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战略轰炸机:令人震撼的环保故事(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8:36
望着还没有全绿起来的山岭,赵希海一脸忧虑。刘亮明 摄
    赵希海给树苗锄草。刘亮明 摄
  每年你植了多少树,一棵两棵还是根本没有?有这样一位老人,每年植树季节平均一天植树1000棵,一直坚持了17年。这位老伐木工人的人生因此变得不平凡,而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一颗爱国、爱家园的拳拳之心。

  伐木是老人曾经的职业。如今,他把植树偿还自然当作自己的责任。我们的身边,还有不少对自然肆意索取却还心安理得的人,就请读读老人的故事,如何对待养育了我们的河流、山川,也就有了答案。

  秋末冬初,每天天蒙蒙亮,69岁的赵希海老人就踏着清冽的雪霰下地了。长白山区的冬天来得早,他要赶在寒冬到来前,为苗圃珍贵的水曲柳树苗再松一遍土,并把杂草连根拔掉。“这样苗子才长得快,壮实,明春上山才爱活。”他对眼前这些幼小的树苗就像对自己最疼爱的娃娃,充满慈爱和期望。

  整整17年了,他都是在大山里和被他看作“命根子”的树木忧喜相伴度过的。17年里,他没花国家一分钱,实践着对大山的承诺:在多年砍伐留下的空地上,为国家义务奉献了价值数百万元的10.4万棵绿树。

  砍伐了大半辈子树,他退休了,但他说:“砍了多少就得赶紧补上多少。”

  那天夜里,他失眠了。“眼前总闪着那些倒下的大树,心里慌慌的。”

  那是1989年深秋的一天,吉林省红石林业分公司批洲林场刚开过欢送会,他与几十名老伐木工退休了。老哥们儿唠得乐呵:为国家忙活了大半辈子,这回算清闲了,抱抱孙子,陪陪老伴儿;咂吧点小酒,摸两圈麻将,或者倒腾点小买卖。

  他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近30年的伐木生活像过电影:1958年,欢欢喜喜当了林业工人,为给国家砍伐木材,常年忙着钻林子,啥都顾不得。回头一看,山上的树竟被砍得那么苦,都不敢认了。大树少了,皮癣似的空荒地却多了。

  “我得重新上岗。” 他说,这么多年,砍了那么多大树,现在有时间了,砍了多少就得赶紧补上多少,才心安,对得住养育我们的大山。一棵大树要长100多年哪,不抓紧不行。这成了他对大山的承诺。从那天起,他一冬天不是收拾锹呀镐呀,就是踏雪到山里踅摸砍树留下的荒地,巴不得春天早点来。

  转年4月初,山顶依然积雪皑皑,山下刚刚解冻,他就在瞄好的一片200多亩的荒地上干开了。当时,林场把4.6万棵树苗送到离林场近3公里的山坡上。为了把这些“宝贝”不违季节“安置妥”,他算来算去,每天必须种1000棵。

  在一个半月多的时间里,他每天早晨不到4点就进山,直到看不清树苗才下山。有几次下雨,老伴儿劝他避一避,他说:“季节可不等你。每天种1000棵是个死任务,完不成,下刀子也得上。”

  17年就这么过来了。

  17年,他把自己的四个季节完全交给了大山,春天,雷打不动抢季植树;夏天,风雨无阻看管林子、浇水施肥、侍弄苗圃,为镇上种花种草;秋天,风餐露宿除草打杈,到林子里踏查树籽的分布和成色;冬天,踏雪采打树籽。 渴了,就喝口化了的雪水。刘亮明 摄
 我的规矩就一条:命可以不要,但不管谁,毁坏树就不行。”

  树对人的恩情大了,人离不开树。它是人生活的依靠,还能造氧气,保持水土。再看看你家的门、窗,想想你白天坐的、夜里睡的是什么。看到有人祸害树,他就用自己的朴素道理一再劝说。


  回想这些年的经历,他讲了几件“不能不让人难过、生气”的事。

  有年春天,当地一位老头要在一块过林空地上种人参。劝不管用,他就昼夜不停地抢先植了4000多棵水曲柳。不曾想,隔两天去一看,树被拔个精光。正在他难过、愤怒的时候,那老头来了。他一猜就是他干的,就问,你把树苗给弄哪儿了。老头大喊:“是我拔了,咋的?你整天到处栽树,别人想种点别的都不行。”骂着就举起镐头要刨他。他也不示弱:“你刨我也不行,还得种。”两人一直对峙了3个多小时,对方才不得不骂骂咧咧地撤退了。

