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短蓝猫品相怎么看:了解孔子:走下神坛的孔子(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52:03
 

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孔子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作为其一生的主要工作,立志创建一个理想社会。在他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社会。然而,西周末年,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温文尔雅的周礼全然崩溃,原先维持社会政治的“礼乐”制度遭到肆意践踏。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1、孔子一生经历的种种险境 孔子是个孤儿,一生坎坷,颠沛流离,虽才高八斗,然而才高也遭嫉恨,时常如履薄冰。孔子率领门下弟子周游天下,俨然一股强悍崛起的政治力量,引起外交纠纷习以为常,甚至需要外事压力或者剑拔弩张来解决。

孔子首先在国内被人侮辱,那个人就是同为士人的阳虎,按照《史记·孔子世家》的记录两个人长相接近。当时孔子刚刚丧母,服丧期间腰中系着麻带,这时季氏宴请士人,孔子随同前往。季氏家臣阳虎斥退孔子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敢请你啊。”孔子因此退去,后来阳虎控制季氏,而季氏则操纵国君,鲁国的政治一塌糊涂。孔子在出鲁之后,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种种险境相当严重。

政治迫害,路线斗争 孔子35岁那年,来到齐国,担任齐卿高昭子的家臣,打算以此来与齐景公交往。孔子与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到《韶》的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得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齐国人称赞孔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到呢!”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将要把尼溪的田地封赐给孔子。晏婴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是引导小民的好办法。”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有一天,齐景公挽留孔子说:“按照季氏上卿的规格来待你,我不能做到。”于是就用介于鲁国季氏和孟氏之间的规格来接待孔子。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就上路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指挥作战,亲临前线
 孔子55岁那年,担任大司寇的孔子对鲁定公说:“臣子没有私藏的武器,大夫不能拥有周长三百丈的城邑。”派仲由为季氏的管家,将要拆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都邑。于是叔孙氏首先拆毁了郈城。季孙氏将要拆毁费城,公山不狃、叔孙辄率领费邑人袭击鲁国国都。费邑人攻打季氏宅第,没有成功,射出的箭飞到了鲁定公的身边,孔子命令大夫申句须、乐颀下台攻伐,费邑人战败逃跑。

自我放逐,监视居住

        孔子56岁那年,担任代理国相,但是因为齐国采取美人计,让鲁定公陷入温柔乡,孔子不满而讽刺,导致国君不满。孔子来到卫国,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在鲁国得俸禄多少?”孔子回答说:“俸禄粮食六万。”卫国人也致送粮食六万。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大夫公孙余假频繁出入孔子住所。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居住了十个月,离开卫国。

心理恐吓,耀武扬威

        孔子57岁那年,孔子离开曹国前往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司马桓魋想要杀死孔子,拔起那株大树。孔子离开那个地方。弟子说:“可以赶快走了。”孔子说:“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貌合神离,不白之冤

        孔子57岁那年,离开卫国之后,孔子打算前往陈国,经过匡邑。匡人听说来了人,以为是鲁国的阳虎。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匡人于是就留下孔子,孔子样子长得像阳虎,在匡拘留了五天。

殃及池鱼,卷入冲突

        孔子60岁那年,孔子离开陈国准备回鲁国,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

困于陈蔡,断粮之厄

        孔子63岁那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俭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派出军队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楚昭王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但被大臣阻止。          来源:新浪网         2、孔子没分到祭肉离鲁奔卫 一步九回头

  公元前497年,孔子与弟子一行数十人,自鲁抵达卫都帝丘(今濮阳),开始了长达14年周游列国的政治生涯。

  卫国商代已有,周灭商后,卫成周的姬姓封国。西周时,卫国统治中心在淇县、浚县一带。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公元前241年,卫元君迁都野王(今沁阳);战国时期,因卫都帝丘位于濮水之阳,更名为濮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为庶人,卫国灭亡。卫曾四徙其都,共历800余年,是秦统一后名义上仍存在的诸侯国。

  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选在帝丘。“卫都帝丘今已无存,它早在西汉晚期就被黄河水淹没,深埋于地下,直至2005年,才因高城遗址的发掘,露出冰山一角。”濮阳市文史专家李中义先生道。

  2009年3月9日,抵达濮阳寻觅湮没已久的卫都帝丘。

  从濮阳县城南行大约十公里,即抵达五星乡高城村。这是个不起眼的小村,静卧于平坦、开阔的黄河故道上。该村老支书高自海把我们带到村南,指着一片青青的旷野说:“这就是原来发掘高城遗址的地方,早已回填了。”

