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4s屏幕怎么做:中国女大学生就业尤其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26:40

西班牙《国家报》2月15日文章 原题:半边天———当她们被抛弃(作者何塞·雷诺索)
27岁的何丽敏(音)来自中国产煤大省山西。5年前她来到北京,幻想着在这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北京离我老家不远,我的父母希望我能到这来工作,因为机会更多”。
几次面试过后,小何在一家为出口企业做外汇兑换的公司找到了一个职位。然而很快她便意识到这个职位并非她所想像的那样。“这工作听上去挺有意思的,但实际上跟贸易没任何关系,我做的就是个接待工作。公司一共5个女的,外加一个男老板。头3个月我每月能拿到1200元的工资,之后就涨到了1800元。可公司不给上医疗保险,老板说工作满半年能涨到2000元,但他一直没兑现承诺。这个公司其实就是想招女孩,因为在和客户接触时女孩有优势。我只干了一年就辞职了。”
作为女性大学毕业生,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何丽敏面临巨大的困难。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仍无法创造出充分的就业机会,这个问题对女性而言尤为严峻,她们在就业市场中往往是被歧视的对象。许多企业老板都希望招收男性职员,还有些企业给女员工极低的工资。
辞职后,何丽敏开始另辟蹊径———找关系,这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一个月后,她在一家为国有电子企业做供货商的公司找到了第二份工作。首先她担任的是统计工作,之后进了人力资源部。月薪1500元,公司提供免费住宿。但是一年后,她又辞职了,因为觉得看不到希望。这次她抱怨说:“公司只会利用员工。”
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大约为80万人,而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却增加到610万。发展教育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强劲的推动力,但却给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尤其是对女大学生而言。在大约600万应届毕业生之外,还有另外100万前一年毕业仍未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所有这些人当中女生占了48%。
尽管毛泽东时代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家还是放弃了这种观念,不愿意招收女大学生。
“歧视的确存在,但并非普遍现象。这是经济改革带来的后果。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竞争,可是现在企业必须面对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潘锦棠教授说:“女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仅和男生不一样,而且一些企业考虑到结婚生子等因素也更愿意聘用男生。如果我是老板,我可能也更愿意选择男生。”
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允许女员工休带薪产假。这在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是一种普遍做法,但私人企业往往无法保证。在这些企业中,女员工因为怀孕、结婚,甚至交男朋友就被辞退的现象屡见不鲜。
小何现在和男朋友与另六人合租一套公寓,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女性比她们的母亲一辈都更加注重对自我权益的保护,她们不愿意接受她们认为不公平的事情。“如果月薪达不到3500元,我就不接受。”小何坚定地说。
还有一些女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就业。26岁的陈琨(音)来自山东省,毕业于信息专业。2005年她来到北京,在亲戚家住了半年。“一开始我在一家电脑器材商店当销售,可是老板总也不能按时付工资,于是我不干了。后来去了茶馆当服务员,工资不高,可是提供食宿。但我还是辞职了。再后来我就自己卖电脑和配件。生意不好,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上网,或者看韩剧。”陈琨说。
搜索更多老板 毕业生 的新闻
俄媒称俄阿穆尔州女大学生将主持中国央视一台春节晚会
英名校女大学生为赢比赛在严寒中只穿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