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夏天哪里好玩:《郑悟清太极拳》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49:13
悟道一二三健康,生活,工作,学习,在前进中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转载]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2008-07-24 21:24

遗著《郑悟清太极拳》作者高峰简介(原创)


高峰(1927--1987), 字山石,号风沙村人、风沙道人。祖籍河南开封。生前为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员,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是著名的古籍文献专家,郑悟清 先生所依重的学生,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先生爱好广泛,情志高远,雅兴结交,忠信厚道,助人为乐,口碑极佳。出版著作:《书籍知识》曾被选为陕 西、山西、甘肃等地的古籍整理教材;《陕西方志考》是由原陕西省副省长著名学者孙达人为书作序,陕西省学界前辈省历史博物馆馆长武伯纶为书题写书名。曾有 多篇论文在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西安函授站学员授课,为西安经贸学院讲授古籍整理专业课程。正当事业发达收获之际,不幸罹病 中道英逝,痛哉!哀哉!

这部《郑悟清太极拳》是在1973年间成书。是唯一一部经郑悟清先生首肯的太极拳著作,也是赵堡太极拳历史上继1934年杜元化 《太极拳正宗》后的第二部成书之作。曾在“文革”中密传甚广,庶不知有多少太极拳爱好者,如同久旱逢甘霖受益匪浅。大家知道,在十年浩劫文化禁锢的年代 里,能有这样的一本书在民间秘密流传,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这本书中所蕴涵的实际意义,正是这一点才更加凸显这本书的难能可贵。同时因为历史的局限使许多具 有传统意义的内容不能反映到书中去,更不能完全阐述高峰先生对中国武术的感悟阔论,这便成为了这本书的残酷缺撼。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给与充分理 解。

在高峰先生逝世21周年前夕,我们将这部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而未能出版面世的遗著,通过互联网以连载的方式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见面,这无疑是对高峰先生的一种最好的纪念。

高峰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73年春高峰先生与郑悟清老师合影

1970年春西安市文物清理鉴定小组成员合影

左一国画家陈瑶生、左二书法家段绍嘉、右一古籍文献版本专家高峰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前言(原创连载一)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藏中的重要遗产,理论深奥博大,演绎变化无穷。郑悟清老师所承传的和式太极拳更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拳种。

郑悟清老师研究太极拳将近六十年的历史,功力深厚,拳理造诣很高。在教授学生时细致耐心,诲人不倦;对待体弱病患的求教者更是热情关怀,助人为乐。

我对太极拳的理解十分肤浅,有负于郑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教诲和手把手的引领。现在记录整理的这份《郑悟清太极拳》,也不过是郑老师拳艺中的二三而已,错误的 地方肯定很多。我认为记录整理本身总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既便挂一漏万贻笑大方,然后再经过郑老师和师兄师弟的指正,也不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又何乐 而不为呢?

我绝无以此求名的想法,也不打算流传社会造成误会。是抱着对郑老师的感激之情而记录整理的,权当自己跟随郑老师多年学习太极拳的心得笔记吧。

在郑悟清老师八十寿辰即将到来的时候,我谨以此作为献礼给郑老师祝寿!

风沙村人

一九七四年十月十六日第三次修订稿

1974年5月3日郑悟清老师与高峰先生推手

高峰先生《郑悟清太极拳》手稿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75式名称(原创连载二) 1:预备式(又名无 极);2: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3:懒扎衣;4:白鹤亮翅;5:单鞭;6: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7:白鹤亮翅;8:斜形;9:高探马(含叉步、摇 步);10:拗步;11:斜形;12:高探马;13:拗步;14:金刚三大对;15:伏虎(含解带);16:擒拿;17:串捶;18:肘底藏捶;19:倒 碾肱;20:白鹤亮翅;21:斜形;22:闪通背;23:白鹤亮翅;24:单鞭;25:云手;26:左高探马;27:右插脚;28:右高探马;29:左插 脚;30:左蜷腿蹬脚;31:摇步(又名一步一捶);32:青龙探海(含鹞子翻身);33:二起脚;34:分门桩抱膝;35:蜷跼蹬跟(含跨虎);36: 右蜷腿蹬脚;37:左右分马掌;38:掩手肱捶(含七寸肘七寸靠);39:抱头推山;40:白鹤亮翅;41:单鞭;42:前后照;43:野马分鬃;44: 玉女穿梭;45:白鹤亮翅;46:单鞭;47:云手;48:跌岔(含童子献佛、双风贯耳);49:扫蹚;50:左金鸡独立;51:右金鸡独立;52:双震 脚;53:倒碾肱;54:白鹤亮翅;55:斜形;56:闪通背;57:白鹤亮翅;58:单鞭;59:云手;60:十字单摆脚;61:吊打指裆捶;62:金 刚三大对(含搬拦捶);63:懒扎衣;64:右扎七星;65:擒拿;66:回头看画;67:白鹤亮翅;68:单鞭;69:左扎七星;70:擒拿;71:跨 虎;72:双摆脚;73:挽弓射虎;74: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75:收式(又名合太极)。 注:本书预备式以面向正南为准。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一式预备式(原创连载三)

