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拉玛 崇敬了没任务:炒股,如何能达到5年10倍的目标???(转自freetax)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9:41:47

炒股,如何能达到5年10倍的目标???(转自freetax)

(2011-02-10 15:49:08)转载     选股是技术,买卖却是艺术。前者固然不易,却可以凭时间来锤炼;后者却需要看性格和天赋。
       
    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执行5年10倍的过程中会遇到三大考验:
第一,如果买入后,公司股价不涨反跌,该怎么办?
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出现该怎么办?
第三,股价已经涨了3倍了,是不是该见好就收,或者做个波段? 
      
    这三大考验之所以会让我们对投资产生疑虑和动摇,其实都可以归结于一个主因:我们对自己所投资的公司及其成长模式和发展方向并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轻微的风吹草动或者说诱惑,都可能动摇我们的初衷。所以,对于“5年10倍”计划而言,必须只能投资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同时研究的深度应该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对所投资企业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话,我们再面临考验的时候就会从容很多: 
第一,如果当时买入的理由没有变化,股价下跌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记住我们的操作周期是5年,而不是5天。      
第二,如果中途出现可供替代者,我们同样要考虑其成长性、安全边际是否更为优异,如果答案为否,我们没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负担,因为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颗珍珠,而非去寻找全部的珍珠。(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跟踪企业的能力大体在5到10家,否则是另外一种摊薄)      
第三:当股价如期大幅上涨之后,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该怎么办?当经济出现衰落的周期,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是否需要回避风险?要战胜这个考验,我们必须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战胜周期的,优秀的管理层会利用经济的波动加速发展,而非相反。例如沃尔玛在股价实现数千倍上涨的过程中,中间同样遇到过大幅下挫的情况,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这些波动其实都可以淡化。
       
    记住巴菲特所说:股价的涨跌并不是我们做出投资决策的理由。当然,如果我们的确通过实战拥有了波段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证明可以战胜市场的话,我们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这种波段,应该起码是以月为周期来计算。     
        
   【行动】找到你的圣杯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易行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圣杯(交易法则和纪律),并不断完善,是践行5年10倍计划的关键所在。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我们希望做的是少走弯路。      
   
    投资实践显示,充分理解“安全边际”、“触发时机”、“长期跟踪”这些概念并灵活运用是必要的。
       
    安全边际和健全心态
          
    芒格说过,你不敢满仓的股票,就一股也不要买,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都不要拿!且不谈论是否能赚钱,要让一个人把全副身家押在一项投资上,相信他最基本要求是“不亏”。但能做到不亏的只有“现金”,股票这类风险资产,我们只能追求相对安全。

    从经验中来看,人们说到安全边际,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说的,安全边际第一步是要资产的健康。
          
    很多人总是喜欢说,“今天亏了一部车”、“昨天赚了一个洗手间”,这种观念和导向是非常错误的,要是巴菲特或者盖茨天天这么想,早就倒地抽风了。一位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做到把投资和生活有效隔离,这样才能不会被市值的波动影响了心情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
       
    举个例子,一个家庭资产200万元,每年工资扣除支出结余20万元的投资人,拿出60万元投资,设立35%的止损线。如果严格执行止损,那最大的损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连续遭遇3个跌停板,也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冲击,完全可以泰然处之。反之,一个家庭资产60万元,年收入结余6万元的人,借款60万元炒股,一个跌停板可能就伤筋动骨了。 对于5年10倍计划来说,10万元的本金就可以在15年后创造亿元的财富,我们不必要铤而走险。李嘉诚说,“散户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
       
    第二层意义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价廉。但是怎么样才算便宜,这就见仁见智了。不能说破净的钢铁股比100倍PE的百度便宜。对于成长股来说,多用PE和PEG,市销比等指标,参考历史估值、行业估值、海外比较等等。
       
    价廉多出现在熊市的中后期,例如主营连续20%以上增长的医药股,也出现过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这就是明显的低估了。而产业资本的回购,也是低估的一种表征。      
        
    买入时机和节奏

    遇到了一家心仪又便宜的公司,在动手买入之前,应该先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1、为什么好公司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是熊市导致的盲目,还是自己的判断可能会有误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级利空?      
    2、买入之后可以忍耐多久的不应期?买入后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亏损?      
    3、计划用多大仓位买入,一次性买入还是分批买入?
       
