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房子独门独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4:44
《金博志》网址    

 

第二单元

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练习十的第12—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读数,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等练习,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12题。

让学生把口算结果写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二、读数、写数练习

1、做练习十的第13题。

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出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标明万位、亿位是从右起的第几  位。然后再回答:一个六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这个数是几  位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的第14题。

先让学生把要读的数进行分级,然后再小声地读给同桌同学听,最后指名学生读。渎到第(3)题时让学生说说这题的数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知道居民储蓄增加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三、比较数的大小和改写成近似数

l、做练习十的第1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2.独立完成练习十的第16题。

四、选做题

做练习十的第17*、18*、19*题和思考题。

这几道题都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的,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

第17*题,因为最高位是亿位。亿位在右起第9位,所以这个数是九位数;又因为这个数亿位、百万位上都是6,万位上是1,其它各个数位上都是0,所以这个数是:606010000。

第18*题,要在9□8765000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最接近9亿,因为□里填0、l、2、3、4,都接近9亿,但只有908765000最接近9亿、所以□里要填0。同样当□里填9即998765000时,最接近10亿。

第19*题,做题前,教师告诉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效目很大,不一定要说出它的准确值,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也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做第19*题。

第二单元

思考题,学生在前面已经见过。所不同的是有两个数位上的数已经固定,这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答案如下:

    最大的数:87954362l0 

    最小的数是:1092346578

第二单元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的内容,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加法的计算方法,现在要进一步学习、掌握加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以后学习有很大帮助。

1.加法的意义。   

(1)教学例1。

教师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边指名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边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137千米      357千米 

 


 北京    天津               济南

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后,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为已知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就要把两段铁路长合并起来,也就是要把137和357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教师边重述用加法算的理由,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和答案。再进一步提问:

“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如第1小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强和小明邮票的张数,要求小强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邮票,就耍把他俩的邮票张数合并起来,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着137+357=494,提问:

137和357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加数。)

第二单元

它们相加得到的结果494叫什么?(和。)

然后教师联系加法的意义说明: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也就是合并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对应地板书出:

    137+357=494

│    │   │

    加数 加数  和

提问:

“我们上面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自然数。)

“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得到的和都比加数怎样?”(大。)

“—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怎样呢?”(还得原数。)

“你能举出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的几个例子吗?”

教师把学生举出的例子板书出来。(如,3+O=3,0+4=4,0+0=0)

然后接着问:

“O和0相加会怎样?”(还得0。)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自然数,0和0相加还得0,也就是说任何数和0相加都怎样?”(得原数。)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教师:加法运算有一些基本性质,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很有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

1.结合例1的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特点。

提问:

“上面的例1,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如果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该怎样列式计算?”(如果学生说仍用原来的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出:357+137=494(千米),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接着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启发学生说出:137+357和357+137的结果相等。教师板书:137+357=357+137

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的相同点是什么?(都是137和357两个数相加。)不同点是什么?(等号左边是137加357,等号右边是357加137。)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37加357与357加137的得数一样,也就是和不变。

第二单元

2、再出两组算式,引导学生比较,加以概括。 

提出:能不能只从这一个例子就得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教师指出:不能只根据一个例子就做出一般结论,我们必须多考察几组不同的算式。

下面我们观察一下这几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板书出下面的算式:

    18+17○17+18

    124+235○235+124

让学生算一算,再提问:   

“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里应填什么?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规律?从这几组算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比较三个等式,归纳出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突出以下几点: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几个加数?(两个加数。)

(2)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位置怎样?左右两边的和怎样?

请几个学生试着把发现的规律说一说,然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再看看教科书第48页方框里的话。

4.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师提出:用语言表述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大家想一想怎样能把这一规律表示得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回答后,教师肯定地说明用字母表示可以做到这一点。然后提出: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a+b=b+a

说明:a和b可以表示0、1、2、3、……中的任意一个数;一个用数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不能表示任意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而用a+b=b+a”,就可以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比如,“a+b=b+a”可以表示2+1=1+2,137+357=357+137,18+17=17+18等等。

接着教师提问:

“想一想我们在以前学过的哪些计算中用到了加法交换律?”

使学生明确以前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用加法交换律的。

5.做第48页的“做一做”。   

第二单元

第1题,让学生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订正时,说一说是根据哪个规律填写的。

第2题,验算的竖式可以直接写在原式的右边。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2—4题。   

1.第2题,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根据哪个运算定律来填数,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运算定律的结语及字母表达式帮助理解。对于运算定律的表述,只要求表述得清楚没有错误,不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2.第3题,让学生根据运算定律来判断每个等式是不是符合运算定律的要求。如230+370=380+220,虽然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但由于两边的加数不同,所以不符合加法交换律。又如,30+50+40=50+30+40,虽然是三个数相加,但是前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加得的和不变,还是符合加法交换律的。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第二单元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2一例4,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津进行简便  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5+(    )=65+(    )    (    )+147=(    )+274

56+74=(    )+(    )    a+200=(    )+(    )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

a+800=800+a         □+△+○=○+□+△

3.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计算完后,让学生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二、新课

1.教学例2。   

给上面的复习题3加上一个已知条件“三班有49人”,问题改为“三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引出例2。

让学生读题后,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   

    一班48人    二班50人    三班49人

 


                  共?人

提问:

我们在前面研究过,求两个数的和一共是多少,知道用加法算。现在求三个班人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可以怎样算呢?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呢?

指名说第一种解法:先把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再加上三班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综合算式:(48+50)+49。强调说明,为了表明先算一班与二班人数的和,可以在48和50的外面加上小括号。

指名说出第二种解法:先把二班和三班的人数加起来,求出它们的和,再加上一班的人数。引导学生说出综合算式:48+(50+49)。强调说明,为了表示先算二班与三班人数的和,要在50和49的外面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

提问:   

“这两种解法的结果怎样?”