预备式又名无极式。身体直立端正,神态轻松自然;意念引头颈向上,两眼平视向前,唇闭轻合上下齿,舌尖触及上牙根,下巴颏儿微收;含胸拔直脊骨,坠肘带沉双肩,两胳膊及手自然下垂身体两侧呈阴阳手,或肘部微屈以手背面前放置小腹两侧,十指微散展开掌心微鼓;收腹收臀缩肛尾闾中正,百会与会阴直通如悬针,腿根放松圆裆气置丹田;两膝微屈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前后顺直微向内扣,左脚尖比右脚尖前置一公分,“不丁不八,十趾踏地”。

腹空微觉饥饿,逆呃顺畅脱口。由右手向右带动右脚根向右旋转,进而带动腰及身姿向右稍倾向;右手滑转至裤缝处再向上翻转,至右手掌心与头顶百会穴相照;左 手向左滑转与右手同时向上翻转,至左手掌心与左耳孔相照;此时左手与右手接近扣合以护头,然后左右手同时与左脚先向前迈步右脚紧跟着向前向下滑落,做到手 脚同时回到初始直立端正姿态。

要领:面向正南。心静如水,动作天成,以胯带膝带脚,以肩带肘带手,以腰调度全身。轻灵飘然,力求全身似有“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的感觉。

  歌诀: 轻松站立心神坦,浑身联动才活见;               双脚先后蕴阴阳,手足相随齐归元。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二式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

(原创连载四)

三大对:肘与膝对,膀与胯对,手与脚对,势如天王金刚神圣不可冒犯。这组动作以搬拦捶收势。

左右手同时从两侧起至胸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作掤状过程的同时带动左脚前迈,右腿带动右脚随之微向右转,形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弓箭步;两胳膊抱圆成掤 劲,两阴阳手手掌心相向;左手指与左脚拇趾相照,右手指与鼻尖相照,两手心距离腕至肘长;左膀带胳膊及手向外翻滚,右手及胳膊与之联动,过程当中两掌心相 向始终保持腕至肘长度,形成捋劲;捋到左手阴右手阳时再合掌相挤,紧接着掌心用意念之力向前按;右腿带右脚随挤按过程向前,至两脚复归元;掤捋挤按四劲运 做完成后,以搬拦捶收势:右手从左手指梢绕过握成拳头,然后拳与腕微向外用意念发劲;左手腕摆顺用掌心斜托右拳,两手在肚脐间汇合。

要领:面向正南。掤时两臂要圆,捋时不能斜身,翻滚进收不可直出平回,虚实随动作转变,挤按时带右腿脚稍离地面(不可抬高)应同时向前,在右脚落地与左脚复元瞬间搬拦捶恰好收势。

歌诀: 掤捋挤按金刚般,肩胯灵动腰身联;

三对照准翻转滚,搬拦戳拿劲自然。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三式懒扎衣(原创连载五)

懒扎衣是指整个动作成势后,就像古时候男子所穿带的大襟衣裳,没有把右胸上侧的那排衣扣扣上,且只有左边的衣襟扎进腰带里,右边的那扇衣襟畅开着,用以形容成势状。

左手掌向下不过裆,同时右手由 拳变掌向上不过眉,左右掌心相向,左手向左由下向上划圆,右手向右由上向下划圆,左右两圆同时进行,两手掌心保持手腕至肘间的距离,左右两圆以人体中线为 界稍过相互交叉无妨;当右手划圆再次至鼻眉间时带动右脚向右稍离地面滑步,右手与右脚同时向右移动且相照,定势后掌心面前方;当左手划出一整圈时借势滑至 左腿前胯部,左手拇指触左腿根部,其他四指并拢贴左胯尖处;左大腿根部要放松与右腿形成右弓箭步;成势落定后,右脚尖比左脚尖前置多出拇趾距离(多不过半 脚),右实左虚。

