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旅行社签证:醉饮美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9:25

天山神木

闵师林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2日   08 版)

  想象中的南疆,该是满目戈壁、荒漠、土丘。即便是绿洲,想必也疏疏朗朗,星星点点,难成气候。但到了温宿,即阿克苏境内,走过大片的沙漠,走过零星的村落,蓦地,就看见前方一个绿色世界,横空出世一般,令我惊愕许久。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天山神木园吗?

  走近神木园,更觉得这片园林的非凡和奇崛。迎面一棵银白杨巍然挺立,雄奇壮美,绿荫如盖,枝干壮硕,竟已有1000年的树龄,我真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的还在继续。一棵山柳,几乎已倒卧在地,扭曲变形,却依然又衍生了四棵树干,构成了一个门洞,宛若一道人生的门槛,跨过去,就是豁然开朗的新的天地。一棵青杨,风雨剥蚀,浑身苍白,虬结交错,古朴瑰丽,有五处枝干柔韧地相连,很自然地形成了“五环”,环环相扣,令人叹为观止。再看一棵古树横躺在地,根部已全部裸露,呈奄奄一息状,树干龙蛇一般,却在那头蓬勃地生长着,原来它的树皮担负了根的使命,汲取了水分,喂养了那一脉树干。还有一棵“母亲树”,自己彻底倒下了,但硬是又绽放了三枝树干,茂密葱茏,直入云霄,俨然母亲竭尽毕生心血,用伟大的母爱,在托举着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想起了汶川地震的那一幕。废墟下,人们终于挖开了沉重的水泥板,发现一个年轻的母亲用身体呵护着自己的婴孩。婴孩酣睡着,而母亲早已仙逝,步入了天国。她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新生!

  在这占地600亩的土丘上,这样的形态各异的奇树目不暇接,这样存活了上千年的古树竟有上百棵之多!这些树或者将军般的威严,胸口中了箭似的,仍直挺挺地站立着,凝然不动,或者匍匐在地,危在旦夕,却往往绝处逢生,向天穹昂首。他们或独木成林,枝繁叶茂,或相互依偎,情深意长。他们形态各异又神态相似,曲折盘旋,但不失魂魄。他们在荒漠戈壁中书写着大自然的造化,乃至生命的顽强。是的,是顽强生命力的最典范的再现。在他们的履历中,一定经受了太多的磨难。风沙、冰雪、干旱和人为的浩劫,如此种种,也消磨不了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哪怕一息尚存,都要展示自己的阳刚,让生气勃郁,也令天地侧目。

  传说,公元11世纪,一批伊斯兰教徒在一位名叫苏力坦库什赛依德的阿訇的率领下,经印度踏入中国西域,后因战争败退于此。苏力坦库什赛依德用手杖插地,所插之处,泉水汩汩奔涌。他一连插了十几处,十多处泉眼淙淙流淌。后来,他们都埋葬于此,形成了高出地面几十米的麻札,即墓葬地。从此,这里芳草萋萋,古树悠悠。在这维语的所谓色日克维都,即为黄色的不毛之地,创造了奇迹。

  是的,我敬畏和钦佩这些古树。未见他们怨天尤人,也不闻他们哀鸣悲嚎,他们始终缄默,历经再多苦难也不呻吟。他们不屈不挠,与恶劣的环境抗争,以赢得一份生存和灿烂的权利。

  这些杨树、榆树、柳树、白蜡树、剪梅,还有我叫不出名字的树们,我向你们致敬!你们让我一个人到中年的男子汉,再次懂得了什么叫生命!什么叫意志!

  在天山托木尔峰南侧的前山区,经温宿县吐木秀克镇,一直走下去,你会见到那块高地,上面有我敬仰和钦慕的树们,他们是大漠之魂,是天地之魄! 

 

迷人的豫剧

袁占才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2日   08 版)

  至今不明白,中原文化怎么就孕育了豫剧,其苦乐忧凄,人生七情,怎么就能表现得如此行云流水、横空出世般的酣畅淋漓?!多了一份慷慨高亢,多了一片明丽欢快,多了一曲悠扬悦耳。是八百里伏牛山之回应?是兵连祸结胸中块垒郁积唯有一吐方快?是疆场驰骋几多忠良骁将可歌可泣几许奸佞挡道可唾可骂?历史的风云恍在耳畔猎猎作响,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这里激发和碰撞,这才有了花木兰花打朝抬花轿对花枪;这才有了风流才子皇帝告状血溅乌纱五世请缨狸猫换太子穆桂英挂帅……