“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板书:(48+50)+49=48+(50+49))

“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

“有什么不风点?”(加的顺序不同,等号左边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等号右边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48、50和49这三个数相加,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或者先把50和49相加,再同48相加,它们的得数一样,也就是和不变。

2、再出两组算式,引导学生比较,加以概括。

(1)、教师:我们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2+13)+14○12+(13+14)

先让学生算一算,看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整理:12、13和14这三个数相加,先把12和13相加,再同14相加;或者先把13和14相加,再同12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再观察一组算式,看一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320+150)+230○320+(150+230)

    让学生说一说这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3.比较三个等式,突出下面三点:   

(1)这三个等式中,左右两边各有几个加数?(三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  数都一样吗?   

(2)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  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3)再看右边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  第一个数相加。)   

提问:

“每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相同吗?但它们的和怎么样?”

“谁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说一说?”

让几个学生试说后,教师完整地叙述一遍,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再看一看教科书第49页的结语。  

第二单元

4.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提问: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板书:(a+b)+c=a+(b+c))

“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等号右边“a+(b+c)表示什么意思?”(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5.练习。

完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把数填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6.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教学例3。

出示:480+325+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共国讨论。

教师板书:480+325+75

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480+(325+75)      计算时方框里的这一步

                              可以省略不写:

=480+400

=880   

(2)教学例4。

出示:325+480+75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试算后,讨论订正。

教师板书:325+480+75

325+75+480    ←指出应用加法交换律 

=(325+75)+480   ←指出应用加法结合律  

=400+480

      =880

(3)比较例3、例4。 

让学生说一说例3、例4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第二单元

教师小结:例3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只应用加法结合律,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就可以使计算简便。而例4要使325和75相加,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把75调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然后启发学生说出例4也可以应用加法交换律把325调到480的后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使计算简便。 

提问:

“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哪些计算中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果学生想不出,再指出:

“口算加法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如9+8怎么想?”9+8=9个(1+7)=(9+1)+7=17

“36+48怎么想?”36+(40+8)=(36+40)+8=76+8=84

“应用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4)做第50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5、6、7题,做完后共同订正。

(1)第5题、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根据哪个运算定律来填数。

(2)第6题,要注意a+(20+9)=(a+20)+9这道题,看学生是否能判断出,这道题虽然有字母又有数目,但它仍符合加法结合律。

(3)第7题,要求学生选两道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加法结合律的。如37+8先把37分成30+7,应用结合律可以先把7和8相加,再和30相加。

四、布置作业 。

练习十一的第8、9、10题。

 

 

第二单元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练习十一页第11—16题。

教学目的:通过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做练习十—的第11题。

让学生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书上,集体订正时,加、减、乘、除各选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简便算法

做练习十一的第12题。

做题前,让学生观察一下题目的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看哪些题能够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题可以简算,简算的依据是什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区别。(加法交换律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但改变了运算的顺序。)

三、混合练习

1.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让学生看书上的统计表,说出表中有哪几种家具,每种家具三个月的产量各是多少然后算出各种家具三个月的合计数,填在书上。算之前,提醒学生看一看有没有简便的算法。订正时,让学生说出简便算法的依据。

2.做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解答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为什么第二步用加法计算。

 3.做练习十一的第15题。

指名学生读题,说一说队员的平均身高怎么求,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数的特点,能凑整的就凑整,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4.做练习十一的第16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十一的第17*、18*题和第53页的思考题。

 

第二单元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多4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  24 + 19  =  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     │

                                         加数  加数    和

(2)二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3—  19 =  24(人) 

   男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  数”、“和”(如右上)。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第二单元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5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强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算。

第二单元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  7—7=0,  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仍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问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第二单元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出:    1234     验算:    2079       2079

             +  845            -  845   —  1234

                2079               1234        845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  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7”(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如上右)。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i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  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出:    1234    验算:      247       1234

                 -  987            +  987    -  247

                     247               1234        987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如上右),让学生说  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

第二单元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6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并注意迅速。

2.第6题。先让学生明确表中的 a+b表示两个数的和。学生填完后;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观察:每组数同第一组比较,哪个数变化了?加数变化后,和是怎么变化的?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例1、例2,练习十二的第7—1久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改为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通过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为学习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较好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

    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再让学生用两种方法仍答出来。解答完后,指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板书出两种解法:

        130—46—34    130-(46+34) 

      =84—34        =130—80

=50(本)         =50(本)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种解法:

“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第一种解法是先从总本数中减去故事书的本数,再从减得的差中减去科技书的本数,求出连环画的本数;第二种解法是先算出故事书与科技书的和,再从总本数中减去求出的和,求出连环画的本数。)

    “它们的结果怎样?”(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

    “这道题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在这道题中用后一种解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l计算295—128—72

    先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日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使计算简便。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例l思考:因为128与72的和正好是整百数,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所以,先算(128+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教师边分析边板书出计算步骤:

               

第二单元

295—126—72

      =295-(128+72)

      =295—200

    说明虚线框中的计算步骤初学时可以写出来,以后可以省略不写。

    2.做第21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简算的依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7—12题。

    1.第7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还可以再增加几道整百数减去两位数的题,如:300-53、400—67等,让学生口算。

    2.第8题,让学生自己填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第9题,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说一说口算方法的依据。

    4.第10题,计算时,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写不写简算过程。

5.第11、12题,这两题是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算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多加了的要减去,多减了的要加上。

 