  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濮阳市文物保管所,对高城遗址四面城墙进行钻探和试掘,当时开挖了四条探沟。“发掘时正遇濮阳市五十年一遇的大洪水,工地发掘的探方全部成了水坑。”参与发掘的村民高奎生讲。后来只好打眼井排水,发掘困难,探沟都没发掘到底,最深探沟也只发掘了两米夯土。

  自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发掘结果是:初步探明该遗址为一处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

  这座城,城址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保存高度6~9米,城墙基础宽约70米,顶部宽20~30米,城墙外有一周城壕,北墙长约2420米,东墙长约3790米,西墙长3986米,南墙长2361米。古城址四面城墙顶部被4~5米厚的唐宋和明代淤沙层所覆盖,城壕和城内文化层被汉代厚6~8米的淤土层所叠压。

  帝丘是个大城,据专家推测,它应是被西汉晚期一次黄河特大洪水冲毁淤埋。专家们因此设想,它既然是一次性地被洪水深埋于地下十几米,当时街道、宫殿布局会不会保存较好?将来发掘中会不会有惊世发现?能否为卫国历史研究提供更多资料?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916万平方米的高城遗址之上,现在散落着13个村庄,一派北方乡村恬淡气象。深埋于乡村之下的帝丘城,当年孔子抵达时,是什么样子呢?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为何选择卫?他曾对卫国抱着何等希望呢?

  这一切,都要从头讲起。

  为何离鲁奔卫?

  孔子在鲁国从政,以司寇身份代理相事,干得有声有色,公元前498年,孔子策划的一个重要事件“堕三都”不幸失败,这改变了孔子为政的命运。

  原来春秋中后期,鲁国有三种政治势力,一是鲁定公代表的公室,二是“三桓”代表的贵族,三是家臣势力。鲁定公受制于“三桓”,“三桓”又受制于家臣。鲁定公希望削弱“三桓”,“三桓”希望打击家臣。孔子就想利用这种矛盾,拆毁“三桓”家臣据以叛乱的三个城堡,并借此抑制“三桓”。但计划失败,孔子和鲁定公遭受打击。“三桓”对孔子有了戒心,联合对付孔子和鲁定公,再度把持国政。

  第二年,即公元前497年,齐国送来歌舞美女80人,骏马120匹,诱使鲁国君臣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鲁定公由此不问朝政,怠于国事。

  子路看到这种情况,劝孔子辞职,一走了之。孔子心存幻想,坚持再等等看。因为马上就是郊祭的日子,如果郊祭后仍能按“礼”的规定,把祭肉分给大夫,孔子还打算留下来。

  结果让孔子非常失望,他没有分到祭肉。孔子是个通达的人,深知“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一步九回头,迟迟不肯离去。

  孔子要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向去齐国,因为“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齐赠女乐”的事又大大激怒了孔子。向西奔卫,是他和弟子们认真商议决定的。

  “鲁、卫是兄弟之国,卫国政治平稳,文化上有郑卫之音,经济上陶卫并称,都比较发达。”濮阳市文史专家孙德萱先生讲。

  何为兄弟之国呢?卫国是鲁国近邻,与鲁国同为姬姓国家。鲁国为周公之后,卫国是康叔之后,周公、康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

  卫国又有孔子好友蘧伯玉,他是卫国大夫,一生侍奉卫国三公(献公、襄公、灵公),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此前曾多次入住其家。

  孔子选择卫国,与他的多位学生是卫国人也有一定关系。他的得意门生子夏、子贡都是卫国人,还有一些较知名弟子,如句井疆、琴牢、颜仇由等也是卫国人。颜仇由是子路妻兄,已在卫国做官。这些人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子路就很积极主张到卫国去,因为除了颜仇由外,他还有个连襟弥子瑕是卫灵公的宠臣。子路认为,可以通过蘧伯玉、颜仇由、弥子瑕等人,和卫灵公建立联系,很可能得到重用。

  此外,卫国还有史鱼、公子荆、公叔发等一批不错的大臣,是孔子比较欣赏的。去卫国之前,孔子要么认识要么已久闻其名。

  公叔发,即公叔文子,孔子认为他是个不苟言笑,不义不取的人。他死后以“文”为谥。有一次子路问老师,公叔发为啥能以“文”为谥?孔子说,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认为公叔发担当得起这个“谥号”。

