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到无锡一日游: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59:27
工业学大庆 责任者人民日报 1971-06-20 出处

选自《人民日报》1971年6月20日

文献资料文献资料

大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倡的一面红旗。

“工业学大庆”,是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

几年来,毛主席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工业面貌。今年,在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许多地方的党代表大会提出进一步开展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一个以大庆为榜样,抓革命、促生产的群众运动的新高潮正在蓬勃发展。这对于推动工业战线的斗、批、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庆,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榜样。大庆的道路,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展工业的道路。

发展工业走什么道路,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的新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和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斗争。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列宁的观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而一切机会主义者都拜倒在资产阶级脚下,否定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作用。这个斗争,是唯物历史观和反动的唯心历史观的斗争,是用革命化领导机械化,还是用机械化取消革命化的斗争。斗争的实质,是要建设社会主义,还是要复辟资本主义。

毛主席总结了国内外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著名的“鞍钢宪法”的批示等光辉著作中,系统地提出了发展工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毛主席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号召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在毛主席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工人阶级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推动工业建设不断高速度地发展。

大庆油田会战,就是在一九六○年我国经济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迎着帝修反掀起的反华恶浪,迎着刘少奇一伙在工业上刮起的下马黑风,打上去的。英雄的大庆工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头顶蓝天,脚踩荒原,不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讽刺打击,蔑视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条条框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建起了我国第一流的大油田,甩掉了西方资产阶级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贫油国家”的帽子。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庆工人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以出色的成就捍卫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充分体现了“鞍钢宪法”的精神,是我国工业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

学大庆,就要象大庆那样,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两论起家,以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为指针,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自觉地改造世界观,解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的各种问题。

学大庆,就要象大庆那样,大学解放军,把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央军委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当作对自己的指示,把古田会议决议和一九六○年军委扩大会议决议的建军方向,当成自己的建设方向,实行政治建厂,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开展四好运动。

学大庆,就要象大庆那样,坚持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高度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技术革新和勤俭建国的原则,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的要求。

学大庆,就要象大庆那样,坚定地走毛主席《五·七指示》的道路,以工为主,兼学军事、政治、文化,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要从事农副业生产;在同大庆条件类似的地方,要建设“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型工矿区。

总之,学大庆,就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这样,才能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建设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思想和路线问题。思想对了,路线对了,我们在发展工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得到正确的解决。为什么大庆油田的建设发展这么快?为什么有些企业的生产长期徘徊,停滞不前?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马列主义多些,能够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个马列主义甚少,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很差。这个历史的经验,我们要牢牢记取。要看到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是长期的。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还是唯心论的先验论?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统一论,还是反动的唯生产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还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在这些根本问题上,还要经历长时期的斗争。谁要是对这场斗争掉以轻心,就会犯极大的错误。

几年来,学大庆群众运动的发展充分证明,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阶级斗争的规律总是这样,我们做出一点成绩,就会有人不高兴,我们的成绩越大,他们越是要骂街。大庆出了油,出了经验,出了一支革命化的队伍,狠狠地刺痛了刘少奇一伙。

他们千方百计要砍倒大庆这面红旗,或者否定大庆经验中最根本的东西,或者把大庆的一些具体经验偷换成为资产阶级的货色。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又从形“左”实右的方面破坏大庆。我们有些同志,多年来不读马、列,对阶级敌人变换各种手法向我们发起的进攻,丧失了批判能力,受了骗,上了当。我们要遵照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开展批修整风。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调查研究。辨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提高了,才能把大庆经验真正学到手。

大庆的经验充满高度革命精神,没有一个革命化的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是学不好的。王进喜同志,是大庆工人阶级的模范人物,也是大庆领导班子的优秀代表。他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是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当了中央委员不骄不躁,一面工作,一面劳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进喜同志是毛主席表彰过的那种老实人,是发扬大庆油田“三老”“四严”等革命作风的榜样。各级领导班子的成员都要向王进喜同志学习。要有更高的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更大的革命干劲。

那种安于现状的中游思想和因循守旧的庸人哲学,必须彻底抛弃。要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抓好本地区学大庆的先进样板,以点带面,领导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踏踏实实地、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不要生搬硬套,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一有成绩就翘尾巴。这样,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是头脑冷静的促进派。

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正在全国兴起,大庆的工人,解放军“三支”、“两军”人员,革命干部,革命技术人员,革命家属和青年同志们,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团结,艰苦奋斗,保持大庆光荣传统,发扬大庆革命精神,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工业战线的同志们,让我们以大庆为榜样,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胜利前进吧!

