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湾温泉一日游:维基解密”创始人:天才头脑古怪专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00:59
                                 维基解密”创始人:天才头脑古怪专横              “我下定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决不妥协。”

  朱利安·阿桑奇满头银发,面色苍白,看上去有些憔悴。他侃侃而谈时不动声色,思维缜密,神情中带有一丝不可侵犯的凛然。

  10月22日晚,这名不动声色的澳大利亚人干了一票惊天动地的事——他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批战争机密文件:391,832份伊战文件,时间跨度涵盖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阿桑奇将抛出这些机密文件的时机选在美国中期选举之际,早已预料到美国会做出激烈谴责。23日,他在伦敦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真相通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所以美国或更广泛的国际社会的公众有权知道真相。”

  有人说,“维基解密”三年之内所披露的秘密比美国《华盛顿邮报》30年来披露的还要多。不断地揭秘让阿桑奇变成很多人的眼中钉,不少国家和组织想要关闭他的网站。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桑奇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他如何走上揭秘之路?他为何锲而不舍?

www.stnn.cc 从黑客到职业揭秘者

  “他痛恨威权,是个阴谋论者,这样的一名计算机高手建立‘维基解密’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满头银发的阿桑奇其实只有39岁,出生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年仅8岁时他的父母离异,之后阿桑奇随母亲四处奔波。他上过37所学校的故事广为流传。16岁时阿桑奇离家闯荡世界,他阅读广泛,热爱科学、数学。他曾在墨尔本大学研习过物理和数学,但未能获得学位。阿桑奇的个人网页上称,他曾经代表墨尔本大学参加过澳大利亚全国物理竞赛。

  阿桑奇很早就展露了他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天赋。上世纪80年代,十多岁的阿桑奇就组建了黑客组织International Subversives,他曾侵入过加拿大电信公司及一些其他机构的电脑系统,受到几十项网络黑客攻击指控,但侥幸躲过牢狱之灾。

      1991年的一次黑客攻击事件后,女友离开阿桑奇并带走了他们的孩子。阿桑奇与其展开了一场争夺监护权的持久战。据英国《卫报》报道,“正是这场对监护权的争夺使他痛恨当局。”《卫报》文章称,阿桑奇怀疑政府中有人密谋陷害他。《卫报》根据阿桑奇的人生经历推论:他痛恨威权,是个阴谋论者,这样的一名计算机高手建立“维基解密”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他是最早的开源、免费通讯端口扫描程序Strobe的作者。1997年,他与人合写了《地下社会:黑客故事,对电子前沿的疯狂与痴迷》,文中提到了他当黑客的经历。1997年左右,他与其他人共同发明了Rubberhose Deniable加密系统,他编写这套系统的初衷是为人权工作者提供保护敏感数据的工具。

  慢慢地,阿桑奇将他对于网络安全漏洞的兴趣,转化为关注更大的目标:政府和企业的丑闻。2006年,阿桑奇倾力打造的“维基解密”网诞生。“维基解密”将自身定位为“一个为无法追踪的大批文件泄露而生的未经审查的系统”。

  相对于“创始人”这一称呼,阿桑奇更习惯称自己为“维基解密”网站的主编。在审查机密文件过程中,阿桑奇有最后决定权。阿桑奇在一次讲演中说过,他曾经是一名记者,很年轻的时候就是记者中的激进派,他创办了一本杂志,在他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就因它而被起诉。作为一名曾经的记者,阿桑奇信奉“准确性就是一切”,他憎恶新闻报道中的主观主义。

  当过记者,具有反叛精神,拥有丰富的黑客经验,有自己的一套关于客观报道的原则,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说:“公众由此领略了阿桑奇的个性。”

专横傲慢致众叛亲离?  “如果阿桑奇想自毁,他具有的惊人能力,将很容易对他自己以及我们不利。”  短短几年间阿桑奇声名鹊起,成为全球揭秘运动的引领者。而批评人士认为,他慢慢变得专横、傲慢。“维基解密”内部出现了问题,曾经的一些骨干离他而去。据《纽约时报》披露:“不仅多个政府谴责他,甚至有一些曾志同道合的‘战友’也因为他的古怪、专横而分道扬镳。”文章称,“阿桑奇一个人决定将阿富汗战争的机密文件公之于众,而不去掉那些为北约充当线人的阿富汗人的姓名,这种做法让阿桑奇的同事非常沮丧。”                               
  有媒体采访了来自冰岛、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的“维基解密”支持者,得出结论:阿桑奇是“维基解密”的灵魂人物,但随着他的名气变大,他也变得越来越傲慢、古怪和任性。