要领:面向正南。重心要随动作虚实转换而上下移动;两手划圆似抱球状且抹转双肘;成势后右实左虚。

歌诀: 两圆交切抹双肘,制人手肘莫入抽

直当手有棍棒耍,右手翻掌左贴胯。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四式 白鹤亮翅

(原创连载六)

鹤这种动物很有灵气,当雄鹤向雌鹤求爱时会围着雌鹤,用一双翅膀前后对称的煽动着、旋转着,优美舒展之极;当雄鹤之间争斗的时候,虽然也是用翅膀前后煽动击打对方,但此时的翅膀总是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同时向前击打对方。此招式大概是古人由此得到灵感而产生的吧。

左手用拇指点左腿根,整个身体重心在随之下移的同时,右膀及肘及手顺势收至人体中线胸前,呈单臂阴阳手状,手指与鼻尖相照;此时左手亦在右手回到中线瞬 间,滑转至肚脐沿中线翻滚向上引至鼻尖;这过程中右手及右胳膊以肩膀为轴心,先向下翻转滚动沿右划圆至头顶,此时左手恰好上引至鼻尖,然后左右手同时翻转 滚向前方,右手食指尖与鼻尖相照,左手在右手下方,两手距离依旧腕肘长度,呈掌心面向前方的阴手状;在双手合演中,左腿脚带动右腿脚及整个身驱随双手联动 向前迈步,右脚为实比左脚前置大半步至一步。

要领:面向正南。右手翻转滚动划圆时,右腿要以右脚根为支点轴心随之转动;双手向前滑动发劲前,身体重心先向下稍移(欠身),发劲时重心向前向上移(展身);双手向前按时不可过贪。

歌诀: 自点腿根机关灵,双手划圆向前行;

接住对方肘和手,展身发劲显神通。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五式单鞭

(原创连载七)

顾名思义:成势后的单鞭像位骑在马上的将军,左手揽住马的缰绳,右手拿着钢鞭,威武轩昂。

左手和右手同时向左划圆:左手从下往上划圆,右手从上往下划圆,其圆上不过眉下不过裆,左右手以人体中线(稍过无妨)为界;当左手再次从下向上划圆至鼻眉 间时,带动左腿及脚向左迈步,此时左手翻滚由阴阳手滑转成掌心对外的阴手至左前方与左脚相照;在这过程中右手再次由上向下划圆至肚脐时,阴阳手翻转滑滚成 掌心朝下的阳手鹰嘴钩状与右脚相照,右脚也随左脚与右手划圆时左右平滑挪动一脚的距离(可不挪动,因人而宜),收势时左脚比右脚前置大拇趾(多不过半脚) 的长度,呈稍偏左前的左弓箭步,脚步左实右虚。

要领:面向正南。两肩松沉,腿根放松,重心相宜,两臂要平,前伸有度,右拇指尖轻顶中指的中节为鹰嘴钩手,其手腕部位要与前臂平顺不能弯曲。

歌诀: 双臂向左划双圆,两圆相联耍连环;

左手出掌右手钩,臂平有度伸向前。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六式 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

(原创连载八)

此式先由单鞭左实右虚的左弓箭步转换为左虚右实步,再由腿根放松带动身体重心下移,使得 整个身体下沉;在这个过程当中,左手绕翻转收向身体中线,左手也由掌心向前的阴手翻转为阴阳手,右手也由阳鹰嘴手变为掌心向下的阳手,随着身体的调整下绕 翻转至胸前,右手与左手呈棚状,然后再随身体的下沉完成捋的过程;与此瞬间,以腰为轴心调动整个身体转向东南隅,在右脚滑步前迈同时,双手完成挤按过程, 以搬拦捶收势;双脚与肩同宽,右脚比左脚前置拇趾距离。