*选自《人民日报》1971年6月20日*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6-05-12

“工业学大寨”先进集体


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是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大庆和大寨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为当时工农业上的两面旗帜。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之下,这场运动最终演变成一场灾难,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

  1963年底,大庆油田开发成功。从见油到探明油田面积、大体算出储量仅花了一年多时间,三年多累计生产原油一千多万吨,并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上的几大技术难题。“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搅拌水泥的形象成为当时的光辉经典,他的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传遍全国。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工业学大庆”主要是学习增产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次打井时发生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不顾泥浆烧人,扔掉双拐跳进两米深的泥浆池中,手划脚蹬,用身体搅拌泥浆。另有七人也随即跳进泥浆池中。三个小时后,井喷被制止了。这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井方法。而王进喜则被烧出大量血泡,全身血肉模糊,一出泥浆池便昏倒在地。

  文革期间工业学大庆运动进入高潮,也出现了大量的偏向:有的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号和空喊上,刮风走过场;有的不结合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大庆模式。有的企业想模仿大庆,除生产外也搞农林牧副渔,根本不顾自己是否有客观条件;有的企业把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话任意套用,不讲科学、蛮干硬干,造成重大损失。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相当于现在大寨乡下属的大寨村),位于山西东部,环境气候恶劣。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共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当地农民从山下担土到石山上造田,在山顶上开辟蓄水池,所谓“万里千担一亩田”,将寸草不长的石头山改造成良田。毛泽东认为符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原则,因此号召全国农民向大寨学习。

  在毛泽东的提名下,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据熟悉陈永贵的人估计,他能够认识的字不超过一千个,能写的字就更少了。

  在各种宣传和舆论工具的鼓噪之下,许多地方并非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而是将大寨作为农村发展的标本推广。尤其在南方农村,基层官员不切实际地在山上大规模开垦大寨式梯田。这种做法的荒诞性在于,南方大多是水田,山上无法解决供水问题,因而梯田根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农民被拖入苦役之中却无法果腹。湖南、湖北一些农村就有多起十八九岁少女不堪忍受学大寨的繁重劳动而集体自杀的事件。另一方面,盲目学大寨导致山上植被大量受损,中国出现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以来又一次生态危机,山清水秀的南方满布光秃秃的梯田。

  据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回忆,1970年代他在家乡湖北省浠水县农村曾听闻民间俗语:“农村两大害:人民公社,学大寨。”(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上卷,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12页)这句话道出中国农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辛酸。  《人民日报》1973年3月31日:山西省委在昔阳县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 

中共山西省委在昔阳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  鼓足干劲学大寨 加快步伐赶昔阳1973.03.31