  豫地中原三大剧种:曲剧、豫剧和越调,唯豫剧雅俗共赏。三者虽粗可归类入苏东坡手执象牙板歌曰“大江东去浪淘尽”中,然又以越调为稚拙率真,大腔大调;以曲剧为深沉幽邃,温润和缓;而豫剧则浪花飞溅、百川汇流,取数剧之长;是故民间有顺口溜:“粗越调细二簧,论听还是梆子腔。”正因此,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才把豫剧演绎到如火如荼、妇孺皆喜的程度。烟花楼台,空濛迷离,吴侬软语,多情虽是仙凡之缘,毕竟不可企及,那越剧黄梅等缠绵之曲听时虽可使人幻化入内,但听后又不免怅然若失,仿佛只此一段恩恩怨怨,空劳挂牵;而豫剧多争雄斗智纵横捭阖刀枪剑戟,文武万般真实笃信爱恨分明,观之如饮甘霖岂不快哉?!       

  这块土地虽然贫瘠,但真诚而质朴,大方而热情,从《诗经》的歌赋比兴、酬和答问,佐以几千年的杀伐征战和世世代代的摸爬滚打、耕耘劳作、困苦煎熬,是否由此便孕育和酿造出了这足以提神解乏、消灾祛难、释疑人生的豫剧?把一切怀想与思考,灰心与失望,孤寂与郁闷,爱与恨,都融入到那急风骤雨般、波翻浪涌般、行云流水般的鼓锣钹铙的打击中、唢呐板胡的吹拉声中、生旦净丑的演唱声中,看完听完了,拍拍屁股站起,细想戏情即世情,悲欢离合种种作态,欢天喜地莫不转眼皆空,我辈庸人,又何必争强好胜,愁眉不展?就禁不住畅怀一笑,罢罢罢,人生一世,莫再自寻烦恼!

  正因为豫剧有此特殊功效,豫西这一带一度是村村锣鼓响,乡乡办剧团。土台草棚,柴桌鳖灯,演尽人间酸甜事,唱出天地苦乐情。有那唱得好的,尤其公子小姐,台下乱往台上扔花米糖、油麻糖、芝麻糖。古刹庙会、年关节日、农闲时候,必搭台唱戏,戏非豫剧而不演;于是便培养出无数的戏迷们,这厢看过奔那厢,十里八里,乐此不疲。一场戏下来,肚子饿得咕咕叫,却比吃了顿“雁肉包子兔肉汤”还舒坦。有些戏迷,听见弦子响,自己喉咙也痒了,就跟了剧团走,唱到哪儿跟到哪儿,义务给剧团帮忙贴戏报,叠戏箱,烧夜餐,做了剧团的帮手,慢慢地成了团上一员,上台演出,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豫剧被一方百姓誉为“秫秫棵”戏。田间地头,河道沟梁,锄地时却把锄头的起落作了简板,放牧时却把“啪啪”炸响的鞭梢作了过门,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则是妙不可言的布景舞台道场。炊烟袅袅,夕阳西坠,收工归家,路上唱一曲,消歇疲乏;月暗星稀,急匆匆一人返途时吼一段,驱寒壮胆;即便记不清唱词,那么反反复复一唱三叹哼一节曲谱,效果也一样出来。晴空朗日,随便到河南的山野乡村走走,便可听到此起彼伏、“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豫剧,便可感受到天空一样辽阔而旷远的豫剧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试问豫人,谁个不会唱两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或者“西拉嗦嗦米来刀西拉嗦嗦米拉刀米……”怕连树上的鸟儿也早已听得稔熟了,不会错认故乡为异乡的。 

常怀感恩之心(金台随感)

杜荣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2日   08 版)

  感恩是一个人的美德。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具备感恩之心尤为重要。然而,我们身边恰恰缺少感恩的心。

  感恩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美德。人是脱离了愚昧具有高级思维的生命个体。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应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延续传递这种爱。其实,在一些家养的宠物里甚至野生动物中间,也不乏感恩,比如,人给了小狗一点哪怕没肉的骨头,小狗也会摇尾巴以示感谢!更何况人。因而人更应感恩别人,感恩社会。

  感恩是人从小就应接受的启蒙教育。小时候,母亲教育我,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这是对生命来源的尊敬和感恩;其次一生当中都要常怀感恩心。母亲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哪怕是自己走路时不小心摔倒了,别人跑过来准备扶起时自己已经起来了,都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别人有困难时,自己毫不含糊地伸出援助的手,并且没有一丝杂念。我记住了母亲的这些教诲。现在,我又把母亲教育我的这些道理传授给我那幼小的女儿,还教育她接受过别人的一份帮助,以后要十倍地奉还社会,让爱心持续传递。这样做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曾几何时,家庭教育缺少,学校教育缺位,社会示范变味,致使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美德教育断裂、丢失。尤其是当时社会上一些人无中生有、挖空心思整人,导致许多人不敢轻易相信别人,更不会感恩别人。加之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快速起步阶段,一些不健全的制度,使一些人暴富后又缺乏感恩心,不但不回报社会还时常炫耀,夸大自身作用,这种畸形心理也污染了社会环境,导致社会公德的短缺,也体现在人情冷漠等诸多方面。

