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7用哪个手机助手好:朝鲜战争砥平里之战败于"贪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06:33
  • 太空僵尸
  • 2位粉丝

1楼

    朝鲜战争砥平里之战是中、美双方非常重要的一战,号称朝鲜半岛战争的第二转折点。但志愿军不仅被打败,而且败得非常惨烈,为此美、韩大笔书写其战果,炫耀其战绩,并于战后50周年纪念时,美军还大肆纪念砥平里之战。这些充分说明砥平里一战志愿军败得很悲、很惨。
   
    为此很多军事爱好者传文各抒己见,畅言失败之原因,有的分析战前韩与邓两位将军关于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之争;有的具体剖析砥平里之战的失败原因。他们虽然都谈及到失败的原因,但不太全面。我认为:砥平里一战失败原因是战略指导思想的错误。关键问题是谁最后决定打横城?以及为什么要先打横城的原因?韩、邓只有建议权,可没最终决策权?至于砥平里失败的具体战例剖析那属战术讨论范畴,本文将不纠葛此论。下面我们就从战略指导思想来分析分析砥平里一战。

此战战争背景

     1950年12月29日5时志愿军100多门火炮向38线以南轰击,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打响,1月4日傍晚攻战汉城,1月8日战领37线后,彭德怀在粮、弹无法供给的情况下,下令停止进攻转入防御。
   
    1月15日喘过气来的李奇微徐徐发动了“猎犬行动”,向志愿军阵地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发现志愿军反击差强意,得寸进尺的李奇微便于1月25日开始,不依不挠地发动了猛烈的“霹雳行动”,向休整的志愿军展开大规模进攻。为此,彭德怀不得不命令休整、待补给的志愿军迎战美军。战略是“西顶东放”,这是什么战略目的?顾名思意是说:西线阻击,东线撤退。战略目的是用西线死亡阻击战术,从而争取时间,换来东线的志愿军后撤,让东线部队补充粮、弹。“西顶东放”的战斗就是被称之为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是被动进行的,是李奇微逼迫打的一次战役。

    西线阻击战
   
    西线阻击战是由韩先楚总指挥,50军和38军两军负责阻击美军。曾泽生军长于30日率领50军在汉江以南修理山阵地上坚守阻敌。50军在硝烟和烈火中,用血肉之躯苦苦坚守七天。当满身硝烟的曾泽生到志司复命时,彭德怀紧紧握住将军的手说:“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我给你补2万兵(惨!),苏式武器来了,50军优先换装。” 而38军在东、西线结合部的阵地上死亡阻击美军,更惨烈。2月7日所有的志愿军和人民军全部撤过汉江,江南只剩38军孤军阻击美军,那是多么惨烈的战斗啊! 在38军阵地上,天上有飞机轰炸、地上有数不清的各型火炮饱和轰击,美军一波又一波的冲锋,38军伤亡十分惨重,已经到了消耗不起的地步。
   
    于是彭德怀电令:东线总指挥邓华务必于2月11日前发动东线反击。

    反击?当然这种反击性质是被迫反击,是38军在阻击中产生危机的情况下,无奈作出的反击计划,也就是说此反击是要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西顶东放”战略方案中却没有这项内容。试想,东线部队已经后撤100多公里,已到达了休整目的地。现在部队极度疲惫,并且战士的粮、弹还没补足,却又要匆匆从返前线,去参与东线反攻战。这些战前不利因素本身为反攻就潜伏下失败的阴影。为此前线人民军用节节抗击的方式,掩护东线集团的开进和集聚。但此时的志司内部却为反击战略目标的问题发生了分岐,补给不充分的、疲劳的东线集团兵力只允许攻击一个目标,那么是先打横城,还是先打砥平里?

    问题由此来了,彭德怀举棋不定,只好分别致电邓华和韩先楚。邓华说:“要先打横城,理由是可以有把握大量歼敌,如果先打砥平里,东西线敌军往后一缩,我军又追不上,还是个击溃战。” 理由确实充分。而韩先楚则认为:“要先打砥平里,因为西线付出那么大的牺牲就是为了给东线反击造势,而东线反击的目的是要打开缺口迂回西线美军侧翼,然后迫使李奇微全线后撤以稳定战局。从这个战役目的出发,砥平里才是转换战局的关键所在。打下横城,不管歼敌多少,都只是个战术胜利,打下砥平里才可以改变全局。”(以上横线是摘于《志愿军战事珍闻全纪录》)

  • 2011-2-17 13:37
  • 回复
  • 太空僵尸
  • 2位粉丝

2楼


    至入朝已来,志司还没有产生过如此大的分歧,为什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砥平里的地理位置就应该明白谁对、谁错了。

