指标更为重要。在这里,我们建议用居民总收入代替纯收入或者可支配收入。总收入包括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农业直接补助等,也包括财产性收入、租房子、租赁土地。因此,采用总收入口径更好。

  中央提出实现“两个同步增长”,即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从全国来看,2006年到2009年期间,几乎所有地区名义GDP增长率大大超过城乡居民名义人均收入增长率,越是名义GDP增长率高的地区,两者的差距就越大。以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为例,2006年到2009年期间,名义GDP平均增长率为25.67%,但是城乡名义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分别为14.76%和13.37%。经济高增长不一定给居民收入带来相应的增长。本地区居民的收入增长,就非常有意义,不是不要增长,只是不要衡量GDP增长而是要衡量居民收入。只有当城乡居民人均总收入水平能够达到7%,那么这就是老百姓所需要的经济增长。这样的话就可以向全国人民承诺,今后未来十年实现每个国民总收入倍增的目标。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