    本报讯 中共山西省委召开的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二月二十一日到三月七日,在昔阳县举行。
  会议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指示,以批修整风为纲,对全省农业学大寨运动进行了检查和总结,学习了昔阳开展学大寨运动的经验。
  大家看昔阳,想自己:昔阳能办到的,我们能不能办到?差距究竟在哪里?一九七○年,《人民日报》在《农业学大寨》的社论中指出:“昔阳能办到,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四年、五年总可以了吧!”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昔阳县在大踏步前进,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问题在哪里?会议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了讨论,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到会同志一致表示,一定要以昔阳为榜样,认真学习大寨经验,尽快地把更多的县建设成大寨式的县。
  经过这次会议的学习,大家对于学大寨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大家认为:
  (1)学大寨,首先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向农民群众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大寨大队成为毛主席表彰的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昔阳县成为大寨式的县,根本的经验就在于他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反对修正主义路线,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农民,把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2)搞社会主义农业,必须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寨的精神,是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生动体现。昔阳学大寨,年年大变样,就是依靠总路线的精神,大干苦干干出来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就要充分发动群众。要象大寨、昔阳那样,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加强领导,落实党的政策,调动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快革命和生产的步伐。
  (3)建设大寨式的县,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领导班子。昔阳逐步建成大寨式的县,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搞马克思主义,要团结,要光明正大的教导,不断加强县委和社、队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
  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谢振华在会上讲了话。他阐述了全省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大好形势。他说: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不仅出现了大批大寨式的社、队,而且出现了一批学大寨的先进县。这标志着全省农业学大寨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广泛深入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特别是去年,天大旱,人大干,水利建设大发展,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
  谢振华同志指出:“全国学大寨,大寨在山西,山西怎么办?”两年多以前提出的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然尖锐地摆在省委和各级领导的面前。山西全省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县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领导落后于群众,大寨经验还没有很好地推开。我们一定要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以昔阳为榜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加快全省农业发展的步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陈永贵同志代表山西省委,就怎样在全省推广昔阳开展学大寨运动的经验的问题,在会上讲了话。
  陈永贵同志首先强调指出,一定要抓紧抓好批修整风这个头等大事。近两年来,昔阳县农业学大寨运动发展得比较快,就是狠抓了这个头等大事的结果。
  农村怎样深入批修整风?从昔阳的经验看,要做到:
  (一)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认识批修整风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认清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清批修是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
  (二)必须紧紧抓住刘少奇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实质,彻底揭发批判他们妄图改变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罪行,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总结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认清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不断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
  (三)必须狠狠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反动的“天才论”,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力量,使干部认识群众的力量,促进广大干部来一个作风大转变。