第二单元

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59页练习十二的第13—19题。

教学目的:通过混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求未知数

    1.做第13题。

    学生做完后,要让他们说一说各根据加、减法中哪个关系式来计算的,以加深学生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2.做第14题。

    这道题既可以直接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解答,也可以把要求的数用未知数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

    3.做第15题。

    要提醒学生一步一步地想根据什么来填数。以第二行为例,可提问:

    “应该先填哪个数?”(填中间的数。)

    根据图里所给的,用哪些已知数和运算方法能够算出中间的数?该怎样算?”(应该用“被减数=减数+差”。)

    “填左边的数应该怎么想?”(应该用“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简便算法

    做第16题。

    在计算前,注意提醒学生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口算练习

    做第17题。

    做题前,要提醒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和各题中数目的特点,能简算的要简算。   

    四、解答应用题

    1.做第18题。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告诉了哪几个条件,问题是什么。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订正时,提问:

    “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怎样?(相等。)

    “哪种方法简便?”(用265-(35+100+85)比较简便。)

    “在计算(35+100+85)时应用了什么知识?”(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与例l有什么区别?”(例l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道题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三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三个减数的和。)

第二单元

    2.做第19题。

要求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解答时,提醒学生先想好设哪个数为x,再找出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0页练习十二的第20—25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加、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关系的理解。

    2.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20题。

    让学生把口算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同桌同学互相订正。 

    二、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1.做练习十二的第2l题。

    让学生先自己写,写完后说一说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分别是根据什么关系写的。

    2.做练习十二的第22题。 

    写出两小题的得数后,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根据什么关系写出的。

    3.做练习十二的第23题。   

    第(1)题,既可根据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再加一遍进行验算,又可根据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的方法用减法进行验算。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验算并说一说两种验算  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第(2)题,两种验算方法都是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进行的。做完后,也要让学生说说验算的依据,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

    三、简便算法

    1.做练习十二第2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多说各题是怎样计算的。

    2.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5题。    

    四、选做题。

    学有余力的学生做下面的题。

    1.做练习十二的第26*题。

    2.做练习十二的第27*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28*题。

 

 

第二单元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l页的例1和第61、62页的乘法交换率,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

(2)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   

    “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

    “还可以怎样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第二单元

    “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1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f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  

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教学乘数是1和o乘法。

(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

“1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3,  表示3个l相加的和是3。

“3乘以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教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l=3。

“l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  师再说明:1个l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

    “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 

    下面我们一齐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

    6×1=    1×8=    1×10=    123×1= 

“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    3×0=    0×0=

“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O就表示0个3还是0。板书:3×0=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第二单元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教学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第6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2、5题。

 

第二单元

乘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的例2、第64页的例3和例4,完成练习十三的第6一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把复习中的应用题和填空题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应用题“一个养蜂组养了105箱蜜蜂,平均每箱蜜蜂每年可以产蜂蜜76  千克。这个养蜂组一年生产蜂蜜大约多少千克?”

让学生先默读题目,然后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学生做完以后,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做的?”

“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而不用加法计算呢?”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明确指出:这道题实际求的是“105个76千克是多少”,很明显,如果我们用加法计算是非常麻烦的,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36×947=947×(    )    (2)358×1002=1002×(    )

    (3)68+321+79=68十(    十    )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的。

二、新课。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的第2题的第(3)小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使原来的计算变得容易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乘法结合律。教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例2,并贴出例2的插图。请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可以先求出第一排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求两排一共有多少个。)  

“怎样表示先求第—排乒乓球的个数,再求两排一共有多少个呢?”(可以在5×4的外面加一个括号,即(5×4)×2。最后的结果是40个。) 

“还可以怎样求?怎样列式?”(还可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袋乒乓池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怎样表示先求出一共有多少袋?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呢?”(可以在4×2的外面加一个括号,即5×(4×2)。最后的结果也是40个。)

第二单元

“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怎样?”

教师: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都是40个,说明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5×4)×2=5×(4×2)

“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等号左面是5、4、2三个数相乘,等号右边也是这三个数相乘。)

“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乘的顺序不同,等号左边是先把5和4相乘,然后再用乘得的积与2相乘;等号右边是先把4和2相乘,然后再用乘得的积与5相乘。)

教师:5、4和2三个数相乘,先把5和4相乘,再同2相乘;或者先把4和2相乘,再同5相乘,按这两种顺序所乘得的结果是一样的,也就是乘积不变。

(2)再出示两组算式:(15×4)×10○15×(4×10)   

    (125×8)×50○5×(8×5)

“先看第一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算算看。”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画一个“等号”。

“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15、4和10这三个数相乘,先把15和4相乘,再同l0相乘;或者先把4和10相乘,再同15相乘,它们的乘积不变。

“再观察第二组,圆圈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圆圈里画一个“等号”。

“等号两边相等说明了什么?”

(3)比较上面三个算式。

教师:上面我们看了三个等式,仔细分析一下这三个等式,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三个等式中,等号的两边都是几个数相乘?

“每个等式中,等号两边的三个数相同吗?”

“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左边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乘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这三个等式中,等号右边的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乘的顺序也相同,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每个等式左右两边乘的顺序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果呢?”

“谁能把我们刚才说的概括一下?”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凑起来就很完全了。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2后面的结语,先请一个同学读一遍,再让全体学生齐读。  

第二单元

接着,教师指出这就叫做“乘法结合律”,并板书: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教师提问:“加法结合律怎样用字母表示?”

乘法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分别用a、b、c表示三个数;怎样用这三个数表示乘法结合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a×6)×c=a×(b×c)

“等号的左边表示什么?(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

“等号的右边表示什么?”(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着,说明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5)做第64页前半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把数填在自己的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写的。

教师: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同样地,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例3。

出示例3:43×25X 4

“如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想一想,怎样计算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根据是什么?”

