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登录音乐:向创新驱动阶段跃迁:挑战与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35:26

发布时间:2008-05-30 12:29:00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加快推进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探析
当前,江苏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向创新型阶段跃迁,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又是增强综合竞争力和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应该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说,未来江苏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赢得发展新优势,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就必须大力推动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资源依赖等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提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试就此作些分析探讨。
一、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跃迁的关键锁钥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江苏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开始进入以结构优化为特征的相对发达经济阶段。但与此相伴生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代价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的粗放型增长,也愈来愈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更为迫切。
(一)发展阶段由工业化中期转向后期的特质性
根据经典工业化理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一般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来进行。这里具体采用人均GDP、产业构成比例、制造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农业就业占比等五个指标,主要参照钱纳里等人的划分方法,以确定江苏工业化过程所处的阶段。2007年,江苏人均GDP达到33689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合4430美元,其中苏南达到7225美元,苏州、无锡超过8500美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为6.7∶55.9∶37.4,就业结构比例为27.9∶35.3∶36.8,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达95.0%,城市化水平53.2%。参照“表1”给出的工业化不同阶段标志值,江苏大致相当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其中苏南地区总体上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表1 工业化不同阶段划分的标志值
前工业化
工业化实现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1.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GDP(1964年美元)
100-200
200-400
400-800
800-1500
1500以上
人均GDP(1995年美元)
610-1220
1220-2430
2430-4870
4870-9120
9120以上
人均GDP(1996年美元)
620-1240
1240-2480
2480-4960
4960-9300
9300以上
人均GDP(2000年美元)
660-1320
1320-2640
2640-5280
5280-9910
9910以上
人均GDP(2005年美元)
745-1490
1490-2980
2980-5960
5960-11170
11170以上
2.三次产业结构
A>I
A>20,A<I
A<20,I>S
A<10,I>S
A<10,I<S
3.制造业产值比重(%)
20以下
20-40
40-50
50-60
60以上
4.城市化水平(%)
30以下
30-50
50-60
60-75
75以上
5.农业就业人员比重(%)
60以上
45-60
30-45
10-30
10以下
注:A、I、S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钱纳里等(1989)、库兹涅茨(1999)、科迪等(1990)、郭克莎(2004)、魏后凯等(2003)、陈佳贵等(2007)等有关文献和资料整理。
基于对江苏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判断,可以认为,江苏工业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时期,其基本特征是:长期蓄积的经济能量和雄厚的产业基础能够确保经济继续较快增长,结构层次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提升成为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跨入全面加速转型的新时期。顺应这一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等途径完成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转变,是江苏积极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客观选择。
(二)发展由投资推动转向创新推动的必然性
要素和投资驱动是江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1979-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24.4%,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年增速高出7.1个百分点。1994年以前,江苏经济增长中消费的贡献率占据主导地位,而后投资需求的贡献上升到第一位,2005年投资贡献率达50.9%,投资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2006年以来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同时,投资效益不高。江苏边际资本产出率(ICOR)“八五”时期以前的大部分年份为2以下,“九五”、“十五”时期分别上升到3.66和3.34,“十一五”前两年为3.08,即每增加1亿元的GDP需要投资3亿元以上,而美国、德国等国则仅需1-2亿元。在最近的10年中,江苏规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由8.4%上升到14.0%,增加值率却一直徘徊在24%左右,这意味着工业资金投入对结构和效益的提高作用不够显著。
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投资驱动是难以持续的,这是因为投资扩张在推动工业化的同时,加剧了能源资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造成土地、能源、水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突出。目前产业结构低层次、产品低附加值、综合竞争力不够强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创新要素不充分有关。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等因素。在此"钻石体系"的分析基础上,波特把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阶段。根据江苏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要获得更强的增长引擎,增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就要摆脱对资源、资金等的过度依赖,而转向主要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驱动的轨道上来。
(三)实现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趋势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间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产业分工细分化和价值链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全球产业分工链环化的同时,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加速由产业链生产的中端向研究设计、营销服务的上端和下端转移,基本完成了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服务社会、知识社会)的蜕变,控制着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对全球经济的主导能力,而国际产业链中端的加工制造业则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价值链条中众多的价值环节并不创造等量价值,因而全球价值链的变动实质上反映了利益格局的调整。著名的微笑曲线形象地揭示了这一事实,即产业链研发上端和服务下端成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综合收益最高,生产中端则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如今,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已不完全取决于原有的产业基础,还取决于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动态位置。
江苏在全球跨国生产体系分工中,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低廉的成本,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土。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3496.7亿美元,与1978年相比年增长26.0%;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19亿美元,占全国的1/4强,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423亿美元,有300多家世界著名跨国企业在江苏投资。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所涉及的九大类产业和产品,运用TC指数法计算的结果显示,2007年江苏初级产品TC指数为-0.71,与2000年相比趋于下降,工业制成品TC指数为0.21,比2000年有所扩大,表明江苏制造业出口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但进一步分析发现,江苏现有的出口结构和比较优势格局仍主要侧重于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而大多数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原因是江苏参与的多是加工装配环节,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因此, 江苏要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绝不能继续满足于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生存的境况,必须努力从低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的高端制造延伸,向下游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实现新一轮产业转轨升级。
(四)突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制约的迫切性
江苏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但资源极为匮乏,耕地、水、矿产、森林和能源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较低。人均耕地不足1亩,居全国第23位;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20位,占全国的1%;已发现矿产资源133种,探明储量65种,虽然种类多,但资源储量的人均占有量较少;煤炭基础储量、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国比重不足1%,一次能源生产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不足1/5,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石油要从省外输入。同时,江苏环境容量小,单位面积的污染负荷位居全国之首。近年来污染排放强度虽然逐步下降,但污染排放总量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江苏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特殊的省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只有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之路,确立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进而把江苏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强省、世界经济强区。
二、现实困境: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障碍因素
近年来,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应看到,一方面,传统发展方式已逐渐式微,无力推动江苏经济向更高水平跨越,另一方面创新驱动要素供给不足,无论是现有结构状况、内在创新能力还是体制机制环境都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发展转型升级之路并非坦途。
(一)产业结构失衡影响资源有效配置
1、产业结构本身效益偏低。经济发展实质上是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转换和高度化即结构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降低生产效率。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指标测度1990-2007年江苏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

