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0与苏27的区别:柏蔚林:两个9-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2:36
2001年9月11日那天早上,我一边吃着早餐,一边习惯性地打开了电视机。首先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是一座冒着滚滚浓烟的大楼。由于那时我的室友是作建筑的,曾经给我展示过他在旅行中拍摄的一些经典建筑的照片,因而我很快就认出了,那不正是着名的纽约世贸双子大厦吗。电视画面中燃烧着的,正是双子中的北塔。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糊涂,非年非节,怎么这么一大早就有电影大片上演。然而电视画面一角黑体的 Live 标志立即提醒了我,这是现场新闻报道。就在我仍然迷惑不解的时候,还在估计着可能是偶然的飞行事故吧,转播现场开始传来一片惊呼,又有一架飞机飞过来了。接下里就是全世界人都已经看到了的那一幕骇人景象:第二架飞机准确地撞上了南塔。
从那一刻开始,在后来的整整一个星期中,所有的电视节目都被有关的新闻报道替代了。每次打开电视机,看到的几乎都是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追踪报道。着名新闻主持彼得?詹宁斯在一周的时间里,似乎都没有离开过岗位,令人惊叹不已。当然很明显,盛名之下,这种工作的压力也是很要命的。仅仅几年之后,他就成了癌症的罹难者。由于在恐怖袭击后实施了严格的空中管制,能在天上飞的,都是担任警戒任务的空军战机,频繁从城市上空飞过,在空中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白色轨迹,久久不能散去,仿佛在城市上空架起了一张大网。小区的街道两侧,一夜之间被不知道什么人插满了小小的国旗。很快有了种族之间关系的传闻,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用多种文字书写的海报,呼吁种族和解、反对仇恨。
再下来的一些事情,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反恐战争从此全面开始,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开始出现衰退,在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开始全面重新划分。作为对恐怖袭击的直接反应,美国军事力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分子,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了今天。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意义是深远的,其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事件之后美国如何对应恐怖分子,是世界媒体报道的主要目标。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如何处理9-11事件的后遗症,却很少被国际媒体注意到。在那一天的袭击事件中,除了有数千人当场遇难,还有为数众多的人受伤,其中包括大楼里的工作人员、游客、当地居民、救援的警察、消防队员和医护人员,当地的商业也大受打击。这些9-11的受害者中,不少人失去了工作能力和生意,在过去的10年中,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2001年的9-11,纽约发生的那一切,早已经成为了无人不知的现代史的一部分,而后来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的另一次9-11悲剧,却早已经烟消云散,在刻意地打压掩盖下,只能成为未来民间野史闲话中的一部分。感谢王小平先生的大作《两个9.11》,我才知道原来那件灭绝人性的结石奶粉事件最终被公开承认,也是发生在9-11这一天, 那是2008年。王先生的这篇作品,是我在过去的两年中,始终无法忘怀的一篇。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始终无法从记忆中抹去文中配图里,那个受害孩子明亮的眼睛。而在这一事件中,受害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公众甚至都无法知道。至于赔偿,随着三鹿的宣告破产,面对资产为零的现实,早就不需要谁再去浪费口舌了。随着几名受害者在香港提起的诉讼被最终驳回的消息传开,众多的受害家庭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赔偿的合理愿望已经完全落空。
尘归尘,土归土,到了2010年底的时候,两个9-11几乎在同时,尘埃落定了,都留下一段同样惨痛,却有着完全不同结局的历史,留待后人再去评说了。在 2010年圣诞节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专项法案,将给9-11的受害者们提供43亿美元的医疗保险,从此了结了9-11带来的全部遗留问题。几天后,欧巴马在休假中签署了这项法案,完成了法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所必需的最后行政手续。在此之前,根据兰德公司2004年公布的调查报告,从2001到 2003年,9-11的受害者已经得到了超过380亿美元的赔偿,另根据美国国会设立的9-11赔偿基金的报告,人均赔付200万美元。就在这个众多纽约 9-11受害者欢呼的“圣诞节奇迹法案”被通过之前数天,另一个9-11也终于大结局了,一个试图为自己受害的孩子争取一点权利的中国父亲,得到了入狱2 年半的判决。
