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真丝上衣:中央编译局-理论研究-基本理论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04:17

摘要: 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党积累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立足国情、不断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自觉追求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对象层次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传媒便捷化、队伍高素质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创新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合概念,从普及主体看,是指马克思主义由专家走向人民大众的过程;从表现形式看,是指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的过程;从维系力量看,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实践的过程。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认真总结和研究这些经验,可以从中探索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经验和一般规律,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可行性提供学理依据,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有助于在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有序发展。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立足国情,不断理论创新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毛泽东提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剖中国社会,分析和研究中国国情,尤其要对我们所处社会的时代主题、社会性质、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与此同时,建设、改革和发展还离不开理论创新。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只有不断理论创新,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所接受,并化为群众的实践。

  只有不断理论创新,并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是通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加以展现和确证的。大众性就是民族性,凡是能为大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都是民族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广大群众所接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的先进文化相结合,使其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同时大众化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要求。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动,与时代对话,直面时代问题,从新的实践中提升时代内容,才能展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走进人民大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的分析和研究,创新性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分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毛泽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原理进行了丰富和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机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并焕发出无穷的智慧魅力和理论威力,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入分析,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和通俗化的内在统一。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充满民族化、通俗化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通俗表达;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政治范畴,到提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建立在正确认识国情和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反映了群众的共同愿望,体现出中国特色、民族风格、时代气息和务实精神,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迅速获得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人与社会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大众,而大众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大众作为一个群体范畴是由个体构成的,从这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个体化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关注个体利益和个人发展,即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价值取向,充分尊重人民大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满足人民大众的价值需求。但同时,大众又是个体的集合体,从这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群体化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求关注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总之,大众是个体和群体的统一,因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手段和目的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由此可见,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9]。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根据我国经济、政治的变化,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总体要求。这些都彰显了毛泽东既重视人的发展又重视社会发展的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内在地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思想。因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人们从社会关系的约束中解放出来,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前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凸现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机制、提供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须的人力资源条件和保障。江泽民更明确地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他说:“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理论,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的发展,又深切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因而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自觉追求与正确引导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是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升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把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概言之,就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实践,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大化。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活动,应当尊重人民大众的独立思考和思想选择,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11]列宁也指出:“不把我们的学说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不是光靠书本来教这种学说,而是还靠无产阶级的这些最不开化和最不开展的阶层参加日常生活中的斗争。再重复一遍,在这一日常活动中是有某种教育因素的。”[12]经典作家主张的人民大众在“亲身体验”、“日常生活”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指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自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养分,创造出新的内容,得到新的发展。

  在尊重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和思想选择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要正确引导人民大众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强调:“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13]列宁更是明确提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4]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莠不齐,灌输仍然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但是要改变策略,讲究方式。我们要在尊重人民大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的引导作用,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信仰观教育联系起来,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用深刻的学理说服大众;注重引导人民大众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人民大众的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注重人民大众的情感激励和情感沟通,用隐性的方式引导大众;注重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用渗透性的方式影响大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运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出版与传播、延安整风运动等都有利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些实践活动也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中获得的成功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群众的自觉追求与党的正确引导相结合的辩证过程。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先后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地掀起了空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其中沉痛的教训是:靠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和个人崇拜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行不通的。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推动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特别是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重新确立了实践检验标准的权威,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群众的自觉追求和正确引导相结合原则的真实写照。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既重视让人民大众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体验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和教育人民。2003年到2008年,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用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说明深刻道理,富有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品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为引导人民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开拓了新途径。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对象层次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传媒便捷化、队伍高素质化 

  对象层次化。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期望用一种教育、传播模式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能的。这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出了挑战性,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育、宣传中,从对象群体上看,可以对大众进行群体、层次等划分,区别不同的对象,提供适合不同对象的多种类的普及化、大众化内容。我党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领导干部有中心组学习,一般干部有专家报告会学习,广大群众有专题讲座学习,大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

  语言通俗化。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5]理论能不能被群众接受、认同,很重要的是要使用民族的语言、大众的语言、时代的语言、通俗的语言、简化的语言。毛泽东提出大众化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他提出的如“三大法宝”、“糖衣炮弹”、“纸老虎”、“三座大山”、“三个世界”等,都是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和传播的。邓小平的很多论述诸如“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浅显直白,直指问题要害,也是契合大众生活的话语方式。近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画说毛泽东思想》、《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江泽民“三个代表”》等读物,使用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既言简意赅,又娓娓道来,使群众于细雨润物中明白理论,于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境界,切实架起了理论通向大众的桥梁。

  形式多样化。我党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始终注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实现方式:一是科学理论内容阐释方式的多样性,不仅以经典著作的形式,也以通俗读物的形式、文艺作品的形式、艺术展示的形式等来表达,任由人们自主地选择;二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多样性,既要充分利用传统的、行之有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传播,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新手段,发挥网络的功能,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和手段;三是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存在组织系统和教育机构的显性教育,而且存在人们日常文化消费这一隐性教育渠道。在开发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中,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教育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传媒便捷化。当今社会,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播手段急速更新。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在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理论传播体系。大众传播手段主要包括报纸、杂志、手机、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近年来我党非常重视传媒的现代化和便捷化,特别是建立了若干红色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迅速、影响广泛、交流互动等优势特点,在表层上影响受众的行为方式,深层次上塑造人的社会观念,让人民大众了解、认识、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

  队伍高素质化。因此,打造一支出类拔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普及的理论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或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宝贵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社会科学院系统、高校系统、党政部门系统、党校系统和军队系统组成的多路社会科学研究、传播大军。特别是像胡乔木、胡绳、许志功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同人民大众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广大群众方面起到了骨干和桥梁作用。

注释:

  [1][4][5]《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3、534、534页。

  [2]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09页。

  [3][8][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6、294、30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第220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卷第84页。

  [9] 《毛泽东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7页。

  [1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44页。 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81页。

  [12] 《列宁全集》第2版第10卷第336页。

  [14] 《列宁选集》第3版第1卷第317页。

  [15] 《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第467页。

  (作者:杨谦,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文圣,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