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谁演的:【转载】“十二时辰养生法”是 谬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3:31
博主,我有附件炎还有吃了水果等寒凉一点的东西就会腹泻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虽然坚持跑步半年了,腹部不适的各种症状一般都发在清晨7:30前后,不舒服的时间从几分钟到20分钟不等,过后一切又都恢复正常了,因为连着几次在操场的发作,我对这个时段非常敏感,当令的说法不正确,那我的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释?
   这套“十二时辰养生法”的道理是什么,根据在哪里,靠不靠得住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有点儿耐性,一步一步来。

  “十二时辰养生法”的前提是经络脏腑“分时当令”

   经络脏腑 “分时当令” 是什么意思呢?用那几本书上的话说, 就是: 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 十二条经络、 五脏六腑轮流 “上岗值班”,每 “人” 两个钟头。在这两个钟头内,谁值班,谁说了算,其他“人”都是副手。每个值班员都有自己的特殊爱好、特殊要求。在他值班的时候,咱得顺着他的意思,干那些他喜欢咱干的事儿,否则,就不“养生”了。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时辰时间段当令经脉 时辰 时间段 当令经脉

子时 23:00~1:00 胆经当令 午时 11:00~13:00 心经当令

丑时 1:00~3:00 肝经当令 未时 13:00~15:00 小肠经当令

寅时 3:00~5:00 肺经当令 申时 15:00~17:00 膀胱经当令

卯时 5:00~7:00 大肠经当令 酉时 17:00~19:00 肾经当令

辰时 7:00~9:00 胃经当令 戌时 19:00~21:00 心包经当令

巳时 9:00~11:00 脾经当令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当令

   现在明白了吧?就因为有这张“值班表”管着呢,所以我们得照着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值班”的规矩,定时定点地做该做的事儿。

   但是,这张“值班表”是谁排出来的?道理是什么?根据在哪里?靠不靠得住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黄帝内经》里没找到,在《伤寒论》里没找到,在《神农本草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本草纲目》……所有那些平时容易想起来的医书里都没找到。看起来,这不是大面儿上的学问,得往犄角旮旯里找。终于,在一个平时很少注意的地方,找到了一个东西,看起来跟这张“值班表”有莫大的渊源,这东西叫做——“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老的针法。一般认为,其基本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体现,后经过《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书的阐发,至五代时期在徐文伯父子的著作中明确提出。金代,一个叫何若愚的人写出了《子午流注针经》。明清时期著名的针灸学著作,如高武《针灸聚英》、杨继洲《针灸大成》等,都收录了有关子午流注的文献资料。古代对“子午流注”最有研究的专家可能要算是明朝的徐凤了,他写了一本《针灸大全》,里面有不少关于子午流注的内容。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理念是把经络气血看作一种实体物质在经络中流动,在每天24小时、环周不休的循环流动过程中,各脏腑的经络气血都有固定的到达时间,如寅时到达肺、丑时到达肝,甲日到达胆、癸日到达心包等等。穴位的经络气血也有一定的到达时间,如甲日戌时到达胆经的窍阴穴、乙日酉时到达肝经的大敦穴等等。在具体应用中,子午流注针法又分为时支子午流注(又叫纳子法、纳支法)、日干子午流注(又叫纳甲法、纳干法)两种。前者以时辰为单位,用地支表示,以12时辰为一个周期;后者以日为单位,用天干表示,以10天为一个周期。

   说得简单点,子午流注就是一种“分时取穴”的针刺方法。它认为,气血就像一列火车,有固定的到站、出站时间,几点几分走到哪条经络
原文地址:[转载]“十二时辰养生法”是 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