在此我并无意从政治或者伦理的层面,去评论某些具体的人的所作所为,评价哪个国家的政策更加妥当,或者指点领导人应该如何对应此类的危机等等。就事论事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更何况相关的精彩评论已经很多。在这里我更觉得有必要的,是每一个人可否都来想一想,面对诸如此类的灾难,在处理遗留问题上,是什么造成了不同国家间如此巨大的差别。我个人的观点,这样的差别并不是几句激愤的谴责或者几句牢骚就可以解释的,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现象背后的实质。事实上,这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思考,所牵扯到的,也绝不仅仅是文中的这么几件事。在今天的中国,经常发生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很多最终都可以被归结到这个问题的本源上来。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早在80年代时,曾经有过当时一批着名知识分子发起的、所谓第一次“启蒙运动”。那个时候才刚刚进入中学但很喜欢博览群书的我,虽然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几乎完全无法理解那些知识分子在那一大套《走向未来》丛书中,到底在说些什么。但是当时社会上讨论过的一个问题,虽然很快就随着政治风云的变换,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不能忘记。那个问题的大意是,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但传统哲学中到底有没有解决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人以及人性?这个看似简单且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一直被埋藏在我的记忆深处,直到我开始认真地思考当代中国很多不可思议现象的根源。
曾经有人在博客文章下面给我留言说,“你们这些身居海外的人要站起来,不要跪着,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圆。你看我们的高铁不是已经走向世界了吗?这难道不值得骄傲吗”?但是事实上我的确无法骄傲起来,因为我同时不但看到了很多空空荡荡的列车车厢的照片(不管此“铁”是否那“铁”),还有千军万马的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千辛万苦长途返乡过年的悲壮场面。人民乘坐不起的“铁”难道不等于是废铁吗?那样的场面难道不是对所谓“中国模式”与普通中国人之间关系的精准定性吗?在去年我所看到的精彩博客文章中,一句“请给穷人留一条回家的路”,道尽了下层人民遭受终年奔波劳碌之苦,却仍然衣食不保、住行不安,令人不由感慨万千:创造了世界奇迹的劳动者们,作为人的最基本尊严在哪里?
那幅着名的船上挟尸索价的照片,大概还没有淡出公众的记忆。遇难者的遗体完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是像一具动物的尸体一样,被绑在船的一侧,浸泡在湖水中,待价而沽。船主一脸慷慨激昂,义正言辞的姿态,丝毫不逊江湖豪杰的威风,恰恰如同刚刚捕获到了猎物的猛兽。后来我在联合早报上看到,山东某地出现了数具病亡婴儿遗体被作为垃圾处理的奇闻。而有关方面依据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了解释,此类遗体按规定属于“医疗垃圾”,因此按垃圾处理并无不妥。再下来,接着山西的黑砖窑奴工事件,新疆也出了奴工事件,一些智力残障人士被长途贩卖到新疆去做奴工。很明显,在那个湖北船主、山东的医疗机构,和新疆老板眼中,是根本不存在“人”这样一个概念的,就更不必提“尊严”二字了。在中国历史上,自从刘邦进咸阳有“约法三章”,大概无人不知有杀人者偿命的原则,但似乎从来也没有哪个圣人说过,人还有尊严,更遑论平等了。有一天我去了教会,听讲圣经,忽然间就联想到,身生为人,却不知人为何物,这算不算是一种文化的原罪?
如果思考地再深入一些,就必须看到社会主流话语对于现实世界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份的唯物论,直观上的确非常的现实有效,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飞到天上去,住在皇宫里的人每天所想的事情,也一定和住在茅屋里的人所想的不一样。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笃信这样的真理,其中还包括一些共产主义者。比如意大利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葛拉姆西,就曾对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源上进行了批判,指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看似虚无的主观意识同样可以对客观的物质世界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现代西方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也指出其过于结构化的思想内核,并不能有效地解释真实世界的复杂。此时此刻,可能有人已经在想,什么物质、意识的,那是哲学家讨论的话题,与我有什么相干?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来哲学家只是对生活的现实进行总结归纳,并非天外飞仙。二来回到今天的话题上,更重要的,只有通过思考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我们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这样一种缺乏对人和人性了解、尊重的文化历史承传,再加上唯物论的霸权,扼杀了对文化的反思精神,一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大搞唯工业化、城市化、和GDP的偶像崇拜,导致了今天一方面物质的空前繁荣,而另一方面又令太多的人都感到彻骨冰冷的社会畸形现实。在我看来,这就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里,各种害人乱象迭出的根本原因之一。萧瀚老师在北京的一次讲演中说,他认为彻底的社会变革,必须要从自身的启蒙做起,激烈的社会运动未必能带来所希望的进步。我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虽然他当场遭到了听众激烈的批评,我也曾经有幸被指为“伪善”和“帮闲”分子之一了。尽管我并不对现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以人为本”运动的前景感到乐观,但也同意,其体现出的,却是一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大势所趋。简而言之,在一个社会里,“人”字如果不能大写,无论城头变换谁家的大王旗,又有哪一天,不是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