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大妈成名曲:微型课题研究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38:53
微型课题研究 作者:教科研 2010-3-22     现在的课题研究非常盛行,多如牛毛。很多学校都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手段。积极参与进来。以前,我们学校也提出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方式,但是,大部分老师难以完成这项工作,甚至感觉选题都很难,毕竟课题研究就像生孩子,得有个过程,有一个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而且需要实践来支撑。如果一下子就让老师们都要做出课题,就很难发挥课题的作用与功效,甚至很多老师会害怕参与课题研究。所以,我们想说,微型课题就应运而生。
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把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力求研究的周期短,见效快。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让广大教师在“做中学、研中做,把想好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写出来。
     微型“微型课题”是一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可以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也可以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它的意义在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引领,在于对日积月累与行至千里的期待。
一、微型课题研究并不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热衷于听课、思考而烦于做研究,因为在老师们看来,听课对教师的影响更直接,研究是游离于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负担。提起科研,做课题研究,不少的老师都认为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于是,我们常常会有这些想法:课题研究怎么个搞法?我们该从哪儿做起?到底怎样做才是科研呢?工作太多了,我们哪有时间搞课题研究哦!的确,作为一线老师日常有那么多的教育教学任务,容易对科研产生畏难的情绪。其实,学校里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科学家、专家所作的复杂、高深的科学实验,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一种研究,或者说行动。但是,课题研究又不等同于传统的教研活动,它是对教学经验、总结的一种提升,表现在它的过程是规范的,它重视理论的指导参照作用,它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
二、微型课题研究不是游离于课堂的负担。
     学校里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困惑。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专业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他是以“行动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为基本方式的。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些方式的立足点,我们就明白了教师做课题研究其实不是游离于教学以外的负担。教师做课题的立足点是:作为教的主体,要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运用教育理论,以科研的思路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要去创立一种教育理论,或者证明一种理念。这是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所以:微型课题研究不是游离于课堂的负担 !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
    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1、引领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状态,经历教育教学问题的发现、反思、解决的过程,在实践中触摸一种本原的研究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
    2、有助于教师解决当下教育教学中的迫切问题,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即时效应:学科成绩、班级常规管理等。
    3、有助于教师个人积累实践经验,丰富和提升实践智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更加重视个人知识在教师专业行为中的意义。
    4、打破教师的专业个人主义,使教师形成一种开放的视域,促进同伴对话、同伴互助。    
    5、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研究”为基质的年级组协同体、项目协同体。
    6、促进学段管理的前移,由“管理”同“服务、引领、对话”的方向转变,形成以“共生”为内核的学校文化。
四、有效实施微型课题研究。
    1、课题的提出来源于教育教学中。
         套用一句罗丹名言: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教师平时一直希望学生学会提问题,那么我们自己更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 ……这时,你再反思: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最强烈的时期,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2、正确选择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经验总结法; ⑷文献法; ⑸比较法;⑹个案研究法; ⑺统计法; ⑻ 行动研究法; 
       (1)观察法
        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自然发生条件下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论述进行直接、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研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观察3700名学生,并做好详细记录;陈鹤琴用文字和摄影像的方法记录下808天的孩子儿童心理)
        (2)调查法
        通过现场考察、观察、调查、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收集资料,从而对现状作出科学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方法。
        (3)经验总结法
        以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为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的筛选分析、核实、验证,从而使人们对相关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研究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
       (4)文献法
        对文献进行查询、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等。
        (5)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揭示其异同,找出教育现象的普遍规律及主要对象的特殊规律,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或具体作法。
        (6)个案法
        把个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查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特点,并据此设计和实施相应措施,促进其发展变化,然后把对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联系的认识和结论推广到一般上去。
        (7)统计法
        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8)行动研究法
        由社会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自己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某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进行反省式的研究。
五、微型课题所必须尊崇的原则
        课题的提出是相对而言的。它主要是从研究的内容与周期来说的。更多的关注教学的细节,能够短期内对某些教学现象的积极反应与正确的表述,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到鲜活的现实之中,回到课堂,回到教师内心中去。但是,微型课题不是小打小闹,它坚持如下原则:
        学科性原则: 研究可限于某一门学科在教学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或者是德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
       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
       简约性原则:①课题参与人员少,既可限于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也可个人申报或 2至3人合作申报。②课题研究周期短,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学年。
       可行性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考虑主客观条件,要切实可行,研究的问题、方法、结论明确具体。
       实用性原则: 对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指导或借鉴作用,其成果(规格要求不高)可以在学科内或小范围推广应用。
六、微型课题研究什么?
