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谁唱的:专题十二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练习题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3:18
第三章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下列各句对“兴”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高兴)
B.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发动)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产生)
D.每览此人兴戚之由 (发生)
E.兴尽悲来 (兴致)
2.下列各句中“请”字用法相同的是
 ①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③可以一战,战则请从④王好战,请以战喻⑤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⑥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3.下面加点字,解释为动词“说话”或“说”的意思的一项是
①王笑而不言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③讽《诗》、《书》百家之言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⑤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⑥广故数言欲亡⑦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D.①②④⑥
4.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指女子的配偶
B.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指男女成婚的事
C.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从容:形容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D.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 睡觉:入睡后醒来
5.下列句申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言辞,文辞
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方:才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非:除了,除……以外
C.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度:制度,法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负:辜负,对不起
D.孤与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发:发出,送出
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大概,表示揣测、估量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祖父:指父亲的父亲
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发表文告
B.多谢后世人 多谢:大大地表示感谢
 璧有暇,请指示王 指示:指,指点;示,给……看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无,不,不用;论,说
 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 具体:形容细节方面很明确
D.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卑,卑微,地位低下;鄙,鄙俗,见识浅陋
 岂果知道欤?或传闻之过实耶? 知道:知,懂得;道,道理
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 乡:乡村。
B.如有营,予佐尔贾 贾:通“价”,钱。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生下来。
D.“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离开。
8.下列的“望”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并汾乔木,望秋先陨③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⑤夜雪初霁,荠麦弥望⑥敢因此为怨望⑦不意君之望臣深矣⑧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⑨埯褊心不能无少望⑩先达德隆望尊○11自幼有公辅之望○12王谢萧陈,南朝名门望族
A.①②○12 B.⑤⑩○11 C.⑥⑦⑨ D.③④⑧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借助)于物也。(《劝学》) ②胡公按(巡察)部,令所部勿供张。(《海瑞传》)
③寻蒙国恩,除(任命)臣洗马。(《陈情表》)
④保(保护)民而王,莫之能御。(《齐桓晋文之事》)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岳阳楼记》)
⑥失期,当(应该)斩。《陈涉世家》)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⑥
10.为下列句子中“顾”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②环顾国内,贼氛方炽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④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⑤激昂大义,蹈死不顾⑥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⑧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C.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1.分别选出下列各组中对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1)伐( )
①坎坎伐檀兮(砍伐)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讨伐、进攻)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战争)
④一令每出,平伐其功(自夸、夸耀)
(2)疾( )
①君有疾在腠理(病)
②君疾贫富不均(憎恨、厌恶)
③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憎根)
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
⑤问民之疾苦(痛苦)
⑥声非加疾也(大)
(3)举( )
①吾力足以举千钧(举起)
②略举所见十条(举出、提出)
③约以连兵大举(发动)
④全在天津阅兵之举(举动)
⑤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抬起)
⑥举孝廉不行(推举、推荐)
⑦戍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
(4)微( )
①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隐蔽、藏匿)
②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不显露的)
③童微伺其睡(躲、藏)
④微风鼓浪(细小、轻微)
⑤刍荛之微,先民询之(地位低下、卑贱)
⑥其文约,其辞微(含蓄、深奥)
⑦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
12.下列句子加点词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尝有所荐,其人来谢
C.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D.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13.阅读下面三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字,读后填空,每个括号里只填一个字母。
(甲)A.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D.适大病,不能行
(乙)A.秦伯说,与郑人盟
 B.鲰生说我曰
 C.及说备使抚表众
 D.说尽心中无限事
在甲组中( )和( )中的“适”意义相同。
在乙组中( )和( )中的“说”意义相同。
14.下列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暮霭沈沈楚 天阔;张良出,要项伯
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植其杖而芸;徐公 来,孰视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倔起阡陌之中;其他祖 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5.下列加点的词全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斟酌损益,尽进忠言,则攸之、依允之任也
B.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
C.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孰与君少长
D.怀怒末发,休祲降于天
 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
16.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昼夜勤作息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C.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D.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布、元表各顾妻子
 若能以吴越之地与中国抗衡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
D.饰以楼观亭谢,与江山相发挥
 臣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秋天漠漠向昏黑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颜色憔悴,形容枯搞。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及长,专长性理。
B.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C.笃志研究。
D.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20.下列句中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璧有暇,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 子布、元表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C.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2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物故非西产
 ②何可胜道也哉 闻道白,以为莫已若也
A.两个“故”相同,两个“道”不同
B.两个“故”相同,两个“道”也相同
C.两个“故”不同,两个“道”相同
D.两个“故”不同,两个“道”也不同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师郯子、苌弘…… 此唯师心自用耳
B.孔夫子不耻下问 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
C.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而江浙之梅皆病
D.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是故狂夫之言
23.从下列各题中,选出加点词与其他用法不同的一句,把序号填入表中。
(1)①子路从而后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③左右欲刃相如④夫山居而谷汲者⑤设以炮至,吾村不齑 粉乎⑥去今墓而葬焉⑦禽兽之皮足衣也⑧独乐 乐,与人乐乐,孰乐
(2)①箕踞以骂曰②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③反接,布 囊其口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⑤人皆得以隶使之⑥备南走,肃径迎之⑦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⑧变 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3)①大行不顾细谨②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④翩翩两骑来是谁⑤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⑥盖其又深,则所至又加少矣⑦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⑧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①小学而大遗②将军身被坚执锐③卒不忍独善其身④瑜等率轻锐断其后⑤兵不血刃,遐迩来服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⑦亦以明死生之大