  感恩教育是各个年龄段都应接受的良知教育。婴幼儿时期,母亲担当着人生第一教育重责。如果母亲教育子女要常怀感恩之心,那么一代孩子成长后,就会做一个社会的优秀公民,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人成年后走入社会,社会化的感恩教育也不能缺失。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无一不是用自己的点滴劳动,换取了更多人的劳动成果,才有了自己的衣食住行等享受,感恩之心要永存心底。那些利用各种条件,依靠一个团队甚至整个集团力量,聚集了巨大财富的人,更应感恩回馈社会,用于慈善事业。我想,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种社会制度,慈善事业都永远值得人尊敬和铭记。

  最近,我在台湾参加会议期间,偶然看见“孝敬父母,感恩他人”八个大字镶嵌在一座院落大门两侧,每侧四字,每个字足有一平方米大,这让我久久思索。回顾大陆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人文伦理教育的欠缺,引起了一些社会新问题,这值得更多人思考。我想,只有全社会注重了婴幼儿人格教育,母亲担负起孩童最起码的社会良知与伦理道德教育,社会示范好优良的美德,才能避免近些年出现的老人跌倒后,爱心人先拍照才敢伸手相助的尴尬境地,也才能当自己跌倒时,不敲诈好心人,自己也得到了他人快速无私的救助。这样,整个社会才显得温暖,富有人情味。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生生不息郑义门

杨晓光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2日   08 版)

  这是一抹恬静而灵秀的风景。春的红,夏的绿,潜藏着清幽的香,按捺不住地流淌。白的墙,灰的瓦,青的路,拱的桥,精致着和风中的江南。

  这是一道猜测不息的谜题。寻常百姓,被当朝皇帝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普通人家,却留下无数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这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影响。孝的高洁,义的醇美,自打从那户郑姓人家飘然而出,便从未离开过这片民风淳朴的土地,至今依然在浙江省浦江县那幽远的小镇里口耳相传……

  这,就是名冠天下的“郑义门”,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0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个名叫郑淮的青年从安徽辗转来到浙江浦江县东部的玄鹿山下,见此地景色如画,草肥水美,便落下脚来。至郑淮的孙子郑绮,郑家在这里已繁衍生活了三代。

  公元1193年,75岁的郑绮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郑老先生也许不会想到,就是这一声临终前的嘱托,使得他的后代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十五世同居,历三个王朝,长达330多年,最盛时3000多人同锅吃饭。宋、元、明正史为其列传,三朝传诵不息。

  郑氏家族世代繁衍,发展成今天以郑姓命名的郑宅镇。郑氏宗祠就坐落在镇的中心。宗祠门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封的“江南第一家”巨大匾额赫然在目。整个宗祠占地6600平方米,风格古朴,端正肃穆。宗祠前后分为五进,有序堂是宗祠的主体建筑,可容纳千余人活动,郑氏族人们的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有序堂后是孝友堂,正悬“孝友堂”匾,左悬“会善钟”,右放“听训鼓”。祠内九株600余年的龙柏,更为祠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这些龙柏枝干遒劲,上薄云天,传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手植。它们就这样静静地矗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守望着岁月的轮转,无声地诉说着600多年来的绮丽和沧桑。

  徜徉在这座古朴的祠堂里,细读着祠内历代名人碑刻、匾额和楹联,内心不时被那些尘封的故事牵扯和感动。门者,家族也;一个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旌表,称为义门。在历朝所表彰的同居“义门”中,一般五世、七世已是难能可贵,九世、十世更属凤毛麟角,十五世同居可说是绝无仅有。一个家族同居330余年,这是一段多么悠长的时光,又是一段多么执著的旅程。这段辉煌的历史,比盛世唐朝长40余年,比那个赐封匾额的皇帝所开辟的王朝还要长出50余年!

