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梗怎样制作臭卤水:周克希关于《追寻逝去的时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7:30:46

周克希关于《追寻逝去的时光》

(2006-12-12 11:19:58)转载 分类: 诌论艺术 来自文汇报的文章,应该有好久了,今天发掘出来,贴在这里,解答一些人关于普鲁斯特的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的疑惑。这真是一部考验人的阅读耐心和勇气的小说,敝人手上的第一卷还在家里躺着,没有读完。我的这本是复旦大学法文系退休教授徐和瑾的译本。唉,还是因为喜欢《追忆似水年华》这个题目才放弃了周克希先生的译本,想起来真是......不过我可能还是会喜欢上海译文出版的这个本子,只是在书的装桢和印刷上有所改善。 以下是周克希的文章:  让文字变得鲜活而永恒——谈《去斯万家那边》 周克希先生以一人之力,决心在九年时间里重译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追寻逝去的时光》。此书的第一卷近日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在本文中,他回顾了推敲本书译名的过程,以及翻译这样一位风格特殊的作家所特有的甘苦,从中可看出他勤奋而认真的工作态度。平时一天可译4000字的周克希,面对普鲁斯特,因反复修改琢磨,一天至多只能译出1000字。鲁迅曾将认真的译者喻为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窃火的普罗米修斯,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书满天飞的今天,我们更应当向这样的译者致敬。——编者
在将近一年的犹豫和准备后,花了一年半时间译就的这本《去斯万家那边》,仅仅是普鲁斯特七卷本小说中的第一卷。这部译稿是去年七月交付出版社的,一晃又是大半年过去了。
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有过一个中文全译本。我重译,是因为觉得一部小说由十五个人(也包括我在内)合译是个遗憾,掉句洋文,十五个人不止是一个groupe(小组),简直是一支troupe(部队)了。而我重译,正是站在了这支troupe、这个集体的肩上。
那个译本的书名《追忆似水年华》,让人想起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和《牡丹亭》里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确实很美。但正如诗人于坚在一篇文章中所说,这个书名“让人以为追忆的是某种有意义的生活,闪光的生活,所谓过去的好时光。”这不是普鲁斯特的意思。
1934年问世的英译本,书名是Remembrace of Things Past(往事的回忆)。半个多世纪过后,企鹅出版社在1992年出修订本时易名为In Search of Lost Time(寻找失去的时间),并在2003年推出重译的新译本时保留了这个书名。依我看,他们也是“割爱”,舍弃了华美的译名,换用一个比较贴近普鲁斯特原意的书名。
我曾和让-伊夫"塔蒂耶(主持编纂出版七星文库本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的普鲁斯特专家)当面讨论过书名的问题。他觉得“追寻逝去的时光”或“寻找失去的时间”都比“往事的回忆”更贴近于A la recherc he du temps perdu的本意。而英文书名中的lost(失去),他以为不如用past(逝去)好。第一卷的书名Du ctéddechez Swann,则略带方言的色彩(普鲁斯特在信中提到过这一点),而且给人以动态的感觉,把话说全了有点像“咱们上斯万家那边去嘞”。
一般人多说此书的心理描写、意识流,但我觉得普鲁斯特描写的世界,比心灵世界要大。是的,他不写重大事件,但他写世态,写哲理,写人物(不仅仅写心理),写大自然,写椴花茶这样的“静物”。他用他的心去写这一切,他常爱说:allons plus loin(我得走得更远些)。一个对象,一个主题,一幕场景,一段分析,他都要“走”到最远,“走”到尽可能深处才歇手。玛德莱娜小蛋糕,凡特伊的奏鸣曲,临睡前妈妈的吻,斯万的嫉妒,无一不是如此。到了最远,笔下的一切就都变得鲜活,变得永恒了。
他的文字,看似信马由缰,多从句,多插入语,多宕开一笔。但看一下他那些一改再改,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整段整段删去,反反复复重写的手稿和校样,我们就会知道什么叫惨淡经营,就会领悟艺术这个词的分量了。这样的惨淡经营,这样沉甸甸的分量,使翻译成为一个既痛苦又愉悦的过程。此刻面前放着时报的版本(台湾时报出版公司于今年二月份出了《去斯万家那边》的繁体字版),我随机翻开一页,那是年幼的马塞尔初见盖尔芒特夫人的一幕场景:在这张由那个大鼻子和那双炯炯发光的眼睛留在我视觉中的脸庞上(也许在我还没来得及想到出现在我面前的这个女人是德"盖尔芒特夫人的那会儿,这张脸庞就跑了进来,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在这个全新的、不再改变的形象上,我试图附着一个观念:“她是德"盖尔芒特夫人,”可就是没法让它跟这个形象吻合在一起,好比两张圆盘的中心怎么也对不在一起似的……而且——哦,人类的视线是多么奇妙,多么不受羁束,它被一根又松又长、能够任意延伸的线一头拴在脸上,却又可以远远地离开这张脸四处游荡!——德"盖尔芒特夫人坐在那个后殿的先人墓石上,她的视线在四下里转悠,沿着教堂的一根根柱子移过去,甚至有如一道在中殿里徜徉的阳光那般,在我身上停留了一会儿,不过这道阳光在我接受它的抚爱的时候,似乎是意识到这一点的。
我依稀回忆起,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我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感觉到的,我是磕磕绊绊地走近过去,慢慢地、用心地让“两张圆盘的中心”尽可能地对在一起的。最先疾笔写在纸上的“第一印象”,往往被涂改得像张大花脸,然后正襟危坐在电脑前边想边改边打字,这是个让感觉变得清晰起来,变得尽可能接近我所理解的普鲁斯特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凝聚着朋友们的心血。我印象最深的是“贡布雷”第二部分开头那句:从十法里外的火车上望去,看到的仅是一座教堂,这就是贡布雷,在向远方宣告它的存在,诉说它的风致。
起初,我是这样译的:“……看到的仅仅是一座教堂,这座教堂概括了整个城市,代表了它,……”王安忆在看初稿时,建议把“这座教堂概括了整个城市,代表了它”改为“这就是贡布雷”。这一改,我顿时觉得“圆盘的中心”对近了。张文江和涂卫群自始至终提灯照明般地披阅译文初稿并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如今,张文江病重住院。望着他术后瘦削的脸,我在心里默祷他早日康复,再一起追寻逝去的时光。     作者:周克希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