(5)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②山多此物也③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素善留候张良⑤府佐快其所为⑥复前行,欲穷其林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⑧欲居之以为利,高其值
(6)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③外连横而斗诸侯④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⑤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⑦会盟而谋弱秦⑧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①孔子师郯子……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③且庸人尚羞之④而耻学于师⑤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⑥为能急人之困
(8)①帅欲斩陈,众将请之②君子死何己③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④六王毕,四海一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
24.加点词与“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的“远”“丰”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④良药苦口利于病⑤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⑥不如因善遇之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②⑥⑦ B.①④⑤⑧
C.②③④⑧ D.②④⑥⑦
25.下列加点的活用词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老妇必唾其面
B.今王鼓乐于此
C.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乎
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1]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生[2],廉如伯夷[3],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4]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5]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6],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 (选自《战国策》卷二十九《燕一》)
【注释】
[1] 不信人:不诚实的人。
[2] 尾生:传说尾生很讲信义,曾与一女子约会桥下,洪水来了也不离去,终于被淹死。
[3] 伯夷:姓墨胎,名允,字公信,狐竹君的长子。周武王灭殷,伯夷义不食周粟,与其弟叔齐饿死于首阳山。
[4] 扬:原作“杨”,据黄丕烈《札记》改。
[5] 自覆:自取灭亡。
[6] 营丘:在今山东临淄境内。
26、选出与“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一句中“信”的含义不相同的一句
A.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
B.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
C.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D.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27、“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中的“乘”
选择准确的意义
A、登,升 B、驾,坐,骑 C、凭借,趁着 D、连接 E、利用 F、顺应,顺着 G、冒着,顶着 H、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I、“四”的代称
28、选出与“武安君从齐来”中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 ②旦日,客从外来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⑤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⑥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⑨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⑩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A、①④ B、②⑥⑧ C、③⑦⑨ D、⑤⑩
29、与“臣,东周之鄙人也”中“鄙”的意义相同的一句
A、蜀之鄙,有二僧
B、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乱世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0、请选出“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中“使”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A.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B.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31、请选出下列各句中的“是”与“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中的“是”意义相同的项
A.觉今是而昨非
B.是己而非人
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无乃尔是过与
E.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F.定国是之诏既下
G.惟利是图
H.然是说也,人常疑之
32、请选出与“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中的“行”意义相同的一项
A.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
B.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
C.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3、选出与“廉如伯夷,不取素餐”中的“素”意义相同的一句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B.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C.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D.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34、选出与“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句中的“辞”意义不同的一句
A. 去来兮辞
B. 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公辞焉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于是辞相印不拜
35、选出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中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
A.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B.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C.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D.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6、选出与“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中的“道”意义不同的一句
A. 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
B.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C.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D.臣之所好者,道也
37、选出与“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中的“去”含义相同的一项
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D.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38、选出与“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句中的“固”意义相同的两项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C.予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D.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E.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F.斯固百世之遇也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进,幽州良乡人也。为人勇悍,走及奔马。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符彦超遣人以赂招置麾下。彦超镇安远军,军中有变,遣进驰奏京师,明宗怪其来速,嘉其足力,以隶宁卫指挥。汉高祖为侍卫亲军指挥使,以进为军校。高祖镇河东,因以之从,每有急,遣进驰至京师,往返不过五六日,由是愈亲爱之,累迁奉国军都指挥使。从周太祖起魏,迁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历汝、郑二州防御使、彰德军节度使。显德元年秋,以疾卒,赠太师。
呜呼!予述旧史,至于王进之事,未尝不废书而叹曰:甚哉,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虽其附托遭遇,出于一时之幸,然犹必皆横身阵敌,非有百夫之勇,则必一日之力。至如进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何其甚欤!岂非名器之用,随世而轻重者欤?世治则君子居之而重,世乱则小人易得而轻欤?抑因缘侥幸,未始不有,而尤多于乱世,既其极也,遂至于是欤?岂其又有甚于是者欤?当此之时,为国长者不过十余年,短者三四年至一二年。天下之人,视其上易君代国,如更戍长无异,盖其轻如此,况其下者乎!如进等者,岂足道哉!《易》否泰消长,君子小人常相上下,视在上者如进等,则其在下者可知矣。予书进事,所以哀斯人之乱,而见当时贤人君子之在下者,可胜道哉!可胜道哉!
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39、选出与“为人勇悍,走及奔马”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
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B.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40、选出与“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中的“少”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衡少善属文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1、选出与“少聚徒为盗,乡里患之”中的“患”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
B.欲无予,即患秦兵之来
C.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
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42、选出与“遣进驰至京师,往返不过五六日”中的“过”意思相同的一项
A.道旁过着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B.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C.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D.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43、选出与“由是愈亲爱之”中的“爱”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B.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44、选出与“累迁奉国军都指挥使”中的“迁”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B.顷襄王怒而迁之
C.迁我京师,则汝朝夕侍母
D.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45、选出与“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中的“疾”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显德元年秋,以疾卒,赠太师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6、选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