  是什么使这个家族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又是什么使这个家族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所幸的是,这个同居共食300多年的家族,不但为我们留下了郑氏宗祠这座恢宏的建筑,还传给后世一部珍贵的典籍——《郑氏规范》。这部历几代而成,共168条的《郑氏规范》,以“孝义”为宗旨,融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生产管理、生活学习等制度及奖惩措施为一体,可谓世上最齐、最全的家庭管理规范。

  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封,翻开这本沉甸甸的《郑氏规范》,去追忆那泛黄的岁月,去聆听郑氏祖先那浑厚而坚定的声音,去捕捉这个家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我们分明读出了温润人心的“孝”和“义”。

  “孝友兴家,勇于嗜义”,此乃立家之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实守家成败之符。”郑义门第七世孙郑钦在家规的序言中如是说。“人家盛衰,皆系积善与积恶而已。何谓积善,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积恶?恃己之势以自强,克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这是郑氏家人每天早餐前都要听到的训条。

  于是,就有了感人至深的“孝”。郑绮母病,手足不能屈伸,绮在床前侍候30年,守护如抚婴儿;郑锐“母病,昼夜侍侧三月”;郑钦“母有疾,三度热顶灼臂以吁天。父病,医言得人血和药则良,即索锥刺血以进”…… 

  于是,就有了声名远播的“义”。佃户因年景不好欠租,免收其利息;青黄不接之际,给贫穷农户救济食粮;鳏寡孤独者去世,出资予以埋葬;乡邻患病,免费施药医治;在通衢大道旁设立“汤茗”,为路人解渴歇乏。

  我们分明读出了无处不在的“勤”与“俭”。

  郑氏的祖先们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168条家规中,有关戒奢的就有17条之多。它谆谆告诫: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勤俭朴素为准绳。处事接物,当务诚朴,不可购置豪华之物,以长奢华之风;除酒器可用银子打造外,不得用银子打造任何器具;不得畜养飞鹰犬马,专求安乐游玩;不得无故摆设宴席,就是寿辰也不设筵席;不得与人炫奇斗胜,不得引进歌女,更不得用歌颂之词和提供妓女亲近宾客;男子衣服,16岁以下的只能穿棉布,16岁以上可穿棉布兼丝绸,40岁以上才能穿丝绸;等等。

  我们分明读出了洁净如水的“清”和“廉”。

  “子孙倘有出仕者,当早夜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有申理者,哀矜肯恻,务得其情,毋行苟虚。又不可一毫妄取于民,违者天实临之。”殷殷教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开除族籍,死后牌位不准放入宗祠,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家庭中,是极为严厉的处罚,这意味着被整个家族抛弃。正因为此,300多年来,郑氏家族先后走出了173位官吏,大至礼部尚书,小至税令,无一贪赃枉法,个个两袖清风。郑铢官小不忘廉,郑机律己防微杜渐,郑祖琛严惩贪官……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朗朗传诵。

  一部“规范”,满满当当的,是郑氏家族的坚定信仰,是儒家大同理想的生动实践。一花一世界。德义的花瓣轻轻撒下,持花的人便有了超凡的气度,飞花的人家便有了恒存的力量……

  深远的郑义门,还以独特的家仪著称于世。所谓“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因为礼仪,德义之花开始了愈加优雅淡定的绽放。

  抚摸着那口悬挂在孝友堂左侧的大钟,耳边仿佛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那是当年郑义门每天都会响起的钟声。每逢初一、十五的早晨,天刚蒙蒙亮,郑家祠堂的大钟就会“当——当——当”地响了起来。霎时,辽远的钟声传遍了整个村庄。二十四声之后,人们衣着停当。钟声很快又是连续四下,于是各房之中便齐齐传出了汲水盥洗之声。不多时,铜钟再次击起。八响之后,千百人迎着钟声,按着长幼男女,排着队进入了村子的最中心——宗祠。

  宗祠的有序堂上,家长早已正襟危坐。族人们男左女右,分别伫立堂下。这时,座中站起一个十多岁的童子,出列来到堂上,朗声背诵族中世代相传的祖训:

  “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听、听、听,不要徇私情以妨害同居的大义,不要怠慢懒而荒废你的事情,不要放纵奢侈受到上天的惩罚,不要横生是非而扰乱家门的清静,不要沉溺酒色而乱了你的本性。念念不忘祖先的训诫,关系到家族事业的兴盛。言之再三,尔宜深戒。听、听、听!” 

  诵毕训诫,众人起身,向家长一揖,复分左右,会揖而退。

  郑义门,一个遥远的故事,那合众生活的热闹场景历经300多年的岁月沧桑,终于悄然隐退,藏入历史苍茫的暮霭。然而,它的存在,在中华家族发展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家”,始终是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最难释的情结,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发展流变的一方坐标。毋庸置疑,郑义门在这方坐标中走出了一段醒目的轨迹。它的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族训,以及极具特色的礼仪教化,映射着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历程,表达着儒家礼仪美德治家的功能样态。如今,人们在这里寻古探幽,思索感悟,汲取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灿烂的明天。     