“为什么要先算25×4?”(因为25乘以4得整百数。)

教师板书:43×25×4

        =43×(25×4)

        =43×100 

=4300

教师: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43×(25×4)这一步可以省略。

3.教学例4。

出示例4:计算25×43×4。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核对,教师边听边板书,当板书“43×25×4”这一步时,提问:

“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是什么?” 

当板书“43×(25×4)”时提问: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最后,教师指出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简算的过程可以省略。

“例4还有没有其它算法?”(还可以先交换43和4的位置,然后先算25乘以4,再算乘以43。)

第二单元

4.比较例3和例4。

“在计算例3和例4时,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哪些不同?”让学生讨论。

教师:例3在计算时没有调换乘数的位置,只应用了乘法结合律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例4要先算35和4相乘,先要应用乘法交换律把25和4调换到一起,然后再应用乘法结合律把25和4相乘,才能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第64页最后“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然后再逐题讨论。

“第一小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先算4乘以5,再同27相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第二小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先把8和7交换位置,再算8和25相乘,然后再和7相乘,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第三小题呢?”(因为25和4相乘得100,所以先把12改写成3乘队4,再算25和4相乘,然后再把100和3相乘,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2.做练习十三的第6—9题。

(1)做第6、7、8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核对第8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做第9题。做的时候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0、11、12题。

第二单元

乘法交换律积乘法结合律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练习十三的第13—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运算定律用的复习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定律

1.教师出示复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1.26×305=305×     

2.(246×8)×125=246×(8×      )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        

先让学生看清题目,再提问:

“第一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什么不变?”

“第二小题呢?”

“乘法结合律说,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还可以怎样乘,它们的积不变?”

“第三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第四小题呢?”

“乘法和加法都有交换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指出: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都是交换了要计算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前和交换后计算的结果都不变。只是加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和相等;乘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积相等。

“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加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和加法都有结合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办?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说的三个数的运算规律;乘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乘,再同策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加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第二单元

“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做练习十三的第13-16题。

1.第13题,是要求学生按照运算定律来判断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集体讨论哪些是正确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其中第2、3小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第4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都是正确的;第6小题因为交换的是两个因数是正确的。第1小题和第5小题,虽然等号两边算出的结果相等,但不符合运算定律。

2.第14题,先让学生自己看题,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这一道题中的第1、3、4小题都是正确的,第1和策4小题都符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3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2小题是不对的,这一题先计算的是1×6和4×9然后才能把两个乘积加起来,如果把6和4交换,它既不符合加法交换律,也不符合乘法交换律,所以这个算式是不正确的。

3.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核对,核对时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

4.第16题,先让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明确指出:这造题在填表时,都要把每组的数和第一组的数比较一下,再着一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书上。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7题。

 

第二单元

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5,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l、2 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面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计算每一题时,第一个学生回答“先算什么”,第二个学生回答“再算什么”,第三个学生回答“接下来算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让学生摆正方形,先把5个白色正方形摆成一横排,接着摆3个红色正方形与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师同时贴出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条,先只显示5个白色的正方形,然后再显示3个红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师说明要摆4行这样的正方形,边说边贴出另外3张画着正方形的纸条。教师指着图形提问: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先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所列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还有别的算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再请一个学生回答,如果这个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法,教师再把这个学生所说的算式也写在黑板上。如:

    ”(5+3)×4    5×4+3×4

教师: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于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下面我们大家一齐来计算,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怎样。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然后再提问: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

    (5+3)×4=5×4+3×4

“等号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的和乘以4。)

“等号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先分别乘以4,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

第二单元

教师: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5与3的和乘以4等于5与3先分别乘以4再相加。

教师:下面我们再看两组算式,先看:(18+7)×6   18×6+7×6

“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的和乘以6。)

“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分别乘以6,再把两个积相加)

“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于什么?”(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

“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于什么?”(两个积分别是108和42,它们的和等于150)

教师:左右两个算式都等于1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连起来,教  师边说边在两个算式中间画一个等号。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什么?”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18与7先分别乘以6再相加。)

教师:我们再来看两个算式    20×(15+9)    20×15+20×9

“先来计算一下这两个算式各等于多少?”

“两个算式都等于多少?”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20乘以15与9的和等于什么?

2.进行抽象概括。

教师指着上面的算式提问:

“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你看出了什么?先看等号左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第一、二两个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三个等式是一个数乘以两个彩的和。)

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者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再看等号右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都是先求两个乘积,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等号左面与等号右面相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上面三个等式等号左面分别与等号右面相等说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先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我们把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时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8页下面的方框里的结语,全斑齐读两遍。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c=a×c+b×c

“等号左面(a+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面“a×c+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第二单元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写算式:(200十3)×27,提问:

1.“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乘积的和?”

教师在黑板上再写算式:185×27十15×27,提问:

“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分别乘以哪一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一个数?”