    砥平里是位于38线以南40英里,汉城(首尔)以东50英里,是朝鲜半岛的“肚脐”眼,并且还是东、西线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原州位于砥平里东南方15英里,是一个重要的交通中心,有一条单轨铁路通向砥平里;骊州位于砥平里以南20英里,有公路相连,这3个地方形成一个三角型区域。当时砥平里只有法国一个营坚守。如果占领此地,那么美军西线右翼完全暴露在志愿军的攻击下,侧击、迂回包抄战术任由我军选择。可以说韩先楚的战略眼光很准、很“毒”,不得不让人佩服。

    但不幸的事是彭德怀犹豫不定,在征求老毛意见后,决定同意邓华的方案,先打横城。结果志愿军在打横城之时,李奇微洞察到砥平里的战略地位,急派精锐美2师23团添补了这一空隙,并要求守军必须死守。打完横城的志愿军,带着更加疲乏身躯赶到砥平里,美军严阵以待,充分利用环形阵地,用充足的弹药让志愿军血流成河,最后志愿军带着深深的遗憾无功而返。

    砥平里败了,而且败得很惨。究其败因是战前老毛、彭德怀为什么舍弃韩先楚大战略思想,而赞同邓华的主张,这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点是砥平里失败的关键所在。至于砥平里战况的结果、败的具体经过已不重要,因为发起进攻前战略指导思想就是错误的,所以砥平里之战战败有其必然性。

    那么第一决策人——老毛为什么同意邓华的主张?

    这是老毛的惯性思维产生的错感和固执己见所造成的。

    错感:志愿军一、二、三次胜利让老毛觉得自己的志愿军强大无比,产生了骄傲思想,一心想多歼敌,让伍修权在联大上阳光灿烂,他却忽视了志愿军三战后的疲乏,忽视了志愿军缺粮、缺衣和缺弹这一劣势,脑子里满是志愿军战无不胜、一扫一推美军就下海喂鱼的错觉。

    固执己见:1951年1月中旬,彭德怀向老毛提出:{“……可否以中朝两军拥护限期停战,朝鲜军与志愿军……北撤15-30公里。另外,志愿军最快亦须下月初,才能勉强出动。我暂时放弃仁川及桥头阵地,在国内外政治是否许可?” 但次日老毛回电,不但不同意后撤,而且要求立即发动第四次战役,战役目标是更远的三六线。电文说:“我军没补充弹药也不是很大的困难,但集中全力向原州打下去,歼灭几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是有的。”}(以上横线是摘于《志愿军战事珍闻全纪录》)

    老毛固执地要实现他电文所言——歼敌几个师,确实横城就有敌几个师,这多合他的意,理所当然赞同邓华的主张。这是第一决策者——老毛惯性思维和固执己见所产生的错感。

    另外老毛对韩先楚是否不太感冒,因为韩曾发电报反对过老毛一意孤行要林彪坚守四平的战略,事实证明韩是对的。我想老毛不会不分轻重,也不会这么小气吧! 这只是猜想猜想吧。

    那么第二决策者——彭德怀又为什么同意邓华的主张?

    彭德怀是军事家,难道他不明白砥平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吗?当然知道。可是彭德怀心理有压力在作“怪”,一是第四次战役并没有按老毛圣旨办(见上文摘要),而是采取“西顶东放”的战略。试想在党指挥枪的原则下,老毛的电文就是命令,全党全军必须服从。二是第四次战役到此志愿军兵力损失较大,急需歼敌来平衡我方战绩,否则老毛会说,你彭德怀既不执行我命,又擅自主张更改战略方案,结果造成四次战役的战败,而且损失又这么大,彭德怀今后将如何办? 所以在此两个压力下,彭德怀干脆将邓和韩的方案同报老毛,老毛说先打那个就先打那个,结果犯了个不负责任的错误。

    那么邓华的方案究竟错在什么地方?
   
    邓华提出先打横城方案,是给足够了的理由:一是有把握歼敌,二是防止歼灭战变为击溃战。

    所谓“有把握歼敌”是指横城是东线的东线,围歼容易,歼灭后既解除了砥平里左翼的威胁,又为打砥平里奠定基础,这才达到了“有把握”的要求。所谓防止歼灭战变为击溃战,是为防止敌人逃跑而无法大量歼灭敌人。

    邓华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要大量歼灭敌人,可是他忘了东线为什么要反攻? 反击的战略目的是什么。东线反攻是为解除西线的困境,迫使美军放弃进攻而后撤,从而为志愿军换得休整、补充给养的时间。目前战况要求东线的反攻,一定要攻在美军的“七寸”处,围棋称之为放胜负手,只有这样才能迫使美军全线溃退,才能扭转西线的战局,才能实现东线反攻的战略目的和战略意图。然而邓华在局势相当危机的情况之下,还想“有把握”地徐徐而战,还在异想天开地大量歼敌。所以邓华的战略思想是违背当时东线反攻的战略目的和战略意图,也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战况的。