自然旷达中的色彩

2011年2月12日   08:朝花·连载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智明

湖边倒影(油画)
何黎霞

  张智明

    何黎霞是搞雕塑的,我早年读俄罗斯的文学启蒙书时,对俄罗斯油画在沉思中刻画苦难的场景很受感动。但是从开放的角度与绘画艺术的本体来看,又过于沉郁了。对这些绘画语言的认识,何黎霞以新的视角很往真情中去的。早几年何黎霞搞雕塑,古铜色的色彩把女性带往静幽中去,很继承了希腊雕塑语言中那种神美的抒情意味。所以她在那时创作了油画 “共渡船”、“名伶”中,人物的姿态都是往神、美中去的,但是在色彩上带有一种酣畅的意味,充分展现了被称为“新上海人”的美术家对艺术真情的美感,把异乡人那种淳朴的乡情带到了都市,很有一种现代的创造激情,可见她的创作是与上海这座都市的发展互动的。

    搞艺术的就是这样,人的阅历和画历是互动的,对于艺术探求进入到了一种探寻美好的境界,画风就率真起来。所以搞油画创作在都市是感受发展的新意,去边塞是感受那里阳光的明媚、真情的自然、真情与自然的感受互动。色彩是放歌,如同我年轻时读的闻捷的“天山牧歌”一样,长短句的押韵如牧歌一样。何黎霞更是感受到边塞自然的旷达,色彩压住笔姿往幽秀之中去,达到一种抽象的意境,生动灵性,把前辈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精神与开放抒情的宽宏融合了。

    这几年上海的油画发展趋势很好,油画家自觉地把都市的精致往宽宏的现代心境中去,画家走出画斋,去黄土高坡、边疆塞北,在这方面何黎霞感觉很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带着异乡人特有的把艺术当作生命的赞歌,何黎霞进入创作状态中,一画就是几组,纷呈多姿,落英缤纷,将率真灵动起来,真是边疆处处赛江南。

不只一朵“茉莉花”

  • 发布日期: 2011-02-11 00:00
  • 作者:苗得雨

民歌,文学上指民间歌谣,艺术上指民间歌曲。民间歌谣搜集,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高潮,现在旧歌谣传唱的已很少,新歌谣也少有人搜集。我见到的,南京有一位叫蒋荫楠的老学者,用了十年工夫,从各报刊、书籍中摘录了两千六百多条,编了一本《当代民谚民谣》,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印了4300册,我逛书店时有幸买到。宝贵,是因为稀罕。歌谣的研究者也极少。且不说这事,只说一下民间歌曲。

传统的民间歌曲,多是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的。编到集子的,约有数千首(实际上存在于民间的,上万首也不止)。在全国较为普遍流行的,约百首左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传唱高潮。新时期以来,已渐渐减少。近几年,从体现到光盘上的看,全国流行民间歌曲是三十余首;除外,陕北民歌又单有三十余首。编到一本《中国原生态民歌集》中是283首,但许多已不流传。近几年,从一些演唱活动看,唱到民歌方面,也就三五首,到近来的一两首,以至翻来覆去也就是一首《茉莉花》。有人在《文学报》发文,已经指出这一现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的中国两首优秀民歌,是《茉莉花》和《沂蒙山小调》。他们那里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不能定很多。《茉莉花》是婉约、优美型,《沂蒙山小调》是豪放、欢快型,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方面。民歌有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主要样式,就类型说,像上面两首那样传唱较为普遍的,大家都知道,尚有:《康定情歌》(嘹亮、优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崖畔上开花》、《跑旱船》(嘹亮、欢快),《绣荷包》(山西、河北、四川、云南都有)、《绣纱灯》、《采茶灯》、《采红菱》、《回娘家》、《紫竹调》、《杨柳叶儿青》、《花儿与少年》(小调式优美型),《凤阳花鼓》、《走西口》、《三十里铺》、《五哥放羊》、《十送红军》(沉怨叙事型),等等。当年,音乐家李焕之,从陕北选了一群小姑娘,专唱陕北民歌,一次演出,中国音协的王健约我一起去看,精彩极了。新时期以来,我曾建议各地可以成立些当地民歌合唱队,保管有特点,受欢迎。