要领:整个身体面向由正南转向东南方向。其它参照第二式金刚三大对。

歌诀从略。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七式 白鹤亮翅

(原创连载九)

右手由拳变掌,随之引领左手由下翻转至上向右依次完成棚、捋、挤、按过程,形成白鹤亮翅状,然后由西南往东北方向,双手下捋滑出圆弧,双脚也随双手同时同 向调整移动滑步;等手脚调整到东北合适位置的瞬间,身体再由东北往西南方向,双手上捋滑出圆弧带动双脚回到起始位置,仍呈白鹤亮翅状。

要领:面向东南。双手捋时下不过裆上不过眉,双手以身体中线为界(稍过无妨),双脚移动时亦要滑出圆弧轨迹来。其它参照第四式白鹤亮翅。

歌诀: 对手向我猛扑来,顺势引落使他栽;

接连发劲成效大,粘连拈随不丢开。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八式 斜形

(原创连载十)

斜形是相对启式时的正向而言。斜形的主要功用是用靠来打对方的胸腹。靠有迎门、贴身、背折、上靠、下靠之分,应因势随机活用为宜。

承上式白鹤亮翅的手形转变为右手在下、左手在下、手背相向的钳形十字手。右腿原地 不动在身体向下直蹲的同时左腿向左滑跨一大步,并使十字手随身体同步下至右膝盖处。在左右腿脚定位后的瞬间,与起身的同时双肩作绕翻转带动两手外侧背转绕 双膝,俟手背与双膝内侧贴触后,左右手再像启式那样分别转绕耳头至胸前。右手食指与鼻尖相照,与此同时左手翻转手臂滑绕背后,左手也由掌变为鹰嘴形的钩手 与尾闾相接,意在护臀肛及接物之需。

成势后面向东南呈左弓箭步,右腿根要放松,右脚尖微向里收,整个身体仍然要保持端直中正。

要领:右腿下蹲时身体要直,不能前贪后仰。下蹲时十字手寻至右膝处,意在引牵对方向前扑跌来吃肩靠。

歌诀:双手如钳引敌跌,直身下蹲右膝盖;

妙使敌身前扑倾,上靠下靠度势决。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九式 高探马

(原创连载十一)

第九式是由拖枪败式(拖篙式)和高探马两部分组成。似述骑在骏马上的武士,在诱敌深入的奔驰中,顺势接招马上擒敌的故事。也有人称其为拖枪败式或拖篙式。

胸前右手掌,由上沿身体中线右侧抹肘翻转缠绕至肚脐处,右手掌心与肚脐相照,同时带动右脚顺势协调进步;此时尾闾处的左钩手也从身后翻转缠绕至身前左侧偏下方处,带动左脚顺势收步,至此左钩手和右手掌联袂构成拖枪败(拖篙)之势。脚步呈右实左虚的丁字步。

拖枪败(拖篙)成势后的瞬间,整个左胳膊带动左钩手犹似紧贴敌身顺进向上翻绕滚动,同时右手掌也下不过裆上与眉齐,配合左胳膊由下而上作抹肘横掌划弧顺进策动,形成马上擒敌之势(形如童子献桃)

要领:面向东南。双手臂作翻转缠绕滚动时切记不能直抽和回收,整个运动过程中要体现不露声色的滚挤裹挟压迫态势。

歌诀:顺势进步与收步,左臂缠裹声色无;

右臂抹肘相配合,马上擒敌自然功。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十式 拗步 (原创连载十二) 拗步取两腿两脚相互交叉看似别扭之义,又称叉步或摇步。 由上式童子献桃状,左钩手变为手掌形,在双臂作掤捋中,两膀带动两肘及两手相向作抹转翻滚,两手心相距前臂之长(稍长无妨,因人而宜),顺势相叠形成右臂 在下的右阴手掌、左臂在上的左阳手掌的十字手状。与此过程中,右腿带动右脚上抬横插踩踏左脚尖前一寸处,身体也随腰姿左右摇转上下调动,以协调手脚保持身 正下的重心位置。最终形成上为十字手、下为后丁字步、身体微微下坐的拗步之势。 要领:面向东南。整个动作手脚与身体要协调一致。十字翻手意在采拿对方肘手。右脚横出前迈与左腿左脚交插,意在踩踏对方小腿骨或脚面。 歌诀:拗步当中摇顺正,右脚向左横踏动; 十字翻手采手肘,上采下踏摧枯朽。 郑悟清大师在演示拖枪败和拗步招式 注:拖枪败、拗步、摇步和金刚三大对四式,是郑悟清大师常给人演示的招牌性动作。这张图照概由徐景州拍照于1972年正月十五日。
类别:拳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851) | 评论 (0) 
 《郑悟清太极拳》 作者:高峰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1853    更新时间:2009-9-30