 2.做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题,再想一想每个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2题。  

第二单元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例6,练习十四的第3—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式题:

    1.(35+65)×37       2.35×37+65×37

    3.85×(174+26)     4.85×174+85×26

    5.(80+8)×25      6.80×25+8×25

    7.32×(200+3)    8.32×300+32×3

“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

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式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组、3组的同学算第1题和第3题,第2、4组的同学算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为什么第l、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3组做第5、7题,第2、4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2、4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

 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新课

1.教学例6。

(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个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个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第二单元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这道道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概括:首先要计算的是是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教师出示例题:102×43。

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板书: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四的题目。   

1.第3题,让学生口算。

2.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一“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3.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核对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第二单元

4.第9题和第lo题。先让学生独立做,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5.提前做完的学生做第19*题。

 

第二单元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71-72页练习十四的第11-1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并说明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a+b            a×(b×c)

(a+b)+c        b+a

(a×b)×c          a+(b+c)

a×b             a×c+b×c

(a+b)×c         b×a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在练习本上连线,并说明符合哪个运算定律。

教师说明: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做练习十四的第12、13题。

1.第12题,一般来讲这道题中的第5、6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做,核对时学生算出得数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这道题中的每一小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说明: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怎样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呢?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做。

如“104×25”把104看成100加4,而100加4分别乘25比较容易,那么就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把100和4分别乘以25再相加。

如“135×6+65×6”,两个乘法中都有因数6,而且135与65的和刚好是200,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6比较容易,那么就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135与65的和再乘以6比较简便。

如“48×25”,因为25与4或8相乘都可以得到整百数,而48可以分成6×8,所以可以先将48分成6×8,再应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25乘以8得200,再乘以6。

三、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

1.核对第16题时,学生说出一种算后,再提问:还有其他的算法吗?教师把学生所说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如:30×24+30×3×24、(30+30×3)×24

第二单元

问: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请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说明:在这道题中,因为汽水和桔子水每箱都是24瓶,所以先求出汽水和桔子水一共有多少箱,再求一共有多少瓶比较简便。

2.核对第17题时,学生列式计算后,问:

“这道题能先求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再求这些鸡和鸭一年一共产多少千克蛋吗?为什么?”

教师说明:在这道题中,因为鸡和鸭一年产的蛋数不同 ,鸡每年产蛋13千克,鸭每年产蛋12千克,所以不能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只鸡和鸭,再求一年一共产多少千克蛋。

四、选做题。

提前完成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四的第18*题和20*题。

五、作业

练习十四第11、14题。

 

第二单元

除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课本第73页的内容,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是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情境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加以提高。(板书课题:除法的意义)

口算:  7×5=        9×6=      (    )×4=32

        32÷5=       54÷6=      32÷(     )=8

        35÷7=       54÷9=      (     )÷4=8

(二)学习新课

1.教学除法的意义。

(1)出示一组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0人,一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160人,平均分成4个班,每班多少人?

    四年级有160,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几个班?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0×4=160(人)               因数×因数=积

     160÷4=40                    被除数÷除数=商

     160÷40=4

思考讨论:

(1)观察,比较上面的3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

(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了调换,因此列式和计算方法不同。第①题是已知每班人数和班数,求总人数,用乘法计算;第②、③两题都是已知总人数和分成的班数(每班的人数),求每班的人数(分成的班数),用除法计算。)

第二单元

(2)40,4和160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

(40和4在第①题中叫做因数,160叫做积,40和4在第②、③题中分别叫做除数和商,160叫做被除数。)(板书)

(3)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第②、③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继续启发:根据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看,除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用准确的语言描述除法的定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学生阅读课本结语(73页)。

引导学生说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提问: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什么?(被除数)

已知的因数叫做什么?(除数)

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什么?(商)

(2)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从而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反馈:做74页的“做一做”(联系除法的意义说明怎样改写算式和直接写得数)及练习十五第3,4题

(3)关于0和1在除法中的特性。

启发同学想:

①一个数除以1得什么数?

自己举例,如8÷1=8,100÷1=100,…

得出: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

②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什么数?

学生自己举例,如0÷5=0,0÷24=0,…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都是o。

第二单元

③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以5÷0为例。如果0可能作除数,根据除法的意义,商乘以除数0,一定等于被除数5,即商×0=5。根据“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定,商乘以0一定等于0,而不可能等于5。这说明,用0作除数时,商是不存在的。

如以0÷0为例。根据除法的意义,商乘以除数0一定等于被除数0,就是商×O=O,那么按照无论“什么数与0相乘都得0”的规定,商可以是任何数,即无论商是什么数,它与除数0相乘一定等于被除数0。这说明用0作除数,商是不固定的。

由此可知,用0作除数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这一点很重要。

2.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1)口算:

    ① 4×5        ② 320÷8 

      20÷4          320÷40

      20÷5          40×8

    (2)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问的关系。

    提问:乘法里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求因数?

    从而概括出(并板书):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观察第②组算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除法中各部分问的关系最基本的是什么?怎样求被除数和除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一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我们学过这些关系后,可以解决哪些计算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验算方法后,学生按照书上第75页的例子自己验算,并说明应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引导学生概括:

  过去我们验算乘法时,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今天我们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用算出的积除以一个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因数。

第二单元

   应用除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验算除法。以前学过的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应用被除数=商×除数,现在应用“除数=被除数÷商”也可以验算除法,也就是用除法验算除法。

反馈:

    试算第75页中间的“做一做”,并说出根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讨论、口答)

    2.练习十五第3,4两题。(做在本上)

    3.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性提问:

    (1)你今天学习了什么?

    (2)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3)乘、除法中各部分问的关系是什么?

    (4)乘、除法的两种验算方法各是什么?

    (5) 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

    (四)作业

    练习十五第2,5,6题。

第二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除的概念及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二)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运用这种关系对有余数除法进行验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整除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会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是教学重点。但学生对理解整除概念时,对整除算式中,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的几种不同叙述方法分不清,容易混淆,因此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乘、除法,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两个新的概念——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整除。

    (1)出示口算题(包括除得的结果有余数和没有余数)。

整    除        有余数的除法     

(1)24÷3=8       (2)25÷3=8……1

  38÷2=19        39÷2=19……1

   180÷12=15       184÷12=15……4

  先算出各式结果,填在表中。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下面各题。

  ①这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都是什么数?(整数)

  ⑧这些除法算式的商有什么不同?可以把它们分成几类?