  (四)必须狠狠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诬蔑和攻击,提高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捍卫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落实党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五)必须狠狠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分裂党的阴谋,落实党的干部政策,落实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落实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搞好党内和人民内部的革命大团结,组成千军万马的社会主义大军。
  (六)必须正确对待批修和整风的关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陈永贵同志还着重地讲了,必须坚持总路线精神,只能大干,不能小干。他说:大干还是小干,这是关系到是不是贯彻执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大问题。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农业,非用革命的精神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不行。要大规模地改变生产条件,党委没有改天换地的革命气魄不行,没有无坚不摧的革命胆略不行,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不行。要不要大干,是不是大干,对每个县委、每一个县委的领导成员,是一场严重的考验。
  大干,要解决几个什么问题呢?
  一、要大干,就必须反对保守思想,反对懒汉懦夫的世界观。要反对用小农经济的思想指导行动,不相信、不发挥集体经济的强大力量;反对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反对只顾眼前,不管长远;反对强调客观困难,“怕”字当头;反对只想“当官”,不想革命;等等。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树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雄心壮志。在这方面,昔阳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从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六年,那时的县委,“怕”字当头,“懒”字当道,不是发动群众革旧山河的命,只是想在旧山河上修修补补过日子。结果,叫了四年“学大寨”,不但山河没改变,还有些社、队的滩地冲了,坡地流了,肥土跑了,产量低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新县委,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决心重新安排昔阳山河,“敢”字当头,“干”字当先,排除干扰,坚持大干,一口气干了几年。结果,许多乱石滩变成了良田,山坡变成了良田,沟沟岔岔变成了良田,有些石头山也变成了良田,赖地变成了好地,不少旱地变成了水地。
  二、要大干,就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敢不敢大干的问题,是一个信不信群众的问题。一九六七年,昔阳县革委会一成立,就提出了“重新安排昔阳河山”的规划。组织群众,先治理了界都河,造了几千亩好地,打开了局面。很短时间,全县就形成了改土、治山、治水、造林的群众运动。昔阳县六年建了那么多工程,靠谁来?就靠群众。
  三、要大干,就要艰苦奋斗。舒舒服服学不了大寨,轻轻松松变不了面貌。要大干就得付出代价,不想下米又想吃粥,天底下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怕风吹雨打大干不起来,怕天寒地冻也大干不起来。昔阳六年干了那么多工程,改了那么多河,治了那么多山,打了那么多坝,造了那么多地,广大群众和干部是吃了苦的,是用艰苦劳动和汗水换来的。县委的领导成员,大半时间是在山沟里和群众一起度过的。全县广大干部,又工作,又劳动,和群众一起挑担子,一起挖水库。县革委机关,经常在家的干部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广大群众一年四季几乎没有闲的时候。夏天,三顿饭有两顿在地里吃;冬天,也常常在地里吃午饭。这几年,全县的总投工量是逐年增加的,大部分加到了农田基本建设上。全部农业生产的投工,妇女就占百分之五十。农田基本建设,妇女也担负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要想山河变,就得艰苦干,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一个真理。当然,群众干劲越大,各级领导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安排好群众的生活。
  四、要大干,就要全面规划,加强领导。规划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敢想敢干。一九六八年,昔阳搞了一个十年规划,结果干了四年,就基本完成了。现在又搞了一个规划。有了规划,才知道该把那些力量组织起来,该把力量用到那里。县委心里情况明,决心大,大干才能干下去,越干越有劲。县委要对全县各条战线的人力、物力、财力作出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要让各行各业都为重新安排河山、改变生产条件贡献力量,坚决反对分散主义,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经营路线。在组织社会主义协作的时候,要执行党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去办。
  有的地方是平展展的大平原,条件好不好?够好了吧!土好、水好,为什么生产上不去?这就要问一问:你们那里,一年有多少工是投到改变生产条件上的?整整一冬天,搞了那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的地方,气候条件确实不好,一年四季风不停,三年两头闹旱灾。但是,自然条件不好难道就可以成为生产慢腾腾发展的理由?在那里工作的领导同志,请你们算一算,你们一年里有多少时间是和群众劳动在一起?你们是不是为改变那里的生产条件吃了大苦,耐了大劳,出了大力气,流了大汗水?群众是要大干、大变的,我们的各级党委究竟是当火车头,领着群众走;还是当乘客,让群众推着走?这个问题也是该作出回答的时候
了。
  陈永贵同志还着重地谈到: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昔阳县级机关干部,包括县委负责同志,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时间不少于一百天;公社干部不少于二百天;大队、生产队干部不少于三百天。县委常委经常深入基层,同群众一起劳动,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实际情况,成为艰苦奋斗的带头人。他们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抓好三分之一”的指示,大寨带一批先进点,先进点带一片。在大寨带动下,全县出现了九十多个先进队,占生产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以上。县委、公社党委又依靠这些先进单位,带动周围一片,形成了全县学大寨的大好形势。