民歌越唱越少,原因:一是,民族唱法,或说传统唱法的歌唱家,越来越少,而外来唱法的歌唱家越来越多。有的年轻歌手,人说唱不像唱,倒像说,在那里有气无力地说“歌”;有的拿着话筒,手舞足蹈地喊半天,听不清喊的什么音,喊的什么词。而年轻的“粉丝”们还欢呼雀跃。在这里,民歌是没有位置了。二是,一些年轻人,不了解一些民歌是怎么来的,谁搜集的,谁加工整理的。一听人说是“有作者”,就不敢唱了。搁置。不是“搁置争议”,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先不唱再说。他们不知道,那所说的“有作者”就是指有搜集整理者。凡已流传多年的民歌,总产生不止一个年代,甚至有的已数百年,很难找到最早的创作者。而在流传中和在不同地点流传中,又不断有变化,这变化都有一定的创作性,就因为这样,它才成了不是一代人,也不是哪一个人,而是大众的、集体的产物。在当代,个人创作的,民歌风味很浓的作品,有哪一些,人们都知道。像电影《红日》中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创作者是吸收了沂蒙山民歌的特点。有的唱时,也列为民歌,但他心里明白,大家也都知道作者是谁(是吕其明等三人)。《沂蒙颂》中最好听的唱段“愿亲人早日养好伤”,是吸收的音乐家金西《我的家乡沂蒙山》中的主题唱句;而金西,又是吸收的沂蒙山民歌的特点。极好听的,贺绿汀的《天涯歌女》,我们觉得是明显的个人创作,但本人明白,还是实事求是地署上“苏南民歌,贺绿汀编曲”。还有《四季歌》也是。戏剧中的“编剧”是创作,音乐中的“作曲”才是创作,“编曲”则是一种整理加工。而凡流行广的民歌,差不多都经过整理加工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署的是“陕北民歌,刘炽编曲”;《花儿与少年》署的是“青海民歌,吕冰编曲”。演员在演唱中,也有常说的“二度创作”。这一切,都在事物的应有之义当中。有哪个演员,也列为作者了?

《茉莉花》,有一段时间也有人说是“个人创作”,后来没人说了。这是江苏一带流行广泛和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但江苏一带,搜集到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偏晚的时候。解放战争末期,随着那一带的解放,华东野战军11纵政工队和章枚、沈亚威等音乐家搜集的《苏北民歌集》(1953年出版)当中,还没有《茉莉花》。而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和解放战争初期,从延安移到东北的鲁迅文艺学院的音乐部和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共同搜集,于1948年出版的《东北民歌集》中,已经有了《茉莉花》;1950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6首,共319首,以《东北民歌选》为书名,于1955年再次出版。其中《茉莉花》是一个类别,和“绣灯笼”、“跑关东”、 “唱秧歌”、“采茶”、“五更” 、“盼情人”等并列,计七首。歌词都是:“好一朵茉莉花,花开满园谁也比不上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呀,又怕看花人儿骂。”有的词多到十段。余外,还有一首《茉牛花》,是流传中口音的变化,搜集者原样照记。这时,江苏一带还远未搜集。这些搜集者,和后来江苏一带的搜集者,自然不是同一个人。若说后一位是作者,前面那些呢?还有,解放战争末期,渤海军政和人民文工团共同搜集的《渤海民歌选》(1950年10月出版)中,有一首《茉莉花》;此后不久,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其中有不少渤海文工团的人)搜集的《山东民歌选》中,也有两首《茉莉花》(有一首是在惠民搜集到的,锐云记,另一首无地名)。好些民歌,像这首《茉莉花》一样,即使是搜集者,也常不是一个人。这些情况,实际上也都是常识,是应当了解的。

一句话的智慧

  • 发布日期: 2011-02-11 00:00
  • 作者:蒋光宇

识别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正如白居易在《放言》诗中所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但有些从某个角度对人的评论,尽管不周全,但却一语破的,深刻、精彩,耐人寻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请看: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量大,团结不勾结;小人气大,勾结不团结。

妻子与情人的区别:妻子总嫌你买的东西太贵,情人总嫌你买的东西太便宜。

好人与老好人的区别:好人靠的是一颗善良的心,老好人靠的是一张善良的脸。

天才与早熟者的区别:天才始终跑在前面,甚至远远超出人们的视线;早熟者用百米冲刺的方式跑马拉松,尽管开始遥遥领先,但逐渐就落在了后面。

爱花者与喜花者的区别:爱花者常去浇花,喜花者常去摘花。

知足者与贪婪者的区别:本来已经很少,知足者却说不少;本来已经很多,贪婪者却说不多。

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区别:乐观者积极思维,能把风当成帆的伙伴,及时调整风帆;悲观者消极思维,能把风当成浪的帮凶,一味抱怨风向。

成功者与幸福者的区别:成功者是得到所热爱的,幸福者是热爱所得到的。 

钱绍武印象

  • 发布日期: 2011-02-11 00:00
  • 作者:杜书瀛

钱绍武,就是那位雕塑家——当人们问他如何把少女雕塑得更美时,答曰:“我不过是把她的脖子加长了那么一点儿而已。”

戴一副眼镜,脸庞红红的,浑身透露出来的都是乐天派气息。平时待人接物,总是面带笑容。讲课或讲演,手势语言丰富,讲起话来绘声绘色,潇洒自如;尤其是他那朗朗笑声,使教室或讲堂每一个角落的空气都震动起来,传染给听众。