高峰(1927--1987), 字山石,号风沙村人、风沙道人。祖籍河南开封。生前为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员,西安市武术协会委员;是著名的古籍文献专家,郑悟清 先生所依重的学生,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先生爱好广泛,情志高远,雅兴结交,忠信厚道,助人为乐,口碑极佳。出版著作:《书籍知识》曾被选为陕 西、山西、甘肃等地的古籍整理教材;《陕西方志考》是由原陕西省副省长著名学者孙达人为书作序,陕西省学界前辈省历史博物馆馆长武伯纶为书题写书名。曾有 多篇论文在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西安函授站学员授课,为西安经贸学院讲授古籍整理专业课程。正当事业发达收获之际,不幸罹病 中道英逝,痛哉!哀哉!

这部《郑悟清太极拳》是在1973年间成书。是唯一一部经郑悟清先生首肯的太极拳著作,也是赵堡太极拳历史上继1934年杜元化 《太极拳正宗》后的第二部成书之作。曾在“文革”中密传甚广,庶不知有多少太极拳爱好者,如同久旱逢甘霖受益匪浅。大家知道,在十年浩劫文化禁锢的年代 里,能有这样的一本书在民间秘密流传,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这本书中所蕴涵的实际意义,正是这一点才更加凸显这本书的难能可贵。同时因为历史的局限使许多具 有传统意义的内容不能反映到书中去,更不能完全阐述高峰先生对中国武术的感悟阔论,这便成为了这本书的残酷缺撼。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给与充分理 解。

在高峰先生逝世21周年前夕,我们将这部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而未能出版面世的遗著,通过互联网以连载的方式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见面,这无疑是对高峰先生的一种最好的纪念。

高峰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973年春高峰先生与郑悟清老师合影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前言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前言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藏中的重要遗产,理论深奥博大,演绎变化无穷。郑悟清老师所承传的和式太极拳更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拳种。

郑悟清老师研究太极拳将近六十年的历史,功力深厚,拳理造诣很高。在教授学生时细致耐心,诲人不倦;对待体弱病患的求教者更是热情关怀,助人为乐。

我对太极拳的理解十分肤浅,有负于郑老师多年来对我的教诲和手把手的引领。现在记录整理的这份《郑悟清太极拳》,也不过是郑老师拳艺中的二三而已,错误的 地方肯定很多。我认为记录整理本身总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既便挂一漏万贻笑大方,然后再经过郑老师和师兄师弟的指正,也不失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又何乐 而不为呢?

我绝无以此求名的想法,也不打算流传社会造成误会。是抱着对郑老师的感激之情而记录整理的,权当自己跟随郑老师多年学习太极拳的心得笔记吧。

在郑悟清老师八十寿辰即将到来的时候,我谨以此作为献礼给郑老师祝寿!

风沙村人

一九七四年十月十六日第三次修订稿

高峰先生《郑悟清太极拳》手稿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75式名称

1:预备式(又名无 极);2: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3:懒扎衣;4:白鹤亮翅;5:单鞭;6: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7:白鹤亮翅;8:斜形;9:高探马(含叉步、摇 步);10:拗步;11:斜形;12:高探马;13:拗步;14:金刚三大对;15:伏虎(含解带);16:擒拿;17:串捶;18:肘底藏捶;19:倒 碾肱;20:白鹤亮翅;21:斜形;22:闪通背;23:白鹤亮翅;24:单鞭;25:云手;26:左高探马;27:右插脚;28:右高探马;29:左插 脚;30:左蜷腿蹬脚;31:摇步(又名一步一捶);32:青龙探海(含鹞子翻身);33:二起脚;34:分门桩抱膝;35:蜷跼蹬跟(含跨虎);36: 右蜷腿蹬脚;37:左右分马掌;38:掩手肱捶(含七寸肘七寸靠);39:抱头推山;40:白鹤亮翅;41:单鞭;42:前后照;43:野马分鬃;44: 玉女穿梭;45:白鹤亮翅;46:单鞭;47:云手;48:跌岔(含童子献佛、双风贯耳);49:扫蹚;50:左金鸡独立;51:右金鸡独立;52:双震 脚;53:倒碾肱;54:白鹤亮翅;55:斜形;56:闪通背;57:白鹤亮翅;58:单鞭;59:云手;60:十字单摆脚;61:吊打指裆捶;62:金 刚三大对(含搬拦捶);63:懒扎衣;64:右扎七星;65:擒拿;66:回头看画;67:白鹤亮翅;68:单鞭;69:左扎七星;70:擒拿;71:跨 虎;72:双摆脚;73:挽弓射虎;74: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75:收式(又名合太极)。


