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re管理器在哪里:快乐其实很简单——读<快乐教育18法>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23:22

快乐其实很简单

——读《快乐教育18法》有感

 

 

又一个春节假过去,我的女儿13岁了,看着他一天天成长起来——会笑了,会爬了,能走了……但是,他也越来越调皮了。也许是放假闲的,我的暴躁脾气也跟着燃烧起来,每当女儿调皮我都免不了一阵“狮吼”。可是每当我看到他那天真烂漫的笑在稚气的脸蛋上“戛然而止”时,心里免不了一番自责,我的举动是否正在扼杀孩子的纯真呢?他不过才1岁,今后的成长之路还长着呢?难道每当他调皮我都要以训斥来应对吗?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能接受吗?他会快乐的成长吗?对女儿的教育带给我这样的思考,同样的在我的教育岗位上,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我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应对他们所制造的种种状况呢?

正当我苦于如何做一个快乐爸爸,如何当一个快乐老师,如何使我的每一个学生成长为快乐的孩子时,我学习了东子老师的“快乐教育法”。这个方法告诉了我走向快乐教育的途径,让我从对儿子的训斥教育阴影中彻底摆脱出来。

东子老师的“快乐教育法”核心就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这与很多学校的理念不谋而合,教育要快乐,老师才轻松,学生才快乐。

 

一、解读快乐教育

新一轮教育改革开启后,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成为当代教育的一股思潮,愉快教育因为着重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愉快学习,也在尊重学生之列,所以更是引来人们的关注。这里所谓的愉快教育就是快乐教育,叫法虽不一,但本质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从这一点讲,它是一个完美的教育理念。

第一,它遵从人趋乐避苦的天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符合人性、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

第二,它注重人的情绪,从培养积极情绪入手,引领孩子快乐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三,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实施快乐教育,抛开概念式的枯燥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多彩的,活泼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学得生动快乐,当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是快乐的,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感是人的认知实践的动力机制,对孩子来说,情感作用尤其有利于认知。在良好情绪的状态之下,人的认知过程表现出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的特征。因此,快乐教育可以使孩子们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从而感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从而越来越喜欢学习,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行为定势。

第五,它有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孩子天天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身心自然处于舒展状态,自然健康。

总之,快乐教育既尊重人的天性,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还符合教育本来的意义,是一套完美的教育思想体系。

 

二、教育中的快乐哪儿去了?

虽然快乐教育是一套完美的教育思想体系,但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会看到,在实际运用和操作的过程中,快乐教育并不如理论上的那么完美,在快乐教育的背后存在很多的不愉快

第一:教师的四种困境。

首先是没有激情。从来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兴趣,没有兴趣,再好的工作做起来也是受罪。教书育人尤其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就没有工作的动力。在我的朋友里就有刚毕业还意气风发,充满激情,可进入学校任职不久就开始麻木,带着厌倦和无奈,甚至一日挨一日地计算退休时间的,是机械式的工作,消磨了他的工作激情,不完善的应试教育体制紧紧绑住了他的手脚。老师每天的工作变成了“唯为已任”,而非“传道授业解惑”,工作起来当然没了激情,又谈何快乐?其次是忙忙碌碌。很多中小学老师用“清晨即起,深夜才眠”来形容老师工作的节奏,除了在时间上要大打疲劳战,工作也异常繁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繁重的作业,每天批改那永远也改不完的作业,对老师来说,是一个让身心都感疲惫的苦差;二是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印卷,监考,统分,排名……三是处理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四是无休止的检查,听课,评课……压在老师们身上的重负远不止这些。教师这种过度劳累,高强度工作量的状态,无情挤压着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精力,使其逐渐麻木读教材的教学机器,毫无快乐可言了。这不禁让我想到朋友曾发给我的一条调侃短信“初中时将English读成硬改历史的同学成了历史学家……而我不小心读成了应该累死,所以当了老师”现在想来,感慨良深啊!再次,情绪衰竭是老师面临的又一困境。我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度的压力不是坏事,但是,教育带给教师的心理压力已使教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已经不能算作“适度”了。教师要承受的压力是多方面的,除了工作负荷过重这一职业压力外,还存在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及好的排名等持续的压力,另外对失业的恐慌以及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重化都是教师所要面对的压力。如此多的压力自然对心理健康带来很大威胁,部分教师在沉重的负担下产生了心理障碍,甚至发生心理疾病,情绪衰竭就是常见的非健康心理状态之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居然“身心俱惫”身体如此,心灵如此,叫我们的老师如何快乐得起来?最后是不被理解。哪怕承受着机械的教学模式,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劳作,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可是我们教师却不敢抱怨,因为你说累,就会有人找到“合理”的理由进行反驳,比如一年有那么多假,还不知足?整天坐办公室,无非讲讲课批批作业,有什么累的……至于其它不被理解的地方,我想身在教育一线的每位老师都是深有体会的。由此看来,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想要感到快乐真是太难了!