  得出:第一组的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第二组的商是整数,但有余数。可以分成两类。

  (2)初步感知整除的概念。

  引导学生明确,像第(1)组算式那样,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说这样的算式是整除,以前所学的除法都是指整除的情况。

    启发学生说一说,什么叫整除?(学生可能说的不准确,认为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商是整数,就叫整除……)

第二单元

    (3)完善概念。

    教师提出,如果10÷o,能说这个式子能整除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知:o虽然是整数,但o不能作除数,这个算式没有意义。

教师提问:应该怎样改,就能说明哪个数能被哪个数整除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推出: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出示结语,并在口算表第(1)组上方板书:“整除”。

让学生结合口算题说明两个数的整除关系,并通过自己举例说明两数的整除关系。

(4)强化整除概念。 

教师提问:根据什么判断两个数是整除关系?25能被4整除吗?

引导学生再次明确整除的概念,如32÷8=4说明32能被8整除,32也能被4整除,8能整除32,4也能整除320

25不能被4整除,因为商虽也是整数,但还有余数。

反馈:试算78页中间的“做一做”。  

2.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启发提问:

(1)通过刚才练习的一组题,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这叫做什么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写在口算(2)上面。   

(2)观察一下,有余数的除法和整除有什么区别?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

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间关系及其应用。

(1)回忆一下除法各部分问的关系是什么?(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那么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问的关系是什么?

    出示:    25÷3=8……1    184÷12=15·....·4

    怎样求被除数?

    学生讨论后得出:   

    3×8+1=25    12×15+4=184

第二单元

引导学生用关系式怎样表示?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板书)

(3)怎样应用这个关系验算呢?

    试算:  145÷14。

    订正时说明怎样验算。

    145×14=10……5

    lo×14+5=145

(三)巩固反馈

1.口答。

将下面各式按要求填在有关的框里。

  35÷7    32÷6    65÷13    143÷15

  45÷8    121÷11    49÷8    250÷6

能整除的                      有余数的除法

 

 

 


2.将上题能整除的算式,说出整除关系。

3.判断正误,口答。

(1)24能整除4。

(2)100÷5,100能被5整除。

(3)56只能被7整除。

(4)一个数除以12,余数最大是11。

4.笔算。

试算第78页“做一做”。

(四)启发学生总结

(1)什么叫整除?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

(2)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根据是什么?

(五)作业

练习十六第3—5题。

第二单元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5÷5=5

整 除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24÷3=8    (2)25÷3=8……1

38÷2=19    39÷2=19……l          25÷3=8……l    184÷12=15……4

180÷12=15    184÷12=15……4        3×8+1=25    12×15+4=184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    被除数=商×除数十余数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    35÷7  32÷6   65÷13  143÷15

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45÷8  121÷11   49÷8  250÷6

                                        能整除的      有余数除法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

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

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第三单元

常用的计量单位(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6页计量的产生、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1一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计量的产生,加深对计量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其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绳,米尺,1平方米(一面画有100个方格)、I平方分米、1乎方

厘米的正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到一个森林公园去玩,偶然看到;棵很粗的树,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才能更准确地将这棵树的树干有多粗讲述给自己的朋友

听?”

    引导学生用“量”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正确的给予肯定。

    二、教学计量的产生。

    “刚才大家已经说了很多种办法。不管是用绳子围还是用手臂围,是不是都用到了测

量的方法?其实,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量物体的长度、量土地的面积、称物体的重量、计算劳动的时间等等。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等都是量。所有的量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井用数表示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量的计量’中的‘常用的计量单位’。下面我们先看一下计量是怎样产生的?” 

    讲述的同时,板书课题:1.常用的计量单位 

    计量的产生

    “早在古代,人们为了比较两个或几个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就已经有了计量的需要。比如:拿两条绳子比比谁长谁短(教师演示)。由于有时不便于比较,比如黑板或桌子的长和宽就不能直接放到一起比较,人们就选定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的长度作为计量的标准,用它来量所要比较的两个物体的长短,这样就产生了计量的单位。例如,我国古代曾把中指顶端一节的长度定为一寸,把大拇指和中指张开的长度定为一尺(现在叫一扌乍      )。”

第三单元

    教师先演示,再让学生比划比划“一寸”、“一尺”的长短,并实际测量一下自己的课本有几寸或课桌有几扌乍     。

    “这样利用一定的标准。就可以比较一些不便于直接比较的物体的长短。但是,由于使用这些自然的计量单位,量出的结果往往不一致,而引起混乱。因而逐渐产生了比较合理的计量制度,制定了统一的、精确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不过,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计量制度仍不相同。随着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加,进一步要求建立全世界统一的计量制度。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我国已于1990年废除了与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市制单位,如长度单位丈、尺、寸,重量单位斤、两、钱,面积单位亩等,采用了以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

    三、总结归纳长度单位  

    1.长度单位。

“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已经学过的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

    “如果想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需要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学生答出“用长度单位”后板书标题:长度单位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引导学生从大到小地说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便于进一步复习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板书上述长度单位。

    让学生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指出1米的长度,并用伸直的双臂来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

    再让学生先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势或手的一部分表

示出1分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  

  “刚才大家感受到了1米是这么长(教师演示),1分米是这么长,……(再接着演示1厘米、1毫米的长度。),那么谁能联系实际说说1千米有多长呢?”

    让学生先想一想,

    然后再引导性地提问:“l千米等于多少米呢?”   

    学生答出“l千米等于l000米”后,指出:“既然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l千米有1000个1米这么长。1米是这么长(教师演示),所以1千米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不能直接用手势表示。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每一圈是200米,1千米应该是几圈呢?”