注:本书预备式以面向正南为准。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一式预备式

预备式又名无极式。身体直立端正,神态轻松自然;意念引头颈向上,两眼平视向前,唇闭轻合上下齿,舌尖触及上牙根,下巴颏儿微收;含胸拔直脊骨,坠肘带沉双肩,两胳膊及手自然下垂身体两侧呈阴阳手,或肘部微屈以手背面前放置小腹两侧,十指微散展开掌心微鼓;收腹收臀缩肛尾闾中正,百会与会阴直通如悬针,腿根放松圆裆气置丹田;两膝微屈两脚与肩同宽,两脚前后顺直微向内扣,左脚尖比右脚尖前置一公分,“不丁不八,十趾踏地”。

腹空微觉饥饿,逆呃顺畅脱口。由右手向右带动右脚根向右旋转,进而带动腰及身姿向右稍倾向;右手滑转至裤缝处再向上翻转,至右手掌心与头顶百会穴相照;左 手向左滑转与右手同时向上翻转,至左手掌心与左耳孔相照;此时左手与右手接近扣合以护头,然后左右手同时与左脚先向前迈步右脚紧跟着向前向下滑落,做到手 脚同时回到初始直立端正姿态。

要领:面向正南。心静如水,动作天成,以胯带膝带脚,以肩带肘带手,以腰调度全身。轻灵飘然,力求全身似有“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的感觉。


  歌诀: 轻松站立心神坦,浑身联动才活见;               双脚先后蕴阴阳,手足相随齐归元。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二式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

三大对:肘与膝对,膀与胯对,手与脚对,势如天王金刚神圣不可冒犯。这组动作以搬拦捶收势。

左右手同时从两侧起至胸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作掤状过程的同时带动左脚前迈,右腿带动右脚随之微向右转,形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的弓箭步;两胳膊抱圆成掤 劲,两阴阳手手掌心相向;左手指与左脚拇趾相照,右手指与鼻尖相照,两手心距离腕至肘长;左膀带胳膊及手向外翻滚,右手及胳膊与之联动,过程当中两掌心相 向始终保持腕至肘长度,形成捋劲;捋到左手阴右手阳时再合掌相挤,紧接着掌心用意念之力向前按;右腿带右脚随挤按过程向前,至两脚复归元;掤捋挤按四劲运 做完成后,以搬拦捶收势:右手从左手指梢绕过握成拳头,然后拳与腕微向外用意念发劲;左手腕摆顺用掌心斜托右拳,两手在肚脐间汇合。

要领:面向正南。掤时两臂要圆,捋时不能斜身,翻滚进收不可直出平回,虚实随动作转变,挤按时带右腿脚稍离地面(不可抬高)应同时向前,在右脚落地与左脚复元瞬间搬拦捶恰好收势。


歌诀: 掤捋挤按金刚般,肩胯灵动腰身联;

三对照准翻转滚,搬拦戳拿劲自然。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三式懒扎衣


懒扎衣是指整个动作成势后,就像古时候男子所穿带的大襟衣裳,没有把右胸上侧的那排衣扣扣上,且只有左边的衣襟扎进腰带里,右边的那扇衣襟畅开着,用以形容成势状。

左手掌向下不过裆,同时右手由 拳变掌向上不过眉,左右掌心相向,左手向左由下向上划圆,右手向右由上向下划圆,左右两圆同时进行,两手掌心保持手腕至肘间的距离,左右两圆以人体中线为 界稍过相互交叉无妨;当右手划圆再次至鼻眉间时带动右脚向右稍离地面滑步,右手与右脚同时向右移动且相照,定势后掌心面前方;当左手划出一整圈时借势滑至 左腿前胯部,左手拇指触左腿根部,其他四指并拢贴左胯尖处;左大腿根部要放松与右腿形成右弓箭步;成势落定后,右脚尖比左脚尖前置多出拇趾距离(多不过半 脚),右实左虚。