式中:年第产业的比较劳动力生产率(),分别为年第产业增加值和全省GDP,分别为年第产业和全省的从业人数。
对工业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效益越高;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缩小,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但近年来江苏二产与三产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2007年,江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40、1.584和1.016,一产和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二产的15.2%、64.2%,三次产业的偏离度非常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1.769降至2007年的1.016,降幅达42.6%,表明第三产业占GDP份额上升慢于就业份额的上升。由于金融、软件、物流等重点行业发展不充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处在起步阶段,导致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对劳动生产率提高贡献不大。可见,经过多年努力,江苏各产业的规模结构得到大幅度调整,但产业结构本身效益偏低的矛盾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在多部门经济模型中,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式中: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年各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占当年GDP比重构成的行向量,为由年各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构成的列向量。
产业结构变动在历年平均经济增长重所占份额:

式中:为产业结构变动在历年平均经济增长重所占份额,为历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年内GDP平均增长率。
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偏低。1979-2007年间,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0.34个百分点,同期GDP年均增长12.6%,也就是说,该时期有2.66%的经济增长是由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分阶段观察,90年代中期以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对较小,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102个百分点(1996-2007年),同期GDP年均增长12.3%,仍有0.83%的经济增长是由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2001-2007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119个百分点,同期GDP年均增长13.2%,仅有0.10%的经济增长是由结构调整贡献的。说明调整优化结构失衡仍然任重而道远,结构变动潜力还有待释放。
3、产业结构失衡有加剧的风险。运用产业国民经济弹性系数来分析江苏产业结构的总体是否合理。1979年以来,江苏三次产业弹性系数变化趋势迥异(见图1)。其中,一产弹性系数自1983年后一直低于1、二产弹性系数自1990年后一直大于1,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弹性系数波动态势尤为明显,80年代以来,1994-1995年、1999年、2002-2004年均低于1,且2002-2006年弹性系数均低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二产业的稳定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增速偏慢且不稳定,产业结构存在进一步失衡的风险。再以亟待重点发展的金融业为例,1998年至今,仅2005-2006年两年弹性系数大于1,显示金融业发展明显滞后于整个经济增长。