  到会的同志们认真讨论了谢振华、陈永贵同志的讲话,对照自己,找出差距,订出措施。大家决心要象大寨和昔阳那样,深入开展批修整风,更好地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干苦干,尽快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发展速度,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斗任务。*  《人民日报》社论:农业靠大寨精神     1965年11月,在首都农业展览馆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共展出了52个大寨式农业典型,它们是从各地涌现的成千上万个先进单位中选拔出来的。展出的单位中,有长期艰苦奋斗改变自然面貌的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区和县,有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高产稳产的专区和大城市郊区。《人民日报》为此还发表了社论,社论的题目是《农业靠大寨精神--祝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开幕》。   《人民日报》的社论指出,大寨精神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完全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当大寨的先进事迹一经传播开去,立即吸引了、鼓舞了千百万群众,一个学大寨、赶大寨、超大寨的群众运动,很快就在各地开展起来。大寨精神所到之处,人们的思想面貌在变,生产面貌在变,社会风气也在变。各种各样听天由命、不相信人的力量的论调,认为农业增产已经到顶的论调,特别是那种对上依赖,对下恩赐,以为只有依靠国家才能发展生产的论调,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以大寨为榜样,走自力更生的革命道路,已经成为亿万农民的行动准则。现在,不但每个省、每个专区,而且每个县甚至每个公社,都有了自己的大寨。大寨精神已经成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社论指出,全国各地大批大寨式的农业先进单位的涌现,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战线上的比学赶帮超运动,将发挥极大的促进和鼓舞的作用。从总的方面来看,我国农业的底子仍然比较薄,生产水平还不够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我们能不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改变这样的情况?完全有可能。我们有几亿农民,他们不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劳力,而且是用大寨精神武装起来的伟大的革命力量。只要发扬大寨精神,继续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依靠他们的双手,加上国家必要的支援,我们就能够进一步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建设更多的稳产高产农田。   当时对于大寨精神的宣传,尽管不断地讲要突出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导的原则,但从全局上看,人们更多的是强调大寨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965年11月《人民日报》为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发表的长篇文章《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光辉道路》,就重点宣传了大寨和大寨式先进单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改变贫困面貌的事迹。文章说:"这次展览,也是一个进行自力更生思想教育的课堂。这次展出的所有先进单位,不论是处在条件较差的山区,还是处在条件较好的平原,凡是面貌变化最大的,生产上升最快的,都是依靠群众,依靠集体,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   当时就学大寨运动,全国进行过无数次座谈、讨论,社会各界的人们也写过大量文章,谈认识,谈体会。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要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黑龙江省爱珲县位于大兴安岭北坡,黑龙江南岸,地域辽阔,土地比较肥沃,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很大。但是,这样一个好地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国家贡献很少,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县委对照大寨经验经过认真讨论,发现主要是由于县委缺乏自力更生的思想,由此影响到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有少数队吃粮靠国家,花钱靠贷款,生活困难靠国家救济。农民们说:我们这里已经"国有化"了。人们对这种只依赖国家的现象非常不满,说这是大寨精神的对立面,是"大赖精神"。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许多基层领导干部都发表过很好的意见。196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河北阜平县委代理书记曹桐风的文章《发扬大寨精神,革掉"大赖"思想》。文章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阜平来说,根据我们的体会,有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搞生产革命,是靠大寨精神还是"大赖"思想。我们县多年来粮食搞不上去,长期不能摘掉缺粮帽子,检查起来,主要是吃了"赖"字的亏。   阜平县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深山区,自然条件不好,地少人多,土地瘠薄,全县每人平均只9分土地。解放以来,年年靠统销吃饭,真是成了种地靠老天,吃饭靠统销,花钱靠贷款,受灾靠救济。自己种地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养活着。问题更严重的是,面对着这种情况,很多人却心安理得,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多年来,阜平人一直认为自己缺粮是由于地少人多,穷山恶水,自从1964年学习了大寨精神,他们以大寨为镜子,一次又一次地对照自己,找差距,照一次,就明朗一点。