差不多六十年前,他去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雕刻六年,戴着一顶雕刻家的桂冠回来,意气风发,把炎帝、孔子、杜甫、李清照、孙中山、李大钊、徐悲鸿、严济慈、江丰、黄胄、阿炳……古今名人的灵魂塑造出来,捧给历史;但是十年“文革”,他自己的“灵魂”却差一点被斗得“出窍”,几乎家破人亡——只有谈到这一段经历时,他脸上的笑容才一时消失,声音低沉,眼泪藏在眼窝里边,看不见;等平静下来,只有一句话:“整我的人也不是坏人。”

他自称是“业余”书法家,但他的书法却是中国第一流。他的书法作品,爽朗、豪放而又飘逸,字如其人。当他书写时,你会看到钱绍武里里外外整个人,包括他的精神和他的肢体,他的音容笑貌,都化作笔画线条呈现出来。

雕刻是他的生命。他做雕刻,雕刻是活蹦乱跳的生命;他讲雕刻,也把雕塑讲活了,从他不时夹带着笑声的话语中,人们看到了一部活蹦乱跳的雕塑史:

商周的鼎。煮牛肉以敬上天。国家象征,政权象征,庄重,平稳,宏伟……可当此任。古希腊的雕塑很美,但若作为国家、政权象征,则难当此任。

秦兵马俑,与古希腊雕刻比,形体、肌肉刻画不如也;而表情则远胜之。古希腊之掷铁饼者、维纳斯等,面部木然;而秦俑则表情丰富。

汉之雕刻,与秦大不相同。秦是写实的,这与崇尚法家哲学有关;汉则崇尚黄老,顺乎自然,雕刻趋于写意,如汉雕“蛤蟆”,在一块大石头上略雕出蛤蟆头,而蛤蟆肚子则是石头原样,却神态极美。霍去病墓之牛、马类似。这个传统,影响中国艺术两千年。

唐雕,突出表现“力”与“气”,力士雕像是其典型代表。但中国唐雕之表现“力”、“气”,与西方不同。西方重肌肉刻画,而唐雕则突出脖子(“燕项”)与肚子(“在河南的龙门石窟,有个极南洞,有两个力士站在旁边,那个肚子整个鼓起来,像个铁疙瘩似的,叫梅花对,结实得不得了”),着重气之所在也。

宋雕之成就在性格刻画,如10世纪晋祠侍女塑像,性格各异,“每人都可写一个传”。此时之欧洲尚在中世纪。

明代武当山真武庙,山川、河流、建筑、一万多道观,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仆人到皇上,最后以武定天下,一把宝剑拔出一尺,那种构思的精妙,构思的统一、严密,是没有比的。直到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地区的环境艺术达到如此精美、如此巧妙,规模如此宏大。我们中国实实在在是一个雕塑大国。钱绍武,几千年的雕塑都活在他心里。

生活处处有诗

  • 发布日期: 2011-02-11 00:00
  • 作者:林 骅

退休之后,没了教学与科研的压力,虽受聘仍有事干,闲暇的时候毕竟多了起来。有时写写杂文、随笔消磨时光,有时来了灵感,也偶有诗作,几年之间,居然积攒几十首在册。自娱自乐,丰富了退休生活,也很有成就感。

首先是友情诗。朋友之间凡有聚会,每每以诗相赠,增添了几分雅趣。2007年始,我奉学校之命参与《滨海新区志》的撰写工作。有幸结识了市里的孙恩卿和塘沽的张俊华、孙义兴三位修志专家。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共同语言颇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志书告竣后的那个元旦,大家在滨海聚会,我带去一首诗作为新年贺礼赠给他们:“人生际遇总随缘,聚散离合岂偶然。学府修志结旧友,滨海作客识新鸳。仁兄戏言‘啄木鸟’,贤弟笑撰‘县令’篇。寒来暑往余心乐,盛世相逢颐永年。”(注:“啄木鸟”、“县令”皆为彼此讲过的笑话)

另一类是每逢节假日的感怀诗。传统年节都是民俗文化的大展示,或风清月白,或火树银花,吃喝玩乐,童心未泯,每有诗情涌动,则率尔成章。我比较满意的是那年的元宵诗:“皎皎神州月,元夕分外明。家家团圆宴,户户玲珑灯。元宵随汤煮,美酒伴樽盈。爆竹迎足岁,惜无瑞雪晴。”