第三单元

    学生答“5圈”后再指出,大家课后去操场上跑跑,看自己跑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刚才大家说了,l千米=l000米(同时板书)。这就是说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那么米、分米、厘米、毫米这四个长度单位中,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请学生打开课本第85页,填写“常用的长度单位表”。   

同时让一学生在投影片上演写;   

巡视学生填写完后,出示投影片:

常用的长度单位表

      名称  千米(公里)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进率           1000   10    10    10

    “刚才大家填写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表。现在我问问你们,哪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引导学生答出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

    “哪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呢?”

    (米和厘米、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0。)着重强调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即1米=100厘米(板书此等式)。

    “哪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呢?”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练习。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5页,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同时让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

    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指导。

    集体订正。在订正每一题的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填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注意重点讨

论“900厘米=(  )米”。

    四、总结归纳面积单位 。

    1.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下面再来复习面积单位。”   

    板书标题:面积单位    

    “我们学过,要知道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必须用面积单位来计量。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

第三单元

    引导学生答出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师将准备好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边上分别标上1米、1分米、1厘米)贴在黑板上,在纸的下端分别写上“1(  )”。

    教师再指着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提问:“这块正方形纸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回答后,

再问“括号内应该填什么面积单位?”

  学生答:填平方米。   

接着,教师再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指着l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引导学生填出相应的面积单位。  

    填写完单位名称后,让学生对三块正方形的大小进行观察,看看它们各有多大。再指

导学生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大小。教师要注意察看学生比划的情况,对表示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

  2.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大家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分别是这么大。(教师指着三块正方形纸)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答出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l00后,再问:“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  100而不是10呢?下面我们先来看图

教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画有100个方格的一面),让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说  出由于边长是1米的这块正方形纸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

“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我们还学过哪些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个”

    (公顷和平方千米。)

    “这两个单位是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那么,谁能说说1公顷是多大?1平方千米是  大?”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如果把上面这些面积单位按照从大到小曲顺序,应该怎样排列呢?”

    指名一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些面积单位从大到小依次写在黑板上: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在这些单位中,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请同学们把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的面积单位表中。” 

第三单元

    五、巩固练习

    1.口答。

    出示投影片。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平方米    l平方千米=(  )公顷 

    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00平方米=(  )公顷

2.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前半页“做一做”第2题。先让学生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过程。

    3.做练习十八的第5题。

    先让学生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4.做练习十八的第2题的第1栏:目测教室的长和宽。

六、作业

    奔习十八的第1—4题。

 

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

常用的计量单位(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6—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1千克的物品,投影仪,重量单位表、时间单位表的投影片;将练习十八的第6题制成卡片。

教学过程:  

    一、归纳总结重量单位

    1.导入课题。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要想知道物体或距离的长短,需要用长度单位来计量;要想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需要用面积单位来计量。那么要想知道物体的轻重需要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学生回答出“需要用重量单位来计量”后,教师导入课题。  

    “我们今天就来归纳一下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板书课题:重量单位

    2.复习重量单位。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引导学生答出“吨、千克(公斤)、克”。

    “现在我给你们一些东西(包括两分硬币),大家相互传着掂量一下,自己手里拿的东西大约有多重?”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其重量再说出大约有多重,以加深对1克和l千克的感知。  

    掂量物品,可让前后两排的四名学生为一组,相互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物品的重量。    掂量后,教师指名一些学生说说物品的重量。   

    然后问:“你们以前称过体重吗?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7”此时若发现有的学生用多少斤回答,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强化学生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后,可继续问:“那么比千克重的单位有哪个呢?”学生会答出“吨”。

    “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1吨重的东西吗?”由此向学生说明:1吨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人体是无法直接感受其重量的,只能凭经验估量或用衡器测量。

第三单元

    “不过,我想问问大家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   

“请大家想想,假若你们每人的体重平均是40千克,那么多少人的体重加起来才能达到1吨呢?”(25人。)

“现在请大家将进率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上。”

同时让一学生填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可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填写的结果,并用投影映出正确的进率表。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重量单位”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可以指名一学生念自己的答案,由教师在投影片上写,全体同学判断正确与否。

二、归纳总结时间单位

l.导入课题。

“下面我想问问大家,你刚才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一分,两分。)注意“分”不要表述为“分钟”。

“你用到了什么计量单位?”  (时间单位。) 

“那么,我们要想知道时间的长短,是不是要用到时间单位来计量呢?”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 

2、教学日、年的来历和世纪。 

“同学们以前听爸爸妈妈讲过日和年的来历吗?”  

“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方面它要绕着自己的轴心转动,这就是自转;另一方面它还要绕着太阳旋转,这被称为公转。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年。不过,由于公转一周的时间不是整天数,而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因此就规定1平年有365天,这样每4年大约少算l天,从而又规定每4年加1天,这年叫做闰年,有366天。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只有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想想这是为什么?” 

