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医院肝胆科:無藥可治?心理存偏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5:49
                                         無藥可治?心理存偏見 美國聯邦機構過去數十年來加強對心理疾病的宣導,強調包括抑鬱症、酒精依賴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在內的精神疾病屬於神經生物紊亂,而不是病患「肆意孤行,咎由自取」,但宣導效果不彰,最新研究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心理疾病仍存在偏見。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精神病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許多藥品廣告試圖用科學觀點解釋精神疾病是大腦生物機制紊亂,但無意中強化了精神病是「終身」或永久性問題的觀點。研究人員比較了1996年至2006年十年間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變化,一些方面確實出現改善,譬如,2006年,67%的受調查者認為嚴重抑鬱症有神經生物基礎,1996年則僅有54%的人認為如此。另外,更多人支持對精神疾病進行治療,2006年約79%的受訪者對為酗酒者提供治療表示贊成,比1996年的61%有所增長,約有85%受訪者支持對抑鬱症進行治療,比十年前的75%又增長十個百分點。

雖然出現觀念和態度的可喜轉變,但多數美國人對心理疾病的偏見仍未消除,受訪者仍希望能與精神病患保持距離,認為他們屬於危險人物。伊利諾理工大學(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心理學教授Patrick Corrigan表示:「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偏見似乎惡化。」

於2007年進行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在患有精神或身體疾患的兒童群組中,受訪者更傾向於與精神病患保持距離。最新比較研究的帶頭人、印地安那大學社會學教授Bernice A. Pescosolido表示:「我認為美國人確實對身體毛病和心理疾病區別對待,如果精神疾病屬於遺傳或有生理原因,他們則認為病患無藥可治。」

至於應如何消除對精神疾病的頑固觀念?Corrigan認為策略之一是讓已治癒的病患分享成功治療的故事,包括被診斷有精神疾病的「悲劇」,和治療並逐漸康復的「喜劇」。他說﹕「大部分患有嚴重精神病患可以康復,他們的成功經驗很重要。」另外,他認為應宣導改變社會觀念,包括如雇主、房東等對精神病患的歧視,大眾觀念的改變將有助於對於病情的認知及治療。

Pescosolido則認為應該主要針對青少年群體做宣導,她說﹕「我們應該從孩子抓起,孩子們最先學會的傷害別人的兩個詞是『瘋狂』(crazy)和『同性戀』(gay)」,孩子們已有預設偏見,必須從小灌輸他們正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