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演过的古装剧:4成新股破发倒逼市盈率下降 打新最好“两不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37:22

4成新股破发倒逼市盈率下降 打新最好“两不打”

www.eastmoney.com2011年02月21日 08:32谭婷理财周报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新股发行不败,但因为“破发”败了。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节奏延续了去年的凶猛气势,并没有因为一月的破发潮而减弱。截至目前,今年共发行49只新股,较去年同期的52家不相上下。

  • 莫慌!此次主力仍然在假摔? 套牢的股票很可能有救了!
  • 3月股市很可能发生巨变? 拉锯战背后暗藏的资金动向!

  与此同时,已挂牌上市的39只新股中,有17只上市首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破发”率高达44%。截至2月17日收盘价,仍有11只新股市场价低于发行价。

  关于新股,可以演绎出无数的话题。本期理财周报,聚焦新股保荐发行环节,从保荐、定价、申购、上市这个链条来分析思考问题,由此衍生出诸如“打新”的坚守者是谁、“破发”股票由谁保荐、哪家公司超募最少、哪只股票中签率最高等等许多有趣的细节和内容。

  当然,尤其值得一提是理财周报研究员欧阳梦雪,出席新股顺荣股份的深圳路演会:“台下96个位置超过1/4闲置”、“会议结束后,国信证券的代表依然认为该公司竞争优势不突出”等内容,十分鲜活。我们坚信,深圳中心区新股推介现场的吉光片羽,可以折射短期最真实的新股发行市场讯息。

  风险大暴露,1日5破发

  去年11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新股不败”的神话旋即破灭。但其时“破发”并不常见。

  去年发行的346只新股,有28只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仅为8%,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二级市场重挫的6-7月。

  而今年以来新股破发就像潮水,一波又一波,将投资者淹个措手不及。今年成功上市的39只新股,就有17只上市首日遭遇滑铁卢,陷入破发泥潭,破发率高达44%。截至2月17日收盘,仍有11只深陷破发泥潭,背后的保荐人有安信证券、东兴证券、东方证券、西南证券、国信证券、宏源证券、东吴证券等。

  特别是1月18日上市的5只新股全面破发,堪比是新股发行市场惊心的一幕。沪市第一高价股华锐风电上市首日以9.59%的跌幅让人大跌眼镜。至今已一个多月,股价较发行价仍下跌近20%。

  “破发是市场正常的波动,也是新股风险暴露的体现。资本市场本身就难以琢磨,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定价只是一个行为,投资者认购时看到的也只是预期,在新股发行时,投资者们都会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给股票估值,再有从定价发行到上市这段时间足以让整个市场大起大落。华锐风电的破发就是典型。”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投行人士如此解释“破发”。

  而事实上,自去年11月二次新股发行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进一步缩短新股发行结束后到上市的时间后,今年上市的新股中大部分公司在发行结束后10天内完成了上市,有7家公司仅用了6天时间。

  从过百PE到31倍PE

  对于那些创富的老板们来说,发行市盈率的回落,更直接关系到“钱袋子”。

  去年年底新股发行市盈率频创新高,120倍PE、150倍PE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市盈率和发行价双破百的股票,例如汤臣倍健(300146.SZ)。今年的发行已“换了人间”,发行市盈率明显下滑,49只新股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67.01倍,最低宝鼎重工仅为31.75倍。

  让创富老板们揪心的是,这种发行市盈率下降趋势似乎还远未走到尽头。

  据统计,1月份的35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70.88倍,而2月份的14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下降至55.99倍,创下6个月以来的新低。

  此间市场普遍认为,“破发”将倒逼发行市盈率下降,高发行价和高市盈率将慢慢得以调整。而这,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或者是一件好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获知来自市场的真实声音——

  “发行价太高,完全是发行机制的问题。投行和发行人在利益驱动下,肯定会想方设法将发行价抬高。”

  “我们一直有参与,但都中不了标,我们只会以我们自己对公司的估值去报价,毕竟拿的是客户的钱。”

  新股“两不打”

  新股频频破发,对非理性的新股申购者打击最大。

  有业内人在受访时,打趣地提出新股“两不打”建议:一是每周新股发行数量超过4只——不打;二是新股发行市盈率超过30倍——不打。

  从网上申购来看,今年发行的49只新股,网上中签率不断创新高,网上平均中签率达2.18%,是去年同期的2倍。

  从网下申购来看,机构参与新股申购的热情也不如从前,提供有效报价的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今年发行的49家公司,网下有效申购家数平均仅36家,与去年同期打新热情比,无异冰火两重天。据查,除大智慧达到108家,其他均在100家之内,其中鸿特精密最少,仅12家。

  具可比口径的49家公司网下认购倍数平均仅15.96倍,而去年同期近80倍。网下认购倍数和网下中签率互为倒数,这也造就新股网下中签率急速上升。

  近期发行的尚荣医疗,209家参与报价的机构中,只有75家为有效报价。其保荐人国信证券认为合理价值在46-56元/股,而参与询价的六类机构中仅信托公司的平均报价介于保荐人估值区间,其他五类均低于保荐人估值。

  南方轴承仅两机构获配

  从最终获赔机构家数来看,剔除沪市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机构网下成功获赔的家数都在10家以内。而近期发行的南方轴承,更是只有2家机构申购获赔。

  面对新股大面积破发,作为拥有定价权的保荐人来说,其责任不可推卸。二级市场表现好的时候,有些机构为了能确保申购到新股,往往人为抬高申购价,也有机构是为了参与而随便乱报价。

  “这个价是随便报的。”一家具有询价资格的私募投资经理对本报透露。

  “发行价太高,根本中标不了,这是发行机制的问题,投行和发行人在利益驱动下,就想方设法抬高发行价。”

  但投行人士也有自己的辩解——

  “参与申购的人少了,我们定价和估值就会随之降低,最后机构又会来参与,市场就是这么个波动周期。机构参与热情下降也只是暂时的一种行为,或者说是对目前市场环境的一种思考。”对于机构打新热情不再,有投行人士如此分析。

  “机构是否参与报价或怎么报价都有自主权,投资都是为了赚钱,明知道要亏钱,谁还会来趟这个浑水?估值谁都可以去做,定价只是种行为,跟当时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而新股发行定价的波动一般大于二级市场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