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九龙医院:《出师表》课文资料--语文天生美丽——侯文杰老师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2:36:07
9
推荐

评价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元微之诗
拨乱扶危主 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 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 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 应叹古今无
文天祥诗 怀孔明
斜谷事不济 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 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 操懿真英雄
白居易诗
先生晦迹卧山林 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 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 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 令人一览泪沾襟
胡曾诗 咏史.南阳
乱世英雄经百战 孔明方此耕作乐 若垂蜀王三顾来 争得先生出草庐
杜甫诗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窥吴向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塑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长星昨夜坠前营 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 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 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 于今无复雅歌声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 柯如青铜根如石 双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 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 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地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 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 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元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 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 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 古来材大难为用
“三国”成语集锦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语出《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语出《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七步成诗 语出《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指人才思敏捷。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访聘的故事。后指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语出《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语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语出《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云:说。表示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乘虚而入 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语出《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像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语出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语出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语出《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比喻人与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语出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语出《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现指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语出《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语出《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初出茅庐 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语出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刮目相待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语出《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语出《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语出陈寿《三国志·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语出《三国志·吴志孙传》:“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语出《三国志·江表传》:“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 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也作弊帚千金。一把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东西虽不好,由于是自己的,却看得很宝贵。语出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手不释卷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语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语出《三国演义》:“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旦夕之危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语出《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语出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屈指可数 形容数量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语出《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领或进行不正当活动。语出《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古代人穿什么

棉花是隋唐时才传入我国的,上古没有棉花,衣服都是丝、麻、毛或皮革所制。丝织品质地轻软美观,制作烦难,产量又小,不是一般人能够穿的,只有贵族、官员、有钱人才能穿。即使是穿得起高档衣服的人,也不能穿旧了弄脏了就丢掉。
老百姓只能穿褐。褐是麻、毛织品。麻产于我国,传说远古黄帝时代就已普遍种植。毛是羊毛,原始人驯养羊时,就知道羊毛能避寒保暖。还有葛,也可用于褐。麻、毛在现代是高档纺织原料,可千万不要按现在的情况去想象古代的褐。当时的工艺水平相当落后,麻、毛的梳理加工都相当粗糙,而且褐又是手工编织的。用来做衣服,既不保暖,又不好看,恐怕连现在的麻布片也不如。此外还有布。布也是麻、毛织成的,但比褐为细,成为读书而未做官者的常服。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阳。"隐居卧龙岗时,诸葛亮只能穿布衣。布比褐精细,自然也就值钱得多。有时就是褐也不是随便可以穿上的。《诗经·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说明穷苦农民想穿上褐也并不那么容易。曹植《杂诗》:"捐躯远从戎,毛褐不掩形。"士兵穿的其实也相当破烂,相当粗劣。
隋唐以后,虽然有了棉花,但棉花产量并不高。皇帝赏赐大臣,往往用锦缎布匹,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穿的缺乏。
选自《重庆日报》1997年11月17日
诸葛亮与卧龙岗

南阳卧龙岗,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汉昭烈皇帝三顾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是豫西南名胜之首。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26岁之前,诸葛亮隐居乡间耕种,生平好吟诵乐府歌《梁父吟》。《三国志》中描写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乐毅,与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为友。其人胸怀大志,虽隐居南阳卧龙岗,然对于国家大事却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后刘备与其《草庐对》时亦言:“先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公元206年,诸葛亮承刘备“三顾茅庐”之请,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自此刘备与诸葛亮关系之密切,用刘备的话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亦开始了他万古留名的军事生涯。
诸葛亮一生多付辛劳,然他满腔的智慧与忠心造就了他万古流芳的贤相之名。两千年来,诸葛亮早已作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国历史与华夏民族共同的骄傲!
正史《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上疏后主的《前出师表》,在此文中,诸葛亮表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我本是一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自耕自食,只希望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面前闻名显达。先帝不嫌弃我身世低贱,竟屈驾相访,向我征询天下大事,这使我很受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这一段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中,可称为第一手材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它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最可信的证据。
南阳卧龙岗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刘禹锡有《陋室铭》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可见唐代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南阳卧龙岗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向西。
元延祐四年(1317年)仁宗皇帝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集议,将南阳卧龙岗古建名胜命名为“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建了“卧龙岗十景”(草庐、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诸葛井、躬耕亭、小虹桥)和卧龙书院。乾隆年间,出现了“漫道锦官祠宇好,龙岗今日更馨香”的盛况。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祠内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匾额楹联600多通(副),在全国武侯祠中数居首位。其碑刻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岳飞曾在此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其字体苍劲峭拔,备受推崇。
诸葛亮挺“虚”