  有一次,他辛苦几天刚把几块空地补齐树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位退休工人就怒气冲冲来了。“你真是想死了。”骂着就动起手要拔树苗。他冲上去,用身子挡在树苗前面。就这样撕扯了好半天,老人被推倒几次,就是不退让。面对威胁,他说:“告诉你,我的规矩就一条:命可以不要,但不管谁,毁坏树就不行。”

  有些人为一点小利,常做出些破坏山林的事。一次,有人用300米长的绳子把牛拴到树上,让牛吃草啃树。他“气得手都抖了”,当即把牛牵到场部。好多人来讲情,他对林场头说,必须照规矩罚。

  “做点好事难啊。”他说,对有些人和事就是想不通,树对人有那么多好处,还怎么忍心无故地破坏呢,那不是自毁家园嘛。 “国家要办的事多了,办法得自个儿想,绿化人人要上手。”

  有一次,他差点和老亲家闹掰了。那天,老亲家请他吃饭。聊到他那些宝贝树,他正高兴着呢,亲家冷不丁说,你种那么些树费死劲了,可也值老多钱了,得向国家要报偿啊。“你可别给我扯这个,不然我就把酒杯撂下了。”老亲家见话不投机,赶紧咽回去。

  “我斗大字不识一筐,给国家干这么点事,还不是应该的、福气的吗?我已经拿了国家几百元退休金,哪还能再伸手,况且日子过得好,1万多块的外债也还清了,要那么多钱有啥用。”一大篇心窝子话,让老亲家只得连连应承。

  这么多年,老人不图名,不图利,辛勤劳作,默默奉献。林场领导见老人这么辛苦,生活又困难,几次要每月给他补助50元。他分文不要,他说:“国家要办的事多了,没那么多钱,办法得自个儿想,绿化人人要上手。”

  这么多年,为解决育苗的树籽,每年冬天,他总是冒着严寒到老林里打树籽,常被冻得手脚铁青。一冬天要打近200斤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籽。这些树籽要买得十几万元。

  这么多年,为多植树,他把全家都动员上了。老伴儿和在身边的二儿子常年帮他忙,晾晒、采集树籽、修整树形、看护林地、抢季种植。

  早些年,他发现天然林里的水曲柳树种落到林地里,长满了野生的幼苗。“这还用钱吗?”从此,每年春,他都大量移植野生树苗,除进行补植外,还为林场提供了部分幼苗。

  今年2月,30多年没出过省的他,带着老伴儿第一次回山东威海娘家看了看。回来时,他什么都不带,只带了43棵“稀罕树苗”和两个花种。“现在都种活了。”老人抚摩着那些落户长白山的新成员,满脸得意。

  “我还得多活几年,为山上准备100万棵好树苗。”

  2004年3月,因为多年劳累,老人突患脑血栓,输了10多天液,才勉强能下床行走。分公司和林场的领导、职工纷纷来看望他。他笑着说:“我还得多活几年,为山上准备100万棵好树苗。不能让国家和子孙为难。”

  为了这个目标,治疗还不到一个月,刚到植树季节,他就拖着还不听使唤的腿,拄着拐棍上山采野生树苗了,20多天里,硬是一瘸一拐地采了近10万棵。

  为了这个目标,2002年春,他就在北山脚下的一片荒草甸子里,建成一块苗圃,现在已全部育上了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苗。有人说,这些地要种菜,每年还不得赚两万多块呀。他说,他育好树苗,给国家赚得更多,这账“我比你会算”。

  “这会儿风气见好了,可不更得抓紧干哪。”以前,人们见他就说:“你这不是大喘气吗?啥年月了,还义务植树,傻呀?”如今,领导来看他,邻居尊重他,还夸他不简单,有功劳,连娃娃们都愿意听他讲种树的故事。

  去年,吉林森工集团给他发了个“优秀共产党员”奖杯;今年,红石林业局和红石林业分公司授予他“义务植树模范”;吉林市还评他为“感动江城十大人物”。

  他说:只要我活着,能动,就要种树,就要看护好这山和这山上的林子。没有树的山,那还能叫山吗?

  这虽然是2006年的故事,但故事却能长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