第二:学生的四种痛苦。

教育的目标,本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可是在以分数论成败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下,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统统都围绕成绩争高分这一目的,而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自然也只有一个目的:考高分。学校,老师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只有考高分才能升学,才能挤上独木桥,才能改变命运;考高分才是学习好的表现,才是好学生的体现……诸如此类。终日被分数这个紧箍咒禁锢着,孩子们哪里会有快乐可言?又哪里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学生的四种痛苦之一—沦为分数的奴隶首当其冲,其次则是做了考试的机器。目前教育制度依旧是“应试”教育中的一切问题几乎都要靠考试来解决,所以教育离不开考试。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接受教育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制造考试,准备考试,迎接考试……这让我自然而然想到高中时期很流行的一句“班语”——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看来用在今天的教育制度上也不为过时。对于只求分数的教育来说,在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心里,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最高人。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搞题海战术,加大作业量,课堂上练,课堂下也练,放学回家也不能闲着,深陷于作业的泥沼。目前,中国的中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已经逼近或超过学生身体机能的承受极限,中小学生逐渐成为全国最辛苦的弱势群体。背负沉重的作业大山,快乐已成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奢侈品。这里还有一组调查数据充分显示了孩子们的第四种痛苦—沉于期望的深海。这项调查给出了四个选项:高成就;能适应社会就业;顺其自然;一般。有37%的家长选择高成就,44%的家长选择适应社会就行。没有一位家长选择一般,选择顺其自然的也不多。而如果孩子参加竞赛,19%的孩子家长要求他们得第一,59%的要求发挥最高水平,更有5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博,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家长望子成龙,而教师也希望自己培育出来的学生有出息,所以也对孩子寄于厚望。而为了实现这些愿望,他们严格要求学生,给学生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错一罚百,将学生变成学习的奴隶,整天为分数为考试为作业劳碌不息……所以现在上午孩子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也无从寻找快乐。

 

三、快乐秘方

显然,在大多数老师眼里,教育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于学生,面对冗繁的作业,教育于他们而言也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的事。可是教育却不会因此停止它推行的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不是阻止它前进的脚步,而是思索,怎样才能从中轻松的地解脱,做一个快乐的老师,让学生也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毕竟人都有避苦趋乐的天性,追求快乐是一种本能,但教育中的快乐要怎样追求呢?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阳光。”作为施教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要地位。让教育变成快乐的事情,首先要老师快乐,这样学生才会快乐,教育才会快乐。根据东子老师的快乐教育法,我总结出了在教育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成为一个快乐老师。