  孔子奔卫,是满怀希望的。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竟先后在卫国待了十年,使卫国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孔子带弟子取道西行,几天后就进入卫国边境,他们先来到卫国的一个小集镇上,孔子举目四望,看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深感意外:“原来卫国很繁华呀,小集镇上也有很多人。”

  孔子为什么会意外呢?因为当时卫国是小国,公元前659年卫文公执政时,齐桓公曾率各诸侯国士兵帮他兴建宫室,这就是《定之方中》一诗所歌颂的内容。孔子认为,卫国虽经卫文公治理,逐渐强盛起来,但在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下,仍是受人怜悯的小国。因此,他看到卫国小集镇人口稠密,心情开始变好。

  弟子们看到老师高兴,也都兴奋起来。弟子冉求正专心地为老师驾车,听到孔子之语,回过头问:“老师,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怎么办呢?”孔子说:“想办法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求再问:“富裕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开办学堂,教育他们。”

  孔子主张对民众实施教化,但教育必须有物质基础,他主张先富后教,这与管仲所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同一道理。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孟子说:“乐岁终年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仪哉?”意思是好年景老百姓日子还过得苦巴巴的,坏年头连活命都难。活下去尚且不容易,哪有闲工夫学习礼仪呢?

  孔子与冉求说得高兴,便开始针对冉求的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冉求聪明稳重,也有从政才能,只是学习不刻苦。孔子说道:“求呀,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是通过学习才获得了知识。”

  冉求辩解:“老师,不是我不喜欢你的学问,是我太笨,没力量学好。”

  孔子说:“假如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路便走不动了,在我看来,眼下你却像是还没向前走呢!”这句话击中了要害,冉求有所醒悟。他默然走了一阵,又问:“老师,你此次被迫离开鲁国,难道没有怨恨吗?”

  孔子叹道:“此番出走,是我自己的主意,我不怨天尤人,凡事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样怨恨就没有了。不然,怨恨会越积越深。我谁也不怨恨啊!”话虽如此,孔子已是语带酸楚。

  子贡跑到老师车旁,说:“老师,我们歇会吧。”孔子同意。子贡扶老师下车,问道:“老师,你此番离开鲁国,打算怎么办?”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应做到国有道鼎力相助,国无道则远避他乡。人生在世,必有所追求,不可昏昏然度春秋,茫茫然无所适从。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去奸佞,除邪恶,平欺诈,息战争,恢复周公礼制,实现天下为公。我此番离开父母之邦,就是去寻求实现理想的途径呀。对于一个无所追求、不知自己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

  冉耕一向少言寡语,听到这儿问道:“君子和小人有何区别呢?”

  孔子听到一向沉默的冉耕同学发问,很高兴,说:“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小人则宽以待己,严于律人。”闵损也跑来问道:“老师,君子对待事业应持什么态度呢?”

  孔子说:“君子对于事业,以合乎时宜为原则,用谦逊言论谈论它,

  用诚实态度对待它,依照礼制实行它。”子路问:“君子也有怨恨吗?”孔子道:“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本事,不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子路闻言诧异。孔子又补充道:“若说君子也有怨恨,那就是无所建树,空忙一生,不被人们称颂。”

  朝见灵公话不投机

  孔子来到帝丘,子路带着大家,来到妻兄颜仇由(又名颜庚、颜浊邹)的家。颜仇由禀告卫灵公。卫灵公大喜,认为孔子是名扬天下的圣人,此来定可为卫国效力。

  卫灵公接见孔子,问:“你在鲁国拿多少薪水?”孔子说:“奉粟六万。”即六万小斗,合汉代两千石。卫灵公很爽快:“我也给你这么多。”

  待遇不错,但卫灵公对孔子的真正来意尚不了解,并不给他官职。卫灵公问孔子:“夫子在鲁国为大司寇,弃官不做,不知作何打算?”

  孔子说:“丘以为,人生在世,不必为无职位发愁,应该为无任职的本领发愁。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我所追求的是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

  卫灵公说:“卫国自先祖文公大治以来,历经六代,始终未能强盛,我年事已高,仍有图强之心,用何方法可使国家强盛?”孔子用心听着,觉得卫灵公口气虽大,但似乎毫无信心,便含蓄地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必须怎样办,也没规定不准怎样办,怎样恰当便怎么办好了。”卫灵公似懂非懂。孔子感到话不投机。