    1、微型课题从何产生?
        (1)教育事件、教学事件——课题产生的触发点。
         (2)教师个体从自身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中发掘问题。
         (3)来自同伴的(年级组、学科组、班级组、办公室)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4)教师自身在读书、学习后的对某种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嫁接、应用。
         (5)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的具体可行的子课题研究,进行建构性试验。
    2、微型课题的种类
         A、教育教学类
          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案
          教学案例研究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
          新课改下的教材、教法研究
          教学资源库建设
          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B、德育工作类
    班主任工作中某难点的解决方案
    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方法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特质分析研究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形成之研究
    信息化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C、学校管理类
    德育网络构建研究
    提高学校科研管理水平研究
    教师评价研究
    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研究
     科学的进行常规考核和质量考核之研究
      D、现代教育技术类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方法研究
    远程培训方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某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教学、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等)
    校园网安全技术研究
    教学管理软件开发研究
    2、举例
        几个月前我对“学生是否关注作文的批语”这一话题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又踏上了我的“快乐便桥”。 
      我将学生新近完成的一篇作文精心批阅好,分发下去。一个星期后,在阶段调查试卷作文卷中我出了相同的作文题,也提出了相同的习作要求,在批阅作文卷时,我将学生的两篇同题作文进行了对照,有了一个较为“令人深思”发现:56名学生有49名同学写了相同的题材,在相同题材的作文中,仅有8名同学较为“珍惜”我的“心血”———研读了批语中的写法指导,其他41名同学“涛声依旧”!进而我开始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作文批阅方式,通过逐个地促膝谈心与交流,“罪魁祸首”很快浮出水面,原来是“教师评价霸权”惹的祸! 
      其后近两个月,我对作文批阅形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在批好的作文后面增加“回音壁”,留给学生写“对老师批语的批语”;讲评作文前,留给学生对比阅读自己原作与改后作的时间;增加面批的比率,与学生一道赏析他们的得意之作;鼓励学生进行“第二次习作”……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真切地体会到这些尝试不仅仅是形式的更替,更是教师主动创造机缘,畅通师、生、本三方的交流。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不再是口号!
        一位老师,为了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用每日一则名言的方式,让学生自撰鼓励自已或激励别人的话,用小黑板展示出来。我们发现了这一班级特色,及时鼓励老师,用微型课题的方式来对待,不仅要关注学生写自己的格言,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为什么写这样的格言,对全班起到什么样促进作用,要收集整理学生的格言,通过日记了解学生思想变化,这位老师深受启发,由“我的名言”,到“名人效应”,到“小小研究者”,思维角度起来越新,研究也随之深入。
       以小博大,是微型课题研的重要策略。
结束语:
         教师专业发展理应是“自我引导”的结果,教师有能力也有必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思索、研究和改进。由教师来研究并改进自己的实际教学问题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而,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首要价值不在于发现教育的普遍规律,而在于能够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提升自己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微型课题这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便成为首选。
        一线教师的工作的确是劳心又劳力的,但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重复的工作中,我们其实都很想改变些什么,总想有点新东西。在这期盼中,教育科研走来,在此,我仅想借用两句话和大家共勉:行动即研究,研究即收获;累与快乐同在,赢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