A


B

C



D

47、选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
A



B



C


D

48、选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
A




B



C


D


49、选出与“至如进者,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何其甚欤”中的“如”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①视其上易君代国,如更戍长无异 ②入溆浦余儃佪兮 ③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如进等者,岂足道哉 ⑥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⑦公屡促之,必如约 ⑧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⑨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⑩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11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1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3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 ○14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 ○15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A、①②③⑤○14 B、①⑤⑨○12○15
C、④⑤⑥⑦○11 D、⑤⑧⑨⑩○13
50、选出与“徒以疾足善走而秉旄节”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
A.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B.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51、选出与“世治则君子居之而重”中的“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B.故治国无法则乱
C.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D.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
52、选出与“世乱则小人易得而轻欤”中的“得”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
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③岂得之难而失之意欤 ④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⑤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⑦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⑧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⑨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⑩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1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3吾得兄事之 ○14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1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1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7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8日食饮得无衰乎 ○19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0得无教我猎虫所也
A、①⑦⑧⑨○17 B、②⑩○11○15○16
C、③○12○13○18○19 D、④⑤⑥○14○20
53、选出与“当此之时,为国长者不过十馀年,短者三四年至一二年”中的“当”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C、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54、选出与“为国长者不过十余年”中的“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视其上易君代国
B.故治国无法则乱
C.既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D.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