这是一个挺另类的观点,你我未必认同,但不妨一起品品。
诸葛亮一心向往有管仲、乐毅的丰功伟绩。可是看看他后半生的轨迹,他付出百倍的努力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答卷。也许有人怀疑是跟他辅佐的刘备、刘禅父子有关系。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选择的是刘备,而不选择曹操或是孙权。就当时的情况看,曹操实力最强,刘备三顾茅庐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诸葛亮投奔曹操应该是最佳选择。孙权的实力虽然不如曹操,但是毕竟还是比刘备强多了,跟随孙权,也有诸葛亮不小的发展空间,再说孙权手下还有个诸葛谨,作为诸葛亮的哥哥,无论如何也是对他有好处的。可是诸葛亮都没有选择他们,而是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
刘备当时要兵无兵,要将只不过是关、张。诸葛亮选择他,难道真是看重刘备是皇叔的身份?一个虚名在当时社会环境中,并不能吸引多少人眼球。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就是因为刘备当时的弱势,也正因为刘备处于弱势,才能对人才有极度渴望,才能对人才有顶级礼遇。三顾茅庐是礼贤下士的典范,一次求贤经历,铸造了仁爱之主和一位忠心之臣。令人万万想象不到,所谓的三顾茅庐只不过是民间传言,以及历史演义小说的创造。诸葛亮被刘备请出之前,是他亲自向刘备举荐了一次自己。通过那次的表现,刘备才对诸葛亮这个人有所了解。
诸葛亮有过两篇文章被后人推崇,一是《隆中对》,一是《出师表》。《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刘备所说。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谋划江山,分析时局,三分天下。蜀汉之路基本是按照隆中对策路线行走。不过,令人推崇的战略思想也是一个假象。诸葛亮抛出的隆重对策基本上是刘邦及刘秀打天下所走的老路。另一个《出师表》是蜀汉后期写给刘禅的,文章看似言语恳切,忠心耿耿,殊不知字里行间却大有文章。一篇《出师表》把诸葛亮政治野心暴露无遗。
诸葛亮自从跟了刘备,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初露锋芒。在三个集团之间创出一点小名堂。曹操一生最大的军事亮点,莫过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场战争,一胜一负。历史把赤壁之战的功劳分给了诸葛亮,说是因为诸葛亮借得东风,周瑜才能采用火攻战术。
刘备活着时候,诸葛亮已经锋芒毕露。刘备死后,诸葛亮跟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但是历史上,人们对李严这个人恐怕非常陌生,因为他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没怎么出场。《三国演义》或者其他演义小说也不过多记载,但并不表示李严这个人不重要,他之所以被人们遗忘,是因为自从他被刘备确认为托孤大臣后,就被诸葛亮排挤在外面了。诸葛亮作为统领一切事务的“相父”,权力已经达到无人能比的地步。
诸葛亮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并不是刘备和刘禅一开始形成的情况。而是经过诸葛亮一步步“争取”得来的。诸葛亮后期在用人、掌权、出征等重大问题上都有发人深省之举。他七擒七纵孟获,并没有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民彻底安定。他不知疲倦地连年北伐,最后无功而返。他“违众拔谡”的做法,挤压魏延的举动,无不为诸葛亮在忠臣贤相行列里抹了黑黑的一笔。
诸葛亮已经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他是五行八门中,智的代表、慧的楷模。可是他的智慧掺杂了多少权术,揉进了多少虚伪,拼凑了多少狡诈,埋藏了多少阴谋。他的智不是大智,他的慧不是聪慧。
正如习凿齿在挥泪斩马谡一节中这样评诸葛亮:“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他的智慧是一种伪智慧,他的忠心是一种假忠心,他的辅佐是一种假辅佐。他是完完整整地演示了一生的虚伪。
(凡玉荐自《梅朝荣品诸葛亮》)
易中天的精彩片断
诸葛亮北伐
有位读者问到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北伐,其实一些人穿的T恤胸前那行字就已经回答了:全是梦想!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原因有三个: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呢?原因也有三个:安内必先攘外;小国更要图强;理想必须坚持。所以,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也是不能没有梦想的。有首歌大家不是很熟悉吗?“至少我们还有梦”!所以,我不主张将《出师表》从中学课本中撤出。不管怎么说,《出师表》是千古不朽的好文章,只不过应该重新解释,在讲解《出师表》的时候,按照科学的历史观,把这段历史好好讲讲,是有意义的。
数字妙联悼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后被封为武乡侯。他曾五次出兵伐魏,意图中原,未能如愿。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勉县境内)军中。诸葛亮死后,后人为了缅怀他的功绩,曾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自西晋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来此凭吊,留下了一副副脍炙人口的名楹佳联。在这些楹联中有一些对联巧妙地将数字嵌入其中,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相传是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这里景色幽雅,建筑别致。武侯祠内有这样一副对联: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从这副楹联中不难看出,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对诸葛孔明的一生做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晋末年十六国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内古柏苍郁,殿宇雄伟,这里也有一副对联,是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此外,“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有“武乡侯”诸葛亮的陵墓,当年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这里的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可谓对诸葛亮一生盖棺论定了。该联日:“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三军”别解

贵刊2006年第二期刊载了李福荣、路银平的《吟诗词 学历史》一文,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笔者不敢苟同:“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的参考答案指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也作出这样的解释:“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下面笔者仅就“三军”指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含义上看,“三军”原指左军、中军、右军,或上军、中军、下军,后常以“三军’代指军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当奖帅三军”中“三军”即作此解。毛泽东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三军’作此解当可能,亦可行。
从时间上看,《长征》一诗作于1935年10月红军抵达吴起镇之前,而红二方面军形成是在1936年。“原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由任弼时、贺龙等人领导的红二、六军团,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在1936年7月2日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中共中央指定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据此,可看出,当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1935年10月)时:一、红二方面军尚未建制;二、即使把原红二、六军团视为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尚未长征。因此,三军中不包括红二方面军。
从红军长征路线和诗的内容看,红四方面军自川陕根据地开始向西长征,既没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也没有经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只是因张国焘的错误在川康一带南来北往,最后北上。因此,三军中不包括红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只是“渡过金沙江,越过大雪山”,而且与中央红军过江地点不同:中央红军是在皎平渡渡江,红二、六军团在金沙江的上游渡江。之前没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之后没有“大渡桥横铁索寒”。因此,三军中不包括红二方面军。虽然三支部队都有过翻越岷山这一相同的历程,但不能忽视作者的写作时间和历史的真实面貌说三军指红一、二、四方面军这三支部队。
“三军”作何解呢?笔者以为:仅指红一方面军,或中央红军,或泛指为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