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庆华集团有限公司:郭凤莲追忆“农业学大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9:05:37
  

郭凤莲追忆“农业学大寨”

  

             农业学大寨时期,多位国家领导人造访大寨,图为1973年6月25日邓小平同志到大寨参观

   1964年到1978年的14年间,一个太行山上的普通农村——山西昔阳县大寨村,成为中国农村的“红色样板”。“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曾遍布大江南北,“大寨红花遍地开”的歌声曾响彻长城内外,数以千万计的取经者从全国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最多的时候,一年有206万人拥入大寨,平均每天都有5000人登上虎头山。

   20世纪70年代末,肇始于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终结了大寨的辉煌,大寨从此走下神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与大寨一起站到了历史的潮头。之后,郭凤莲与大寨曾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但最终大寨仍然选择了她。

   2009年9月23日,刚刚获得“60年最具影响力劳模”的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为记者讲述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

“大寨精神”引起中央高层关注

大寨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依虎头山而建,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寨,被称为“穷山恶水”。

当时,大寨村民一共有700亩土地,不是远在山上,就是险在沟边,东一小块,西一小块,分布成4700多块,散布在一面坡上,亩产不到200斤,因而有“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形象描述。

1953年,当时我还小,大寨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在村支书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开始“战天斗地”,“冰碴饭” 就是那时候闻名全国的。

1953年到1962年,从初战白驼沟到三战狼窝掌,大寨人劈山填沟,山河换貌,在7条山沟里垒起了总长7.5公里的180多条大坝;把300亩坡地垒成了水平梯田;把4700多块地修成了2900块,还新增加了80多亩好地。平均亩产从65公斤上升到385公斤,有的梯田的亩产量竟然超过500公斤,这个产量甚至比当时江南一些地区的产量还要高。在中国农业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寨不仅没有人挨饿,反而每人向国家上交余粮400多公斤。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1963年夏天,大寨遭了大灾。我记得是8月初,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稀里哗啦”狂泻了7天7夜,虎头山的7条山沟浊浪滔滔,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摧垮道路和堤坝,马上就可收割的作物一片片地倒下了。

当时统计的数据是,全村近800多亩土地中,有139亩梯田被冲为平地,41亩庄稼被沙土掩埋,其余620亩也几近于绝收;全村270间窑洞和房屋,塌了190间,63间成了危房,能住人的只剩下17间。80户人家,78户无家可归。

随后重建过程中,大寨村对全体社员宣布:大灾之年,不要救济物资、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还要做到粮食亩产不少、群众口粮不少、上交国家公粮不少,当时称为“三不要”和“三不少”。陈永贵同志鼓励村民,“有我们一把镢头两只手,一根扁担俩箩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战胜穷山恶水,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

当时我还不满17岁,为了灾后重建,就和村里的姑娘们一道,承担起了和男劳力一样繁重的体力活。就是那年我被安排担任大寨“铁姑娘队”队长。

后来,新华社记者把大寨的事迹写成长篇通讯《大寨之路》,在1964年2月10日的《人民日报》头版上刊发,并配发了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引起很大反响。随后,毛泽东在听了时任山西省委书记陶鲁茄的汇报后高兴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这一年的12月21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他把“大寨精神”总结为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此,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大寨红旗”悄然滑落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小岗村农民开始自发实行土地包干,一场涉及亿万人民的改革从农村轰轰烈烈开始。那个时候,全国范围内学大寨的热情已开始退潮,大寨一下子变得异常清静。

我们有过统计,从1964年开始,14年间,多位国家领导人与18位外国元首先后造访大寨,逾千万名国内参观学习人员和25000多名外国游客接踵而来。但在1979年,参观大寨的国内外宾客仅4205人,不及上年的3%,昔日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大柳树广场顿时变得空旷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岗经验”取代“大寨经验”,成为新时期中国大力推广的新一代的农民智慧,大寨从此走下神坛。

随着小岗村声名鹊起,我就听到外界质疑大寨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猛。1980年9月,我含泪奉命调离大寨,到晋中果树研究所工作。

我调离后的11月,中共中央83号文件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报告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那个时候,包产到户已在全国搞的如火如荼,但大寨人一时还想不通,表现迟疑、徘徊,所以直到1982年,大寨还在用几十年一贯的老办法,统一派活,分组劳动,统一评工。到了年底,昔阳县全县农村终于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浪潮,大寨终于也投身到农村经济改革的巨大历史潮流中。

记者手记:

“大寨转身”谱出华彩乐章

           记者在全国两会采访郭凤莲

  郭凤莲是一位传奇式人物。虽年过花甲但依然精神抖擞,劲头十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曾数次采访她,每一次见面,她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温和而慈祥;每一次交谈,她都行色匆匆,一如“铁姑娘”时期。

70年代末期,作为大寨擎旗者的郭凤莲从事业巅峰瞬间谢幕,但在其后复出的日子里,郭凤莲又创造了大寨与她本人的另一个奇迹。

1991年,时隔11年后,郭凤莲重回大寨执掌帅印。她大力推进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

从1992年起,郭凤莲发动全村老少积极兴办企业,走上经济强村之路。大寨先后成立了制衣、水泥、煤炭、运输、酒业、饮品等众多公司。并于当年组建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亲任总经理。

此后,“大寨” 品牌众多产品纷纷走出娘子关,行销中国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大寨核桃露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郭凤莲手中,“大寨”成功实现了从“政治品牌”到“经济品牌”的转化。

与此同时,大寨的总产值在十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增长:1992年,327万元;1997年,4796万元;2007年,1.27亿元;2008年,3亿元。2008年大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是同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倍多。

那段尘封的历史在今天同样为大寨披上了神秘面纱,受益于历史,旅游业已成为大寨村又一富民产业。除了村民居住区,如今的大寨村处处分布着大寨纪念品商店和窑洞饭馆等,每年这个500余口人的村子依靠旅游业可创收两三百万元。

作为大寨村党总支书记的郭凤莲不仅身兼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村民眼中,62岁的她依然是大寨最杰出的擎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