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网址: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11:59
中日携手是孙中山百年未竟之梦

2011-02-14 19:35:53

归档在 一周话题 | 浏览 2120 次 | 评论 13 条

 

 

 

2011年,作为中国近代史重要转折点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成为中日两国共同缅怀和纪念的人物。

 

身为近代政治史上最大的知日派领袖,孙中山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延续至今。日本在去年11月初就拉开了“日本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活动序幕”,举办了题为“孙文的理想和东亚共同体”国际研讨会。新年伊始,日本首相菅直人为改善日中关系,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今年是中国现代化出发点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其领导者孙中山先生曾让许许多多日本人为之深切铭感和强烈共鸣。他决定成立中国问题恳谈会,希望通过纪念辛亥革命的契机,借助孙中山的历史感召力,积极改善中日关系。

 

孙中山是中日领导人共同敬仰的伟人,至今仍是是两国友好的象征和保障。最近一次因孙中山而起的高层交流,是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于2008年5月在著名法式料理百年老店日比谷松本楼设私宴欢迎访日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原因就是看中了松本楼与中日近代史、尤其是与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间的深厚因缘。福田宴请胡锦涛,使得松本楼的美味、中国革命的历史、中日共同的友谊一起被重温,更突显了孙中山在促进中日友好方面是一种现实性存在。

 

孙中山,原名孙文,别号孙日新、孙逸仙等,最著名的当推孙中山。“中山”,是日本的姓,不是中国的名。孙文流亡日本时登记住宿,不便留下真名,想起路过一座名为“中山”的府邸,遂自命“中山”,以“中山樵”之名在日行世。宫崎寅藏在1902年写出专门介绍孙中山革命事迹的《三十三年落花梦》,由留学日本的章士钊译成中文。章士钊一时疏忽,把“孙文“与“中山樵“两个姓连在一起,写成了“孙中山”。此书出版后,“孙中山“的大名流传开来,成为人所共知的伟人。所以说,“孙中山“之名源起日本,创造者为章士钊。

 

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孙中山先后创建了同盟会和国民党,第一代领导人如黄兴、宋教仁、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蒋介石等,都有留日经历,与日本关系深厚。孙中山与日本的公私因缘,即使在100年后仍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比如1895年,孙中山策动“广州起义”前,数次前往日本驻广州领事馆,请求武器援助;又如1911年,孙中山得知辛亥革命成功消息后绕道欧洲回国,他先紧急电召日本友人在香港接船,然后与大批日本人同船抵沪,甚至同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其中就有著名的宫崎寅藏(滔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在财政、银行方面求助于日本财阀,还任命不少日本人担任经济、法律、军事和政府各方面的顾问。这一切,都出于孙中山与日本人长年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信任。

 

回顾历史,孙中山在日本人脉之广、威望之高,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无有出其右者。孙中山与日本的黑白两道、政官财商都有广泛联系。除了一生的盟友梅屋庄吉外,还有后来的日本首相犬养毅、战前最大的右翼社团玄洋社发起人头山满、黑龙会成员浪人宫崎寅藏(滔天)等,被称为援助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三杰”,他们都是孙中山的好友。

 

孙中山是大亚细亚主义者,他早年一直认为中国必须联合日本,黄种人才会有出头的日子。1924年,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北上,途经神户时发表了著名的《大亚洲主义》演讲——这是与日本打了一辈子交道、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知日派领袖的肺腑之言,也可以看作是孙中山对日本最后的期望和交待。他指出,东方文化是王道文化,讲究以理服人;西方文化是霸道文化,讲究压服制人。孙中山欲以东方的王道文化对抗西方的霸道文化,并希望日本“做东方王道的干城,勿做西方霸道的鹰犬”。

 

正是基于以上的历史缘由和现实背景,《中文导报》在辛亥百年之际策划推出“寻找孙中山及后人在日足迹”连载报道,希望钩沉历史,以史鉴今,增进民间理解,推动中日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连载表达:1、孙中山之于中日关系的存在,不是一种过去式,而是以生命体的方式延续至今,具有活力;2、孙中山对于日本国家前途和中日关系的深刻洞察力和历史远见,在百年后依然是第一流的,具有警世作用;3、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孙中山的担扰,也展示出中日携手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百年未竟之梦。

 

 

 

2上一篇 << “洋上救急”助中国人重伤船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