他们的山比大寨强,他们的水比大寨多,为什么大寨能够把粮食搞上去,而自己却抱着"讨饭碗"不放呢?这样一讨论,问题就明朗了。阜平是个多灾的地方,几乎年年有灾。1965年这个县遭到旱灾,从开春以来没有下过一次透雨,雨量仅相当于1964年的五分之一。但他们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通过修大寨田,大搞盘山渠和群众性的担水浇地,不但保住了绝大部分庄稼,而且使1万多亩旱岗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水浇地。大旱之年,得到了比较好的收成。全县出现了平均亩产200公斤以上的公社13个,其中西庄公社亩产达到了400公斤,还出现了千斤大队5个。有些过去靠"赖"过活的队,也一跃变成了余粮队。   这个县过去常常以所谓关心群众生活作为"大赖"的理由。认为伸手向上级多要点东西,是为了群众,是关心群众的疾苦。结果却是害了群众。实际情况是,国家给的越多,人们的依赖思想越严重。有的农民说:这样办就把一部分群众惯坏了,越给越赖,越赖越懒,越懒越等,越等越改变不了生产面貌。   曹桐风在文章中说,什么是真正的"摇钱树",看来不是别的,那就是大寨精神。阜平县   龙王沟村,就是依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他们的粮食亩产超过了200公斤,核桃每年产4万多公斤,大牲畜发展到了142头,两年就繁殖了幼畜98头,羊发展到1578只,农民丰衣足食,户户有存款,成了全县有名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的红旗。   曹桐风说,现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劲头很大,坚决要走大寨之路;许多先进的兄弟县,也都远远地走在前头去了;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再也不能"赖"下去了。我们县委会下定决心,要以大寨作榜样,快马直追,力争上游,决心改变领导作风,依靠群众,大搞以"林、梯、坝"为中心的综合治理,使坡岗地变成大寨田,旱地变水田,穷山变富山。我们的口号是:大战1966年,坡地变成大寨田,旱田变成水浇地,坚决摔掉"讨饭碗"。要发扬大寨精神,坚决革掉头脑中的"大赖"思想。   由于当时我国的政治生活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因此,在学大寨运动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当时对大寨的宣传还比较客观;对于各地学大寨的要求比较实事求是;对于各项工作的发动与布置,大体上能够结合各地的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强调要因地制宜。因而,学大寨的内容比较丰富多彩,成就也是各种各样的。   云贵高原乌蒙山上的松林公社,解放初期这里的少数民族农民还是刀耕火种,在党的正确引导下,他们十多年来不断改革耕作技术,生产得到大发展。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新疆皮山县各族人民,用8年时间在戈壁滩上修新渠道,改旧渠道,大量营造防风林,使旱乡变水乡。1965年粮食总产量比1956年增长92%,棉花增长1倍多,油料增长2.8倍。向称"鱼米之乡"的浙江嘉兴县,农业生产的成就振奋人心,粮食亩产平均达到423公斤,全县10万多农户平均每户养猪2.8头。   当时,对于先进典型也还较少片面化、绝对化倾向,各地在学大寨运动中,不仅提学大寨、赶大寨,而且还提出了超大寨的口号。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在《让大寨精神遍地开花结果》一文中就提出:"在点和面的矛盾中,包括着先进与落后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是通过一带二的方法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群众运动。在这里,'超'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认为,"落后敢于超过先进,对先进是个压力,是个推动力,推动它先进更先进。"   一些在基层工作的人在学大寨运动中,也敢于提出超大寨的口号。山西省平定县立壁村第一生产队队长赵三虎就说:"学大寨,光跟着陈永贵同志的脚印走路,不是好学生。我们要敢于当探险家。"而且由于他们创造性地学大寨,1964年的粮食单位亩产量,就由1960年的78.5公斤提高到了315公斤,用了4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大寨10年的路程。不仅如此,1964年这个队的谷子的单位亩产量达到696斤,超过了大寨。1965年,大寨人就来向他们学习种谷子的经验了。   1965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题为《怎样对待先进》的社论。这篇社论虽然是针对湖北省浠水县望城公社十月大队而发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党中央当时在对待先进单位的问题上,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社论指出:"在农业生产新高潮中,全国各地广大农村都在学先进、赶先进。先进单位在革命运动和生产运动中起着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示范作用。先进单位怎样不断提高自己的先进水平,这不只是同先进单位本身有着密切关系的一个问题,也是对整个生产高潮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一个问题。"社论说:"任何先进单位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正确领导。领导上对一个先进单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于这个先进单位能不能继续前进,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对待一个先进单位,以为它在一切方面都很完善了;或者虽然也看到了它的缺点,但是为了'爱护'它,而不及时地指点出来。这种做法其实是'欲爱之,反害之'。有些先进单位之所以停滞了、甚至倒退了,原因之一就在于当地的领导机关对这些先进单位缺乏全面分析,往往只喜欢夸奖它们的成就,当兄弟单位诚恳地指出它们某些缺点的时候,还很不高兴,甚至有意地替它遮掩。可是,缺点并不因为遮掩住了就不再存在。实际存在的缺点,不正视,不克服,就会发展成为更大的缺点。只有用辩证观点对待先进单位,才是正确的态度。就是说,既要积极地推广它的经验和成就,同时又准确地指出它的缺点和短处。当然,这决不是说,要对先进单位故意挑毛病。先进单位的主要方面是好的,忽视了主要方面而只看它们的某些缺点或者夸大它们的某些缺点,这种态度也是错误的、有害的。只有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是对先进单位的真正爱护,才能够鼓舞他们更加振奋起革命精神,同时又帮助他们防止和克服自满情绪,不断前进。"
  来源: 人民日报  时间: 2009-09-17 1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