要领:面向正南。重心要随动作虚实转换而上下移动;两手划圆似抱球状且抹转双肘;成势后右实左虚。


歌诀: 两圆交切抹双肘,制人手肘莫入抽;直当手有棍棒耍,右手翻掌左贴胯。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四式 白鹤亮翅


鹤这种动物很有灵气,当雄鹤向雌鹤求爱时会围着雌鹤,用一双翅膀前后对称的煽动着、旋转着,优美舒展之极;当雄鹤之间争斗的时候,虽然也是用翅膀前后煽动击打对方,但此时的翅膀总是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同时向前击打对方。此招式大概是古人由此得到灵感而产生的吧。

左手用拇指点左腿根,整个身体重心在随之下移的同时,右膀及肘及手顺势收至人体中线胸前,呈单臂阴阳手状,手指与鼻尖相照;此时左手亦在右手回到中线瞬 间,滑转至肚脐沿中线翻滚向上引至鼻尖;这过程中右手及右胳膊以肩膀为轴心,先向下翻转滚动沿右划圆至头顶,此时左手恰好上引至鼻尖,然后左右手同时翻转 滚向前方,右手食指尖与鼻尖相照,左手在右手下方,两手距离依旧腕肘长度,呈掌心面向前方的阴手状;在双手合演中,左腿脚带动右腿脚及整个身驱随双手联动 向前迈步,右脚为实比左脚前置大半步至一步。

要领:面向正南。右手翻转滚动划圆时,右腿要以右脚根为支点轴心随之转动;双手向前滑动发劲前,身体重心先向下稍移(欠身),发劲时重心向前向上移(展身);双手向前按时不可过贪。


歌诀: 自点腿根机关灵,双手划圆向前行;

接住对方肘和手,展身发劲显神通。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五式单鞭


顾名思义:成势后的单鞭像位骑在马上的将军,左手揽住马的缰绳,右手拿着钢鞭,威武轩昂。

左手和右手同时向左划圆:左手从下往上划圆,右手从上往下划圆,其圆上不过眉下不过裆,左右手以人体中线(稍过无妨)为界;当左手再次从下向上划圆至鼻眉 间时,带动左腿及脚向左迈步,此时左手翻滚由阴阳手滑转成掌心对外的阴手至左前方与左脚相照;在这过程中右手再次由上向下划圆至肚脐时,阴阳手翻转滑滚成 掌心朝下的阳手鹰嘴钩状与右脚相照,右脚也随左脚与右手划圆时左右平滑挪动一脚的距离(可不挪动,因人而宜),收势时左脚比右脚前置大拇趾(多不过半脚) 的长度,呈稍偏左前的左弓箭步,脚步左实右虚。

要领:面向正南。两肩松沉,腿根放松,重心相宜,两臂要平,前伸有度,右拇指尖轻顶中指的中节为鹰嘴钩手,其手腕部位要与前臂平顺不能弯曲。


歌诀: 双臂向左划双圆,两圆相联耍连环;

左手出掌右手钩,臂平有度伸向前。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六式 金刚三大对(含搬拦捶)


此式先由单鞭左实右虚的左弓箭步转换为左虚右实步,再由腿根放松带动身体重心下移,使得 整个身体下沉;在这个过程当中,左手绕翻转收向身体中线,左手也由掌心向前的阴手翻转为阴阳手,右手也由阳鹰嘴手变为掌心向下的阳手,随着身体的调整下绕 翻转至胸前,右手与左手呈棚状,然后再随身体的下沉完成捋的过程;与此瞬间,以腰为轴心调动整个身体转向东南隅,在右脚滑步前迈同时,双手完成挤按过程, 以搬拦捶收势;双脚与肩同宽,右脚比左脚前置拇趾距离。