    喜欢围棋的人就知道,在下围棋时有人就喜欢“贪吃子”,结果因贪吃产生手数差,把围棋战略要点全让对手抢占而去,最后落个贪吃输棋的下场。同理,邓华先打横城就是“贪吃”,结果放掉了第四战役反败为胜的绝好机会。否则志愿军的态势将是坐牢37线,剑指36线。既扭转了第四次战役的乾坤,又将实现老毛的政治战略意图。

    所以砥平里惨败是老毛和邓华“贪吃”造成的,彭德怀不负责地“贪吃”是为了减压和交差。

  • 2011-2-17 13:37
  • 回复
  • 护林员
  • 品莲悟道
  • 47位粉丝

3楼

否则志愿军的态势将是坐牢37线,剑指36线。既扭转了第四次战役的乾坤,又将实现老毛的政治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点不太同意。即使砥平里打赢了。志愿军也不过能够取得暂时迫使联合国军后撤、为自己赢得休整时间的局面。但是,后勤补给能力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联合国军的恢复速度要比志愿军更快。而砥平里又在汉城的肘腋之侧,是李奇微想要反攻、收复汉城志在必得的地方。所以,即使此役胜利,志愿军也很难真正坐稳37线。只有不要“贪吃”,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及时后撤到38线,才是避免损失继续扩大的办法。不过,彭总和老毛这样的人,恐怕未必会这么做。但是,林总很有可能会这么做。

  • 2011-2-17 16:47
  • 回复
  • 四野英雄传
  • 5位粉丝

4楼

蛮干吃亏,这跟打麻将斗地主炒股票一个道理,盈利就加码,试探仓位亏损就小赔出局,一味的蛮干就容易导致重仓深套,甚至爆仓。一野二野三野在解放战争都有蛮干的事,四野在保卫四平也是蛮干,惨吧
  • 2011-2-17 17:48
  • 回复
  • 四野英雄传
  • 5位粉丝

5楼

太祖居心也是大大的不良,拿四野的精兵往绞肉机里面赶,与徐帅当年的西征一样,与宋江打方腊一样,至于指挥水平,伟大领袖知道自己的斤两,同样是太祖的伟大思想,指挥林总打仗效果惊人,指挥老聂打仗就一地鸡毛,丢人现眼到底,甚至给傅作义写一封恐吓信,还要假借林总的名义。
  • 2011-2-17 18:12
  • 回复
  • JWS317
  • 27位粉丝

6楼

应该还是指挥混乱造成的溃退。作为百万大军的指挥官,在攻击命令得到最大限度成功之后,不能继续实现战术战略效果。而是突然间感到弹尽粮绝的困境。。。而后竟不能做出英雄断臂的选择,致使我军全线溃退。。。对敌快速部队的抄后路,搞切断战术毫无办法。。。我认为要是林总参与指挥。绝不可能如此狼狈。
  • 2011-2-17 18:14
  • 回复
  • 青羽09
  • 47位粉丝

8楼


  • 2011-2-17 19:31
  • 回复
  • mingtianni342
  • 4位粉丝

9楼

彭总问主席后,主席为啥子不问林总呢?



  • 2011-2-17 22:25
  • 回复
  • 四野英雄传
  • 5位粉丝

10楼

    如果林总来指挥,损失不会那么惊人,美军会不会恼羞成怒向中国丢原子弹。既然在日本已经丢过,再在中国丢,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当时的中国有什么武器来报复美国,这个我一直不太明白
  • 2011-2-18 00:49
  • 回复
  • 1104号潜艇
  • 16位粉丝

11楼

支持3楼。
37线无论如何也是守不住的,原因很简单,汉江。
随着气温回升,一旦汉江解冻,志愿军立刻失去机动和补给能力,汉江以南部队很可能回全军覆没。除非我军能一战打垮美军,或掌握制空权。

  • 2011-2-18 09:02
  • 回复
  • 龙的传人
  • 五周山侠客
  • 138位粉丝

12楼

礼拜攻势的结果
  • 2011-2-18 09:18
  • 回复
  • JWS317
  • 27位粉丝

13楼

应该说,砥平里之战也算不上什么败仗,只能算是没有成功攻占。而因此振奋了美国军人的势气。。。没有完全围歼任务的主要原因是下级军官抗命,中国军队没有白天进攻的可能性。我方炮兵没能迅速集结到阵地。。。要是按整个朝战伤亡近百万的数字看,牺牲几万人又算什么败仗。
  • 2011-2-18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