    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对于公司的判断,市场上总是有分歧存在,分歧从产生到消失,影响着股价的变化。投资不能盲从,也不能太自负,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进行比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那就放心去做。      
   
    股价的走势受估值影响大,但估值最终决定于业绩,对于一家正处在业绩释放期的公司,我们更要担心的是错失爆发机会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买入半年之后,公司股价持续不涨,而业绩也没有如期兑现,那就必须做自我检讨了。我们可以用3个月来忍耐股价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来忍耐没达到你预期的管理层。
       
    我们不必苛责买在最低的位置,这是技术派的目标,但我们要避免一买就被严重套牢,对于明显下跌趋势的个股,采用分批买入的方式比一次性买入更为合适;而在底部盘桓很久,开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则相反。当然,经验会让我们更容易听到“扳机”的声音,减少等待的时机。例如,古井贡B,从2008年底2.4元启动,2年涨了近15倍,一个关键的触发点就是换了股东,随后业绩爆发,股价也象火箭一样。在解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这一原因开始改变的时候,要抓紧时间上车了。
          
    再举一个例子,即使处在东部华侨城的旧厂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净,市销比是同行的1/5,这就是明显的不合理,但是从PE上看,又是合理的。这就是分歧所在,问题在于管理层没有释放业绩的动力,如果动力源出现了,纠偏就会开始。这样的情况,适合小仓位买入,保持持续的跟踪,等待机会。
          
    在橄榄树下徘徊,期待遇见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      
        
    ■仓位管理和集中持仓
          
    经常会听到有人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我有3个股票涨停了!敢问这位神仙,您一共买了几只股票?涨停股票仓位占比多少?整体盈利率多少?
       
    好股不求多,一只足以!买了10只股票,3只涨停的收益也许还比不上满仓一只涨幅5%的股票。市场上有两种极端,因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过分散持仓来规避风险,要么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掷。

    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误区是前者,为什么不敢重仓甚至满仓一只个股呢,因为有心理障碍:害怕判断有误,净值快速蒸发,或者担心错失了其他机会。要意识到,分散持仓不能分散系统性风险(例如5•30),同时分散持仓在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也在拉低收益率。
       
    对于重仓某只个股,可能失去其他投资机会,正如前文所说,我们要找的是最美的那颗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项链!如果喜欢分散投资的话,那就去买基金吧!
       
    开始可以用操作纪律来解决这种心理障碍:一只有潜力的“珍珠”,但“扳机”还没有响,上1成仓位;低估原因被解决,扳机叩响,加到3-4成;业绩陆续释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垫够厚加到5-7成。
       
    5年10倍计划,是要找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深度要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满仓买,甚至借钱买!这个机会只给眼光和胆量俱全的人。      
        
    持续跟踪和卖出时机
       
    不少人碰到过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没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续跟踪的能力,对于公司的成长和兴衰,心里没谱。要么割肉就跑了,要么大涨之后守不住之后再也没买回来。
          
    如果公司董事长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铁哥们,长期跟踪是很便利的,但这有内幕交易的风险,也不适合绝大多数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欢调研,但他们依然对于公司的变化洞若观火。
           
    如果是一个勤奋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资者,阳光下的利润,就已经足够赚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1、定期浏览公司主页,关注领导讲话和媒体报道透漏的经营目标。
    2、有机会尽量参加股东大会,目的不是为了听董事长说什么,而是结识一些长期持有并关注该公司的股友,通过交流加强对公司的理解。
    3、多泡55168、T相关个股的帖子,抛砖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一般人有选择性吸收信息的特点,听不进不同意见,善意的批评会帮助我们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
    4、找到对“珍珠公司”长期跟踪的行业研究员,除了看新财富排名,还要看他过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频度,多找找他的报告来看。
    5、尽量寻找关系了解公司的运营:销售人员、上游、下游,侧面了解。
    6、有渠道的人,去了解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进出的节奏和原因。
    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担当的股东,利用机会为公司的成长献计献策,这是顶级的投资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虽然距离很远,我们有目标要努力。
       
    如果公司的业绩成长符合预期并超过预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范围之内,那坚定持有是唯一的选择。系统性原因导致的下跌,带来的是大好的买入机会,因为好公司终究会起来,而且会走的更远。
       
    5年10倍的买入持有计划,绝不意味着“鸵鸟战术”,而是通过专注和勤奋,跟踪公司的成长,进而获取超额的收益。而这种专注,也意味着必要的放弃:放弃部分娱乐和休闲(尤其是奢侈消费),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有勇气、有耐心去应对慢慢征途上的波折,迎接财富巨大增值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