  阿桑奇的领导风格备受诟病。约翰·伯恩斯透露,曾有一名来自冰岛的志愿者多次质疑阿桑奇,被激怒了的阿桑奇回应道:“我不喜欢你的语气,如果再这样下去,你走人吧。”阿桑奇让他身边的人感觉他是不可缺少的,而其他的人都“无关紧要”,他是这个组织的“核心和灵魂,是创始人、布道者、发言人、原始程序员、组织者,是‘维基解密’的一切”。

  约翰·伯恩斯称,虽然很多人质疑阿桑奇的领导方式,但他们也承认,“维基解密”赖以维持运作的复杂电脑、融资体系完全依赖它的创始人。

  最近一次,阿桑奇甚至中途翻脸中断了CNN对他的采访。当CNN主持人阿提卡·舒伯特问阿桑奇:你受到的强奸指控是否影响到了“维基解密”的正常运作?作为“维基解密”负责人,你是否打算引咎辞职?阿桑奇态度大变,摘下麦克风中止采访。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威尔·黑文就此评论说:“公众由此领略了阿桑奇的个性。”

  威尔·黑文的这篇博客文章题为:“为什么我们要担心阿桑奇的精神状态?”他认为:“阿桑奇无视法律,不接受批评,喜欢发脾气,而这样一个人又常能弄到世界上最机密的情报,这个人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担忧?我的回答是:是。如果阿桑奇想自毁,他具有的惊人能力,将很容易对他自己以及我们不利。”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巨大压力下阿桑奇当然会进行自我保护。有阿桑奇的支持者在《纽约时报》网站留言说:“美国政府对他施加了压力,我难以想象在如此大的压力下他还能信任别人,并且运作这个组织。阿桑奇创立了一个情报组织,但没有任何像保护我们的情报机关一样的执法机构来保护他。没有亲人的支持、没有社区的保护,没有国家对同胞的呵护,一个人很难生存。”
             揭秘之路决不妥协“我们不但不该追捕他,还应把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颁发给他,他应该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维基解密”网宣称“致力于向公众提供不加任何粉饰的真相”,事实上,阿桑奇和他的团队会对机密文件进行一番审核。但囿于人力物力限制,无法处理海量文件。阿桑奇把一些审核工作交给传统媒体去做。《卫报》的一名发言人接受南都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维基解密’将这些机密文件先提供给了《卫报》等媒体。但《卫报》对这些文件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编辑,非常仔细、负责地进行了报道。我们尽量确保不泄露任何线人或情报工作人员的姓名,避免对他们带来危险。”

  眼下,阿桑奇面临不少棘手问题。首先,“维基解密”网的资金来源被切断。“维基解密”网被美国政府列入观察名单,并被澳大利亚列入黑名单。一家在英国注册的网络支付公司已通知阿桑奇,它们无法继续为“维基解密”提供网上捐款服务。

  其次,似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给阿桑奇提供庇护。上次公布了阿富汗战争机密文件后,阿桑奇躲到了瑞典,寻求居留权和保护,因为瑞典法律高度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但到瑞典没多久就被指控涉嫌强奸和性骚扰。不久,他寻求在瑞典定居的申请也遭当局拒绝。阿桑奇认为这是美国在幕后搞鬼。

  根据英国法律,阿桑奇的澳大利亚护照允许他在英国待6个月,但他的英国护照将于明年初过期。由于瑞典高度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阿桑奇本来打算寻求这个北欧国家的庇护,申请居留权,并希望在瑞典申请出版许可证,将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维基解密”网设在瑞典的服务器。但是最近,瑞典移民当局已经拒绝了阿桑奇的申请。就连阿桑奇的祖国澳大利亚也不是他的避难所,有澳大利亚官员表态称,如果美国对阿桑奇提出指控,澳大利亚政府愿意配合。一名澳大利亚官员对阿桑奇说:“你不按规则出牌,因此你也不可能被规则保护。”

  有支持者哀叹:阿桑奇这个人终将被毁掉,他得罪了太多的机构,太多人想让他销声匿迹。而另一些支持者则疾呼:我们不但不该追捕他,还应把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颁发给他,他应该获得201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无论如何,阿桑奇并不畏惧,他在伦敦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我下定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决不妥协。”

www.stnn.cc