图1 江苏三次产业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1979-2007)
(二)自主创新能力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能迅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江苏目前科教人才的优势和作用远未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不够,2007年江苏R&D经费支出430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7%,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产业技术进步在相当程度上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内生性的,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65%左右,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约为1:0.27(日本、韩国达到1:8)。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较少,全省大中型企业平均每家年申请专利1.71件,其中发明专利0.48件,分别是广东的44.5%和23%。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全省10所部属高校拥有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市场需求产品的不到6%。
为准确评价江苏自主创新能力状况,引入TOPSIS方法(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进行静态评价,并给出与沪浙鲁粤等省市的比较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创新能力规模
创新投入规模
科技活动人员数、企业科技机构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R&D经费内部支出额、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
创新产出规模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拥有发明专利数、专利申请数、科技活动项目数、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
创新能力结构
创新投入结构
科技活动人员数/年底从业人员数、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GDP、R&D经费/GDP、开发新产品经费/产品销售收入
创新产出结构
拥有发明专利数/年底从业人员数、发明专利数/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科技活动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建立规范化决策矩阵为:

确定加权的规范化决策矩阵,其中的元素为:

其中,是第个指标的权重。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取为各指标值归一化处理后的标准值。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上式中是效益型目标的集,是成本型目标的集。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是空集。各省市到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分别为:


计算相对接近度:

按照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序,即得到五省市创新能力的比较结果(表3)。
表3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上海
总评价结果

0.8018
1.2872
0.9897
1.0557
0.7645

0.8144
0.1633
0.6669
0.4697
1.0682

0.5039
0.1126
0.4026
0.3079
0.5828
Rank for
2
5
3
4
1
规模评价结果

0.1439
0.7285
0.4902
0.6513
0.7552

0.7517
0.1505
0.5630
0.2781
0.1021

0.8393
0.1712
0.5345
0.2992
0.1191
Rank for
1
4
2
3
5
结构评价结果

0.7888
1.0612
0.8597
0.8308
0.1188

0.3135
0.0633
0.3575
0.3785
1.0633

0.2844
0.0563
0.2937
0.3130
0.8995
Rank for
4
5
3
2
1
评价结果显示,江苏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排在上海和广东之后,列五省市第3位,创新能力规模排在广东之后列第2位,但创新能力结构排在第3位。可见,江苏创新能力总体规模较大,基本与其经济总量的地位相称,但创新能力结构偏低,创新投入结构需要改善,创新产出效率亟待提升;总体上看,创新能力在五省市中仅居于中等水平。
(三)劳动者素质与发展创新需求不相适应
江苏的劳动力资源总量较为充足,但质量和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一是就业人口教育水平不高。2006年江苏就业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仅占7.9%,初中、小学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分别为46.4%、25.4%;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71年,还不到初中毕业的水平;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分别为6.91年、9.44年和10.96年,从一产转移出来的劳动者素质不高,必然影响二、三产业整体就业素质。二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短缺。江苏有科技研发人员13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仅为74.2%,低于广东11个百分点;拥有占据科学前沿、把握重大发展方向、作出开创性科技贡献的领军人才较少,如国家973顾问组专家仅有1人,占总数的3.3%,863领域主题专家仅10人,占总数的5.6%。三是人才培养总量和结构性依然存在,蓝领人才供不应求。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只占工勤岗位人数的1/3,其中高技能人才占工勤岗位人数的比例不到1/20,技师、高级技师更少,只占0.6%。
(四)体制机制不完善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
当前江苏发展转型升级中的突出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与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创新滞后密切相关,这也构成了阻碍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注重GDP数量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提高,加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经济还没有完全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还未从全能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没有真正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投资冲动难以抑制,极力发展能带来较多财税收入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现代市场体系没有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其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造成能源资源被滥用和浪费;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收入分配结构过度向投资倾斜,劳动报酬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影响了消费需求扩大和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的调整。
三、比较借鉴:台湾地区、韩国的经验与启迪
台湾地区和韩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中,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发展方式亟待转型等问题,这与现阶段江苏发展状况极为相似。为摆脱不利因素的束缚,韩国和台湾地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和创新举措,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形成了比较强的竞争优势。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做法及经验值得借鉴。
(一)台湾地区和韩国的转型实践
1、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经济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根据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高度成长阶段(1961-1972):也称出口扩张期,经济发展由要素和投资共同驱动。这一时期,台湾地区抓住美国等先进国家寻求劳力密集产业外移的机遇,制定了“19点财经改革措施”、“奖励投资条例”等政策,建立了加工出口区,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结构初显优化,农业比重由1961年的27.3%下降到1972年的12.2%,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则下降到33%,第三产业比重由42.4%上升至46.2%。
积极调整阶段(1973-1983):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开始显现。该阶段中后期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生产成本剧增、出口大幅下降等因素困扰,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台湾地区注重加大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1983年达到了0.96%。同时,大力发挥创业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投资扶持力度。农业比重由1973年的11.8%下降为1983年的5.8%;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43.6%上升至53.2%。
结构调整转型阶段(1984-1993):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演进。该阶段台湾地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科研投入占GDP平均达1.69%。建立新竹、台南科学园区,不定期召开由各领域顶尖专家参加的科技大会,建立了科技顾问组。颁布实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十四项建设”、“产业升级条例”等,大力发展通讯、信息、新医药、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十年的努力,台湾地区第三产业在产业和就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达50%左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53.2%。
发展方式持续转型阶段(1994-现在):经济发展中创新驱动成为主要因素。该阶段台湾地区制定"台湾科技发展计划",继续坚持对科研经费的高投入,2006年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61%。高度重视高校研发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建立了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界良好的互动关系。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创新型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构建了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2006年,台湾地区市场占率排名全球第一的前10大产品中,有8项是属于高科技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达55%左右。
表4 台湾地区各发展阶段主要经济指标
时期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各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
科研投入占GDP比重(%)
农业
工业
服务业(三产)
农业
工业
服务业(三产)
农业
工业
服务业(三产)
1961
27.3
30.3
42.4
48.6
23.4
28.0