1、自主施教,激发热情。

既然教师不快乐的一个原因就是机械式工作磨灭了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放弃机械式的工作方式,让教育工作富有创造性。首先,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热爱并喜欢教育工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每个领域都成为佼佼者,可是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里成为佼佼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才能做到乐在工作中,并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喜欢做——努力做——取得业绩——感到开心——越发喜欢做——越发喜欢做——取得业绩……(PS:奥运手机报里刚传来一条最新讯息,在女子帆板比赛中,我国选手殷剑以一分优势夺得冠军。殷剑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如果爱美丽,我就不选择帆板了。不,真正从事了这项运动,我就很难割舍,因为乐在其中。”我想如果不是因为对帆板运动发自内心的热爱,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压迫”爱美之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相信每位老师多投一点爱的话,你也可能像奥运冠军一样翻开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创造新的教育奇迹,铸就新的辉煌。)喜欢教育,热爱教育,自然能从中获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有了职业幸福感就不会在工作中带着勉强,为别人进行教育和工作的心态,也就能够从教育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培养起对教育事业的感情,我们才会投入热情去改变现状。改变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于机械中求变,变被动为主动;二是于机械中求深,变应付为研究研究;三是于机械中求变,变陈旧为新颖。除了改变教学方法,还要改变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除了将好的创意、新的想法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还要养成思索的习惯。总之,快乐需要我们自己寻求和创造。尤其在机械工作的状态下,更要有创造快乐的能力。不要只想依赖外界因素来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也要学会自我激发。

2、减负除压,育才授业。

现在为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大,可是很有人为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声。其实,需要减负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老师。老师要减负,首先就是要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当然这是由学校安排决定的。就老师本身而言,也有一些辅助策略可以降低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如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同年级同学科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这样一来,可以和同事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另外,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如果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做一点你正在忙的工作。委任于学生,合理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也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要减负,关键还是在于要多动脑筋利用好课堂40分钟,向课堂要纪律,要质量,如此就不用再在课后争分夺秒了。再来说说除压,我们知道,给老师带来心理压力的根本因素是分数,所以要消除压力,只有一个办法——进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消唯“分”是从的考试机制。但这一点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看淡分数,不做分数的“奴隶”,分数既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知识,要将教育的本质从争取分数还原为“育才授业”,不要让“以人为本”成为一种口号。让孩子在不以分数论英雄的环境下汲取知识的琼浆,培养他们的求知兴趣,给他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你会逐渐感觉到,教育是快乐的,是轻松的,而非压力重重,忧虑重重。

3、规划自我,不断充电。

东子老师指出,要做快乐老师,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不能放弃学习。要不断充盈心灵,不断发展,超越现实中的自我,如此才会感受到不断提升的快乐,而能力的提升势必带动工作业绩的提升……要做一名好教师,就要不断提升,将学习、教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职业人,老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和职业相关的知识,既不忽略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作为特殊的职业,要求教师又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个教师的素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是文化知识素质;二是教学素质,即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非教学素质。这三个方面的素质限定了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学习科学的教学模式;了解社会文化动态,掌握社会发展脉络;关心时事,感应社会热点,涉猎文学、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形成这样的意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过程中,这桶水也将越来越满。当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丰富,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从而使教学品质、水平、境界得到快速提升,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学者型、研究型角度转变,事业取得如此成功,难道心里不觉得无比的快乐吗?

4、调整心态,快乐上路。

教育楷模魏书生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快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快乐,于是老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这样一份能够给?所以,从现在开始,先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吧!让我们这样做:第一,要有自保意识,护心意识;第二,学会化解压力,而非被动承受压力;第三,学会宣泄烦恼,转移情绪;第四,学会理性妥协、顺其自然;第五,开阔视野,善于看到生活中的亮点;第六,培养积极心态,凡事乐观豁达,让自己保持开朗,调整好心态,让我们携快乐走上教育之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做到: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信任、理解、尊重、鼓励孩子,让他们保持自信;肯定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快乐源泉里拥抱快乐分子,快乐爱学习!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我们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所以,播下快乐的种子吧,做一快乐的老师吧!让我们伴着一句流行的广告词一起来和:“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告诉你。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Be  happy, so  easy!”

快乐万岁!

                                                  2011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