写得最多的还是生活中的感遇诗。每逢朝飞暮卷,春华秋实,雨夜霜晨,排闷解颐,都有诗作入册。去冬多雪,先后写了三首《咏雪》诗。其一:“庚寅方启幕,瑞雪即赢眸。漫天琼花舞,遍地玉叶稠。柴门银犬吠,旷野蜡人游。寻梅心方惬,赏景意正遒。”写好后群发给几位诗友,很快他们也纷纷回发和诗,几个人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同题作诗,不亦快哉。到了岁末,彼此手机拜年,我写了一首《述怀》诗:“纷纷短信现荧屏,辞旧迎新感赤诚。曾经鸿飞无指爪,且幸蜗居有良朋。红枫皆因知己落,青眼偏向美酒睁。我自清心差管翰,新春长岁共相迎。”

发给诗友后,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到了范曾先生那里。诗友告诉我,范先生对颈联两句很欣赏,用典自然,色彩鲜明,对仗工稳。而且很快地传给我一幅由其子手书这两句诗的扇面。不甚经意的涂鸦之作竟能得到方家赞许,着实让我高兴了好几天。

《虞初新志》的作者涨潮,曾把读书比作“窗内观月”、“庭中望月”和“台上玩月”三种境界。有人借以比喻人生,倡导“台上玩月”的生活,希望人们摆脱时空限制,从名缰利锁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把人生提升到一个诗的境界,使心灵得到净化。几年来,我学习写诗,没有任何功利目的,以几个诗友为“潜在读者”,你唱我和,互娱互乐,陶情适性,感到生活处处有诗,世界充满诗意。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台上望月”,诗意地审美生活,挺好的。

铁凝收到的第一封退稿信

  • 发布日期: 2011-02-11 00:00
  • 作者:朱保柱

1974年,17岁的铁凝正在保定读高中。她写的作文很好,老师经常作为范文读给同学们听。这年秋天,她写了一篇7000字的大作文,名字叫《会飞的镰刀》,内容是写中学生下乡支援农业生产的。老师连连夸奖她这篇作文写得好。于是,她的心就开始不安分起来,觉得自己的文字也许今后要与文学发生一点什么关系吧,她这样想。于是,就试着把这篇作文投给了河北省唯一的一家文学刊物《河北文艺》,并附了一封极虔诚的信。信的开头说,“编辑叔叔:再过一个月,我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民了……”

那时,铁凝已经拿定主意,要到农村去插队,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民。投稿的信是在插队前寄出去的。

没过多久,铁凝就收到了编辑部寄来的一封退稿信。信中先是肯定了她作品的优点:语言非常生动、清新,生活气息浓,捕捉细节很敏锐,富于联想。同时也指出了不足。最后肯定了她下乡插队的选择,鼓励她今后坚持创作,就一定会有大的进步。信写得非常热情。铁凝读了后深受感动。尤其这是一封编辑的亲笔信,每个字都写得很认真,而不是像别人收到的那种编辑部惯用的加盖一枚红章的铅印退稿笺。铁凝很珍惜这封退稿信,就把它贴在了一个本子的第一页上。她经常掀开本子看看它,把它作为今后努力写作的一种鞭策。

三年之后,铁凝陆续在《河北文艺》上发表了《火春儿》、《蕊子的队伍》等三篇小说。后来,在河北省召开的一次文学创作会议上,铁凝终于见到了这位给自己写退稿信、给自己责编稿子的尊敬已久的编辑。他的名字叫肖杰。

又过了20余年,铁凝这时已是河北省作家协会的主席了。在《河北文艺》召开的50周年刊庆大会上,铁凝满怀对编辑的感激之情又重新提起这封退稿信,并撰文评价这封退稿信,“它温暖、诚恳,是人手的书写,体现着写信人对一个普通中学生来稿那具体的关注,它不是敷衍。稿子未能在《河北文艺》发表,但这封出自肖杰同志之手的亲笔退稿信却仍然鼓动了我追求文学的热情,甚至几年后我真正成为《河北文艺》的一名作者。”

接着,铁凝还深有感触地写道:“任何一种追求都须有跃跃欲动的热情作动力的。这种不安分守己的跃跃欲动,大概正是做一件事情得以成功的关键。而负责任的编辑则正是对文学青年的这种跃跃欲动之心给予了热情的肯定与关注。”

一颗“不安分守己的跃跃欲动之心”是多么的可贵!让我们对青少年的这种“不安分守己的跃跃欲动之心”时时给予热情的支持和关注吧! 
人物画语

陶潜饮酒诗意

  • 发布日期: 2011-02-11 00:00
  • 作者:陈冬至

图中题曰:“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此乃陶潜《饮酒》诗摘句。又题曰:渊明先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田园居,真清高之士也。常以青松自喻,以见坚贞高洁。以青松、众草对比,以显对世族贤愚倒置现象之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