1972
12.2
41.6
46.2
33.0
31.8
35.2




1973
8.7
11.8
42.1
46.1
30.2
33.7
36.1



0.54
1983
5.8
46.5
47.7
18.6
40.2
39.2



0.96
1984
7.3
5.5
46.3
48.2
17.6
42.3
40.1
4.3
52.1
43.6
0.99
1993
3.5
35.9
60.6
11.5
39.1
49.4
2.6
44.2
53.2
1.75
1994
4.8
3.4
34.2
62.4
10.9
38.7
50.4
2.6
43.7
53.7
1.78
2006
1.6
26.8
71.6
5.5
36.6
57.9
2.0
40.8
57.2
2.61
注:根据台湾地区统计年鉴和相关研究文献整理。
2、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由1961年的82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8939美元。在发展方式转型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韩国成功制定和实施了"技术立国"政策,并将技术革新作为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该阶段韩国产业政策的重点是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和资本积累,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基础,经济发展以要素和资本驱动为主。70年代末开始,韩国开始注重加强科技教育,建立技术基础设施,不断引进外国的技术和人才,科研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增加。在各类科技政策实施的推动下,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43.3%、11.1%、45.6%变为28.9%、22.8%、48.3%。
由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顺应全球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趋势,加大科研投入的水平,科研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5%左右上升至1996年的2.5%左右。政府对大规模的技术引进项目和高科技引进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协调,促进公共研发机构、企业与大学三者之间的技术合作。“科技立国”战略的实施大大改善了经济结构。
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遭受重创。为此,韩国制定了“尖端技术发展计划”、“国策研发事业”、“大型科技研发事业”等新的科技发展计划,明确划分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业、软件业、超导、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而且运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6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以上。以技术进步为重点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推动了韩国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结构的提升。2006年,韩国产业技术水平位居世界第6,并且拥有包括显示技术在内的9个全球最高水平的产业领域,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55%左右,服务业比重从1990年的50%提高到2004年的62%。
(二)对江苏发展转型的若干启示
其一,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财力、人力是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前提。韩国和台湾地区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型中把加大科研投入、人才培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制定“21世纪脑力韩国计划”、“聘用海外科学技术人才制度”等,在1999年到2005年中每年理科博士培养人数从2500人增加到4500人,每年派遣2000名博士后出国研修。大量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适应了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
其二,必须实施行之有效的产业、科技等政策。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和规律的产业、科技等政策是推动发展转型的重要保障。台湾地区先后实施“产业升级条例”、“科学技术基本法”、韩国实施“尖端技术发展计划”、“大型科技研发事业”等政策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能够使创新型企业在投融资、技术标准、政府采购、财政资助等方面有透明的政策保障,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
其三,必须明确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重点领域和行业详尽的发展规划是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1989年韩国政府便重点推进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纤维等7个高科技项目的研究,2001年又对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纳米等国家战略科技进行攻关。台湾地区则重点在半导体、影像显示、新材料等领域重点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其四,必须充分调动企业研发的积极性。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调动企业的力量。韩国政府制定了“技术发展促进法”,努力建设一个均衡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三方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注重企业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中的作用,2006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部科研投入的75%左右,台湾地区也达到了60%左右。
其五,必须发展适合创新发展的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创新发展中极富活力的因子。台湾地区风险投资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共募集资金超过200多亿美元,扶持超过1000家科技公司上市。韩国由政府资助成立了韩国综合技术金融股份公司,为技术开发活动提供全面的资金支持。
四、向创新驱动转变:目标取向和战略提升
实施以经济转型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是现阶段江苏提升发展层次、保持领先优势的根本途径和战略选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推动江苏发展的全面创新和全面转型。
(一)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目标取向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使创新能力更高。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布局合理、良性互动、开放配置、运行高效、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在重点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自主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上取得突破,使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全省总增加值率达35%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率3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在6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2.5%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
