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汁减肥法:低碳语境高新区产业选择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8:59:14
低碳语境高新区产业选择策略武文生   2010-10-15  阅读次数:297

高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与挑战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的兴起,生态工业园在全国高新区的推广与发展,都表明高新区已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目前,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销售收入已经接近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产业基地,如中关村的能源环保产业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园区的第二大产业;无锡高新区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为核心的光伏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苏州高新区、昆明高新区等陆续入选全国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与此同时,素有“中国能源谷”之称的保定高新区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低碳城市的理念,助力保定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入选城市之一。

      虽然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但高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研发创新和政策保障上。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更注重短期项目,忽视对中长期具有战略性的技术进行储备;国际间技术转让存在障碍,仅靠自主研发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难有政策保障,如政府管制下的低能源价格限制了替代能源的推广;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缺乏政策激励和现实补助,使得企业在大规模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上积极性不足。因此,高新区在进行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选择时,不仅要把握国际态势和基本国情,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障碍。

支撑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产业选择方向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和控制碳排放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具有较长的产业链,至少可以在三个环节上表现出显著的产出效应,包括源头治理(如清洁的能源供应)、过程治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推行节能)、末端治理(对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不合理用)等。在市场导向下,上述每个治理阶段都可以派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并推动整体经济的低碳化。高新区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与潜力,立足低碳产业的市场供需关系及技术发展路线,把握低碳产业的发展机遇。

      主动培育替代性技术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能源利用低碳化、高效化,是发展低碳经济最直接的选择。具体来看,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清洁煤等;高效节能涉及工业节能、智能建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环保技术则包括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高新区可率先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并前瞻部署新一代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营。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发布的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路线图,“十二五”期间,一批成熟的能效技术、节能建筑、太阳能热利用、热电联产、热泵、超超临界锅炉、二代加核电、混合动力汽车将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三代核电、风电、电动汽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光伏发电等将基本实现商业化,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开发;而四代核电、碳的捕获与封存(CCS)、太阳能热发电、二代生物燃料、先进材料等领域需重视其基础研究工作,为占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储备能量。

      持续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高新区既要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退出,实现向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转型;也要加快从加工制造向创新服务的升级,使得知识、技术、管理密集型的高技术服务业成为拉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区应把握新技术的出现及其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新兴的IT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桥梁,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促进产业价值链的专业化分解,形成一批研发、设计、测试等高端环节的专业服务企业;并针对自身不同的产业背景,积极推动高技术服务业的业态创新,支持一些关键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自主培育新的服务业态。

      不断创新低碳经济商业模式。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商业模式激活了低碳经济的商业运作活力,为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持续的市场保障。其中,碳交易市场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2年全球交易总量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交易市场;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当前运行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多方共赢的明显优势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必将会有更多更新的低碳商业模式诞生,高新区应营造富有创造力的环境,重点引导和促进低碳金融、节能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生态化转型: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经济理念贯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生态园区建设是符合园区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当前,大部分高新区已经进入创新突破阶段,从注重经济增长总量逐步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推行清洁生产,以建立生态、环保、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对于高新区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行低碳产业链的招商引资方式。运用生态理念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低碳产业链招商,引入发展补链产业和静脉产业,实现企业之间原料和废物相互循环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重点行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项目审查,坚决杜绝高污染、高占地、高能耗、高水耗项目入驻。根据高新区建设进展和生态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项目后评估和退出机制,适时调整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和园区发展定位不符的企业坚决实施腾退和置换。

      建立服务主导的低碳产业支撑体系。转变开发区通过一次性的土地出让、简单的基础设施开发和基本的生产配套服务供给实现盈利的方式,建立起以资源和设施经营服务为主的生态化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面向企业的生态工业服务业,积极引入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规范开发区生态服务市场,推进落实能源、水、环境卫生、废物处理等相关生态管理措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并鼓励此类业务向外部输出。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要以政府采购、资助、补贴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改变过去单一通过“引进来”壮大园区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输出人才、技术、投资、品牌等)相结合,形成内外良性循环,并突破资源和物理空间的限制。最终,高新区能够依靠产业的自我集聚、自我更新以及产业间的关联和循环累积发展,来实现产业规模、发展质量和盈利水平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领导者:助力低碳城市建设

      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通过聚焦城市,寻求低碳发展模式的解决方案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低碳城市强调低碳理念的推广,以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和低碳产品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低碳经济下的新经济-社会-环境框架,从而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高新区应充分发挥对周边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领导力量。

      引领城市经济的低碳转型。一方面,作为低碳技术与创新资源集聚的高地,高新区应促进相关技术创新成果的广泛输出,带动区域企业形成低碳产业链和配套产业;将吸引并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推动产学研联合,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低碳科技企业,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高新区必将成为城市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服务最重要的供应者,结合自身发展基础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开发建筑节能产品、参与城市能源管理等。

      打造紧凑型城市的低碳样板。随着园区功能形态的日益完善,高新区逐渐从最初的工业园区发展成为集约的现代化新城镇。未来,高新区应该做好低碳园区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并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园区绿化率和景观设计水平,努力做到把森林引入城市、让花园进入社区,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将园区打造成为区域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低碳城市样板区。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科技财富》2010.0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