要领:整个身体面向由正南转向东南方向。其它参照第二式金刚三大对。


歌诀从略。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七式 白鹤亮翅


右手由拳变掌,随之引领左手由下翻转至上向右依次完成棚、捋、挤、按过程,形成白鹤亮翅状,然后由西南往东北方向,双手下捋滑出圆弧,双脚也随双手同时同 向调整移动滑步;等手脚调整到东北合适位置的瞬间,身体再由东北往西南方向,双手上捋滑出圆弧带动双脚回到起始位置,仍呈白鹤亮翅状。

要领:面向东南。双手捋时下不过裆上不过眉,双手以身体中线为界(稍过无妨),双脚移动时亦要滑出圆弧轨迹来。其它参照第四式白鹤亮翅。


歌诀: 对手向我猛扑来,顺势引落使他栽;

接连发劲成效大,粘连拈随不丢开。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八式 斜形


斜形是相对启式时的正向而言。斜形的主要功用是用靠来打对方的胸腹。靠有迎门、贴身、背折、上靠、下靠之分,应因势随机活用为宜。

承上式白鹤亮翅的手形转变为右手在下、左手在下、手背相向的钳形十字手。右腿原地 不动在身体向下直蹲的同时左腿向左滑跨一大步,并使十字手随身体同步下至右膝盖处。在左右腿脚定位后的瞬间,与起身的同时双肩作绕翻转带动两手外侧背转绕 双膝,俟手背与双膝内侧贴触后,左右手再像启式那样分别转绕耳头至胸前。右手食指与鼻尖相照,与此同时左手翻转手臂滑绕背后,左手也由掌变为鹰嘴形的钩手 与尾闾相接,意在护臀肛及接物之需。

成势后面向东南呈左弓箭步,右腿根要放松,右脚尖微向里收,整个身体仍然要保持端直中正。


要领:右腿下蹲时身体要直,不能前贪后仰。下蹲时十字手寻至右膝处,意在引牵对方向前扑跌来吃肩靠。


歌诀:双手如钳引敌跌,直身下蹲右膝盖;

妙使敌身前扑倾,上靠下靠度势决。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九式 高探马


第九式是由拖枪败式(拖篙式)和高探马两部分组成。似述骑在骏马上的武士,在诱敌深入的奔驰中,顺势接招马上擒敌的故事。也有人称其为拖枪败式或拖篙式。

胸前右手掌,由上沿身体中线右侧抹肘翻转缠绕至肚脐处,右手掌心与肚脐相照,同时带动右脚顺势协调进步;此时尾闾处的左钩手也从身后翻转缠绕至身前左侧偏下方处,带动左脚顺势收步,至此左钩手和右手掌联袂构成拖枪败(拖篙)之势。脚步呈右实左虚的丁字步。

拖枪败(拖篙)成势后的瞬间,整个左胳膊带动左钩手犹似紧贴敌身顺进向上翻绕滚动,同时右手掌也下不过裆上与眉齐,配合左胳膊由下而上作抹肘横掌划弧顺进策动,形成马上擒敌之势(形如童子献桃)。


要领:面向东南。双手臂作翻转缠绕滚动时切记不能直抽和回收,整个运动过程中要体现不露声色的滚挤裹挟压迫态势。


歌诀:顺势进步与收步,左臂缠裹声色无;右臂抹肘相配合,马上擒敌自然功。

高峰遗著《郑悟清太极拳》第十式 拗步


拗步取两腿两脚相互交叉看似别扭之义,又称叉步或摇步。

由上式童子献桃状,左钩手变为手掌形,在双臂作掤捋中,两膀带动两肘及两手相向作抹转翻滚,两手心相距前臂之长(稍长无妨,因人而宜),顺势相叠形成右臂 在下的右阴手掌、左臂在上的左阳手掌的十字手状。与此过程中,右腿带动右脚上抬横插踩踏左脚尖前一寸处,身体也随腰姿左右摇转上下调动,以协调手脚保持身 正下的重心位置。最终形成上为十字手、下为后丁字步、身体微微下坐的拗步之势。


要领:面向东南。整个动作手脚与身体要协调一致。十字翻手意在采拿对方肘手。右脚横出前迈与左腿左脚交插,意在踩踏对方小腿骨或脚面。


歌诀:拗步当中摇顺正,右脚向左横踏动;

十字翻手采手肘,上采下踏摧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