二是通过加快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使竞争优势更强。继续强化现有的比较优势,并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实现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产品)的渗透,培育若干个千亿元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产业的空间转移和企业“走出去”,强力推进比较优势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是通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使产业结构更优。大幅度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的高端化、集聚化、服务化和高技术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推进从“江苏制造”向“江苏服务”的跨越。
四是通过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更可持续。不断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基本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绿化水平显著提高,污染环境治理、流域综合防治与环境监测能力显著加强,全省总体上进入环境优化的发展阶段。
五是通过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经济发展更具优势。坚持市场化的导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使江苏在改革开放方面保持领先地位,成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域,更加确立体制机制优势,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战略举措
——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推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高效集约、要素组合优势充分发挥的发展格局,由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避免经济增长率出现大的波动。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上游高端转变。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更多着眼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在产业技术层面的应用性,大力推进具有一流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广阔、应用前景显著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通过创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创新经济效率。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步伐,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源头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的释放。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建立自主创新知识体系,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产品。
——以提高消费需求的贡献度为重点,推进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驱动转变。消费决定着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基本方向,消费结构升级将为经济转型提供新的需求拉动力量。要强化消费对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自觉利用消费结构升级创造的需求,逐渐形成消费需求扩大与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机制。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和增长水平,大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支柱优势特色产业、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用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提高投资效益和水平。加快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推动对外贸易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推进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重点发展现代高技术、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端产业方向发展,在电子信息和软件、新材料、现代装备、生物技术与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在高水平研发基础上向高端产业化攀升。大力开发和使用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尤其是高新技术园区的载体作用,加快本土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苏锡常地区要加快"腾笼换鸟",把有限的土地用于技术层次高、带动力强的项目。大力发展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整体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价值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升服务业速度和比重,使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特别注重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努力建设国际服务外包基地,不仅把江苏建成世界工厂,还要建成世界办公室。
——以人才为创新活动的主体要素,推进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的转变。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积累,运用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之间可互补或替代原理,积极引领优化资本结构。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不断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加快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一大批技能型人才。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加快培养创新型、管理型和应用型人才。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熟悉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善于运作科技资源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优秀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载体支撑和发展空间。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动力,推进从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变。面对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的新挑战,加快推进政府转型,强化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职能,弱化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加快构建有利于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变的制度环境,如建立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自觉转变发展方式等。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把经济发展集约度、人均GDP增长率、服务业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R&D投入的比重、社会保险基本覆盖面、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纳入评价考核范围,以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励和推动各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