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miumiu丰胸:体制性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45:03

体制性思维

艾广明

有位干部因缘际遇走上领导岗位,自己很珍惜职务,努力工作,但说话办事别人却感到别扭,甚至闹出笑话。请教高人,人家指点说,你还没有进人体制中来,虽有官位,未必就是体制中人。

体制,《辞海》解释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还指作品的体裁、格局。这是非常抽象的概括,人们在实际运用中,体制的含义要丰富、生动得多。

说到体制,人们首先想到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架构,但稳定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变化不居中相对保持稳定。体制是活跃的、变动的,在体制中工作生活也应既讲规则,又讲灵活。只是生硬的记住了某些条条框框,不等于适应了体制。

体制对国家来说,体现为规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架构,对一个地区、一个企事业单位来说,虽然也体现为一些规章、制度,但内容要具体得多,很多情况体现为沟通交往的风格,办事的习惯,习惯成惯例,惯例成制度。

体制通常指基本的制度格局,比如企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这是基本的领导体制,但这个领导体制要由总经理对日常繁杂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协调来体现、来落实。事务的巨细处于交互影响和变化之中,体制就不仅是原则和架构,也是具体、细微的行为。

体制的内容如此丰富而鲜活,了解和掌握体制,乃至驾驭体制,得心应手地在体制中工作、生活,岂是易事!

每个人都在各方面体制下生活,但人们对体制的意识常常并不自觉。有时碰到体制的“南墙”,才知道回头。比如小学生知道课堂上老师有充分的发言权,学生就不能随意发言,这是课堂的体制,也是简单的常识。但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事情要复杂得多,掌握体制很有难度。有位作家到基层挂职锻炼,协助主要领导分管一方面工作。要决策一件事情,他研究了有关方针政策,也了解了一些工作情况,觉得意见成熟了,就拿出了自己的意见。但各方面反应并不好。以领导身份做决策和个人创作构思不同,做决策是在领导体制中的行为,而不是单独的个人行为。作为主管一方面工作的领导,是在上下左右的官场环境中工作,而不是关起门来搞创作。和下级情况、利益攸关的事情,要听取下级意见;重要、涉及全局的事情,应该向主要领导汇报,听取意见。个人可以有主见,但也要尊重和吸纳别人的意见,这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对领导体制的适应问题。

人们工作生活在体制之中,却在思考问题时常常游离于体制之外,有时显得独断专行,有时显得书生气,有时显得行为乖张。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思考问题时容易混淆身份,私人化、情绪化的思维有时占据主导。再者,人们有时对体制的了解有限,比如官员出国访问有很多重要规定,有的官员就不大了解。到上级机关办事,有些办事程序下级官员也未必了解。对体制经常地学习、了解、观察是非常必要的。

体制有时被认为是僵化的东西,束缚人们的手脚,也束缚人们的思维。但没有体制,一切都会陷入混乱。当年“文革”,打烂一切旧体制,并没有带来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导致了十年浩劫。我们现在实行的各方面体制,是多年建立、改革、完善起来的。基本的体制、规范已成为制度文化的精华部分。我们应该深入认识现行的体制,想问题,办事情,充分考虑体制的优势、也要考虑体制的约束,追求事业的发展、和谐、稳定。

体制充满活力,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思维也不应该僵化。尊重体制的同时,也要焕发思想的活力。体制具有广阔的容纳创造的空间,不要轻言某种体制已经过时,要通过创造性的运作使现行体制充满生机。同时我们也不能以僵化的思维看待体制,要解放思想,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