“在时间单位中,比年大的单位是‘世纪’。通常是100年为一个世纪,比如,从公元1801年到1900年是十九世纪,2001年到2100年是二十一世纪。

3.复习时间单位表。

“1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  

“1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按月叙述,二月应分平年闰年叙述。

“l天有多少小时?”(24小时。)再次强调“小时”在作为单位名称时应按规定记作  “时”。

第三单元

“1小时等于多少分?”(60分9)

“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让学生将进率填写在书上。

填写快的同学可继续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两道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八的第6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师读题目要求,再说出各个年份,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

3. 做练习十八的第14题。

教师读题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4.做练习十八的第13、19、11题。

先做第13题,让学生自己填写在教科书上。

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再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四、作业。

练习十八的第7、8、10题。

第10题,要告诉学生本月的1号是星期几。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八的第15*题和思考题。

第15*题,因为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只是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而其它月份的天数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三、四季度都不变,分别是91天、92天和92天,而第一季度平年为90天,闰年为9l天。

思考题的解法是:要盛出5千克水,关键是如何盛出1千克水、可以这样做:分3次把小水桶倒满,再倒进大水桶中,3小桶水是12千克,倒满大水桶后正好剩1千克水。然后把大水桶的水例掉,把l千克水倒入大水捅,再用小水桶盛满水倒进大水桶就得到5千克水。

 

 

课后小结:

 

 

第三单元

名数的变换

教学内容:课本第90页,91页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长度、重量等单位及其进率,理解复名数、单名数的概念。

    (二)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名数的变换。

    (三)培养学生推理、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牢记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换算是教学重点。在计算中,常常容易把高、低级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混淆,这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说说长度、重量、面积、时间等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2.口答:

    3000厘米=(    )米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吨=(    )千克    600秒=(  )分

    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同时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单名数的变换,今天要进一步学习复名数变换成单名数,单名数变换成复名数,掌握变换的方法。(板书课题:“名数的变换”)

    (二)学习新课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

    我们要学习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变换,那么什么叫名数?单名数、复名数呢?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1)自学课本90页上面的3个概念。

    (2)二人议论,并能自己举例说明。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在计量长度、面积……等的时候,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如40米,50千克。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如4吨,5米等。

    带有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如3米20厘米,3时40分等。

    2.教学例1。

    在实际中,常常需要进行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变换。

第三单元

    出示:3米是多少厘米?2吨50千克是多少千克?

    提问:

    (1)题目中的数是什么样的数?

(2)题中所要求的数都叫什么数?

引导学生得出:3米是单名数,化成厘米是低级单位的单名数;2吨50千克是复名数,化成千克是低级单位的单名数。

(3)再思考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得知: 

3米=300厘米。

这是因为1米=100厘米,3米是3个100厘米,用100×3=300。

5吨20千克=5020千克

这是因为1吨=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用1000×5=5000,还有20千克,就用5000+20=5020。

    (4)观察这两个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一般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

这两题都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换成低级单位的数,不同的是两个题的进率不一样;

换算的方法都是要乘进率,如果是复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还要加上原有的低级单位的数。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当掌握了变换方法以后,一定要牢记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反馈:试做91页第1题。

3.教学例2:50000平方米是多少公顷?375分是几时几分?

师问:你能说说这是把什么数变换成什么数吗?

引导学生明确:这是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变换成复名数。

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呢?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说出:

    因为1公顷=10000平方米,用50000÷10000=5(公顷)。

    因为1时=60分,375分÷60分=6(时)15(分)。

板书答案。

启发学生概括出变换的一般方法:把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数,都要除以进率。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如果有余数仍是低级单位的数,这样就把单名数变换成复名数。

第三单元

  反馈:试算90页的“做一做”。

  总结式提问:

  (1)名数问的变换首先要牢记什么?

  (2)什么情况下要乘进率?

  (3)什么情况下要除进率?

  (三)巩固反馈

  练习十九第3题。(巡视指导)

  (四)作业

  练习十九第2题。

 

板书设计:

名数的变换

    名数  单名数    复名数

    例l  3米是多少厘米?2吨50千克    例2  50000平方米是多少公顷?375

        是多少千克?                         分是几时几分?

    3米=300厘米                          50000平方米=5公顷

    2吨50千克=2050千克                  375分=6时15分

    高级单位的数变换成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的数变换成高级单位

    的数,都要乘进率。                    的数时,要除以进率。

 

 

第三单元

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第91-92页练习十九的第4-12题。

教学目的:通过名数的改写和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将一些复习题和练习十九的第7题制成投影片,将练习十九的第6题做成卡片(每题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

    1千米=(  )米    150厘米=(  )米(  )厘米

    1吨=(  )千克   l公顷=(  )平方米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l平方千米=(  )公顷    180分=(  )时。

    5分=(  )秒    7日=(    )时

二、口算

做练习十九的第6题。   

教师出示卡片,鼓励学生利用简便方法,出示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名数的改写

做练习十九的第7题。

请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其他学生填在教科书上。

本题各小题所用的进率不一样,提醒学生应先弄清每道题需要用到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集体订正: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

这是需要进行名数改写的应用题。本题的难点在于条件和问题所涉及的计量单位都不相同,要引导学生认真考虑应如何进行改写。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1平方米收960克稻谷,那么1公顷收多少克呢?合多少千克?该怎么算?算出l公顷收多少千克后,又怎样将千克改写成吨呢? 

2.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和第8题。  

这两道题都是涉及将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的应用题。由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像米和千米那样明显,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又比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二者间的进率。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这两道题,再进行集体订正。并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第三单元

3.做练习十九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4.做练习十九的第10题。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做练习十九的第11题。

题目里的两个条件都是复名数,都要先改写成单名数,才能求出平均每分行多少米。这里可以先指名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做,再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6.做练习十九的第12题。  

这道题要从分变成几日几时几分,两次用进率去除用的进率不同。从分到时除以进率60,得到小时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几日;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日与分之间的进率;用该进率求出有几日后,再用余数求得几时几分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算法难度较大。这里要先让学生独立想办法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五、思考题

第92页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计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个月的日数和表中那个月份下的数加起来,减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数是几,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几。

如果加、减后所得的数比7小,那么得数是几,这天就是星期几。如果能整除,余数是0,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编制一个当年的表,放在铅笔盒里,便于随时查看。

 

课后小结:《金博志》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