  虽不能“为政”,孔子在卫国过得还不错,他一方面多与贤者交往,一方面教导众弟子,并不寂寞。

  不久,卫国发生了公叔戌叛逃事件。公孙戌是卫国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公叔文子死后,公孙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文子在卫国声望极高,“富而能臣”、“富而不骄”,可是他的儿子却既富且骄,灵公很烦他。公叔戌与他的同伙一起密谋,准备除掉卫灵公夫人南子及同党,被南子发现,于是卫灵公驱逐了公叔戌及其同党。公叔戌先逃到他的采邑蒲(今河南长垣),企图顽抗,后又逃到鲁国,他的同党赵阳逃到宋国。

  孔子到卫国后,出于对公叔文子的尊重,曾和弟子一起采集过他的言论事迹,和公叔戌也有交往。公叔戌被驱逐后,孔子与他的关系引起卫灵公的猜疑,卫灵公派了个心腹到孔子师徒住处,察看他们是否有勾结。这种情况下,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到陈国去试一试。

  公元前497年年底,孔子和众弟子离开仅待了10个月的卫国,取道南下陈国。
(文/盛夏 来源:大河报)         3、孔子很理想主义 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春秋战国550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孔子从小勤奋博学,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尤其对古代的礼仪很有研究,35岁时已是鲁国的礼仪专家。他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作为其一生的主要工作,立志吸取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代圣人的经验,创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在他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社会。然而,西周末年,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温文尔雅的周礼全然崩溃,原先维持社会政治的“礼乐”制度遭到肆意践踏。当时的鲁国,政权长期受控于大臣,而后来鲁昭公竟然被臣子赶到了齐国。孔子是鲁国的礼仪专家,作为周公的继承人,实在无法接受鲁国的这种政治格局。

 

  为了看望被驱逐出境的鲁昭公,同时希望齐国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抱负、实现其理想社会的机会,时年35岁的孔子决定出走齐国,开始他第一次的列国之游。齐景公对于他的到来,虽然非常高兴,还曾热情地询问孔子怎么构建政治理想、社会有序等问题,但由于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对,加上自己目光短浅,最后对孔子采取了“敬而不用”的态度。

 

  三年后,孔子带着无奈又回到了鲁国。然而,此时的鲁国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目标远大、心怀安邦之志的孔子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暂时打消了出仕的念头,以在家著书、教育的方式为实现政治理想培养人才,积蓄力量。此后的十几年里,鲁国多次发生大臣叛乱事件,这些叛臣也曾邀请孔子出仕,但均被他拒绝。

 

  在孔子的心目中,凡是不符合周礼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去做的。后来,可能是鲁国臣子叛乱不断,以及当时社会风气日趋恶化,鲁国政府开始觉得孔子平常提倡的“忠恕”、“仁政”、“德治”等政见,也许对鲁国走出困境有所帮助。所以,孔子在51岁那年被委以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宰(县长)的官位,开始了“五十知天命”的仕途生涯。孔子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政绩卓著,使得中都大治,百姓安居乐业。各地纷纷效法他的治理办法。不久,他就被鲁国聘为大司寇,掌管全国的公安司法工作。在孔子任大司寇的两年里,采取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兼重的方法,使得鲁国的刑事案件大幅度减少,社会风气大变,逐渐形成了一个民安政清的政治局面。

 

  然而,上述政绩并没有帮助孔子大展宏图,由于孔子一心想用周礼治理国家,触犯了当时权贵的利益,所以反而摧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孔子为了彻底贯彻他的治国理念,向当时实际掌握鲁国政权的皇族“三桓”建议拆除都城,还权威于国君,不料却遭到三桓的猛烈攻击。此后,三桓就处处为难、排挤孔子。无奈之下,孔子只好在他55岁那年,再次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第二次列国之游。十多年中,孔子路经卫、曹、宋、郑、陈、楚,足迹几乎遍及中原各诸侯国,期间受尽了苦难、艰险与凌辱。而他所强调的“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也到处碰壁,君王们不是以沽博爱贤之名对其敬而不用,就是受臣子反对。而孔子也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胁。例如在宋国,他受到实际掌握权力的大臣桓魋的诋毁,差点掉了脑袋。《论语》里有一句“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说的就是这段经历。

  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吴国。因此,鲁国的君臣把在外流浪了14个年头的孔子请回了家乡。那一年孔子已68岁。这几年流离他乡的人生阅历,使孔子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鲁国的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于是,孔子本着“尽人事安天命”的态度,本着传承古代政治理想的使命和信念,决定在晚年专心于教授门徒、著书立说。

 

  在今天看来,孔子努力倡导的理想在当时最终没能实现,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追寻的政治理想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实,当时其他学派,如墨家的“爱无差等”,与道家“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六十七章)的说法,也是如此。
(文/陈中浙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